爸爸怎样成为孩子的第一任偶像?

思绎习试

思绎习试

2015-10-13 21:18

家庭教育关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家长们要将早教列为重中之重。图老师小编下面给大家分享爸爸怎样成为孩子的第一任偶像?,一起了解下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我们讲起偶像这个词往往会同那些银幕上奕奕闪光的明星,或是报刊上到处宣传的英雄联系起来,其实平凡的生活中形象与品质俱佳,风度与才气并存的人并不多见。反而,只要在孩子心中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好男人、好爸爸,那么每个爸爸都可能成为孩子的偶像——孩子心目中的第一任偶像。

  一、偶像是需要有正义感的(当孩子的小伙伴玩滑梯时插队……)

  杰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每天下午爸爸在接他放学的路上杰杰都会讲许多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这天,他告诉爸爸“元元今天滑梯时不肯排队,一次次插在我前面!”爸爸问“那么你怎么做了呢?”杰杰很委屈地说“我能怎么办啊,元元长得比我高多了,我又打不过他的喽。”爸爸笑了,摸摸儿子的头说“嗯,我们杰杰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了呢!”

  很多家长都曾面对过类似的话题,但大多如杰杰的爸爸一样对此一笑了之,尤其是当父亲的,似乎觉得男人过多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有小肚鸡肠之感,于是更不愿多话,然而这种教育观念却是何其谬也!孩子之间的纠纷有很多确实不要大人的参与,比如你推我搡这于成人而言是打架斗殴,于孩子而言却是游戏,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尺度,他们要在类似的游戏中学习,这的确不需要大人在一边指指点点。然而有些却不是如此。象上文所说的玩滑梯要不要排队,这首先是一个秩序问题,当父亲的应该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社会秩序,插队的行为是错误的。其次这还是一个正义感的问题,不能因为一个人长得高大,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你便只能忍气吞声,而以后在比你弱小的人面前你也没有欺负人的权利,要告诉孩子真正的好汉绝对不是欺软怕硬之徒。

  父亲是孩子的第一任偶像,要做好这个偶像首要条件是富有正义感,要教育孩子不是用暴力解决一切,不能蛮不讲理也不要屈从于强力,始终坚持自己的是非观与道义感,这才是为父之道。如果杰杰的父亲能在一笑之后告诉儿子“以后再碰到这样的事,不管他是插在你前面还是别人前面,你都应该把插队的小朋友拉到后面去,让他排队,告诉他滑梯是大家玩的,要遵守秩序。”那么,这样的父亲就做得到位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二、偶像是需要有责任心的(当孩子不小心撞到了桌角上……)

  很久以前看《成长的烦恼》,里面有一个片断让我至今还印象深刻:三岁的本不小心撞在桌角上跌倒了,他痛得大哭起来,用脚去踹桌子。父亲杰生只是在一边默默地注视着本,既没有上去抱他抚摸他,也没有言语的安慰。本哭了一会厌了,不再哭泣,杰生这才把他搂在怀里问“还疼吗?”

  本说“不疼了。”

  “那你走几步给我看看。”

  本走了几步又跳了几下。

  “你再动动胳膊看。”杰生又说。

  本转转胳膊,看上去一切都还好,这下杰生发话了:“本,你来看,你是个人,你有手有脚,你能走能跑,而桌子,它什么也不会。所以是你撞到了桌子,而不是桌子撞你,是不是?”

  本说:“是”。于是杰生责令本向桌子道歉,为他刚才发脾气踹桌子的行为道歉。

  都说母亲、祖辈容易溺爱孩子,那么父亲如何对此纠枉呢?联想到前面那个片断,想到如果在中国的祖父母辈或是妈妈眼皮下发生,定然是先一把把孩子拉到怀里嘘寒问暖又揉又哄,一边为逗孩子破啼为笑而拍打桌子责问它“为什么要欺负我们宝宝?!”但愿我们的父亲们能在此刻摆出正确而公允的态度,加入适当的冷峻,让孩子明白自己做错的事不能推给别人,要象爸爸所说的那样“有责任心”。不要怕孩子会以为你冷血,不喜欢他,要相信任何一个有头脑的宝宝都会以拥有一个有责任感的父亲为荣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三、偶像是需要有同情心的(当和孩子在一起时被乞丐当街拉住……)

  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带着孩子被乞丐当街拉住的经历,我曾在网上做了个小调查,问大家在此种情况下给不给乞丐钱。调查表明选择“给”的人中大多数是男性,而这“给”的理由却相当奇怪,有80%的人是因为“怕麻烦”、“怕纠缠不清”、“怕脏”,却几乎没有人选择“怕被孩子当成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对这样的结果我感到很失望也很悲哀,是现代人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了,还是大家都已经对这种社会现象见怪不怪了呢?无论如何,我希望所有当父亲的明白一点“无情并非真丈夫”,不管何种时候,一个富有同情心的父亲形象在儿女心中都是很高大的。

  也许有人会说“要饭的人多了去了,我自己一个月才挣几个钱啊?”或者“要饭的全是假的,说不定他们比我还有钱呢。”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并不了解这些,在他们眼里看到的是一个人放下了尊严与羞耻来问自己的父亲乞讨,父亲却或如见到瘟疫一般避之不及,或扔下一块钱匆匆逃去,我不知此时孩子会做何感想。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很难解决的事情,如果你想给,你应该告诉孩子给的理由“她身上还背着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和你一样,可他吃不饱穿不暖,他没有自立的能力,我们帮助他一下好不好?”要让孩子知道你们所帮助的是一个没有自食其力能力的人,而不是想不劳而获的人。如果你不打算给,也应该讲清楚不给的理由“宝宝,我们看见的,这个人天天在这里要钱是不是?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能去劳动呢?我们给他一次,能帮他一时,但帮不了他一世啊。”如果乞讨者拉着你夹杂不清的话,你千万不要因为带着孩子而显出紧张的样子,你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对要饭的人说“这样吧,派出所就在附近,有困难找民警,我带你过去吧。”这样的话既能揭穿伪乞者的面目,也不会破坏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孟子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是做人的基准。为人父母者不光自己要做到,也要让孩子领悟到。不要因为你被欺骗过,便怀疑所有的人;不要因为你以为很了解真相,便随意地抹杀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同情心。要明白即便是一个滥施同情的人也远比一个薄情寡义的人可爱得多,而爸爸们如果真的想成为孩子心目中一个高大的智者,则首先应该成为一个仁者!

父亲影响孩子未来前程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新书中论证说,你在职场中是获得成功还是失败与你拥有一位什么样的父亲有关。


爸爸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六大特质

诸如勇敢、诸如坚强、诸如理智、诸如达观……在妈妈给了孩子善良、敏感、细腻、温柔之后,这些特质,孩子们通常可以在和爸爸的交流和相处中学到。


父亲参与育儿孩子更聪明 天才多由父亲一手造就

孩子的“对爱的确认”以及“安全感”是来自父母双方的,如果孩子“对爱的确认”只从母亲那里来,那么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也很难完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诸如勇敢、诸如坚强、诸如理智、诸如达观……在妈妈给了孩子善良、敏感、细腻、温柔之后,这些特质,孩子们通常可以在和爸爸的交流和相处中学到,所以,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注重对孩子这些特质的培养是毋庸置疑的。

  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而反之,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却越来越脆弱,家长们开始忧虑这样下去如何是好?

  其实孩子的心理问题应该从小抓起,在中国的家庭里母亲一直担任着6岁以下儿童的主要养育责任,而在幼儿园和小学,甚至初中的教师队伍也以女性为主。女性天生的敏感与脆弱有时会给孩子的心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爸爸们来尽力弥补了。培养孩子性格中阳刚的部分,是爸爸们光荣的职责。

  一、 培养孩子快乐起来的能力

  科学研究表明,人生生来就有各种不同的气质,但这并不说明孩子天生就有乐观与悲观之分。快乐,其实是一种能力,需要后天的培养。

  女人通常都比男人敏感,而敏感则容易受伤,另一方面女人还容易钻牛角尖,喜欢与人攀比,这些都是她们不如男人知足快乐的原因。所以在孩子快乐能力的培养方面父亲的责任比母亲更重大。

  也许有人觉得对孩子而言知不足才能有所进取,可在有些时候太多的不满足便会让快乐来得不那么简单。父亲应该让孩子知道他有哪些不如别人的地方,更应该让他能轻松地找到自己强过他人之处;父亲要培养孩子在逆境中快乐起来的能力,能从内心深处把失败与挫折视为人生的一种财富,而不仅仅停留于认识的表层;父亲应该尽力克服自己与家人的虚荣心,让孩子沿着正常的轨道生活,因为在现代社会,一个有归属感的人比较容易觉得快乐……

  二、 有针对性的压力训练

  不要太过心疼孩子,特别是对那些生性比较胆小、怯懦的孩子,父亲有必要给予他一定的压力。

  比如有的孩子在儿童乐园里根本就没有敢玩的东西,他不敢玩滑梯、不敢骑小车、不敢坐飞机,常常只是拉着大人的手默默地坐在旁边看别的孩子玩,脸上倒也满是幸福的模样。这种时候母亲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她甚至知足地告诉自己“胆小也不纯粹是件坏事,至少这种孩子比较容易管教,不会闯祸。”

  可父亲就千万不能这样了,在这种时候他就要扮演“恶人”的角色,一点点用利诱、用威逼、用各种手段迫使孩子挑战自己的心理极限。当然,爸爸们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一步步来。这样一来孩子不容易反感,二来他可以从容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以此来抵消恐惧的心理。

 

  三、始终用科学的观点给孩子解释事物

  在童话里小老虎可能会和小白兔做好朋友,小花猫也可以与老鼠一起快乐地玩耍,天上打雷下雨则是雷公雷母在吵架,……可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又被告知一切都不是这样。别说小宝宝了,有时连妈妈都会觉得迷惑,“为什么要把童话编成这个样子啊,搞得我都分不清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还有些时候妈妈为了管教方便,平白地拿出大灰狼、大老虎来恐吓孩子,或是说什么“不听说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于是孩子自然而然地对黑暗、对动物、甚至对警察生出了没来由地恐惧,而这种恐惧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种时候又要当爸爸的出马了。也许,爸爸、妈妈可以来个约法三章,妈妈负责讲故事,爸爸则应该一直以科学的观点来诠释一切,并且明白无误地告诉孩子这个才是事实。科学,是战胜心理障碍最好的法宝。

  四、不让情绪化影响孩子

  女性因为生理周期及心理特征的影响,情绪经常会大起大落,波动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她对孩子的管理尺度也会有很大的弹性。心情好的时候宝宝把房子拆了也没关系;而心情不好时,孩子玩水弄湿了地板都变得忍无可忍。相对而言男性就比较理智客观,受情绪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尤其是处理孩子与母亲矛盾上,父亲应该持公正的态度,力争做到不偏不倚。

  除了尽量不让孩子受到成人情绪变化的影响之外,父亲还要教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不让情绪过多地影响自己的行为与心情。比如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冷处理,无论他痛哭流泪还是摔打玩具,都置之不理,并阻止家里其它人去哄、去劝;比如在孩子情绪失控时给他一定的个人空间,让孩子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等等,都是不错的办法。

  五、适当时候让孩子明白童话与现实的区别

  宝宝的天性中有着太过善良的成份,有的孩子甚至听不得故事中带有任何血腥色彩,哪怕是剧情需要猎人打只野兔也不成。妈妈们也许觉得善良也不是什么坏事,便顺从孩子的意见尽挑些情节简单,故事美丽动人的东西讲,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不通世事。长大以后接触到现实的生活便无所适从。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父亲在这种时候应该明白一点:让孩子永远生活在童话中是不可能的,与其让世界来向他展示残酷的一面,不如由自己来一点点地告知。有意识地培养他看看《动物世界》来了解一下小动物们真实的生存环境,讲故事时不要刻意回避那些经典却有悲剧色彩的童话。你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不是童话,而就算童话也并不完全都是妈妈口中那么宁静美好。

  六、教会孩子一些协调人际关系的应变手段

  在网上有个妈妈写了一则日记,她有对双胞胎宝宝,因为是小孩子,免不了互相打闹争吵,抢夺玩具更是家常便饭。在发生抢东西时她总是帮着那个原来的“物主”夺回玩具,并告知那个抢夺者“玩具要哥俩分享,要有先来后到,他先拿到的就应该让他先玩”。然而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也并没有因为母亲的干预而得到缓解,常常是她刚刚处理完走开,后脚就又听见了被抢者的痛哭声以及胜利者的欢笑声。后来父亲发现了这个问题,他的处理方法与母亲不同,他也教育孩子们“玩具要互相分享”,但是分享的概念在父亲嘴中变成了“学着大家一起玩”,之后他会教孩子们一件玩具两个人玩的方法。渐渐的,家里的争吵声少了,妈妈惊异地发现两个孩子和平共处的时间越来越多,齐心协力做一件事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最后妈妈在日记里感慨“看来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父亲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啊!”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 网友来信:孩子的生活中没有爸爸

  老师你好,我家男满四个月了,一直是我在带,爸妈帮忙,亲子教育都是我亲力亲为,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我不担心,最令我担心的是,老公是军人,常年在部队,一年也就回来两个月,男孩子由母亲带会有一些弊端,我该注意什么呢?

  * 家庭教育的原则:一切为孩子的健康发展

  妈妈是位非常有责任心的妈妈,她的顾虑自然不是多余的,或者是杞人忧天。在这里我先表示对她的欣赏。很多时候,早些面对自己的问题,会比麻痹自己或者发生问题了再去面对,要智慧的多,也有效的多。希望家中父亲常年在外的妈妈们都能看到这条微博。

  在这里我解答这个问题就只从一个原则出发,那就是“一切为孩子的健康发展”。

  妈妈带孩子没有错,别先把自己否定了!

  首先,先纠正一个妈妈的观念。那就是妈妈提到的“男孩子由母亲带会有一些弊端”。在这里不能说是“弊端”。每个家庭都有它自身的家庭成员存在的模式,以及客观存在的无法改变的因素,所以才说,每个家庭培养孩子的方式都应有所区别。在任何结果都没有发生前,用弊端两个字无疑会给自己带来压力和焦虑,而且给自己已经下了负面的“结论”。所以,对没有发生的结果不要用这样的词来定性。还不如改成:“爸爸常年不在家的家庭,会导致父母教育力量的不均衡”。至于这会带来什么影响,那就要看妈妈对此的心态是什么,同时是怎么做的。

  * 不同年龄段,爸爸的缺失影响各不相同

  1岁前,只有妈妈照顾反而更好些

  其次,我们看宝宝才4个月,那么妈妈起码在这1年里,不必有这个顾虑。放心的用自己的方式,在家中其他人的帮助下去培养宝宝。因为在1岁前,妈妈是宝宝最重要的人,宝宝心理发展的空间只能容下妈妈一个人,在这一阶段,这样的家庭反而比家中成员过多的家庭更容易让宝宝的亲密需求得到满足和发展。

  1-2岁 爸爸偶尔出现也问题不大

  1岁后的宝宝,在亲密感为中心的对世界的信任建立后(这句话有点专业了呵呵,关于“亲密感”“信任感”大家可参考我的《培育阳光宝宝》中相关内容),他开始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同时也会关注到家中的“第三者”的存在。但孩子仍然是以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为主。这时的妈妈,可以经常给他提到爸爸,给孩子看爸爸的照片,爸爸打电话时让孩子听听爸爸的声音等,等爸爸回来的2个月,让孩子多和爸爸接触,让爸爸全心的陪伴孩子,让孩子在脑海中存下爸爸的直观形象。

  2岁以后 要让孩子全面的去认识爸爸

  2岁后的宝宝,妈妈和爸爸需要共同多做些工作。此时的孩子对爸爸会有一定的需求。妈妈可以给宝宝多讲一些爸爸的故事(多以宝宝曾经和爸爸的互动内容为主),爸爸是做什么的,可以给孩子讲讲军人、部队等方面的故事。在爸爸回来时,多留一些爸爸的影像资料,平时孩子想爸爸时放给他看。最好爸爸在部队里也能拍点有自己的DV,哪怕是在宿舍里。这样孩子平时可以看,而且平时和爸爸打电话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巩固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爸爸回来的2个月里,多组织一家三口的活动并留下影像资料。爸爸要多带孩子去接触妈妈不敢带孩子接触的活动,培养孩子与爸爸在一起时不一样的体验。

  4岁以后 爸爸要担当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了!

  作为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爸爸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4岁后,孩子要进行性别的认同,同时克服和妈妈之间的“恋母心理”,所以爸爸在这个阶段,最好能发挥主要的作用。4年后的今天,希望你的爱人能有机会回来。但是就算回不来,有了前面很好的铺垫和教育,孩子也能健康发展。

  平时,让孩子多和男性接触,比如家中的男性其他家长,爷爷、外公、或者其他男性亲戚。3岁后,给孩子在你的小区里认识一两个男孩同伴,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同性别的同伴在一起。也能非常好的弥补爸爸不在身边的不足。

  * 老公常常不在身边 妈妈要随时注意调解自己的心态

  最后,我想和妈妈说一点,那就是任何好的方法能否发挥好的作用,完全要看运用这个方法的人(妈妈)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所以妈妈,你自己要调整好对老公不在身边的心态,做妈妈本来就很不容易,而老公不在身边的妈妈就更不容易,要付出加倍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要会运用身边的一切资源(爷奶父母等),让自己其它方面的压力轻一些。

  平时要多和老公沟通,联络感情。当你心态好时,当你不觉得爸爸不在有什么太负面的影响时,孩子一定会感受的到,会让自己健康的成长。

父亲影响孩子未来前程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新书中论证说,你在职场中是获得成功还是失败与你拥有一位什么样的父亲有关。

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

心理学专家认为,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同在一个家庭,面对同一个孩子,两个大人的家庭教育却存在着许多差异。

爸爸怎样成为孩子的第一任偶像?

无论你豪放得粗枝大叶,还是细致得绵里藏针,作为爸爸,你是孩子心目中的第一任偶像。而偶像的作用向来是与带领、引导有关的,当孩子已经开始象模象样地模仿你的一些举动的时候,作为偶像你该怎么做?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社会化发展离不开模仿。模仿从呱呱坠地的新生儿就开始了。通过模仿,孩子不仅能够复制行为,而且也能对模仿的行为进行加工,有所创新。人们经常把模仿描述成“学习的捷径”。模仿涉及到拷贝某个具体的行为或是某种类型的动作,可以使孩子非常快速、有效地学会一系列的身体技能。所以,模仿是孩子进行学习的第一步。

  经典实验回放:

  1999年,科学家梅尔特佐夫让一个18个月大的婴儿观察一位成人从事一种不成功的行为,并让婴儿也来尝试这种行为。如果婴儿只是模仿示范者实际操作的内容,那么最后模仿行为就会失败。第一步,婴儿在一旁观察一位实验人员将小哑铃拉开并成功的过程;第二步,实验人员给婴儿一个过大的塑料小哑铃,让他尝试拉开。婴儿使用示范者的方式,用两只手去抓小哑铃,并做出向外用力的动作。但是,小哑铃对婴儿来说太大了,婴儿模仿不了示范者拉开哑铃的动作。后来婴儿尝试了新的解决方法,他把哑铃放在桌子上,使用两只手来拉另一端。结果他成功地拉开了小哑铃。这个实验说明,孩子能够通过模仿学习并进行自我创造,因此模仿是孩子进行学习活动最有用且有效的工具。

  模仿从婴儿开始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对婴儿的模仿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出生后最初的4个小时中,婴儿就已经具有模仿能力了。那时的婴儿模仿的是张开嘴、撅起嘴,或者是在嘴里动舌头。

  大一点儿的婴儿能够通过模仿学习三种类型的行为。其一,婴儿能够跟随成人一起到处走走,到新的环境中进行探索。这个时候,婴儿也有能力跟随着一个移动的玩具,并自己摸索着返回。其二,婴儿模仿已经熟悉的社会行为,如分享玩具,通过模仿能提高这类行为的发生。比如和婴儿一起玩“平等交换”的游戏,他随后就会想到要把玩具送给其他人。其三,婴儿通过观察其他人,能够模仿学会一些新的行为并且有自我创新。比如上面实验中拉哑铃的例子,婴儿自己发明了把哑铃放在桌上,用两只手拉同一端的动作。这类模仿行为对孩子的语言学习来说,是很需要的。孩子通过模仿成人的语言,并进行迁移和创新,学习新的词汇。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孩子的模仿对象

  对象一:成人

  孩子自出生后,就喜欢观察和模仿周围的人了。如果他被允许去做“大人”的事情时会非常高兴,比如拿扫帚扫地。孩子不仅会模仿成人的行为,也会模仿成人的语言、神态等。初学语言的孩子,一开始就是模仿和重复周围人对他说的话。我们发现,如果平时和孩子说话的人大多数都是语音标准的人,那么孩子的发音就会比较好;如果周围的成人说话都不太标准的话,那么孩子的发音则会带有方言的语音语调。

  三岁以后的孩子,已经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了。这时,他们开始模仿同性成人的行为和举止。比如,女孩喜欢穿着妈妈的高跟鞋,或者自己亲自照料娃娃。在性别角色的模仿过程中,孩子会学习那些同性成人的行为方式,并且认同那个人或那种角色,这对孩子以后的行为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模仿不仅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在游戏中也会有模仿。孩子经常在玩耍中扮演某些成人的角色,比如老师、医生、司机、厨师等等。这时的孩子不会看到什么就模仿什么。在做游戏的时候,孩子会选择熟悉的人和事,把自己感兴趣的行为通过游戏表现出来。这类游戏被称为“装扮性游戏”,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十分有意义。在装扮性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孩子并非纯粹地进行模仿,而是会在实际游戏情境中进行创造,比如为游戏角色打扮,准备游戏道具,在游戏中安排模仿对象的行为和工作等等。这时,孩子的创造行为也不知不觉地发生了。

  对象二:同伴

  孩子的模仿并不仅仅局限在从成人身上进行模仿和学习。在幼儿园里,孩子之间的模仿也非常明显。游戏区的天花板上挂着一个风铃。孩子们都想让风铃发出声音,可是风铃挂得太高了,大家都够不着。这时,有个聪明的孩子拉来一把小椅子,站在上面,一伸手就够着风铃了。其他的孩子看到了,也纷纷去找来小椅子。类似的模仿事件,在幼儿园里天天都会发生。

  对象三:卡通人物

  对卡通片中人物行为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男孩子喜欢扮演奥特曼和超人,从床上到地上“飞来飞去”,和怪兽、坏人作战;女孩子想当公主或小仙女,穿着漂亮的裙子,手拿仙女棒。然而,由于孩子的知识有限,有些模仿行为对孩子来说是很危险的。比如孩子模仿卡通片中的小动物,把雨伞当作降落伞从家中窗户往外跳,结果导致摔伤。因此,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模仿的对象加以限制。

  孩子模仿守则

  为了让孩子模仿好的榜样,健康地成长,家长应当牢记以下守则:

  第一条,适当的角色和行为示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第二条,孩子是面镜子,爸爸妈妈可以从孩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在孩子面前要努力做个好榜样。

  第三条,要鼓励孩子模仿好的行为,对孩子所模仿的不好的行为要加以制止。

  第四条,对孩子在模仿过程中出现的自创动作,只要是对孩子和周围人无害的,不必干涉。说不定,未来的发明家就在你的身边。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爸爸怎样成为孩子的第一任偶像?

分娩
爸爸怎样成为孩子的第一任偶像?

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知识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爸爸应培养孩子成为有主见的人

分娩
爸爸应培养孩子成为有主见的人

爸爸怎样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爸爸怎样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春节 春节拜年 春节拜年寓意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准爸爸的第一次胎教

生活百科
准爸爸的第一次胎教

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早教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美白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为什么一到开学孩子就“不舒服”?

为什么一到开学孩子就“不舒服”?

孩子为什么喜欢咬人?

孩子为什么喜欢咬人?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