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孩子好坏行为 家长要奖惩分明

smile阿狸爸爸

smile阿狸爸爸

2015-10-13 21:17

早教如今非常受青睐,是的,孩子的早期教育要从小抓起,这不可忽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向各父母分享些早教小知识,详解对待孩子好坏行为 家长要奖惩分明。

  

  原则一:如果他做得对及时夸奖

  孩子能按时完成寒假作业、自己穿衣服、与同伴分享玩具以及做家务等,这些都是因为他们想通过这些活动来获取父母的注意和各种奖励。作为家长,应经常、及时、充分地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神经专科教授罗向阳说:“从某种程度上说,奖励塑造和决定了孩子的行为。”当良好行为被奖励时,良好行为便得到了“正强化”,意味着这种行为以后容易发生。但家长一定要明白,奖励不仅指物质奖励,还包括拥抱、亲吻、拍肩、口头表扬等。我们家长往往会吝啬或忽视口头表扬,殊不知这些社会奖励对孩子往往更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在表扬时家长应表扬的是孩子的具体行为而非孩子本身。比如当您的孩子在节日期间按时起床,并清理完他的房间时,可用这样的描述性表扬:“你整理的房间很干净、整齐,做得不错!”而比“你真是个好孩子,真棒”更有效。奖励必须在孩子表现出良好行为后立即给予才有效,而不是在一两个小时后才说。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原则二:不要无意中奖励坏行为

  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是,无意中奖励了孩子的“坏”行为,比如当您带孩子去逛商场时,孩子挑中了某一样玩具,可您认为孩子并不需要或不适合这样的玩具,孩子便在大庭广众下表现出不悦、抱怨甚至哭闹、撒泼、耍赖等。

  孩子这样的表现让家长觉得难堪、尴尬,相持之中,往往是家长先败下阵来,选择了让步、妥协以暂时终止孩子的任性行为。罗向阳指出,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结果恰恰是无意中奖励了孩子的坏,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孩子仍然会用相似的方法来要挟家长迫使其让步。

  原则三:温和地惩罚某些坏行为

  家长有时需要用温和地惩罚来减少或消除那些不可接受的行为,决不可应用严厉地惩罚,如恐吓、讥讽、贬低或鞭打等,因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

  例如四岁的明明在马路上玩新买的滑板,这样是很危险的。妈妈看到后立即冲过去,把滑板拿走,拉起明明离开马路,并对他严厉地说:“这周你不能再玩你的滑板了,知不知道在马路上玩有多危险?”之后,妈妈把滑板收起来,明明只好在7天之后才能重新玩。这样做肯定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这些原则看上去很简单,但当您试着应用这些原则到自己孩子身上时,您将会体会到持续地、有效地实施这些原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其中的细节及具体操作的方法也是颇有讲究。罗向阳表示,在教养问题上碰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困惑,必要时还是要请教专业医生予以指导和帮助。

  父母满怀热诚地期待自己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然后是一路辛苦地抚育和培养,直至他们在生理和人格上都能够独立自主。如此艰辛的一条路,然而父母还是做了这样的选择。或许每一对父母在选择养育孩子的时候,都有自己的理由和目标。但在成千上万个理由和目标中,对天下所有父母而言,首先,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与自己的童年相比,孩子的童年应该被营造得更加温馨、活泼、快乐、积极。其次,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欢自己,爱自己。这是一个基本的关于投入与收获的问题:父母千辛万苦地将孩子拉扯大,希望孩子爱戴自己,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然而现实中的情况是,孩子们经常让父母失望。(用民间俗语来说就是:人们永远也不要期望从孩子身上得到一样东西,那就是任何人都不能因为父母有这两种期望而指责他们,因为这两种期望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且不会损害到任何其他人的利益。这种期望就像人们的感觉一样,是自然存在的,所以任何试图隐藏或否认这种期望的行为都是徒劳的,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该正视到,这是所有父母的一种最基本的需求。然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我们只要最优秀的(孩子)”导致了父母养育孩子目的的偏差,从而引发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原本就不简单,而现在某些错误的认知则又让这些问题越来越复杂。

  孩子们都有什么样的需求及爱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他们的需求和爱好与父母们的不同,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当孩子与父母的利益不同时,因利益不同而产生的矛盾总会在某一天浮出水面,随之而来的可能还有程度更加剧烈的冲突。

  不同辈分的人因为利益的不同而导致矛盾和冲突是一件十分常见的事情,也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历史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当时的希腊人民控告,因为他们认为苏格拉底为希腊的青少年带来了恶劣的负面影响,毒害了他们,最后苏格拉底为此被判处死刑。而苏格拉底则一直对当时的希腊青年表示不满,他为希腊青年写的挽歌《当代青年》自出现之日起就一再被人们传诵。“存在于不同辈分人群之间的冲突, ”心理分析学家沃尔夫冈 ·豪赫海默( Wolfgang Hochheimer)认为,“是人际交往之间最常出现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产生于人类历史的开端,并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一直延续到今天。 ”

  毫无疑问,这种说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还有待补充。存在于不同年代与辈分人群之间的问题无处不在,但是如今人们对于这种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却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与苏格拉底被审判时已有天壤之别。而引起这一变化的本质原因是,人们越来越注重和谐,尤其是不同辈分与年代人群之间的和谐。青少年与成年人的利益总是不同,每当这两个人群因为利益不同而发生冲突时,父母们总是会利用严厉的手段来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而这所有的一切在以前都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生活在今天的孩童则幸运多了,因为这种来自父母的专制差不多已经从我们生活中消失了。但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还是需要进一步改善,我们还需要做出多种努力来维系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的互动,父母不仅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以绝对的专权暴力手段来对付自己的孩子,还要尽可能地减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利益差异以及共同生活中的冲突,尽管有人说这些差异和冲突是无法避免且必然会出现的。最为理想的目标是,在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连丝毫差异和冲突的兆头都感觉不到。

  有一件事是无可辩驳的:现在的父母越来越难做。尽管他们很少向周围其他人寻求帮助,但是各种教育孩子的建议、小窍门还是铺天盖地而来,最终将他们完全包围。此外,他们还要尽可能地掌握并熟悉“官僚手段”(这里指萝卜加大棒的政策,父母对待孩子应该刚柔并济,既不能一味地宠溺,只用怀柔政策,也不能只使用权威和暴力,对孩子实行铁血统治。对待孩子,父母应该学会合理地使用官僚手段,就像统治机构对待百姓一样,恩威并施)的应用,唯有如此,他们才有可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父母。对于很多人而言,成为合格或者成功的父母已经变成了严重的精神负担,他们一方面要注意自己的优点并加以保持发展,另一方面还要从他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进而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现在,这种对父母的期望和要求已经变得无处不在了,父母要承担的义务也越来越明朗化。在这种备受压迫的情况下,父母要想维持原本不受约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自然也变得越来越难。

  与此同时,父母能够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间也在急剧减少。做父母的也意识到了这种情况,所以一旦他们能够陪伴在孩子身边,他们就总是会想方设法地使孩子们尽量度过一段轻松自在的美好时光。友好的家庭环境和和谐的共处氛围是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的,如果所有家庭成员都愿意为了这一美好愿望而共同努力的话,那么家庭成员之间因冲突而导致的不和、纷争和抱怨可以从一开始就被扼杀掉。当然,有些冲突是无可避免的,即使家庭成员有心扼制,它们说不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又突然浮出水面 ——并且通常还是在一个特别不适宜的时候 ……

  现在,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其主要责任应该由父母这一方来承担。由于父母花了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所以可以用来陪伴子女的时间自然越来越少(现今社会中绝大多数父母正面临着这一状况,我自己也是如此)。“由于白天一整天都在工作,孩子被冷落在一旁,所以父母通常深感自责和内疚。下班以后,就会尽量不惹孩子生气,甚至做出讨好孩子的举动。一方面,父母总是担心,当自己没有陪伴在孩子身边时,孩子是否会受到伤害;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孩子能够忍受现状,甚至希望孩子能够谅解自己。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向自己表明,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自己也能照顾自己,一切其实并没有那么糟。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用下,父母开始试图为孩子营造一个梦幻的王国:每天晚上父母下班回家后,孩子就成了家里的小公主或小王子。‘我们已经亏欠了他们这么多(因为我们总是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缺席),我们怎能再对他们做出更多更过分的要求呢(当我们能够陪伴在他们身边的时候)?’所有受自责感折磨的家长们都几乎抱着这种心理。 ”

  家长们这种内疚的心理十分常见,但是引起他们内疚的原因并不一定都是因为他们忙于工作。除却耗去父母们大多数时间的工作之外,可以造成他们内疚的原因还有很多,而这些原因,一部分是父母自身的原因,另一部分则是社会因素,比如现今社会对父母越来越高的期望和要求。我们注意到一件事情,当我们越是有计划地刻意地去做某件事的时候,事情往往越是会有出人意料的发展;当我们发现自己没有达到预定要求和标准的时候,我们会感到羞愧甚至难过。如果“摩登完美父母”有一个行为标准的话,如果这些标准以文字形式被固定下来的话(还有哪个已经为人父母的人可以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的行为完全没有受到这些标准的影响),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将会在无形中被提得越来越高。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些父母,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感到沮丧,因为这些标准并不能使他们一直完全满意。“重新考虑该如何对待孩子,及时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永远都不会嫌迟,并且也永远都不会多余。”在德国,曾经有一本流传甚广的有关儿童教育的专著,这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它不同于当时流俗的一些作品,只凭借热门话题吸引看客前来购买,相反,书中叙述的内容真的具有一定的道理,作者甚至还首次提出了某些观点:“你们的孩子从来都不是天使,但是你们却可以成为越来越出色的父母,可以做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 ”这句话富含了人类的基本伦理道德,隐藏在这句话后的信息也很明了:做父母的永远都别想休息或怠惰,为了成为完美的父母,他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持续不断地努力。当他们的修为达到和上帝一样的水准时,让人满意的结果才有可能出现,尽管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近似为零。

  现在“成为好父母”的这种意识蔓延的范围越来越广,人们对于父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这种高压下,父母没有变得“越来越好”,沮丧的、惭愧的、不满于现状的父母却越来越多。

  当人们越来越严肃地看待生活,还处于幼儿园和小学的孩童就已经被赋予了众多厚望,父母对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的情况就变得十分棘手了:孩子们要满足这些人的所有愿望,最后导致一件事的发生 ——毕业考试变得十分重要。而这又导致了另一个后果:由父母与孩子组建的公共生活领域最终变成一个带有夹层的关系网。

  一方面,现在的孩子被当做一个小大人来对待,他们需要面对来自父母和老师的高度期望,尤其是在学习成绩方面的高要求,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必须不懈地努力,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他们的日程表中总是写满了各种需要参加的,对他们而言十分重要的活动。)

  另一方面,他们又都被当做天使一样高贵的“小公主”或“小王子”。当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时,所有来自社会的各种期望和压力、他们需要承担的义务都被扫除一空,那时,整个世界就围绕他们而转,他们是那个世界的主宰。(当然这种情况是有一定的空间限制的……)

  其实,孩子与父母之间之所以会存在这种特色分明的夹层关系,父母才是“罪魁祸首”,父母的矛盾心理、来自他们内心的激烈冲突促使了他们的行为,从而导致这一结果。在父母的心中,他们既想为孩子打造一个人间天堂般的生活环境,又想满足自己的愿望(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杰出的人才)。孕育孩子一直被认为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然而每位成为父母的人又都希望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可以尽可能少地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最好能够完全不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尤其是工作机会绝不能因此减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想将生活中各种矛盾协调一致的确很难,所以总是有人在感慨“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情况是如此复杂,问题又难以解决,因孕育孩子而带来的冲突还在不断加剧(并且这些冲突在通常情况下还是不可调和的),这一切简直就像一道原料丰富的浓稠的调味汁一样 ——一团糟。针对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这种情况,一句具有指导意义的“至理名言”横空出世了:“不要吵架就好。 ”

  在一个家庭中,孩子与父母之间是否有过公然争吵的行为,对家庭的影响十分大。调查显示,从未有过公开争吵行为的家庭,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尽管争吵可以改善情绪。至于争吵为什么可以改善情绪,没有人可以说明原因,即使是吵架者本身也说不出具体的所以然来。然而除却这方面的原因,争吵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好。如果争吵的情况持续下去,父母也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争吵造成的恶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直接加剧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二是将冲突暂时隐藏起来,然后在未来的某一天更加剧烈地爆发。如果孩子和父母双方都能意识到存在于他们之间的不同利益并能正视它们,如果他们都能够真正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并接受彼此间的差异,如果他们都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这些不可回避的冲突寻求解决之道,那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就指日可待了,孩子与父母之间亲善友好地相处也不再是异想天开的事情了。这样做的同时也意味着,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有一定的约束关系,并且双方都应该自觉遵守这种约束关系。当孩子们总是要面对一堆规则的时候,他们自然是很反感的,尤其是当这些规则限制了他们的活动空间的时候。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也不愿意老是为了这种事情生气甚至发火,尽管他们有权为此恼怒。父母都希望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是受孩子爱戴的,所以他们总是不能忍受孩子与自己的意见相左和孩子偶尔出现了幼稚脾气。有时为了营造一种完全是由父母单方面臆造出来的“和谐氛围”,父母还会用一些很奇怪的行为方式做出一些很奇怪的事情欺骗自己的孩子,引诱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用一种成人才有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人是群居动物,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不与他人交流地过着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的生活。由于每个人利益都不尽相同,所以矛盾和冲突自然应运而生。应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与冲突?有人提供了一块十分有效的试金石,借助这块试金石,人们可以断定一个人的“危机公关能力”。面对不同的利益群体时,这块试金石还可以指导当事人如何更好地调停各方利益。那么这块试金石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有关这块试金石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面对冲突时,仔细想一下:“只有利用暴力手段才能解决这次的冲突吗,有没有其他更奏效的方法?”

  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暴力强迫是一件一直以来都普遍存在的事情。大人并没有考虑过 ——至少没有严肃认真地考虑过 ——孩子这个角色究竟代表着什么?他们也从未想过该如何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孩子 ——如同严肃认真地对待其他任何一个独立的作为人的个体。父母视孩子为依附于自己才能生存的后代,认为他们应该臣服于自己,当他们有任何忤逆行为的时候,理应受到鞭打。稍有能力的时候,他们就被迫去工作。即使体力不够,理性也还没有那么成熟,他们还是被当做一个完全成熟的大人来对待。更为不幸的是这种情况竟然还持续了几个世纪。首次引入“童年”这个词并将童年视为人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是近代才发生的事情,“童年”这个词的发展几乎与工业化同步,也有可能就是社会的工业化才引发了人们对童年的重视和思考。“那时人们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视童年,社会上甚至首次出现了专门研究童年意义转变的人,如亚力斯 ·德·茅瑟( Aries de Mause)或者巴丹泰( Aries de Badinter)。随着研究的进行,整个社会开始意识到,在 17世纪以前的人们的观念中,并不存在现在意义上的‘童年’这个概念。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家长才开始在对待自己年幼的孩子时,更加注重感情的投入,他们被重视和疼爱不再是因为他们未来继承人的身份,也不是因为他们具有传宗接代的能力。即使是在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家庭中,孩子也不会再被当做是一种负担。 ”

  孩子究竟应该得到什么?这个问题是一本现今发行甚广的儿童教育类书刊的名字。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巴洛克时代,如果一个母亲听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她会作出怎样的反应?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她的反应很可能是很迷茫,因为她不懂你为什么会这么问,然后这个问题也随即被她抛之脑后,她根本不会费任何力去认真思考。这种推测可以通过下面的这个例子得到证明:沃尔夫冈 ·阿玛德( Wolfgang Amade)和康斯坦茨 ·莫扎特( Konstanz Mozart)的第一个孩子名叫赖蒙特 ·莱奥波德 (Raimund Leopold)。在他仅有六个月大的时候,上面提到的这对夫妇即孩子的亲生父母将他全权托付给乳母照料,夫妇俩于 1873年 7月的时候动身前往萨尔茨堡,做为期并不短暂的旅行。四个月后,也就是 11月底,他们才从萨尔茨堡尽兴而归。直到那时他们才知道“那个胖乎乎的、圆滚滚的、可爱的小家伙”已经于 8月 19日死去了,他那年轻且充满希望的生命过早地与这个世界说了再见,离开的时候甚至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 如果康斯坦茨 ·莫扎特读了本段开头提到的那本书,她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失职,作为一个母亲,她完全没有尽到细心照料自己孩子的责任。孩子究竟应该得到什么?这个问题在今天早已经成为了最热门话题之一。以前在处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时,父母总是居于强势的位置,他们可以不受丝毫限制地行使自己的“绝对权力”,现在这种情况依然存在,但是当我们做出这样的行为时,我们应该谨记,孩子对某些来自父母的行为是会反弹的,孩子与父母之间本来就不会存在“生来就有的和谐”。我们应该明白,孩子与父母本来就不可能完全和平地相处,事实上任何两个个体在相处的过程中都会存在冲突。如果有人已经决定要做一个合格的父亲或母亲,那么他(她)从现在开始就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了,当自己的利益与孩子不同时,孩子的利益比自己的重要。如果您排斥这种说法并拒绝这样的行为,那么儿童教育专家建议您还是不要生育孩子比较好。位于奥得河畔的法兰克福(德国有两个法兰克福)市里曾经发生过一件让人十分痛心的事情。一位年轻的妈妈为了能够不受干扰地与自己的男友相处,将自己两个尚且年幼的孩子锁在了房间里,并且时间还长达两周之久。最后惨剧发生了,这两个孩子因缺水干渴而死掉。 2000年春季的时候,法庭给予这位母亲的判决是谋杀罪名成立,被判处终身监禁。

  当然,上面列举的这个例子过于极端了,在一个普通的正常的家庭中,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是很小的。但是这个例子却告诉我们,当父母毫无顾忌地只考虑自己的时候,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可以恶化到什么地步。即使有时孩子似乎同意了父母这样的对待,情况还是不会有什么好转。如何在已经“失控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中找到新的平衡点,这也是本书将要探讨的一个主题。

  关于独立自主的讨论(孩子们究竟应该得到什么也被列入议题之中)一直没有停止过,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近五十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有了跨越性的发展。在这些深具教育和变革性意义的成果中,人们抛弃了许多成见和不好的习俗,尤其是一些以今天的眼光看来过于残忍和暴力的习俗。已经逝去的时代,例如莫扎特生活的时代,显然“不够好”,与我们生活的时代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因为现在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他人案例的仔细观察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通过对无数人不同经历的比较和分析,我们总能找到正确的方法,至少可以吸取一些教训,从而减少自己犯错的机会。

  存在于辈分之间的冲突似乎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而今天这个问题只不过换了一种新的方式再次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并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这次的问题不仅仅是一堆让人堪忧的数据和分析。衡量当代家庭问题的重心也不再和以前一样,仅取决于有多少孩子没有父亲或母亲。过去的三百年中,很多事情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一个富庶的现代化工业大国里,就以联邦德国为例吧,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已经越来越罕见了,如果真有这样的大家庭存在的话,那它可真称得上是“奇葩”了。孩子的出生率与出生数量也都在不停地减少,独生子女变得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独居单身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①如同这两样事物的趋势一样,有关子女教育援助的专业书籍和各种参考书也如雨后春笋一样,茂密而又快速地都冒了出来,与此同时,教育咨询中心和其他类似的机构的数量也以井喷之势增长。而这一切现象都是与父母们越来越严重的不安全感相适应的,越来越多的父母需要各种教育孩子的信息、指导和专业建议。但这种局面也存在一些隐患,比如,当人们的行为方式都被一种思想左右时,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在这种信息过剩、到处充满了自我辩解的大环境下,有些人开始发表新的言论,试图树立新的典范,并且这种言论开始逐渐被大多数人接受。针对以往的观点(孩子们一定可以自我约束),新的观点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将人们以前所认识的“沙漏翻转了过来”,一种完全与之对立的全新的观点浮出了水面 (这种观点主张“父母们拥有主导权” )。在如今各种教育书籍泛滥的情况下,“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种观点显然是势单力薄的(至少作为作者本人的我以及我所坚持的观点所面对的情况是这样的)。以前,孩子们几乎没有丝毫权利可言,他们的兴趣爱好只能和父母保持一致,或在父母的鞭策下,他们特意去培养一种兴趣特长,因为唯有如此,父母才会考虑他们的兴趣所在并加以满足。今天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孩子们 ——尤其是小孩子 ——早已经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愿望,并且当他们提出需求的时候,还总是能找到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父母们则将满足孩子的愿望当做自己的义务,对他们有求必应,甚至都不考虑他们的要求是否合理。

  过去,父母以极其淡漠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把他们当成无关紧要且毫无任何权利的“寄生虫”。如今,人们号召以“正确的”主张和原则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们理应得到“与孩童相适应”的教育和培养,他们应该被尊重,而这种思想的中心是对父母与孩子关系没有成见地、不受拘束地探讨:孩子想要的和父母想给的总是不能完全同步,他们之间总是充满了冲突。未来的某一天,这两个人群或许会和谐相处,但前提是父母必须首先作出努力 ——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冲突还是很常见。

  如何对待孩子与父母之间充满冲突的关系,是应该正视它,还是否定?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看待这个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过去的三十年中 ——和任何一个时代一样,三十年的时间足够一个婴儿成为一位父亲或母亲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仔细思考我们的教育步骤是否已经“偏离”了我们的初衷(与戴安娜 ·艾伦赛夫特的谈话主题),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又是为什么呢?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哪些方法有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修复,可以使他们之间得到平衡和调节?本书所有的章节都是围绕着这一个问题展开。作者提出这样一个论点的目的在于激起所有父母的勇气:重新拿起你们的勇气,仔细地彻底地(不要带着负面的先入为主的成见)去思考这个满是问题的复杂关系网 ——孩子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权利,他们又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义务?我们对他们的期待究竟是否合理,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多大的独处空间?……同时自我反省,我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如同反省我们自身大大小小的缺点一样。

  因为孩子的一些举动而生气,有时会害怕他们的一些举动,甚至为此会咒骂他们,这一切行为其实都是常见的,也是情有可原的。反过来说,当孩子们偶尔也有这样的行为时,我们也应该选择接受。父母必须认识到一件事情: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孩子会向自己的父母学习,与他人交往时什么事能做,什么事最好不要做。父母应该正视自己的行为和感觉,不要因为羞耻而不敢面对自己。敢于承认自己不是完美的,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父母也只是平凡的“普通人”——会受伤、会生病、耐心有限、拥有自己正常的与孩子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只有这样的父母,他们才有可能学会如何适当地解决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冲突,而不是利用诡计“从背后阴险地”击败孩子。最后,他们对父母与孩子关系之间的冲突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会再盲目地追随一些原本就不可能存在的(还具有破坏性的)“完美理想”,不会再盼望那些脱离实际的所谓的和谐。这样一来,他们也就会知道该如何更好更公平地对待自己和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真诚是人们共处并能进一步交往的基石。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不同辈分的人之间:在一些家庭中,父母不会对孩子使用暴力手段,但是他们却会用其他的更恐怖的非暴力手段来苛求自己的孩子,比起这样的父母来,了解孩子与自己的能力和底线,不会对彼此做出过分要求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保护。这样的父母不会总是盲目地追逐一些不可能实现的典范,例如总是想要更好的 ——在他们的眼中,只要是认真对待了,努力实现了“及格”(著名物理学家唐纳德 · W.温尼科特曾经这样说),那么已经拥有的一切就是最好的了。要达到这种境界,有一个概念必须被确定,那就是分清楚父母的责任是什么,但同时也不能完全忽略他们的利益所在。

  为了将这个概念的轮廓勾画出来,并不需要父母亲自去探索每一个过程,并建立一个坐标轴,一条坐标轴标为“教育”,另一条标为“社会化”(或者“对所处文化的适应”)。事情究竟会怎样,不会取决于一场有关词语和概念的无意义之争,而在于人们对事情本身发展过程的理解。为此,人们首先还要考虑到生理前提,然后是历史成型过程,并为此进行一场争辩。关于这个问题的具体讨论将在本书随后的两个章节中出现。就像著名的原子物理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尼尔斯 ·波尔( Niels Bohr)曾经说过的那样,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比一个真理更加的实用。总是有人对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孩子或许也正承受着这样的痛苦,并且孩子与父母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你想要更好地了解现今存在的这些问题并想要找到问题解决之道,那么你必须首先要知道,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在什么样的大文化背景下,这些问题有了植根的温床。唯有对上述这些问题有了概括性的深入了解,你才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并找到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法。唯有本身具有独立自主性格的父母,他们才能引导并帮助自己的孩子培养出独立自主的性格。

  这是我书中的一些自己的独特见解 ——所以我的书可能不能够完全地“迎合大众的口味”,反而会被视为是“有悖于传统的”。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无疑是家庭生活的重中之重。不少家长在那些所谓成功父母的教育方式后亦步亦趋,把孩子当成“试验田”,施肥浇水,不辞辛劳,然而,结果有时却是拔苗助长,白辛苦……

开辟“试验田”

  当初准备怀孕时,就听人说孩子的教育要从零岁开始,也就是说,宝宝在肚子里的时候就应该接受教育了。那时正好一个同事的女儿大学毕业,顺利考过了同声翻译资格,顿时成为炙手可热且薪水丰厚的特殊人才。同事在大家惊羡的目光里,讲述他当初如何对女儿实施英语启蒙教育,并一再强调,从孩子出生时就给他一个说英语的小环境是多么的重要。他的话对我启发不小,想想自己当年申请就读国外某高校时,就是砸在了托福成绩上,现在决不能让孩子再重蹈覆辙了。我暗暗发誓,将来一定把孩子培养得说英语就像说中文一样流利,然后送到国外深造。

  于是,儿子尚在我肚子时,我给他的胎教就是听许多叽里呱啦的洋文。

  1995年3月19日,儿子呱呱落地,给我们带来无限幸福快乐的同时,也让我所有的教育计划有了一块没长任何杂草的“试验田”。我跟老公约法三章,平时和儿子说话尽量用英语。老公提出异议,认为多此一举,再说他那点英语底子恐怕难以应付。我说为了儿子我们可以边学习边提高。老公还想申辩,可看到我眼里的坚定目光,只好作罢,他答应尽量配合我的“国际人”计划。

幼苗初长成

  老公姓汤,儿子出生后,顺理成章有了个响当当的名字“Tom”。从此,每天Tom长Tom短的,根本忘了还需要一个中文名字,以至三年后不得不上户口时,才绞尽脑汁给儿子定下一个中文大名。

  两岁之前是婴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像约定的那样,我们在儿子面前说话尽量用英语,家里每件物品都标上英语标签,还专门买了很多正宗英语口语和歌曲的磁带,每天按时播放给他听。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之前不是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吗?

  儿子一岁时,我不得不回公司上班,公婆主动提出要来带孩子,这让我心里多少有些打鼓。公公还好,是多年前的老大学生,年轻时还留过两年洋,有不错的英语基础,所以教儿子学说话的任务基本由公公来承担。不懂英语的婆婆可就为难多了,但也尽力配合我们的教育计划,她开始戴上老花镜跟着公公现学现卖。所以等到Tom开口说话时,已经能准确无误地叫爷爷为“grandpa”,知道吃苹果要说“apple”,糖果是“candy”等,对此,我自是欣喜不已。

挫折总是难免的

  当别的孩子都在听童谣时,小Tom的英语磁带已经有十几盒了。但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接触的事物一天天复杂,我们的英语水平开始应付不过来了。而且大环境也不支持,比如可看的电视节目全是汉语解说,出外时别人也都用汉语来逗他。儿子似乎也在两种语言的转换中感觉到一些茫然。老公劝我顺其自然,他没有我当年因为托福成绩不过关痛失留学机会的伤心事,又怎么能体会到我的心情呢?为此,从未争吵过的我俩还真真切切地吵了几架。

在艰难中前行

  可事实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竟成了“试验田”里独自耕作的孤家寡人,老公他们已经不自觉地放弃和儿子说英语了,生硬而蹩脚的洋文哪有母语更充分、更贴切地表情达意呢?而我却始终固执地坚持着。

  应该说,儿子真的是个聪明的孩子,好多拗口的英语单词和句子都能说得很流畅,而且发音特别纯正,我仿佛看到“试验田”里,一棵幼苗正一天天顺着我的设想茁壮成长,真的没有让我白费心血。

  为给儿子增加实战机会,我常趁周末带儿子到附近高校的英语角操练口语。对那些经常有外国人出没的地方,我更是不会轻易放过,每个星期天,我都会带儿子到麦当劳吃快餐,碰上外国朋友就让儿子主动去“sayhello”。

强扭的瓜就是不甜

  可是,儿子五岁时,开始对这种填鸭式的英语教育有些反感,后来甚至连他最喜欢的麦当劳也不感兴趣了。看到儿子痛苦的表情,我也开始有些动摇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那本风靡一时的《哈佛女孩刘亦婷》上市了,我赶紧买来一本全家传阅。书中说主人公的成功,良好的英语基础帮了她不少忙。我的信念因此又重新坚定起来,绞尽脑汁想着怎样把英语讲得更有趣一些。我学各种动物的动作和叫声逗他乐,甚至还搬来一些笑话来激发儿子的兴趣。比如我给他讲,有个小朋友英语不好,经常闹笑话,别人问他“howareyou?”怎么翻译,他回答“怎么是你?”;再问“howoldareyou?”呢,他说“怎么老是你?”。

  但这种兴趣培养似乎没起到多大作用,儿子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大,有时会恨恨地闭口不说任何话。老公对我这种做法也反感至极,几次责问我为什么狠心对儿子如此苛刻,让他这么小就背上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难道说一口流畅的英语比一个快乐的童年还重要吗?

  儿子六岁时报名上一年级,面试老师问他有什么特长,我自豪地说英语不错,能够进行一般的对话。于是那老师夸他“veryclever(非常聪明)”,并用英语问他“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怎知平时还算大方的儿子竟然一声也不吭,让我非常尴尬。回到家里仔细分析,这问题对儿子并不难,可他为什么竟然卡壳了呢?问儿子,他恨恨地说,听见英语他就烦,还求我再也不要用什么破英语折磨他!

  儿子那一刻的眼神深深刺痛了我,那种委屈、绝望、无可奈何……难道自己真的是在做一件得不偿失的事?

一语惊醒梦中人

  那天晚上,正好看到一档关于家庭教育的谈话节目,那位资深教育学家的一段精辟的点评令我陷入了深思。她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案,一个孩子一条道路,别人很成功的经验放在你的孩子身上,也许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千万别把自己的孩子当成验证别人经验的“试验田”。

  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儿子有他自己未来要走的道路,为什么非要委屈他踩在别人的脚印上往前赶呢?儿子决不应该成为我的“试验田”啊!我决定彻底放弃了。

  如今又是几年过去了,儿子已经11岁整,是六年级学生了,他像野外的白杨一样健康而阳光地成长着,各方面都备受老师和同学称赞。更重要的是,儿子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热情和感激,眉宇间时时跳动着的顽皮笑意,说明他内心是愉悦而幸福的。这让我感到很庆幸。

  

专家点评:一位琴童获得了国际大奖,我国某大城市随即兴起“钢琴热”,一年售出钢琴20万架,十年后却未见“小钢琴家”问世。湖南有位精心打造“神童”儿子的母亲,使13岁的儿子考上湘潭大学,毕业后考取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班,然而,儿子读研期间却被学校“劝退”。不堪母亲的高压,儿子先后两次离家出走,母亲一心要儿子成为华罗庚式科学家的梦想最终未能实现。

  北京王极盛教授对考入清华北大的300名“状元”的调查分析表明:他们的智商大多为中等水平,并非“神童”;绝大多数人的父母是工人农民,没有大款和教授;父母不给孩子压力,家庭较为民主平等。

  这就说明,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父母。

  现代父母多以功利目标寄予孩子过高的期望,把自身的价值取向转嫁为对子女的要求,一相情愿地为他们铺设前途,太执著于学习成绩和学校品牌,并竭尽全力,费尽心机,一旦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就产生焦躁不满情绪。父母们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孩子的个人空间、童年快乐及个性自由,孩子背负着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压力及重任。压迫感的递增激化了心理反叛、代际冲突、厌学、逃学、出走、抑郁……据报道,有一名小学生每日处在紧张心情中,居然白发丛生。

  父母应是儿童心理学家,懂得并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若强制性地拔苗助长,会毁掉一棵好幼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放飞心灵与思想,审度自己“爱孩子”的背后是否掩藏着自己的虚荣心:孩子学习成绩好自己脸上才有光?

  教育首先是做人,其次才是成才。“高考状元”们多有良好的心态,刻苦耐劳的品德,把学习视为自己的责任。这是值得一心只望子女拿高分,却忽略了对他们进行健康心理及人格教育的父母们深思的。

(以上内容仅授权图老师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在育儿方面,家长的态度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较为开放的,例如美国等国家,对孩子都持顺其自然的态度,管得很松,这样有其好的一面,即利于孩子养成天真、坦率的性格,但不容易培养他的是非观念。

  而中国家长大多是另一种,即对孩子严格管理,它好的一面是能从小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负面效果是,过多的批评、呵斥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变得胆小怕事。

  当宝宝能走会跑后,一天之内被妈妈批评个三五次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因为这时的宝宝不是摔坏了杯子,就是拿着拖把到处乱拖,要不就干脆钻到桌子底下尝试着把小指头塞进电源插座里,总之,只要妈妈一分钟没注意到,宝宝就肯定会“犯错误”。

  但是专家却建议,不管宝宝犯多少错误,每天批评他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批评孩子有学问 一天最多两次

  其实,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宝宝犯错误时,总是大加谴责、恐吓,却忘记了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家长们的批评是想阻止宝宝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而且,过于频繁的责备不仅让孩子变得“皮”了,对批评充耳不闻;在成长的岁月里,更会在他的心里留下阴影,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

  因此,家长批评孩子,不妨每天只说个一两次,不要逢事就说,因为有的错误,孩子可能马上就能自己明白,不说也罢。而对于重大的错误,在批评时也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冷处理。即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不妨放低声音,或采取沉默,这比高声大喊要更有效果,孩子反而会更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第二是要趁热打铁。因为孩子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过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如果觉得孩子做的错事必须批评,那么别拖拉,马上就说,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三)

7.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

宝宝想要某个玩具,想吃麦当劳,父母一定要满足他吗?不一定。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宝宝觉得一切太顺利,而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没了。

正确做法:宝宝想要买某个玩具,可以对他说,假如坚持一周都去幼儿园,妈妈就买给你。要是宝宝想吃麦当劳,可以告诉他生日的时候在这里开生日PARTY。这样让宝宝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追求的愿望。父母要注意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承诺,不能骗宝宝。

8.父母替宝宝道歉

二三岁的宝宝一起玩时,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样一来,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做错的事情,父母要及时纠正宝宝,因为宝宝不知道哪样做是正确的,哪样做是错误的,正误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要向人道歉,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记住,明白对与错。

9.与出生不久的宝宝说话没必要

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语言发展有深刻影响。婴儿听觉研究专家发现,婴儿脑内的“听觉地图”大概到1岁左右完成,在此期间,给零岁婴儿输送越多的有意义的声音,越能促进婴儿脑内主管听觉的神经元的敏感性。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婴儿获得的词汇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婴儿说话的数量。

正确做法:当给宝宝穿衣服时,当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时,要和宝宝说话,告诉他:“妈妈在给你换衣服,凉不凉啊?伸伸小胳膊、抬起头”等等。也就是说尽可能地与孩子多说话,这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所必不可少的。当到了一定时候宝宝的语言会突然爆发,于是很多话都会说了。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对待孩子好坏行为 家长要奖惩分明

分娩
对待孩子好坏行为 家长要奖惩分明

家长要正确的用心对待孩子

幼儿园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家长要正确的用心对待孩子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知识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怎么对待孩子的对抗行为

儿童 育儿
怎么对待孩子的对抗行为

怎样对待孩子的对抗行为?

生活百科
怎样对待孩子的对抗行为?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春节 春节拜年 春节拜年寓意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顶撞

孩子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顶撞

如何耐心对待孩子的拖拉行为

育儿知识
如何耐心对待孩子的拖拉行为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美白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

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

孩子不听话并不是坏事

孩子不听话并不是坏事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