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儿童最恐惧什么

岚华山

岚华山

2015-10-13 21:16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教要从婴幼儿时期就要重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给大家讲解下揭秘:儿童最恐惧什么,懵懂的父母们赶紧看过来!

  

  不久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6岁到14岁儿童的恐惧心理比10年前已经有所减轻。儿童们现在最害怕的并不是遇到妖魔鬼怪,而是担心父母或兄弟姐妹遭遇暴力或者生活上发生其它不幸。调查还显示,儿童恐惧心理的减弱并不是因为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50%的孩子恐惧亲人遭遇不测

  恐惧心理减弱更多地是由于新闻,电影和电脑娱乐活动使孩子们心理上产生了某种保护机制。10多年来一直在这方面做调查的R+V保险公司不久前公布了最新的调查结果。德国之声记者埃尔德曼报道如下: “一个孩子和他的妈妈正带着一条狗在街上散步。突然路旁蹿出来一个罪犯。他抢走了孩子母亲的手提包,并且开枪打死了孩子的母亲。”罪犯穿过公园在光天化日之下逃之夭夭,地上留下了带血的脚印。12岁的女孩达尼拉这样描述着自己想象中让她感到最害怕的事情。

  她说,她最担心的是自己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遭遇不测。有这种想法的孩子在德国并不算少数。全德国59%的6到14岁的孩子都有这种恐惧心理。让孩子们感到害怕的第二位的问题是遭到性侵害。50%的孩子有这方面的担心。虽然生活中感到恐惧和担忧的儿童统计数字仍然不低,但是R+V保险公司的发言人指出:“我们注意到,而且感到非常吃惊的是,孩子们的恐惧心理已经明显减弱了。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低的数字。现在只有40%的孩子会有很大的恐惧和不安。而10年前这类孩子达到近60%。”

  就此心理学家克莱门斯提醒说,这虽然这是个好消息,但是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孩子们的恐惧虽然减少了,但并不证明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这主要是因为产生了习惯性效应,是因为久见不惊了。她说,孩子们每天通过媒体接触到大量令他们感到不安的信息,天长日久也就习惯了,也就不感到害怕了。从另一方面说,大量这类信息使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恐惧,但是从而也就逐渐发展出了一种对抗恐惧的心理机制。简单说,孩子们可以努力从内心否定那些让他们感到恐惧的事情和场景。

  孩子们画的一些画证明了这一点。比如12岁的女孩克里斯蒂娜画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站在学校门前。男孩手里挥舞着一根木棍。“他总是拿着一根木棍出现。他多次打了这个女孩。因为他知道这个女孩的父母很有钱。男孩总是希望能从女孩那里要到钱。但是这个女孩不敢告诉她的家人。”

  6到11岁女孩的恐惧心理最强烈

  克里斯蒂娜本人虽然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她从新闻里已经多次听到过这类信息。孩子们受媒体报道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这不单同年龄有关。而且同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程度和居住的地区也有关。R+V公司的雅克里说:“如果看看整体的统计结果就知道,全德国恐惧心理最强的是新联邦州小城市里6到11岁上小学和普通中学的女孩子们。”

  小城市里的孩子一般不象农村孩子那样能得到众多亲戚朋友的关照,因此他们生活中常常感到不安和害怕。但是大城市又不一样了。大城市的孩子从小生活就要自立,因此恐惧心理也就相对少得多。父母的经济地位对孩子们的心理造成多大影响从统计中也能看出。统计表明,在东部地区,50%的儿童担心父母失业,担心家里因父母失业没有钱生活。而西部德国只有40%的儿童担心这种事。

  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父母的关注很重要

  心理学家克莱门斯提醒父母们一定要重视孩子们的心理活动,帮助它们克服恐惧不安心理。“儿童一般不愿意讲出他们的恐惧。但是他们会通过其它方式表现出来。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说自己肚子痛,头痛,头晕,或者逃学。家长必须细心观察,要拿出时间来同孩子谈话,了解清楚到底是什么让孩子感到不安和恐惧。”

  如何帮儿童克服恐惧心理呢?宝宝心理发育也是很重要的哦。

  一、儿童恐惧心理的表现症状

  恐惧反应可表现为惊慌、惊叫,退缩、痛苦、求救,甚至逃避或对抗,这在孩子接受医疗时(如注射药物)表现最为典型。儿童恐惧时可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表现为呼吸加快,心跳增速,表情紧张,瞳孔扩大,手抖,严重者可呈现紧张惊恐状态,面色苍白,肢体软瘫,甚至一时性大小便失禁或精神抑制等。

  那么,父母要如何帮宝宝克服呢?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二、如何克服恐惧心理

  1、不要惩罚或嘲笑孩子的胆小,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正确的应是承认孩子害怕的东西确实存在,这样,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恐惧,也就会相信你的劝慰、解释,才能解除恐惧的心理。

  2、教育孩子不要掩饰害怕。有些孩子往往会否认自己害怕,这是孩子常用来对付恐惧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越是这样,孩子自己越是恐惧。爸爸妈妈应该让孩子说出恐惧的具体内容,让孩子解除心理上的羞耻感,并逐渐克服恐惧心理。

  3、平时爸爸妈妈要注意不要强刺激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用“你不听话,大灰狼就会来把你吃掉”、“你不吃饭,就把你关到黑屋子里去”等等的话来吓唬孩子,爸爸妈妈可以讲授有关知识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如有的孩子害怕雷电,爸爸妈妈可以给他讲解有关雷电的知识,虽然孩子不完全懂得,但他会减少恐惧,感到安全。

  4、利用孩子的愉快情感来克服恐惧心理,应经常让孩子参加游戏、去公园玩等活动,产生愉快情感吃大锅饭服恐惧心理。同时,还可以鼓励孩子用讲故事、绘画等活动,讲出或画出自己最害怕的东西,把内心恐惧表达出来,渲泄出去,从而解除恐惧心理。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基于本身的生理与心理构造,女人更容易缺乏安全感,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恐惧心理。这些恐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妨碍了她们迈向成功的脚步。找出自我的恐惧根源,克服恐惧心理,是白领女性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白领女性的恐惧根源

  case1:对适应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恐惧 罗拉(外企职员)

  恐惧内容:生活节奏被突然打乱。比如小区的24小时热水忽然停了这样的突发事件都会觉得恐惧。

  恐惧表现:如果突然有什么事情打乱了计划,就会感觉手足无措,非常慌乱而导致恐惧。

  恐惧类型:特异恐惧,具体来说是对秩序,实际上是适应能力的恐惧。

  心理专家分析:适应变化的能力、变通性是人的重要能力之一,如果罗拉在外企工作,更要注意,自己目前虽然收入不错,上司对她也还算满意,但要开始注意适应能力的培养,否则就要影响自己的工作业绩。罗拉的特点是经验不足,同时,处理问题过于情绪化,理性的配比不够。要知道,处理问题仅仅靠情绪是不够的,还要更多的理性参与才能解决问题。

应对方法:

  一、放松训练法:发生变化问题时,紧缩肌肉,深呼吸,释放现在的思想,注意自己的心跳次数等,经历和感受紧张状态和松弛状态,对全身肌肉进行“收缩——放松”的交替练习,每次肌肉收缩5-10秒钟,放松30-40秒钟,经过反复训练,使人感觉到什么是紧张,从而提高消除紧张达到松弛的韧性和张力。

  二、理性处理问题:每次遇到变故时,马上想到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这样,即便出现了最坏的结果,也因为心中有过预期而减少恶果的冲击。事实上,最坏的结果往往不会发生。

  三、期待改变,在变化中求生存,因变化而兴奋,不要害怕挫折,锻炼自己遇到挫折就兴奋的习惯。事实上,许多重大的能力和经验是在变化中获得的。

 case2: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赵蓓蓓(人力资源经理)

  恐惧内容:独自去英国读书。

  恐惧表现:那段时间经常做噩梦,每次开学前返回英国时,从去机场的路上就开始手脚冰凉,飞机一起飞还会不自主地落泪,觉得自己又要一个人独自面对那个陌生而冷漠的、不喜欢的世界了。

  恐惧类型:广场恐惧症。

  心理专家分析:去英国读书原本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羡慕不已的好事情,而赵蓓蓓在争取去英国读书之前也应该是非常期待的,得到这个机会的时候应该是兴奋和骄傲的,那么为什么赵蓓蓓后来会有这么凄凉的感觉呢?恐怕其中的原因很复杂。

首先,赵蓓蓓出国读书的最大动力是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镀金,将来回国后能有更大的发展?是为了去外国转转,见见世面?又或者是为了大家都说好,自己也就半推半就地去了?如果是这样,都不是出国学习的强大动力,甚至还会成为阻力,也就会出现赵蓓蓓那种恐惧心理了。

  但是如果出国的目的是对知识的渴望,对成就一番事业的远大抱负,那就可能成为克服各种困难的强大动力;其次,由于动力所限,赵蓓蓓面对语言水平、生活习惯如饮食、交往环境等困难时才会有陌生、冷漠和不喜欢的感觉。攻略:白领丽人的“护心镜”

  事实上,赵蓓蓓无论是在国内工作还是去国外读书,她的个性都是有待成熟的,尤其是独立性方面与她的工作能力上可能不成正比。事实上,对于独立性弱的人来说,在工作上表现优秀也不可能持续更长时间。

  应对方法:认知疗法。赵蓓蓓应该主要查清产生低落情绪的原因,加强动力建设,认识到知识的乐趣,这样就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同时关注自己的个性优化,增加独立性;同时,整合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如果自己的学习动力和独立性不能支持自己外出学习的愿望,可以考虑降低期望值的做法。]

 case3:对特定物的恐惧 桥晓(保险代理人)

  恐惧内容:蛇。我本来是不怕蛇的,但是有一次在野外抓到一条蛇,它给我的感觉是那么的冰冷、柔软,而且一下就从我手中溜掉了,根本抓不牢它。

  恐惧表现:从那以后,每次看到蛇就会想起那种冰冷、柔软并难以控制的感觉,那次的触觉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而且事后才想起自己当时根本没考虑它是否会咬我,甚至是否有毒。

  恐惧类型:异物恐惧症。

  心理专家分析:桥晓对蛇的恐惧源于一次野外遭遇蛇的经历,从此一看到蛇就会想起当时那种恐怖的感觉,而事后则越想越后怕,更让她难以平息。事实上,桥晓的恐惧心理既起因于真实的恐惧经历,同时也因为桥晓对自己认识不足。

  首先,桥晓说自己本来是不怕蛇的,她所说的不怕蛇是不怕动物园玻璃罩里的蛇、电视里的蛇、玩具蛇,但并不是不怕有一天抓在她自己手里的蛇。实际上,一般的人都会怕真实的蛇,极少有人会接触到蛇后还不怕的,所以桥晓对真蛇的恐惧是正常的;其次,在此之后每次看到蛇就会想起冰冷、柔软并难以控制的感觉,人受过强烈刺激后,记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停留在脑海里,也是正常的。至于当时没有考虑蛇是否会咬她,是否有毒,也是常人都会有的延迟反应,谁也不会在发生事情的一刹那什么都考虑得很周全。

  应对方法:采用认知疗法,不断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认识到自己其实原来就怕蛇,只是后来才知道,认识到自己的记忆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也会消退,还要认识到自己处理紧急事件的反应不够敏捷,增加以后自己处理此类事件的反应速度。能力的增长会让桥晓对自己更有信心。

  此外,桥晓也可以采用结束未完成情结的做法(也叫系统脱敏法)。具体方法是用软橡胶做皮,内有软绒填充物做成蛇状物,上面抹上油,放入冰箱内一段时间,取出后有凉、滑、软的感觉,之后把此物打成结代表已控制住它。反复这样做,自我控制的感觉就能回升,而且不再怕凉滑的感觉。

case4:对失败的恐惧 赵敏(某合资公司办公室文员)

  恐惧内容:害怕失败,不敢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恐惧表现:赵敏毕业于外语学院,当初也是学校的活跃分子,毕业时被父母用关系安插进一家半国有性质的合资企业,在办公室做一些文字的翻译工作。毕业6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让赵敏大受刺激,打乱了她一直平静的心境。因为她看到了别人的成功,同学中无论是当年比自己成绩好的人还是不如自己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混”出了样子,有的做了“C某O”,有的做生意日进斗金,有的开着私家宝马小跑……

  晚上回到家里,赵敏脑子里想法很多,兴奋到失眠,并连夜给自己做了计划书,要这样、要那样地设计了N条发展的道路,甚至连有钱以后怎么用都想到了。但第二天闹铃一响,她还是洗脸、刷牙、按固定的路线到单位签到上班、趁领导不注意溜出去吃一顿廉价的早餐,然后小心翼翼回到办公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恐惧类型:特异恐惧

  心理专家分析:应该说这种人也有理想和追求,也有如何创业的计划,但他的理想和计划却被无情地湮没在他那恐惧失败的心理中了,他不断问这个计划能否实现创业目标?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最终会不会不仅不能成功,而且还连现在的稳定生活也失去了?并把失败后的悲惨情景在大脑中反复演示了若干遍,最后在“理想”和“现实”两者之间,他选择了“现实”。其实,这一切都是“恐惧”惹的祸!

 应对方法:“失败”是许多人恐惧的根源,因为一个成功者首先要忍受许多失败,对于安于平淡、平稳生活的人来说,这似乎真的是太可怕了!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其实“检讨”才是成功之母!因为即便是一百次的失败也不等于成功,只有通过每次失败后不断检讨自己失败的原因,校正前进的方向,才能逐步迈向成功!

那么,建立一个完善的“检讨”机制便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了,怎么检讨?谁来检讨?检讨什么?这里可以套用毛泽东的那句话——“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别人检讨自己的行动,让行动来检讨自己的计划,让自己检讨失败的原因,其实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犯同样的错误。成功的机会一定会留给那些不怕失败并善于检讨的人!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针对孩子的害怕心理,父母可在行动上缓解孩子的恐惧,认真倾听孩子的害怕,保护孩子。

  一份调查资料表明:正常儿童中,90%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左右2~4岁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的6~12岁儿童则有7种以上的害怕。怕,已经成了现代孩子的一种心理疾患。

  孩子的“怕”有三种类型:

  自然恐惧如怕打雷、怕鞭炮声;怕影子、怕黑;怕动物。

  社会恐惧如怕上学、怕考试、怕被批评;怕独自在家、怕独自睡觉;怕坏人、怕走丢、怕警察。

  社交恐惧如怕说话、怕陌生人。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怕”及其对策:

  0~1岁对具体的刺激产生恐惧,比如噪声。这个时期婴儿听觉较为敏感。

  对策:父母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安抚,避免强化噪音。

  1~2岁与抚育者分离产生恐惧,孩子对带养人的依赖性非常强,应尝试逐步分离。

  对策:保证在许诺的时间回来,以减轻孩子的不安全感。

  2~6岁对想象出来的东西或未知情况下的预想产生恐惧,比如强盗、黑暗等。4岁时达到高峰,此后开始下降。这个时期孩子有了独立意识,想象力也丰富起来,但又缺乏足够的认知。

  对策: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尽量陪伴孩子,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6~12岁对学校、抢劫、身体损伤和自然灾害等产生恐惧,这个时期孩子开始认识到死亡,并由于父母对学习的过分关注而出现对成绩的焦虑。

  对策:父母可在行动上缓解孩子的恐惧,认真倾听孩子的害怕,保护孩子。

  宝宝胆子小,家长有责任

  通过自身的经历,他认识到了危险,并且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有一些恐惧的经历,感受到自然后果,是宝宝对某些事物产生恐惧心理的一个重要途径。


  宝宝会恐惧的几个可爱理由,你知道吗?

  洗衣机、抽水马桶乃至街坊邻居的宠物狗,这些在你眼里司空见惯的东西对于一个1岁大的小宝宝来说,也许就像是侏罗纪公园里那些奔跑的怪兽。周围的世界,既充满惊喜也带来莫明的恐惧。


  盘点最让宝宝恐惧六件事情

  在宝贝分离焦虑开始形成之前就要开始训练他学习适应和妈咪之间短暂的分离,每次妈咪离开时都要教他和妈咪道别。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揭秘:儿童最恐惧什么

分娩
揭秘:儿童最恐惧什么

父母须知 儿童最恐惧什么

生活百科
父母须知 儿童最恐惧什么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知识
小寒节气养生贴士 养生小窍门有哪些

什么是儿童恐惧心理

生活百科
什么是儿童恐惧心理

什么是儿童恐惧心理 儿童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健康
什么是儿童恐惧心理    儿童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春节 春节拜年 春节拜年寓意
春节拜年的风俗由来和寓意 该怎么拜年呢

儿童恐惧症有什么危害?

儿童 危害 育儿百科
儿童恐惧症有什么危害?

儿童恐惧心理

生活百科
儿童恐惧心理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美白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10个妙招解决孩子不听话

10个妙招解决孩子不听话

如何为宝宝正确选购玩具?

如何为宝宝正确选购玩具?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