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让孩子的学艺之旅变得轻松有趣,我们就要首先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他的成长需要。下面这3个小故事,隐藏着孩子在才艺启蒙过程中最重要的3个小秘密。看看心理学家是如何解释它们的。
故事一
我很喜欢书法艺术,它是我“终身相许”的兴趣爱好。正因为深刻体会到兴趣爱好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多么重要,所以我希望女儿也能喜欢它。于是,我急切地想教女儿写毛笔字。时常追着问她:“静静,要写毛笔字吗?”女儿一般会给我否定答案,然后迅速跑掉。后来我放弃了强迫她,但是会在自己每天临帖的时候让女儿在身边玩。她玩她的玩具,我练我的书法。几次之后,当我写了一段时间后,女儿就会提出她也要写一写。接下来我们母女就会快乐地书写一阵。
心理学家解读关键词:模仿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模仿是孩子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甚至有些理论认为,婴儿在出生十几天后就会模仿成人张口、撅嘴等行为。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与成人比较起来,儿童有更强的模仿倾向,这与儿童缺乏生活经验,缺少独立性有关。”而且,对于孩子来说,越是他喜欢的、熟悉的、见得最多的人,他就越喜欢模仿。所以,孩子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或者小朋友。
0~3岁的孩子,对父母的情绪特别敏感。他可能还听不懂父母的语言,但是他读得懂父母的情绪,也会受父母情绪的影响。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情绪传递是非常强的。父母对什么东西喜欢和投入,孩子就很容易接受和投入,这比你和他说教强。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一句话点睛:父母真心喜欢,孩子才会喜欢。
故事二
我从怀孕开始就每天晚上给肚子里的宝宝念一两篇故事或诗歌。他出生后我也保持着每天给他讲故事的习惯。但是,有一阵儿我每天一回家,儿子就会把一本已经翻得旧旧的图画书放到我面前,让我给他讲,一直讲到他满意为止。我也曾经给他买过几本新书,试图替换旧书讲给他听,都被他拒绝了。难道他对阅读别的书没兴趣了?
心理学家解读关键词:重复
很多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天线宝宝》,其中的奥秘之一就是“重复”。4 个天线宝宝总在重复地说一个词、一句话,很多场景也是重复的,所以孩子很爱看。
很多孩子都喜欢反复听一个故事,或者要求妈妈反复唱一首歌。孩子喜欢这个过程,是因为他在期待妈妈讲出来的下一个故事情节或一句歌词,和自己知道的正好一致,这让孩子颇有成就感。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里,除了模仿,还有一种就是通过自己的尝试和错误来验证的过程。在尝试和错误中,孩子需要不断重复。当重复之后的结果被验证是正确的话,孩子会很快乐;如果被验证是错误的话,孩子就会在下一次重复中校正自己。在兴趣启蒙中,如果了解了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就不会觉得难以理解或试图改变他。
一句话点睛:“多重复”、“小步子”,你的耐心和陪伴就是他的成长空间。
故事三
女儿还不到2岁,爷爷就教她看起了地图。开始我有些不以为然,孩子那么小,话还没说利索,哪能明白那些版块和颜色的含义。可是没过多久,爷爷就向我展示了成果:“中国在哪儿?”女儿的小胖手毫不犹豫地指向了亚洲版图上那只“大公鸡”。爷爷又问:“澳大利亚在哪儿?”女儿迅速去找大洋洲。这真让我吃惊。现在女儿每个洲都熟悉了一个国家,并能迅速找到,比很多大孩子还强呢。
心理学家解读关键词:主动
孩子是一个积极、主动接受信息的主体,即使是小婴儿也有很强的吸收新事物的能力。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对外界的很多事情充满好奇,2岁左右的孩子又正是处于什么都想尝试的年龄,如果孩子的生活环境相对丰富,孩子就会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这时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反馈是积极的,而且是有帮助的话,对孩子的兴趣发展或各种学习都是有益的。所以,我们不要人为限制孩子的兴趣范围。
另外,对于小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父母往往会出于安全或健康的考虑,给孩子设置过多规矩或规定,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动,而且还觉得他太小,会替他做很多事。其实,只要我们多花费一些精力,就可以给孩子扩大很多活动范围。他们能在这个合理的边界里随心探索,也能被激发出更多兴趣。
孩子学艺有不同的“关键期”,那么,您的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心仪的培训班呢?记者了解到一些建议可供家长参考。
小提琴:对于手及指头尚小、力量不够的幼儿来说,过于勉强。5至6岁练习较适当。
钢琴:最好让3至5岁的孩子先听好的音乐,学会欣赏,5岁以后开始接受钢琴等乐器的技术指导。
舞蹈(芭蕾、现代舞):很小的时候孩子就能踩出步伐,但技巧指导从6至7岁开始较好。
绘画:2岁半到3岁时开始对颜色、形象感兴趣,可以开始涂鸦练习。
围棋、象棋:开始适龄期是3至4岁,如果想要充分了解,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较好。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一)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幼儿掌握初步的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是幼儿对周围事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要从具体出发。从具体出发,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这种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比如,有些父母,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会累着,于是喜欢用车推着宝宝或是抱着宝宝。这样一来,宝宝活动量小,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活动能力就特别差。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家人总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父母挺身而出,为宝宝讨公道,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会使宝宝今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其实,孩子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有一点冒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
正确做法: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3.过分专制
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宝宝想要红色的玩具,妈妈却认为绿色的好看,于是买下绿的。宝宝想看天线宝宝,妈妈却认为另外的历史故事更有意义,一切都是家长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日久天长,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心里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从而局限了宝宝的智力发展,宝宝变得胆小、怕事。
正确做法:假如宝宝提出的要求合理,尽量尊重宝宝的选择,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宝宝。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