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依据
宝宝3个月之后,就开始想和身边的人用语言进行交流了,而且还会尝试着发出连续的声音,而到了5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清楚地分辨大部分各种不同的声音,6个月左右,在熟悉的环境里,宝宝会不断地呀呀学语,向你证明,我已经“长大”了!
为什么要提倡给宝宝朗读呢?
从宝宝出生那一刻起,你肯定会情不自禁地与他聊天,虽然你不知道他是否能听懂,但那种聊天的感觉让人惬意!而朗读是一种与宝宝聊天的特殊方式,与随意交谈相比,朗读则是一种更富条理性和组织性的方式,在长期养成的朗读习惯中,宝宝会慢慢地注意到语言中所蕴涵的逻辑性与语法结构,特别是那些有韵律感的文章,同时配有简单明快的插图,最适合宝宝倾听和观赏。
孩子学习阅读就像学习说话一样,并非一蹴而就,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很多父母会怀疑为婴儿朗读的可行性,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朗读,就是为其6岁时学习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你的朗读声中,他们会汲取到声音记忆,养成喜欢朗读的好习惯,为其今后主动阅读铺平道路。
朗读的好处
1、一边给宝宝朗读,一边爱抚她,无形中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2、在与宝宝一起看书朗读的过程中,会增强她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3、书中自有黄金屋,让宝宝从书中了解到自己生活以后的奇妙世界。
4、大声的朗读有助于宝宝对语法结构的内在理解,为今后的阅读与写作奠定基础。
5、看图朗读有助于激发宝宝的想象力。
6、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有助于培养宝宝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7、朗读可以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慢慢地学会看图画,一页结束后,引导宝宝自己去翻页。
如何为宝宝朗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1、选择一些“耐看”的书籍,主要针对书的质地。为了避免宝宝撕咬书本,破坏“公物”,可以选择一些边缘圆滑的硬皮书,或者柔软的布书。这样在一边给宝宝朗读,一边可以让他感受书的特殊质地。
2、选择一些“耐读”的书籍,主要针对书的内容。这个时期的宝宝不一定能听懂你说的话,但是你的声音对她来说就已经很美妙了,选择一些朗朗上口的,有节奏韵律感的儿歌和童谣,配上简单、色彩鲜明的图画,在刺激宝宝视觉的同时,体会语言的美妙。
3、选择舒服的朗读地点。找一个光线适中,四周安静的地方,只有你和宝宝两个人,或是坐在沙发上,或是躺在床上,要么直接趴在地上,只要舒服就行。
4、选择不同的朗读时间。在清晨宝宝精力充足的时候、在午餐之后或在睡觉之前,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时间,这一时期的宝宝没有太集中的注意力,所以要以他的意愿为导向,不要强迫他,最初的朗读时间最好控制在3分钟以内,以后慢慢延长。
5、选择不同的朗读语调。朗读要富有感情,有节奏感地去感染宝宝,让她被你的声音所吸引,融入到你的热情中来,和你一起来朗读。时不时地和宝宝交流一下,听听她伊伊呀呀的表态。
6、选择不同的朗读姿势。六个月左右,宝宝会打滚、可以轻松地坐起来,抓握能力日益增强,所以不妨尝试不同的朗读姿势,让宝宝在运动中体验朗读的乐趣。比如和宝宝一起俯卧着大声念儿歌;继而让宝宝坐在你身上,一起拿着书进行朗读;试着让宝宝自己拿着书,看书上的图画,听着你欢快的读书声。在这种动静结合的氛围中,宝宝对阅读会越来越感兴趣。
朗读小贴士
1、朗读宜早不宜迟。
2、不要半途而废,要循序渐进,逐渐养成朗读的好习惯。
3、宝宝的书籍最好伸手可及,让他随时感受到知识的氛围。
4、随地取材,不仅可以给宝宝念儿歌,甚至瓶瓶罐罐上的字也可以拿来给宝宝念。
南京市两岁半的珠珠,长得像洋娃娃,安静乖巧,但一直不会开口说话,偶尔只会无意识地喊“妈妈”。“孩子长大就好了,有福气的人都说话晚。”很多街坊对珠珠家人说。但等周边的孩子都会唱歌背诗了,珠珠还是不会说话。
医生经过检查发现珠珠智力落后于同龄儿童。专家表示:“可能和妈妈孕期用药有关,孩子胼胝体发育不良,只认识桌子、椅子、碗等日常物品,图片则不认识,手的精细动作很差,不会搭积木,不会穿珠子,语言理解能力有限,简单的指令听不懂。”
孩子语言发育延迟可能由各种疾病导致,如听力障碍,智力低下,自闭症等,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语言发育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孩子发出的第一个声音就是哭叫,生后一个多月,由于口型的不同,可以分别发出不同的元音和辅音。在六七个月时,小孩会无意识地叫“爸爸”“妈妈”。一岁时开始出现第一批可以被理解的语言。到了两岁就可以说出约300个词和一些简单的短语。
认为说话晚的孩子会更聪明,这种说法毫无根据。临床上的确有一类说话延迟的孩子不属于病态,也不需要特殊干预,叫做“特发性语言发育延迟”。这种孩子在智力、听力、行为等方面都是正常的,就是说话很晚,可能到了两岁半或三岁还什么都不会说,但外貌、行为跟正常孩子没有差别,智力、理解能力也是正常的,能明显感觉到可以听懂大人的话。对于这些孩子,家长不用太着急,平时注意多与孩子慢慢说话、讲故事等。但“特发性语言发育延迟”的诊断必须由专科医生作出。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三)
7.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
宝宝想要某个玩具,想吃麦当劳,父母一定要满足他吗?不一定。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宝宝觉得一切太顺利,而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没了。
正确做法:宝宝想要买某个玩具,可以对他说,假如坚持一周都去幼儿园,妈妈就买给你。要是宝宝想吃麦当劳,可以告诉他生日的时候在这里开生日PARTY。这样让宝宝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追求的愿望。父母要注意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承诺,不能骗宝宝。
8.父母替宝宝道歉
二三岁的宝宝一起玩时,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样一来,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做错的事情,父母要及时纠正宝宝,因为宝宝不知道哪样做是正确的,哪样做是错误的,正误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要向人道歉,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记住,明白对与错。
9.与出生不久的宝宝说话没必要
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语言发展有深刻影响。婴儿听觉研究专家发现,婴儿脑内的“听觉地图”大概到1岁左右完成,在此期间,给零岁婴儿输送越多的有意义的声音,越能促进婴儿脑内主管听觉的神经元的敏感性。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婴儿获得的词汇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对婴儿说话的数量。
正确做法:当给宝宝穿衣服时,当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时,要和宝宝说话,告诉他:“妈妈在给你换衣服,凉不凉啊?伸伸小胳膊、抬起头”等等。也就是说尽可能地与孩子多说话,这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所必不可少的。当到了一定时候宝宝的语言会突然爆发,于是很多话都会说了。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