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从三岁开始喜欢上各种机械类玩具,汽车、坦克、枪支、环形铁道、高架桥之类,都是他的酷爱。我和妻子带他上街,只要让他碰上这类玩具,不给他买上一件,他就会死气白赖,拖都拖不走。儿子五岁那年,我采访本市一个车模收藏爱好者,妻子让我顺带着也让儿子去开一下眼界。在收藏者家中,儿子看见了收藏柜中琳琅满目的车模,顿时眼睛都瞪大了。到后来,他竟然忘了我带他来时的叮嘱,不管三七二十一,缠着叔叔给他一辆“样子多乖多乖的汽车”。一时间,儿子要,别人给,我则坚决拒收,三人拉拉扯扯搅做一团,弄得我好不尴尬。时间渐长,儿子的机械类玩具越积越多,我给他买了个大大的塑料桶做他的“玩具库”。
儿子对玩具很入迷,只要没有作业,他就会玩得不亦乐乎。对此,我能够理解他,哪个孩子没有天生的玩性,国外的那些孩子比我们的孩子更贪玩呢!但让我恼火的是,儿子动辄把一大堆金属玩具拿出来满地摆放和随意组合,家中的客厅、卧室常常被他搞得一片狼藉,无从下脚。而且儿子还是个典型的“人来疯”,只要家里来了客人,他就会把“玩具库”提出来,当着客人的面哗啦啦倒一地,然后得意洋洋地进行“现场施工”。对他这种肆意破坏家中环境的行为,我多次向他提出意见,可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怕你不成?常常任我说破嗓子,他总是强词夺理,我行我素。
那次,儿子又把玩具摆得满屋子乱七八糟,吃饭时,我让他把玩具收拾好,可他看着自己的“杰作”,磨磨蹭蹭的就是舍不得收拾。我一气之下,抓起他的玩具就往“玩具库”里扔。看着自己的“杰作”被强行拆除,儿子气得双脚直跳,眼泪也扑簌簌地掉下来。这以后,他一连几天闷闷不乐,做作业也没精打采。看着这情景,我仔细反思,觉得自己确实伤了孩子的心,打击了他在玩耍中的创作积极性和孩童天真的表现欲。
这以后,我为儿子在凉台上搭建了一块“自然保护区”,在这里,他可以自由自在地进行他的“机械化设计和施工”,只要他愿意,“工程”即使是“烂尾楼”,也可以无限期地保留下来。对他那些有点创意的“施工”,我和妻子还会及时进行表扬。至此,儿子高兴极了,在玩耍的同时,创作欲更强烈了。他常常对着书画上的某个城市形貌,照葫芦画瓢地摆出他的“工程”作品;看了二战的VCD片子后,会想像着摆出机械化战争的宏观场面。为此,几乎所有的玩具都被他拆装过十遍以上,有不少玩具就这样被永远破坏了,儿子管这样的破坏叫做“拆装工程”。有好几次,妻子看到儿子把刚买回来的新玩具拆得七零八落,忍不住进行干涉,儿子不服,和她争辩。我看到战事将起,一边平息战火,一边劝阻妻子。妻子背着儿子对我说,你要当联合国维和部队,还是要有点原则嘛!我说,我的原则就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对所喜欢的事物多一些探知欲,如果父母让孩子做任何事都必须循规蹈矩,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肯定缺乏创造力。
儿子上初一时,我觉得还应该把他的玩趣和学习相结合。那天,我对儿子说,你那“自然保护区”中的“机械化工程”要上规模,必须有新的配套设施和辅助材料,而且,你损耗的机械设备也应该有所补充。我打算把购买这些东西作为你学习的奖励,怎么样?他听了一蹦老高:“哇,爸爸说话可算数?”我说:“不算数我还当什么爸爸。”这样的措施,使儿子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学习成绩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准。到后来,他又对钟表拆装、汽车机械构造、兵器基本原理之类的东西特有兴趣,在我的经济援助下,订购了许多这方面的书籍、杂志。高三的暑假,他还到本市颇有名气的“西部汽车城”进行了一个多月廉价的打工实习。按我对他的话说:你现在是个学生,不要把钱看得太重,兴趣爱好和知识积累就是你最好的报酬。
现在儿子已考入大学,学的是机械自动化专业。儿子告诉我说,他学习起来感到非常轻松愉快,因为这个专业是他多年的爱好和兴趣所在。他相信,今后在机械自动化专业方面一定会有出色的业绩。儿子自信的表白,让我更深切地悟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总会越来越强烈地渴求有一片相对独立和自由的空间,为孩子开辟一块成长中的自然保护区,是做家长的责任。试想,如果儿子没有浓厚的兴趣做后盾,他未必能考上并学好这个专业,但如果我当年没有以“自然保护区”这样的形式为儿子的兴趣保驾护航,他也未必能有今天这样让我们自豪、满意的现状。
心理医生点评:兴趣是孩子学习的最佳动力。我认为,作者在文章最后的那句话特别有道理:如果儿子没有浓厚的兴趣做后盾,他未必能考上并学好这个专业,但如果我当年没有以“自然保护区”这样的形式为儿子的兴趣保驾护航,他也未必能有今天这样让我们自豪、满意的现状。确实,兴趣除了可以让孩子不知疲倦地探索和学习,也能让大人不知疲倦地工作和开拓。有了兴趣,工作和学习就不会觉得无聊厌烦,未来的生活满意度就会比较高。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有许多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在不经意之中,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比如,如果故事里的家长不让孩子拆玩具,孩子就有可能削弱乃至丧失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如果家长不让孩子玩玩具,而是让他用更多时间学习和做题目,孩子就会认为学习妨碍了他愉快地游戏,从此厌恶学业,不肯学习了。
故事中的“自然保护区”的做法是非常有创意的做法。这是家长和孩子民主讨论、需求双赢的结果。孩子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家长也省却了大量的打扫劳作。孩子从中学到了自我行为的边界和规则,懂得尊重别人的需求和理性处理矛盾的手法。
许多孩子容易兴趣转移,这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但如果孩子的兴趣爱好非常固定和执著,家长倒可以有目的地在这方面细加培养。持久的兴趣常常会造就出非常出色的人才。
阅读推荐:
男友爱看美女是花心吗?
矜持的女友为什么裸奔?
婆婆爱在丈夫面前换衣服
我竟当着爸爸的面射精
(以上内容仅授权图老师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推荐阅读: 你的宝宝是否有音乐天分? 最近,的陈女士遇到了烦心事,9岁的儿子毛毛,在学校里的表现开始变得差强人意,不仅在课堂上好动并且注意力不集中,对课本等教学资料的阅读失去兴趣,甚至出现了阅读障碍,而且也变得不爱说话,总是一个人躲在家里看动画片。最后陈女士在从事教育研究的朋友指点下,才知道是毛毛上了一年的"动画片学英语"少儿英语班惹得祸。这让陈女士很郁闷,平时看着孩子在培训班里玩的很开心,可是英语进步不大不说,却养成出这么多的坏习惯。 教育专家提醒,市面上很多机构为了抓住孩子的兴趣,用一些英文游戏软件教学,却没有考虑到将教育理念贯穿到教学中,这样就会造成孩子玩的高兴但是学习效果差,因此建议家长在为孩子挑选少儿英语课程的时候,在考虑课程对孩子吸引力的同时,还应仔细了解教育机构背景和教学软件。 游戏软件教学,当心潜藏隐患 针对毛毛遇到的问题,教育专家指出,用游戏软件而非教育软件教学的问题是关键,毛毛的情况就比较典型。游戏类软件过分强调动画形象,用缤纷的动画游戏去吸引孩子注意力,但是这种一味的强调游戏教学,缺乏教学实质内容的贯穿,非常容易破坏孩子的注意力,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这是因为孩子的年龄较小,缺少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动画游戏画面过分绚丽缤纷,很容易让孩子忽略真正的学习内容,孩子还会在长期的动画游戏过程中,非常有可能造成对日常课堂的不适应,并形成孩子的阅读困难。与此同时,由于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孩子在和电脑软件进行互动,整个课堂像是一个游乐场,没有课堂规则可言,这样孩子不仅与人交往出现问题,使得孩子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创建规则的机会。 辨清教学软件,机构背景最重要 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少儿英语市场上的教学软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画游戏类软件,这些软件往往由大型的动漫游戏公司研发,通过将知名的动画形象融入到游戏当中,视觉形象效果绚丽,但是缺乏知识的系统性,使用中知识都是发散的,不会有积累,孩子玩的起兴,但是语言很难得到提高。而另一类是专门由国际知名教育公司的教育产品,比如目前风行的瑞思,采用的是国际教育巨头HMH耗资2亿美金研发,被美国24个州列入推荐使用目录的教学课程,在美国市场占有率占50%以上,这类型的教学软件是完全根据孩子学习特点研发,也经过长时间的教学验证,教学效果有保证。 曾留学美国、现任某跨国企业大中华区人力总监Lily表示,我知道,在美国经过认证的教育软件中,所有的图像动画是为了辅助教学目标的达成,不是在动画的图形和画面上追求绚丽的感觉,软件中会有大量的阅读,插图配以文字,每段文字也会配有美国标准的发音,孩子通过动画的形式,把数学、语文、科学的系统基础知识都贯穿在教学课件中,通过图,文字,发音结合在一起的,作为经过验证的教育软件,我还是很放心的。 少儿时期是孩子树立良好学习习惯关键时期,养成一个坏习惯也许只需要3天,但改掉一个坏习惯需要3年或更长。因此,对于正在为孩子挑选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家长来说,在选择培训机构之前,必须明确对于孩子培养的目标,以及对于培训机构的具体期望要求,从教学软件到机构背景等多个层面做到全面考核,最终做出谨慎选择。 早教小常识:父母情绪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1.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的吵架动粗,或者家长与他人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让孩子精神高度不安, 心理会滋生不安全的感觉。因而,家长们必须谨记不要或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2.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最大靠山,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 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因而,特别需 要提醒家长朋友们,无论你暂时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请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3.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有些家长经常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这些家长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非 常不好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不良教育方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对于家长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让孩子因此也学会这种不良的处世方式, 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4.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一些家长朋友性格比较极端,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会在孩子无所避讳地发表过激的语言。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 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延伸阅读:
早教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