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
怎样判断您是否
患有心理障碍
自己是不是患了心理病,可以从以下6方面加以判断:
1是否有人际交往的障碍比如,是否对于人际交往感到恐惧人前是否感到自卑社交场合是否手足无措、脸红心跳
2情绪是否恶劣比如经常悲观、抑郁,焦虑、烦躁,或者易怒、喜欢攻击
3是否有查不清楚原因的躯体痛苦比如,长期慢性疼痛、植物神经紊乱、体力下降、长期失眠等。
4工作、学习和注意力下降等。
5是否有反常的、自己控制不了的行为比如,反复洗手、关门、做鬼脸等。
6是否极度讨厌自己和厌恶别人等。
上述6方面的表现,每一个健康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一些,只有达到一定强度和一定时间的,才算得上是心理障碍。所谓一定强度,是指这些症状比较严重地影响了一个人的快乐和工作能力;所谓的时间,是指这些症状持续的时间,要在3至6个月以上。
怎样判断您所患
心理障碍的轻重
对于一个患有心理障碍的人,客观评价问题的轻重是很重要的,可以使较轻的患者不必担负沉重包袱,使较重的患者能引起警觉,得到及时的治疗。
判断心理障碍的轻重,有以下3方面重要标准。
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现实检验能力。它涉及一个人对事物的主观判断与客观现实的吻合度。主观判断与客观吻合度越差,现实检验能力越弱,他的心理病也就越重。重症精神病人对事物的判断被幻觉和妄想所控制,严重脱离现实,是现实检验能力最差的人,所以,他们属于最重的心理障碍。
判断心理障碍轻重的第二条标准,就是他对人际关系和压力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越差,心理障碍就越重。重症精神病人的适应性明显退化,只能躲在“自恋”的小圈子里,他的生活只能和自己、以及自己的幻觉和妄想进行;边缘人格障碍的患者只能适应非常有限的人际交往,处于半自恋、半公开的“边缘生活”状态;神经症患者通常都可以适应一般的人际交往和压力,只不过适应能力打了折扣。
第三条标准,就是心理发育受损的阶段。受损越早,障碍越重。在出生后6个月内,心理发育受损,精神障碍在重症的范畴,可以出现精神分裂;6个月至18个月期间受损,属于重症心理障碍,可以出现边缘型心理障碍、癔症;2至3岁期间受损,容易产生强迫或自恋障碍;3至5岁受损,容易出现社交恐怖等神经官能症和性心理障碍。
把3条标准综合起来,就能对心理障碍的轻重,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了。
患了心理障碍,
您该怎么办
知道自己患了心理障碍之后,人们的第一个情绪反应,往往是自卑。觉得自己被划到软弱无能的那类人中去了。其实,一个人是否患心理障碍,是不由个人的意志决定的,而是由一个人童年的成长环境决定的,它只反映和代表了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和发育背景,而不代表一个人是否坚强、是否有价值。
得知自己患了心理障碍后的第二个反应,就是悲观失望。因为,他们习惯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惟一”一个最不幸的人,自己患了没办法克服的疾病。其实,据最保守的估计,人群中的心理障碍患病率也在百分之二,就是说,在我国的十几亿人口中,至少也有两千万和你患有大同小异的心理障碍的患者。因而,你并不是惟一的不幸者,况且大部分心理障碍都可以通过治疗,得到缓解和治愈。
在哪里可以获得
专业心理帮助
目前,社会上提供心理帮助的机构和部门很多,概括地讲,有心理热线、心理咨询中心、心理门诊和心理诊所、心理病院和精神病院。这些心理帮助部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心理障碍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的问题特点,选择求诊部门。
一般说来,紧急的日常心理危机,比如企图自杀、家庭纠纷和一过性的心理烦恼,适合通过心理热线暂时得到缓解。学习障碍、轻度社会适应不良,适合于到由社会教育工作者主办的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心理咨询。神经症、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等发病时间较长、有一定人格基础的心理障碍,适合去心理门诊或心理诊所,接受系统心理治疗。而精神分裂症等重症精神病,在发作期适合到精神病院,接受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的专业治疗。
怎样选择合适的
心理治疗师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医生的健康的人格。健康人格对患者的影响,是心理治疗能够奏效的根本原因。即使这个心理治疗师的人格是基本健康的,也不见得适合所有患者。只有医生与患者的人格比较匹配的,才能产生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因而,那些在初次见面时容易使患者产生好感的医生,可能对这个特定的患者更有帮助。
第二点,就是医生的理论水平。这可以从其所受的训练以及咨询过程中对于心理问题的解释,得到间接的了解。
第三点,就是治疗技术。治疗技术包括倾听技术、解析技术、修通技术等。对于技术水平的了解,可以通过治疗师工作经历的长短、治疗过程中对于节奏的把握、关键点的切入能力、核心情结的深入透彻理解力,来逐渐进行。
此外,还可以通过学术界或心理治疗的同行那里,了解治疗师的背景和能力作为选择心理治疗师的参考。
总的说来,那些看起来和蔼可亲、善解人意、令人信任有医学或心理学背景、学历较高、接受过专业训练有长期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年龄最好在中年以上得到专业心理治疗协会或社会认可的心理治疗师,可能是比较适合的心理治疗师。最终是否适合,还是要靠患者自己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去实际感受。
怎样配合医生
做好心理治疗
为了配合医生做心理治疗,您必须做好以下准备。首先,必须为心理治疗留下固定的时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治疗时间总是改来改去的治疗是不会奏效的。总的疗程,根据疗法不同,时间长短不一。行为疗法可以是几个月。精神分析疗法通常都需要几年。所以,决定治疗前,必须做好时间安排。
第二个必要准备,就是做好经济上的准备。心理治疗费通常是比较昂贵的,必须对此有充分准备,量力而行。
第三个准备,也是最重要的准备,就是必须准备好承受治疗和改变过程中的痛苦。无论是行为疗法、森田疗法或者是精神分析疗法,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都必须承受一些焦虑和痛苦,都必须面对、接纳、承受自己的内心冲突,这是无论任何心理疗法都无法避免的。它相当于外科手术中不可避免的疼痛和失血。这些痛苦在治疗的一定阶段,甚至会超过心理病本身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可以说,“小痛小悟、大痛大悟、无痛不悟”,没有痛苦的心理治疗,只能算做止痛针和麻醉剂,真正的治疗并没有进行。
在上述的准备比较充分之后,就可以由医生进行治疗了。治疗中的配合包括多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在治疗中尽可能做到真实,真实地表达和表现自己。其实,通常医生对患者几乎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能按时与医生接触,一切就都可以听其自然了。听其自然,是最佳的也是最难达到的理想治疗状态。 (以上内容仅授权图老师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近日温州一些超市出现可乐被放气、饼干被捏碎等现象,那是“捏捏族”们跑到超市去发泄,破坏食品饮料。杭州市疾控中心心理专家汪永光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捏捏族”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明显的心理障碍行为,这种心理治疗方式需“惩罚”。
据当地媒体称,温州某超市有关记录显示,仅八月二日,就发现有十八瓶饮料被损坏,其中可乐、芬达等饮料多被放气,鲜橙多、绿茶等饮料被少量饮用。在膨化食品的专柜,一袋薯片包装被捏得皱巴巴,一包饼干也被人捏成粉末状。理货员表示,方便面、饼干这类商品在运输、上架过程中受到挤压、碰撞,本身容易碎,但有部分确实是人为捏碎的。
“捏捏族”一词,最早源于天涯论坛的一则帖子,发帖者声称:“那声音、那手感让人得到极大的满足,……最有意思的就是去开碳酸饮料,那“呲”的一声叫人听了心里酥痒无比。”
杭州市疾控中心汪永光医生认为,“捏捏族”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心理障碍,“在此,我们鄙视这种行为,这种行为背后,更多的是缺乏责任心与责任感,这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汪永光还告诉记者,评判是否属于心理障碍的标准有两条:一是看其行为影不影响别人和社会;二是其行为影不影响自己的生活或健康。
面对“捏捏族”出现的心理障碍,汪医生给出心理治疗的方子:“行为惩罚”与“公德心教育”。有时候“行为惩罚”也是一种治疗方式。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延伸阅读: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四)
10、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11、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儘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著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12、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著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回答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