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发宝宝感官能力呢?孩子从出生后的婴儿期里就已经有感官了。作为爸爸妈妈就要及时为孩子做好开发感官能力的工作哦,小编认为通过小游戏就是提高感官能力最佳的方法,快来一起看看吧。
婴儿各阶段感官发育状况
2-4个月:宝宝能从注视房间内较远距离的物体,到物体的移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这时应配合宝宝的眼神,将带声响的玩具上下左右的移动。
4-8个月:应充分利用家里的空间来培养宝宝的视觉。比如,在墙壁上贴上色彩鲜艳的图画,也可以给宝宝看色彩鲜艳的图书,你会发现他特别喜欢颜色鲜艳的纸张、衣服和玩具。
8-12个月:这时应该多带宝宝到户外去,他会越来越喜欢这个五颜六色的世界。虽然这个时候宝宝还不能识别红、黄、蓝,但可以有意识地对宝宝说:“这是红色的花,那是绿色的小草。”
13个月以上:这时是教宝宝认识颜色的最佳时机。一般来说,宝宝认识一种颜色需要巩固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对宝宝说:“这是红的,这是黄的,这是蓝的……”宝宝是不能同时接受和理解多种颜色的。这时,可以从宝宝最敏感的红色开始,如红的玩具、红的衣服、红的积木等都可以成为教宝宝认识颜色的的道具。
与此同时,宝宝还会有4种感官情绪出现哦。
婴儿的3种感官情绪
看:婴儿的视力趋向于近视。他可以把视力集中于8至15英寸远的物体上。粗的线条和粗体黑白图案会吸引他的注意。将一个可移动物体放在婴儿床上方,让宝宝跟着看。他已可以转着头看你,并同时发挥他的模仿的天份来模仿你的面部表情。
听:宝宝很熟悉你的声音,您的声音会令他变得安静或更兴奋。在您为宝宝哺乳或换尿布时,或是给他洗澡时,摇他时,应给宝宝唱歌或对宝宝说话。您的语言是他最初的交流工具。您的宝宝会向您学习听和说。您还会发现婴儿喜欢听音乐;您可在白天和就寝时放些柔和的摇篮曲帮助他放松。
触:小宝宝对您的触摸有反应。利用哺乳、拥抱、摇晃的机会抚触,尤其是他哭闹时,能通过抚触让他知道您是在关心他。
接下来,就来看看提高孩子感官能力的游戏都有哪些吧。
婴儿提高感官的游戏
用积木发声
给宝宝两块积木,让他一手拿一块,然后相互撞击,发出声响。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扶着宝宝的双手,教他撞击。这样,你还可以控制撞击的力度,让宝宝感受到,用力撞击时,发出的声响会大些;用力小的时候,声响也会变小。
效果:拿积木撞击可以锻炼小肌肉的力量,撞击时发出的声响可以有效地刺激听觉。
辨别方向
准备一只铃铛或其他声音悦耳的发声玩具,在宝宝左右两侧交替发出声响,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你将发现,孩子会把头转向声音发出的方向。
效果:在寻找声源的过程中,孩子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听觉和方向感也得到了提升。
触觉刺激
准备触感、质地不同的各种物品,如皮球、硬纸壳、塑料玩具等,让宝宝直接摸着玩儿。在孩子触摸的过程中,成人可以用语言为他描述表达,比如,“这是圆圆的皮球,这是硬硬的纸壳……”
效果:孩子在摸的过程中,可以体会不同物品的不同触感。同时,通过成人的语音刺激,还可以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
做被动操
抓住宝宝的胳膊,做一些伸展运动;抓住宝宝的双腿,往上抬一抬,往前踢一踢,或者活动一下宝宝的脚踝等等。
效果:婴儿体操不仅可以促进脑部发育,而且对稳定宝宝的情绪也有帮助。
听钟表的声音
拿一个“滴答、滴答”响的钟表靠近宝宝的耳朵,让他听秒针跳动的声音。宝宝通常都会被钟表的声响所吸引,并产生好奇心。
效果:这对锻炼宝宝辨别声音细小差别的能力很有好处,在刺激听觉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宝宝的注意力。
揉纱巾
准备一些漂亮的纱巾,让宝宝随意地抓、揉、拽等。
效果:这可以很好地锻炼宝宝的小肌肉力量,也可以促进触觉的发育。
听动物的叫声
准备一些动物玩具,给宝宝看,或者让他摸一摸。同时,你模仿动物的叫声,给宝宝听。还可以给宝宝展示一下不同动物相应的表情或动作特点。
效果:可以同时刺激宝宝的视觉和听觉。
熟悉颜色
大约从4个月开始,宝宝就可以区分不同的颜色了。可以拿各种颜色鲜艳的纸或颜色认知卡片给宝宝看。
效果: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宝宝的色彩感,还可以提高宝宝将视线集中于一处的能力。
找玩具
当着宝宝的面,将他的玩具藏在一个小桶里,然后让宝宝去找。宝宝会拿着桶,摆弄来摆弄去的,想办法将里面的玩具弄出来。
效果:找玩具的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思维,还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爸爸妈妈快来和孩子玩提高感官的游戏吧。
他来到心理咨询室。落座后我才知道他是为了孩子的问题来咨询的。年轻的父亲已经有了一番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规划。他说:“我们的孩子还没到一岁,我希望把他培养成有作为的人。我是个爱读书的人,命运却留给我一个最大的遗憾,那就是没能走进大学校门。所以,我要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可是,”他的眉头皱了起来,眼里流露出疑惑的神情,“您说孩子怎么对拿笔写字没兴趣?前些天,我给孩子一枝笔,让他在纸上画画写写。开头他还蛮有兴趣地在纸上乱涂乱画,没多久他就没兴趣了,再给他笔,他就扔得远远的,去玩别的东西了。”
看来,这又是一位走进早期教育误区的家长。早期教育当然越早越好。但是,早期教育不等于早读书、早识字和写字、早做算数。因为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害莫大焉,弄不好会压制了孩子一生的发展。这位年轻的父亲如此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是个难得的好爸爸。可是他教育的内容不对头,不满一岁的孩子还没到学写字的时候,想在孩子身上圆自己的大学梦,心太急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会站就学跑是要摔跟头的。
早期教育,从感官训练开始
那么,早期教育该教孩子什么呢?
所谓早期教育,从年龄上界定,一般是指对新生儿到三岁左右的婴幼儿的教育,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感官训练、语言训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感官训练是早期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整个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应以感官训练为主。
心理学上有个有趣的实验:一位心理学家把12对孪生老鼠分为两组:一组放到刺激丰富的环境中,一起装进一个大笼子,灯光明亮,能听到各种声音,并装有梯子、车轮等;另一组放到尽可能没有刺激的环境中,单独装进小笼子,放在昏暗无声的屋子里。80天后,处于刺激丰富的环境的老鼠脑子体积大、表面折皱深、重量大,而且聪明得多。心理学的许多实验都是先在动物身上做的,这正像医生先拿动物做实验一样。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让孩子多用眼、耳、手等感官,多种多样的感官刺激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使之更聪明。孩子从子宫这个小天地来到陌生开放的大世界,如果说他们对世界有所认识的话,那么最初的认识就是各种感觉。感觉是一切复杂认识的基础。所以说,不能一提早期教育就只有写字、算数,训练孩子的感官才是教育的第一步。
训练之一:眼明心便亮
感官训练首先是眼睛的训练。俗话说,眼明心亮。孩子刚出生就对光有反应。眼睛的训练,最早应先给孩子以明暗光线的刺激。随着孩子长大,可以在他的小床周围悬挂各种色彩鲜艳的气球、布条等,这比他睁开眼只看见白色的屋顶好得多。小家伙首先偏爱红色,可以拿个鲜艳的红球放在他眼前,逗引他用两眼注视,随后慢慢移动红球,吸引他的两眼跟踪红球。小家伙对人的脸似乎有极大兴趣,比注视别的东西时间都长,会盯住人的脸长时间目不转睛。家长可以在哄抱孩子时经常变换位置抱孩子,让他从不同角度注视您的脸,训练他的视觉机能。
对两三岁的孩子应给他准备五颜六色的玩具,还可以利用游戏训练视觉能力。例如,大人在一张纸上先画一条红线,让孩子也画一条红线;大人画一条绿线,孩子也画一条绿线,其他颜色类推。孩子画得颜色不一样,算输。然后互换由孩子先画,这叫画线游戏。也可以跟孩子说,我心里想着屋子中的一个东西,是红色的,你猜是什么?他就可能猜各种红色的东西。猜着了再轮换,这叫猜猜看游戏。还可以把棋子、豆粒等小东西放几个在桌上,让他看一眼后快速说出数目,说对了再互换,这叫数数游戏。
训练之二:耳聪舌头勤
其次是听力的训练。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的听觉有时是很灵的,这时要充分利用并训练它。比如,小宝贝啼哭时,不要以为只有喂奶才是好办法,弄出一个清脆的音响(如铃声),同样能止住小宝贝的哭声,还可以吸引他寻找声源。虽然母亲未必是歌唱家,为了孩子还是应学会几首好听的歌,因为孩子早期跟母亲交往时间最长。给孩子轻声地朗读诗歌也是个好办法,这可以使他们随大人语调的变化有不同反应,又为发展语音听力做了准备。孩子非常喜欢有人跟他“聊天”,尽管他们还听不懂。
跟两三岁的孩子玩悄悄话游戏也可以训练耳朵。如果孩子由于某些疾病(如中耳炎)致听力受损,除其他措施外,父母更应注意对孩子大声喊话,以训练听力。这个阶段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应特别注意增加孩子的语言交流。
训练之三:手巧心也灵
再有是手的训练。手并非只是用来劳动的。对婴幼儿来说,手首先是一种重要的感官,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由皮肤获得的感觉叫触觉。闭上眼试想,事物的冷热、软硬、轻重、大小、远近等都可以用手来“认识”。而且,即使睁开眼,冷热、软硬等也只能靠手摸出来。只是成人有了经验,似乎用眼也可以看出来。这就不难理解,婴幼儿的两只小手总要东摸西摸闲不住,因为这对他的生活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应该充分解放他们的双手。让小宝贝的手摸摸抓抓,还可以训练他们手眼协调。对两三岁的孩子,可以做蒙眼睛游戏,给他们手上放一个东西叫他们猜是什么,或者让他自己摸。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触觉机能。一些运用手指的游戏,如折纸、剪纸等,也可以发展孩子肌肉关节的感觉能力。此外,观察力、创造力等也可从中得到发展。常言道,心灵手巧,反之也是成立的。
我们进行了如上的沟通之后,年轻的父亲终于领悟了:“原来这才是早期教育呀!以前我把早期教育当成只教孩子读书写字了。这不,昨天孩子又把笔扔得远远的,我还差点打他一巴掌呢!看来,要培养孩子首先得懂孩子的心理啊!”
编辑推荐:
日本妈妈培养天才宝宝的13个绝招
当心!好心妈妈扼杀宝宝创造力
婴儿早期教育不容忽视的关键期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四) 10.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11.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正确做法: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12.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
延伸阅读:
早教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