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本不应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但孩子却经常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考验父母: “爸爸妈妈爱我吗?”当父母采取过激行为时,孩子同样在心里问:“爸爸妈妈,你们爱我吗?”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孩子一旦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会万分珍惜的。父母的言行可以表现爱,而孩子也会对他们的爱作出反应:如果他们得到了真正的爱,他们会回报这种爱,无保留的爱会得到无保留的回报;而有条件的爱,孩子的回报也是有条件的。孩子对父母爱的感知,决定了孩子的心理情绪是愉快、乐观还是孤僻、胆怯、忧郁或是其他。父母的爱育助于孩子的成长和独立,使孩子正确对待他人,形成健康心理。
那么如何表示对孩子的爱,才会让孩子感受到呢?
创造充满爱意的家庭
父母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绪是建立充满爱意家庭的先决条件。孩子在家庭里不单可以得到他的生活所需,他还需要在家庭里得到真正的、集中的关怀。如果父母在家里对孩子冷冷淡淡、漠不关心,孩子便会产生自卑情绪,变得孤僻。优秀的父母在家里通过言语和行动,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集中关怀,保证孩子在感情需要上的平衡。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遇到困难或做错了事情时,对父母总有一种“爱的期望”,孩子通常在“关键时刻”判断父母的爱。所以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在冷静中寻找好的对策,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发脾气是一大禁忌,也许父母是出于好意,恨铁不成钢,真正被气坏了,但无论如何要学会克制自己。因为发脾气,最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随着孩子越长大,这种伤害也更大。
不要惩罚孩子
惩罚孩子往往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是在孩子心里增加敌意,让孩子产生委屈和愤怒等负面的情绪。孩子对自己犯的错误已有忏悔内疚之感,惩罚对有内疚感的孩子是极有害的。让孩子在愤怒的父母面前下跪、挨饿、挨打,会使孩子在意志上和性格上与家长对立。
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帮助
当孩子心理或身体受到伤害时,是孩子感受父母的爱的关键时刻。若父母不管孩子友生什么事,一味责怪其他人或外在环境,孩子虽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同时也形成自己的不幸全是由别人造成的意识。当自己遇到大的灾难时,他便把责任全部推给父母,变爱为恨。如果父母总是责怪孩子,孩子则会自卑、忧郁,无法适应新环境,并深深感觉父母不爱他。父母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增强自信,不加重孩子的受伤害感。
早晨,高兴地和孩子说再见
早晨,父母送孩子上学前都会和孩子说几句话,不论谈话地点在哪里、谈什么,孩子会十分看重这几分钟的交谈,因为这几分钟的谈话决定了孩子一天的情绪。因此,父母在早晨离开前和孩子说话时,一定要表现出愉快和充满爱意。父母以批评作为一天的开始,如说出“你忘了穿袜子,丢三落四的。” “你昨天为什么不把一切准备好?”“你吃饭慌里慌张干啥?”之类的话,会使孩子一整天都不高兴,学习也没办法专心。
晚上,快乐地和孩子分享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他们非常高兴看到他从学校回来,让孩子有向父母倾吐一天来发生的趣事的愿望。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他回到家一定想告诉父母。所以,父母一定要花些时间全神贯注地和孩子相处,跟孩子轻松自由地谈话。 “你看起来又有什么高兴的事。”或是“你这么沮丧,今天在学校是不是和小朋友闹别扭啦?”类似的问话会使孩子感觉到父母了解他、关心他、愿意给他帮助。
不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
父母有时对孩子的不良表现感到生气,说出一些伤害孩子的话,如“你就不能像楼下那个孩子那样争气?!” “你为什么偏要把自己打扮得这么俗气?” “烦死人,离我远点!”孩子对这类话虽无言以对,心里却留下阴影。
规邂有害的爱的方式
不要有意无意延长孩子依赖父母的时间。
不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不要过早地要求孩子给予自己爱和关心。
儿童有时喜欢用进攻的言语向父母表达他们的正常感情,父母们可能听到的是:“你是个笨蛋”。“我恨你——我希望你不是我妈妈”或。你是世界上最讨厌的妈妈。”父母典型的回答也许是“你竟敢这样对我说话!”或。看你那一脸凶相。”时至今日,孩子们还想像不出什么是一脸凶相。父母经常作的另一种反应是:“我把你养这么大,你竟这样对我说话?我满足你的一切要求,可你却这样对待我!”当他长大后,他们就采取小声嘟哝的方式,“我恨你。”家长的反应往往是:“你说什么?”孩子通常回答道:“没什么”。这种经常回响在耳边的话改变不了孩子的行为。也许你会因孩子有了内疚感而获得了一次成功,暂时感觉良好,但对他却没有任何帮助。不论是不是这么回事,我们经常向那些自认为信得过的人发火。所以当你觉得孩子恨你时,他仍会告诉你他信得过你,并把他的一些委屈向你倾吐。好吧,那么我们现住该怎么做呢?
第—步:如果孩子以消极、生气的方式回答你,你可以用这种方法开导他:“孩子、我很清楚你气冲冲告诉我这件事是因为发生了这样的事你心里不痛快,要不你就是在生我的气。你要知道,你可以告诉我你在生气,而且你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对我讲。可以说,“爸爸,我对你很恼火”,或“爸爸,我现在不喜欢你”。因为生气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如果你高声叫喊或失去控制,我就不会听你说什么。
第二步:在平静的时候,或在渡过了一天愉快的生活临睡觉时,对孩子说:“宝贝,我知道妈妈对你说的话过于严厉了,所以看上去你还在生我的气。也许我也是那么对待你的。以后在你人声嚷嚷时,我会小声提醒你。如果我说话不注意声音过高,你也可以提醒我。这样我们可以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
第三步:如果孩子不愿讲出他生气的原因,可以让他作另外一种选择。“如果你不愿告诉我烦恼的原因,而又要发泄自己的怒火。你可以击打一个枕头或拿球砸汽车库门,这样可以帮助你解除心中的烦恼。
第四步:假如上面所说的几种方法都不起作用,而你又被这种事情缠身,还可以采取这个步骤。孩子也许需要严格的限制而不是情绪的表达。一些孩子需要学会控制他们的感情,因为他们倾向于发泄他们的情绪。当你的孩子继续作出愤怒的反应时,你可照下列方法开导他:“我告诉你该做些事情的时候,你仍然在发火,因此我想教你用另一种方法控制自己。你告诉我你有火气,而且不喜欢总听我的,这倒没什么,可是你对我大声叫喊却让我接受不了。如果我每次让你做什么事而你又不能约束自己,那么我就减少你15分钟的玩耍时间(或者其它什么恶果)。假如你仍旧不能约束自己,老毛病还是不改,我就减少你半个小时的玩耍时间。”记住,你对他旧习不改的毛病进行了加时的惩罚,所以孩子真的认识到由于他的行为使他失掉的比你多。下一步可以对他说:“我希望你能约束自己,这样你就不会失去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东西了。我真的希望和你一起实现这个计划。我本来可以不给你定这个规矩,但是我这样做了,直到你学会约束自己。”你要向孩子表明你将是坚决的,并说明希望他怎样做,而且会继续为转变他的行为而努力,直至他能够约束自己。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一)
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著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有句话说:‘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3、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