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催眠术
催眠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几百年来,人们利用催眠术治疗疾病,却一直未能揭示这种神奇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它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打开心结、放松身心、调节情绪、消除多种生理和行为症状。作为一种自我暗示激励手段,催眠还被用于社交训练和销售人员心态培训等方面。然而,催眠如果被滥用,对人们的伤害也是非常严重的。不少销售欺诈和邪教传播就是利用某些人的心理弱点进行类似催眠的操作而得逞。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早年应用催眠术成功治愈了多位神经症患者。以下是他戏剧性地治愈癫痫样症状的一个病例:
有一个女孩子像是患了癫痫症似的,全身痉挛。弗洛伊德为这个孩子施用了催眠术。等孩子稳定后,他问:“你在想些什么,能告诉我吗?”令人惊讶的是,女孩子竟说出被狗惊吓的场面。她记起,自己曾被一只口吐泡沫扑上来的狗吓得半死。这种症状是在被狗惊吓后发生的。弗洛伊德为这个女孩子施行了消除对狗记忆的治疗,病症此后没再复发。
现代,催眠术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心理问题的临床治疗,包括情绪紊乱、睡眠障碍、不良行为问题等。
张先生由于酗酒问题来接受催眠治疗。他希望能借此戒掉酒瘾,恢复正常的生活。在催眠专家的语言诱导下,他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似睡非睡的状态。此刻,他的意识里只有催眠师的指示是最清晰的。跟随催眠师的语言引导,他体验到一种全新的、平静、轻松而又愉悦的情绪状态,感受到发自内心的自我控制感,不再需要依赖喝酒来宣泄、平衡心理上的压抑。催眠师最后还暗示他已经计划好戒酒的时间,只要按计划不断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经过几次催眠治疗后,张先生的酗酒行为明显减轻,情绪自控能力得到增强。
催眠不仅应用于心理障碍患者,其实在正常人群中也广泛应用。每年高考之前,不少考生都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晚上睡不好觉,总是担心万一考场发挥失常怎么办。心理学专家为考生实施催眠诱导,暗示其心情平静放松,情绪稳定,并对自己充满信心,治疗后效果明显。催眠还可应用于产妇分娩时的镇痛,癌症病人手术前的情绪调整和术后康复,也取得一定疗效。
神奇的催眠术的科学原理到底是什么呢?
专家指出,催眠是人为诱导而引起的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特殊意识状态。催眠既不是普通的睡眠,也不是昏迷状态,而是一种思想精力高度集中、意识极度狭窄的状态。此时被催眠者与催眠师之间建立起特殊的单线联系,特别容易接受催眠师的暗示和指导,从而在生理功能、心理感受以及行为上发生积极的变化。具体来说,催眠状态下可出现以下心理特征的变化:
(1)被催眠者的主动性减低,他不主动实施任何活动,只接受催眠师的诱导。
(2)注意范围变窄,对周围环境中的刺激不再引起反应,只听催眠师的指示。
(3)记忆还原现象,可清晰回忆陈年往事,产生知觉扭曲与幻觉。
(4)暗示接受性增高,自我判断能力减弱,对催眠师的暗示毫不怀疑地全盘接受,并遵循指示而行动。
(5)后催眠暗示效应,催眠中施加的暗示指令在醒来后的一段时间内还会被不折不扣地执行,其时效可达数天至一年不等。
催眠的滥用
催眠的神奇功效用在正确的地方,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病痛和烦恼,而一旦被动机不良者滥用,后果非常可怕。
案例一:
蔡先生一天接到某度假公司的电话,上来就问他是不是BUICK车主,说是周日有一个关于旅游方面的咨询会,会后有车载保温箱做礼品,但是要求夫妻共同参加。他没多想,当时便答应了,并按时赴约。一到会场便发现来了很多人,都像自己一样受邀而来。紧接着就是每个家庭一个小桌子,外加一个销售员,在嘈杂的音乐声中,进行长达2个多小时的宣传攻势,推销一种叫做“分时度假”的旅游产品。从休闲度假新概念,到全球100多个国家、3000多家星级酒店的交换权,再到公司实力、成功案例、优惠入会条件。销售员说得天花乱坠,让人真的以为只要交了钱,立即就可以畅游全球了。来不及细推敲,蔡先生就稀里糊涂地签了合同,并当场交了6万多块钱,等回家仔细看了合同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案例二:
刘大爷和老伴都退休在家。有一天一个小姑娘来敲门,说自己是大学生勤工助学,帮某研究所推广一种新型的电动按摩器,能治好多病,老少都适宜。只见小姑娘拿出该研究所的产品专利证明,还有质量检验证书,权威机构鉴定报告等,又亲自为老人示范试用,还声称小区里已经有好多人购买了这种新型保健产品,使用后效果特别好,哄得老两口深信不疑,当即就决定购买。小姑娘又推荐说,多买有更大优惠,买够一定数量还送电池,于是刘大爷一气给每个孩子都买了一套按摩器。等到小姑娘拿钱走了好一会儿,老两口看着桌上一堆按摩器,忽然琢磨着不对劲:“这玩意儿真能治病吗?孩子们又没有腰酸背疼关节炎,要它有什么用呀……”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案例三:
艾米是美国一个小城镇上的工人,刚20岁。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他认识了杰克,两人谈得很投机。杰克邀请他下周到他家的农场去做客,艾米痛快地答应了。第二个周末,艾米被杰克带到他位于偏僻乡村的农场。这里有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一个装束古怪的中年男人给大家讲课,宣传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号召大家像他一样远离世俗生活,只听从圣人的指引,从而可以洗清心灵的罪恶,获得超脱。一开始艾米感到很不舒服,想离开这里,但是杰克竭力挽留,或者胁迫他至少过完周末才能回去。在两天的时间里,艾米被迫接受了持续的洗脑和灌输,到最后他开始动摇,逐渐相信他们所宣扬的教条,并同意留下来跟他们一起“过正确的人生”。几个月后,警察包围了这里,抓走了头领,并把艾米等人送回家,告诉他这是邪教。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境或条件下,当事人受到强烈的暗示和诱导,并在没有经过充分思考和判断的情况下,服从了别人的要求。这种上当受骗的过程,与催眠诱导的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处,只可惜科学道理用错了地方,就变成了害人的伎俩。
你容易被催眠吗
催眠的滥用损害的是人们的利益、健康甚至生命,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成为催眠滥用的牺牲品呢?也就是说,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容易被催眠?
1.个性上的弱点
催眠的本质是利用人的受暗示性诱导其进入容易受人操纵的特殊意识状态,因此,个性上比较依赖、不自信的人较易被催眠。具有这类个性特点的人,由于自我的力量较弱,没有足够的自主性和独立判断能力,潜意识里需要接受自己认为权威的指示、服从他人的引导,这就给动机不良者造成可乘之机。推销者往往会搬出一些耸人听闻的权威证明,并作脱离事实基础的夸大宣传,令消费者不知不觉地在其引导下做出不理智的决定。
2.特殊环境条件
催眠一般都需要相对封闭的环境,以控制无关刺激的干扰,强化催眠者的暗示诱导作用。从销售欺诈和邪教传播的过程中也可发现,策划者有意制造了类似的条件。比如上门推销,是为了屏蔽其他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并利用某些诱惑(如价格优惠等)令对方的注意力只集中于他所推销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考察和分析。分时度假的骗局屡试不爽也要部分归功于它的特殊推销形式:封闭会场,嘈杂的环境(令人无法冷静思考),一对一游说,现场强逼签约……邪教诱使人们入会的方式也几乎如出一辙。
因此,如果你不想被催眠滥用者所利用,第一要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增强自我意识,提高理性判断能力;第二警惕特殊环境下他人的影响,不接受上门推销,拒绝他人强势灌输信息,一旦发觉自己介入不正常的群体活动要想办法尽快退出。
(以上内容仅授权图老师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1.按穴催眠法睡前双手握拳,伸直中指,从左右两腿膝下的足三里穴向下按摩至上巨虚穴,约3寸左右的距离,上下反复按摩100次左右,很快就会有睡意了。2.暗示催眠法以猫睡觉的样子松懈地躺卧,放松肌肉,暗示自己已十分疲劳,再张嘴打几个呵欠,睡意就会涌现。
3.搓足催眠法睡前用热水洗脚,并用手从里向外搓脚心100次左右,可促使人尽快入睡。
4.快步催眠法临睡前快步行走约15分钟,助眠效果非常显著。
5.按摩催眠法每晚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掌,而后将双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晴明”、“攒竹”、“瞳子露”等穴位;然后两手分别向两侧额角后而下,食指经“耳门”穴返回起点,如此反复按摩50次左右,可治疗神经衰弱症,有助睡眠。
6.盘腿催眠法临睡前双腿盘起,坐于床上,静坐片刻,将身子后仰1分钟,然后伸展四肢,放松肌肉,保持呼吸均匀,心无杂念,很快就可入睡。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四)
10.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11.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正确做法: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12.物质奖励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