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全过程究竟有多长时间呢?相信这是每位准妈妈都想知道的事情。同时,想要分娩过程顺利,产妇又需要注意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来一一告诉你分娩全过程的时间和注意事项都是怎样的吧。
分娩全过程的时间
第一产程(从开始出现间歇5-6分钟的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因宫颈较紧,宫口扩张较慢,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的宫颈较松,宫口扩张较快,约需6-8小时。
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通常在1小时内完成。
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约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有个别产妇,年龄偏大或者精神紧张,畏惧分娩,还没有正式临产,就打乱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吃不好,睡不好,结果消耗了体力,到正式临产时则疲乏无力,因而产程延长了,如果产程超过24小时则称为“滞产”。一旦滞产,手术产和感染的机会都将增加。
但是分娩也并不是越快越好的,有的产妇宫缩特别强,产程也明显的缩短,不到3小时就分娩,称为“急产”。对于这类产妇,要特别关照和随时注意观察产程,以免措手不及导致母婴发生合并症。
接下来,再来看看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吧。
分娩全过程的注意事项
第一产程时,产妇并不需要特别的护理,产妇应当放松心情,在阵痛不剧烈时,和家人说说话,吃一些东西,睡得着的话就睡一觉,养精蓄锐才是最重要的。
子宫颈口全开(为10厘米)到宝宝诞生为止,为女人生孩子全过程的第二期。通常,头胎产妇要用1-2小时,阵痛越加剧烈,从每隔2-3分钟到每隔一分钟,而且会有阵阵袭来的感觉。此时要配合阵痛的浪潮,像排便一样用力向下使劲。产妇不必太担心,更不要乱蹬大叫,应顺其自然,注意两脚不要收缩,也不要去碰自己身上消毒过的部位。
头部娩出后,宝宝的头开始顺时针回转。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娩出右肩,这时医生会合并双手,朝母亲的背侧稍用力,使宝宝的头下压,先娩出右肩,接着,再将宝宝的头向上(母亲的腹侧提,即可使左肩娩出。头部娩出后,只经过2-3分钟胎儿全身就全部娩出,母亲即突然感到一阵轻松,然后,医生使用吸管吸去宝宝鼻、口中的羊水和血液,宝宝的哭声即是他健康的证明。
宝宝娩出后,子宫会因为收缩而变得又小又硬,5-30分钟后,胎盘会剥离娩出,没有剧烈的疼痛,只以轻用力,就可顺利结束。胎盘娩出也会出血,但只是少量的出血,无需担心。
如果生产过程不顺利,医生可能考虑将会阴切开等,这时还需进行缝合及消毒工作,所以产妇还需忍耐一下。
宝宝出生后,医生会剪断脐带,并将其身体清理干净。然后裸体放在产妇前胸下,进行早吸吮。
母亲的生产消耗体力,所以产后产妇就应立即睡眠,不要被兴奋或家人的谈话所打搅。经过8-12的睡眠之后乳房会胀痛,此后就可以给宝宝喂乳了。
最后,小编提醒准妈妈们,分娩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也很重要哦。
顺产的四个关键因素
(一)产道
骨产道:8~9cm,椭圆形弯曲管道,中间还有两个路障(坐骨棘)--固定不变。
软产道: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盆底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有脂肪。
(二)胎儿
足月的胎儿头颈(双顶径)平均为91~93毫米。
妈妈骨盆中最窄的一条经线宽度约为100毫米。
胎位不正包括:臀位、横位、还有头位不正。
(三)产力
指子宫收缩力、腹肌收缩力、提肛肌收缩。
孕晚会出现一些假性宫缩,一般为20~30秒,临产时,最长的也只有45秒到一分钟左右。
宫缩时间过长,可能造成宫内缺氧。
(四)心态
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生之前就应做好顺产或剖产的心理准备。
延伸阅读:
分娩时出现难产怎么办
子宫收缩乏力
良好的子宫收缩应该是宫缩间隔2~3分钟一次,持续40秒左右。宫腔压力>50mmhg(指压子宫肌壁不出现凹陷)。如果宫缩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高峰时用手指压子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我们就称之为子宫收缩乏力。这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尤其是高龄产妇更容易出现。产力是分娩的动力,它同时又受胎儿、产道及产妇精神心理因素的制约。对分娩有顾虑的产妇,尤其是35岁以上的初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再加上睡眠减少,进食不足以及过多的体力消耗,均可导致宫缩乏力;胎儿大小不相适应或胎位不正,如臀位,则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因而不能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而导致宫缩乏力。由于缺乏有效的产力,又使得宫口扩张缓慢及胎头下降延缓,将出现产程异常导致难产。
枕位异常
如果是头位,即以头为先露先进入骨盆入口就是正常胎位。但是胎头在下降过程中还有一个枕位的问题。骨盆的入口平面是一个扁的椭圆形,所以胎头入盆时一般是以枕横位即胎头枕骨位于母体的侧面入盆的。进入到中骨盆时(即宫口扩张5cm时),骨盆形态变成了左右径小,前后径长的漏斗形,为适应骨盆的形状,胎头也必须旋转成枕前位,这样胎头就可以最小径线通过骨盆。如果胎儿相对骨盆较大或产力差,妨碍胎头旋转,最后形成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这样胎头的径线增大,通过骨盆困难,则有可能造成难产。所以有的产妇及家属不理解:为什么医生一直说能生最后却生不下来?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分娩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