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诞生本是一个瓜熟蒂落的生理过程。而今,这个自然规律却遭遇过多的人为干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平均剖腹产率接近50%,个别医院甚至超过了80%,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5%的上限。
影响顺产的三个因素
子宫收缩
子宫收缩强度越好,生产进程就会越快,而收缩强度又是受准妈妈的年龄、肌肉张力和弹性、胎儿体重等多方面条件制约的。
骨盆大小
按照我们通常的观念,骨盆越大顺产的机会就越大,医学理论上也认为准妈妈的中骨盆直径在9.8厘米以上分娩就不会有问题,小于9.2厘米自然分娩的几率就比较小,通过照x光可以判断出中骨盆的直径。但是现实生活中,骨盆的大小不是决定因素,有时骨盆足够大也会出现分娩困难,有时骨盆不很大由于胎儿小,也会顺利分娩。
很多准妈妈都认为个子高的人容易生孩子,因为她们觉得人的身高与骨盆大小成正比。确实大多数人的身材高矮与骨盆大小成正比,理论上也比较好顺产,但是影响自然分娩的因素太多了,所以这个命题是不正确的,也就是说个子高的准妈妈不一定比个子矮的容易生孩子。
同时,又有准妈妈认为因为臀围比较大的女性的骨盆比较大,但是臀围比较大的女性并不表示骨盆也大,门诊经常可以见到高个子的女性骨盆出口未必宽敞,而个子矮的女性骨盆出口往往未必狭窄。而有些女性臀部脂肪比较多,并非骨盆大,如果遇到胎儿体重过大,准妈妈腹部肌肉力量不足,生产的过程就不一定顺利了。
胎儿体重
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2.8千克~3.5千克,在这个范围内分娩,产程会相对缩短,容易顺产;如果新生儿体重超过3.5千克,产妇的骨盆又不够大,则有可能发生难产的情况。
三个能够帮助顺产的动作
美国梅奥诊所专家为各位准妈妈推荐了三个能够帮助顺产的动作,可以在怀孕的最后几个月里多多练习。
盘腿对脚坐:
保持后背腰部挺直,两脚掌合上,将足跟向内侧拉,同时缓慢降低两膝。这可以拉伸大腿与骨盆的肌肉,同时可以改善分娩时的体位,保持骨盆柔韧性,增强下身的血液循环。
如果比较难完成这个姿势,可以靠着墙来支撑后背,或者是在大腿底下放上垫子,但记住一定要保持后背笔直。
上下摇摆骨盆:
用双手和双膝支撑身体,头和躯干在同一水平线。收腹,保持该姿势数秒钟,同时轻轻摇摆背部。然后放松腹部和背部,降低背部,尽量保持背部水平,重复上述动作。这可以加强腰部肌肉,帮助减轻分娩时的背痛。
你也可以靠着墙进行类似的动作:直立靠近墙,努力让腰下臀上的部位靠近墙面。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墙面滑行:
背靠墙站立,两脚分开,距离与肩同宽,慢慢靠墙下滑至处于坐姿。保持该坐姿数秒,然后再上滑至站立。反复进行该动作10次。这一动作有助打开骨盆口,以给胎儿更大的空间进入产道。
为了减轻膝盖的压力,可以在后背放个小球,以减少滑行过程中的阻力。你也可以不靠墙来完成该动作,同样需要保持后背笔直,两脚分开同肩宽。
延伸阅读:准妈咪应知道这些是对顺产的误解
误解1:顺产不容易恢复体型
顺产不容易恢复体型。因为顺产会便骨盆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以前苗条的身材,而且产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没办法恢复。
专家纠误:顺产非但不会危及体型,而且还会增强体型的美。
女性体型美的标准之一在于有丰满的臀围。阴道分娩时由于骨盆韧带松弛,使盆围、臀围增宽,显得更加丰满。新妈咪在分娩后应积极母乳喂养,合理进食,并坚持运动。身材一定能恢复孕前的样子。
误解2:顺产不成还要剖腹产,不如开始选择剖腹产
如果顺产不成,还是要剖腹产,还不如从一开始就选择剖腹产,免得吃“二遍苦”。
专家纠误:到底选择哪种分娩方式最终还是要听医生的。
产妇应当要采取什么样的分娩方式,医生都会有专业的安排,医生会根据你自身的条件为你决定适合的分娩方式。不适合顺产的产妇。在生产前医生就会告知应采取剖腹产。
剖腹产应该是在母体或胎儿有异常时所采用的方法,例如,孕妇骨盆腔狭窄、胎儿过大、胎儿胎位不正、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妊娠毒血症、急性胎儿窘迫等,不能成为产妇害怕顺产的理由。
误解3:顺产太疼了,无法忍受
顺产太疼了,简直无法忍受,做剖腹产多好,用了麻醉药既不疼,而且母子安全,多好啊!
专家纠误:剖腹产虽没有顺产那么疼,但也存在一定风险。
顺产时,产妇应转移注意力,注意放松心情,这样,也能适当减轻疼痛。
剖腹产由于麻醉药的止痛作用,分娩痛是减轻了,但剖腹产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麻醉意外、术后出血、产后感染率等。
走在大街上,青春靓丽的女孩子多数是脚蹬高跟鞋,走起路来风情万种,姿态万千。没错,高跟鞋确实是让一部分女性变得更加自信和优雅,但长期穿高跟鞋真的好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女性的身体越来越“窄”,这就意味着胎儿分娩的通道也变得更小,所以临床上实现顺产的女性会越来越少。
据说:女孩爱穿高跟鞋,将来顺产更困难
1、女性骨架有变窄趋势
医生进一步解释,女性的身体越来越“窄”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饮食和审美观念的影响。当今社会,以瘦为美,所以大街上出现越来越多得细胳膊细腿的女性,她们会比以前更加注重饮食,保证自己骨架子瘦,让穿衣打扮更加漂亮。
但从人类优生优育和遗传的角度来看,这种变化却不是一个好的现象。骨盆变窄的多了,婴儿分娩出母体的通道也就变窄了。
2、穿高跟鞋增加分娩难度
穿高跟鞋对于女性的影响,其实是非常不好的。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十八九岁的小女生都蹬着十厘米或以上的高跟鞋。当女性在穿着高跟鞋步行的时候,身体必然前倾,这样的受力姿势会让骨盆的压力加重,骨盆两侧被迫内缩,增加倾斜角度,从而造成骨盆入口狭窄。
所以,医生提醒未满18岁的女性,为了将来更好的分娩,最好不要常穿高跟鞋。而成年后的女性,也不能对高跟鞋掉以轻心,常年外力作用同样会使骨骼发生变化。
让顺产更顺利的小方法
一、合适年龄分娩是能否顺产的条件之一
大多数医学专家认为,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是25~29岁,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女性顺产可能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妊娠与分娩的危险系数升高。首先,年龄过大,产道和会阴、骨盆的关节变硬,不易扩张,子宫的收缩力和******的伸张力也较差,以至于分娩时间延长,容易发生难产。其次孕妇年龄越大,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并发症的机会越多,需要剖宫产干预的机会越多。
二、孕期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可以帮助孕妇顺产
宝宝的体重超过4000克(医学上称为巨大儿),母体的难产率会大大增加。巨大儿的产生与孕妇营养补充过多、脂肪摄入过多、身体锻炼偏少有关。孕妇患有糖尿病,也会导致胎儿长得大而肥胖。理想的怀孕体重在孕早期怀孕3个月以内增加2千克,中期怀孕3~6个月和末期怀孕7~9个月各增加5千克,前后共12千克左右为宜。如果整个孕期增加20千克以上,就有可能使宝宝长得过大。
三、孕期体操让孕妇顺产更容易
孕期运动不但有利于控制孕期体重,还有利于顺利分娩,这是因为:
1、锻炼可以增加腹肌、腰背肌和骨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使关节、韧带松弛柔软,有助于分娩时肌肉放松,减少了产道的阻力,使胎儿能较快地通过产道。
2、运动可缓解准妈妈的疲劳和压力,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
当然,准妈妈在练体操时要注意运动时间、运动量、热身准备,防止过度疲劳和避免宫缩。另外,有习惯性流产史、早产史、此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或严重内科合并症不宜进行孕期体操。
四、做好分娩前的准备
在预产期前,孕妇应该通过书本或者医生哪里了解一些有关分娩的知识,做好心理准备。保持正常的生活和睡眠,吃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为分娩准备充足的体力。临产前,孕妇要保持心情稳定,一旦宫缩开始,应坚定信心,积极配合医生,顺利地分娩。
大多数孕妇在生产之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恐惧心理,这种恐惧的心理也是影响孕妇顺利分娩的一大阻碍,这个时候就应该要提醒孕妇,生育是人的正常生理现象,所以在心理上应该要放松对于顺利分娩很重要。
五、产前要吃对
马上就要分娩,已经不存在宫缩或是流产的危险,所以各种食物基本上都可以吃,包括孕期不敢吃的大闸蟹等。如果是初产妇,从阵痛刚开始到正式分娩有十几二十几个小时,刚开始的痛并不太强烈,可以正常活动。
专家建议:赶去医院前,正常得吃一顿好菜好饭好汤,再舒舒服服地洗个澡,然后收拾东西去医院。毕竟等进了产房要能再次吃到正常的普通饭菜得等好几餐之后了。
延伸阅读:
分娩时出现难产怎么办
子宫收缩乏力
良好的子宫收缩应该是宫缩间隔2~3分钟一次,持续40秒左右。宫腔压力>50mmhg(指压子宫肌壁不出现凹陷)。如果宫缩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高峰时用手指压子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我们就称之为子宫收缩乏力。这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尤其是高龄产妇更容易出现。产力是分娩的动力,它同时又受胎儿、产道及产妇精神心理因素的制约。对分娩有顾虑的产妇,尤其是35岁以上的初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再加上睡眠减少,进食不足以及过多的体力消耗,均可导致宫缩乏力;胎儿大小不相适应或胎位不正,如臀位,则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因而不能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而导致宫缩乏力。由于缺乏有效的产力,又使得宫口扩张缓慢及胎头下降延缓,将出现产程异常导致难产。
枕位异常
如果是头位,即以头为先露先进入骨盆入口就是正常胎位。但是胎头在下降过程中还有一个枕位的问题。骨盆的入口平面是一个扁的椭圆形,所以胎头入盆时一般是以枕横位即胎头枕骨位于母体的侧面入盆的。进入到中骨盆时(即宫口扩张5cm时),骨盆形态变成了左右径小,前后径长的漏斗形,为适应骨盆的形状,胎头也必须旋转成枕前位,这样胎头就可以最小径线通过骨盆。如果胎儿相对骨盆较大或产力差,妨碍胎头旋转,最后形成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这样胎头的径线增大,通过骨盆困难,则有可能造成难产。所以有的产妇及家属不理解:为什么医生一直说能生最后却生不下来?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分娩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