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半数为未婚未育女性。未婚未育女性成非哺乳期乳腺炎“新宠”,非哺乳期乳腺炎在临床上非常容易被误诊为乳腺癌。临床发现,以前患乳腺炎的基本都是哺乳期妇女,现在情况大为改观,非哺乳期乳腺炎这种较“冷僻”的病发病人群已经逐渐超过了哺乳期乳腺炎。近年来,随着孕期和产褥期卫生知识的普及,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已呈下降趋势,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则呈上升趋势。
50%患者为未婚未育女孩
乳腺炎发病高峰年龄在20岁~40岁,但50%以上的患者为未婚未育的年轻女性。因为人的各个生理时期均可发生乳腺炎症,所以非哺乳期乳腺炎囊括了婴儿期、青春期、绝经期和老年期,而婴儿期及青春期的乳腺炎常是体内激素失衡引起的。“我们一般所指的非哺乳期乳腺炎主要是指成人非哺乳期的乳腺炎,出现乳房肿胀、隐痛或出现结节,是一种非细菌性、有自愈过程的炎症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此病可分为三种临床类型:
急性乳房脓肿型:患者突然出现乳房痛及脓肿形成,部分病例脓肿可自行穿破、流脓。局部表现剧烈、急骤,但全身炎症反应较轻,中度发热或不发热。少数病例白细胞增多不明显。
乳房肿块型:逐渐出现乳房肿块,微痛或无痛,皮肤无红肿,肿块边界尚清楚,无发热史。此型常被误诊为乳腺癌。
慢性瘘管型:常有乳房反复炎症及疼痛史,部分病例可有手术引流史。瘘管可与乳头附近的输入管相通,经久不愈,严重者多发瘘管及乳房变形,且常有反复流脓及乳房内或在瘘管周围出现炎性肿块。
非哺乳期乳腺炎易被误诊为乳腺癌
此病易反复发作,一时溃烂一时又可能痊愈,进而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由于其发病隐匿且反复发作,诊断困难大,尤其难以与乳腺恶性肿块区别。如治疗不当,此病甚至可能长期不愈。
临床上,不少患者患有非哺乳期乳腺炎后竟被医生诊断为乳腺癌,有的甚至遭遇“肿瘤切除手术”的待遇。二者外部触摸都可能摸到肿块,它不同于一般炎症的“红热肿痛”四大特征,虽然伴有疼痛,但却不会出现皮肤变红,这也是它迷惑人们认为不是炎症是肿瘤的一大因素。
凡青、中年女性在非哺乳期出现乳房急性脓肿、炎性肿块及慢性反复发作的瘘管,经久不愈,很可能为非哺乳期乳腺炎作祟,如果使用消炎药一周后,肿物会缩小1/3以上,基本可以排除乳腺癌可能,因为肿瘤不可能通过消炎药治疗就如此变化。据介绍,乳腺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病程呈进展性、肿块坚实、边界不清,常有皮肤粘连及乳头内陷,易有腋淋巴结转移,肿块局部皮肤无红肿及疼痛,不发生脓肿。以上特征常可用于二者鉴别。但个别病例,仍需依赖病理切片作最后确诊。目前,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常用诊断手段包括B超检查、细针穿刺活检和病理检查。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仙人掌可以治疗乳腺炎?
乳腺炎其实就是急性的化脓性感染,多见于初产妇。临床可见乳房莫名肿块、质硬、表面不平滑,境界不清楚、活动性差,随后与皮肤黏连,使皮肤凹陷,乳头下陷或移位;晚期癌肿侵入胸肌筋膜,并与之固定,不易移动,侵犯皮肤,形成皮肤水肿、橘皮样改变,以后发生溃破、出血,扩散至乳房及其周围皮肤很多硬的小结节,腋窝、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如果炎症过重,就可能出现高烧达38℃-39℃,乳房肿为微红色,有时流脓。因此对于这些新妈妈来说,自己乳房胀痛不适,又不知道是否该给孩子喂奶,故常常束手无策、忧心忡忡。
一、仙人掌治疗乳腺炎。仙人掌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根及茎,性寒,味苦,含有三萜、苹果酸、琥珀酸、碳酸钾等成分,具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消炎解毒,排脓生肌,主治疮痈疖肿。
仙人掌治疗乳腺炎的方法:
取仙人掌2块,去刺捣烂,加入95%酒精50毫升调匀,外敷局部,每日两次。
取仙人掌适量,用钳子拔去仙人掌的尖刺,捣碎后均匀外敷于患侧乳房,然后用干净塑料薄膜做垫衬后通过胸罩固定,穿好内衣正常工作或休息。
新鲜仙人掌100-150克,去刺后捣成泥,加明矾30克,与适量鸡蛋清调匀,抹于患处,外用清洁纱布覆盖固定,每日3-4次,直至肿块消失,乳腺管通畅,无局部疼痛为止。
二、按摩治疗乳腺炎。根据乳房的症状,女性朋友可以选择一些按摩方法来帮助自己缓解症状。
1、用三角巾或乳罩托起患病的乳房,避免撞击、挤压肿块。
2、在妊娠后期要常用温水清洗乳头,如乳头洗后轻揉,按摩、牵拉乳头以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3、如乳汁过多,婴儿吃不完,可在哺乳后用吸乳器或用手按摩、挤压,使乳汁排出,防止淤积。
三、 冷热敷方法有助消炎
1、冷敷治疗
冷敷能使局部温度下降,毛细血管渗出减少,周围神经传导冲动减缓,具有镇痛、消肿、抑制炎症扩散、减少乳汁的分泌的作用。热敷时脓肿形成较冷敷快,冷敷的切开排脓率为40.42%,低于热敷的切开率(热敷的切开率为82.9%),且冷敷越早越好。
①时机:于急性炎症的早期(发病后的24h内),在炎症尚未被控制的48h内进行,48h后可改为热敷。
②方法:碎冰后,以冷水冲去棱角,置入冰袋。用棉布包裹冰袋外,置于硬结局部3~4h。局部皮肤复温后可再行冷敷。若局部麻痛不可忍受,改为短时间冷敷,冬天可用冷水敷。
③注意问题:在冷敷的同时可多饮水,使乳汁变稀,减少淤滞,利于乳汁的排出,以起到引流及冲洗作用,有利炎症的消退。冷敷时尚须注意防止局部
冻伤。如患病后24h内用冷敷尚未能控制者,可放弃冷敷而改为热敷,以利炎症吸收。
2、热敷治疗
急性乳腺炎起病3天后,局部病灶呈现浸润和渗出改变。此时热敷可增加局部组织血流,促进白细胞趋化,提高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局限和液化,具有镇痛、消炎的作用。
①时机:发病24h或48h以后、炎症已经局限者。
②方法:以50℃左右温热敷布置于红肿局部,上盖以纱垫保温。每次20~30min,3~4次/d。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镁湿热敷。
乳房是女性的魅力象征,保护乳房是女性的一大职责。若新妈妈换上了乳腺炎,在症状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哺乳。当然,身体出现了问题就应该要及时治疗,炎立消胶囊、乳癖康胶囊都是乳腺炎的临床用药,可以消肿止痛、抗菌消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据发现,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半年多前就发现乳房肿块,却迟迟未就医以致病情恶化,到医院就诊时已是乳腺癌晚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妊娠及哺乳期的乳腺癌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当心妊娠哺乳期乳腺癌
妊娠期间和产后1年内发生的乳腺癌,发生率约为1/3000,占全部乳腺癌的0.5%至1%。
症状表现:
1、一些年轻女性孕前或孕早期就已出现病灶,妊娠哺乳期由于激素分泌旺盛,癌细胞增殖活跃,而此时乳房发生变化,易掩盖肿瘤或被误诊而延误治疗。
2、妊娠哺乳期乳腺癌往往恶性程度高、复发转移早,近八成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
3、妊娠哺乳期乳腺癌多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乳头暗红色血性溢液,甚至腋窝淋巴结肿大,计划怀孕的女士应在孕前6个月对乳腺进行全面检查,发现肿块及时就医排除恶性可能,孕期哺乳期也应多观察自身乳房情况。
妊娠及哺乳期的乳腺癌有什么特点?
妊娠及哺乳是发生在妇女有性活动以后的生理过程,多是发生在20-40岁,在此生理过程中可伴发乳腺癌,准确地说是与乳腺癌的“巧遇”。
由于妊娠、哺乳期乳房肥大,易掩盖肿瘤,即使有乳腺肿瘤的乳房表现,又易被患者用妊娠、哺乳所解释,该期的乳腺癌误诊率高;
由于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激素分泌旺盛,可能促进乳腺癌的发展。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有一定的特殊性。
(1)发病率:
妊娠及哺乳期乳腺癌占乳腺癌的5%左右。既往国内报告多在7%左右,较国外的4%以下为高,近年来临床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人们对高龄初产危险认识的提高,30岁以后的妇女甚少生育。
加之我国政府对妇女健康的重视,免费为广大妇女提供有效的避孕措施,意外妊娠的比例很低。
因此,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的比例明显下降,尤其是城市职业女性中的乳腺癌患者,少见处于妊娠、哺乳期者。
(2)临床特点:
①发病年龄低
既往报告的平均为35岁左右,近年来有明显提前趋势。
这实际并非乳腺癌的特点,而是妊娠、哺乳生理现象的特点,是生育时的平均年龄在此阶段。
如果要说是乳腺癌的特点,那就是说,这类病例多为青年期乳腺癌。
②该类乳腺癌的病程较长,但有症状期短。
往往是在孕前就有或孕早期查体就发现无症状的乳房肿块,由于患者年轻,又处于这一特殊的时期,患者及医生对妊娠的考虑多,对乳房肿块的重视不够而忽视。
在肿瘤发展到一定的时期才予重视,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
③临床表现与非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无明显差异。
但由于该类乳腺癌患者正处于生理条件最佳时期,即使乳腺癌已处于相当晚期,也多无肿瘤本身的全身表现。
由于该类患者有明显的延诊延治的因素,该类患者的病期往往较晚,腋淋巴结肿大的比例较高,一般报告在80%左右,而全部乳腺癌病例,腋淋巴结肿大的比例不高于60。妊娠、哺乳期乳腺癌中,炎性乳腺癌同样少见。
延伸阅读:
新生儿吐奶的原因
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吃奶瓶的宝宝
如何避免孩子吐奶?吐奶后又该如何护理呢?
奶嘴孔如果过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从而导致空气与奶汁被一起吸了进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过大,孩子吸吮时就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所以,在选择奶嘴时,我们要考虑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新生儿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