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营养三大科学发现。
科学发现一: 早期营养影响大脑发育
发育关键期或敏感期的营养状况将对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乃至健康状况具有终生影响。这个关键时期或敏感期一般被认为是婴儿期(1岁以内),尤其是出生后3个月内最为重要。研究证实,婴儿期是宝宝大脑和视力发育的黄金时期。1岁宝宝的大脑重量是出生时的3倍,而视网膜也将在此时发育成熟。
早期营养非常重要,不仅对近期的体格发育有影响,还会影响远期的健康。与早期营养充足的儿童比较,营养不足的儿童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社交能力差、攻击性较强等情况。
科学发现二: 科学循证寻找最优化婴儿营养
叶黄素曾被发现具有视网膜保护作用。今年7月,研究者首次公布在婴儿大脑中发现了叶黄素。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与认知和记忆相关的4个区域,叶黄素是上述区域内最主要的类胡萝卜素,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帮助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免受氧化威胁,保护婴儿大脑认知功能的建立与发育。
那么,叶黄素该添加多少才算合理呢?营养素的添加不能仅仅模拟母乳的成分,还要评估喂养后的效果。把喂养儿的血清叶黄素浓度与母乳喂养儿的进行对比,从而最终找到与母乳喂养儿表现最相似的叶黄素添加量。
科学发现三: 营养补充因人而异
早产儿营养面临诸多挑战,早产儿在出生时生长发育尚未成熟,面临诸多喂养困难,出院后喂养期也不是早产儿营养支持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临床工作者及家长应选择采用针对早产儿营养需求配方的奶粉,有助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在出生后第一年中实现“追赶性生长”。
对于足月儿来说,婴幼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部分种类的消化酶缺乏,易出现因对配方奶粉中的某些成分不耐受而引起的症状。其中以消化系统症状多见,如腹泻、便秘、呕吐、频繁溢奶、排气频繁、肠绞痛等。医务工作者及家长首先应熟悉宝宝喂养不耐受的信号,尝试调整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质分子大小、碳水化合物的种类以及脂类结构,是解决婴幼儿喂养不耐受的主要策略。通过选择针对喂养不耐受的配方奶粉可最大程度降低宝宝发生喂养不耐受的风险。
娃娃来到世界后,生长发育很快,一声啼哭开始了自主呼吸,2个月就能微笑,1周岁时就能站立行走,掌握各种运动的基本动作。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但有些性急的大人,还觉得太慢,总希望自己的宝宝动作发育快点,过早的开始了锻炼,3~4个月就让宝宝“学坐”,甚至“站立”。殊不知,这样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害。
母体内的胎儿受到子宫空间的限制,以及为了日后顺利从产道娩出,全身的许多骨骼是软骨,出生后,逐渐变粗变长,演化成硬骨,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到22~25岁才最后完成。
因而,婴幼儿的骨骼硬度差弹性大,容易变形;同时肌肉的力量不足,不能耐受过强的运动。过早学坐,可影响脊柱的发育,引起畸形,过早学走,可能导致下肢弯曲畸形,牵手向上走路,由于孩子肘部桡骨小头的环状韧带薄弱,还可能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
有人听说患软骨病(佝偻病)的孩子走路迟,便认为早些让孩子走路就可以预防这种病。其实,软骨病是由于体内缺少维生素D和钙质所引起的,只要注意从饮食中补充钙、适当晒太阳就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如果效果不好,可以服用鱼肝油和钙片。患软骨病的孩子,骨质更加软,站立时负重,更容易引起畸形,尤其要避免勉强多坐、多站或行走。
孩子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出生后3个月俯卧时,能用手臂撑住抬起头;4~6个月会翻身;7~8个月会爬;1周岁时会站立或独立行走。帮助孩子锻炼,要按此规律顺其自然。
还要指出的是,尽管年龄、月份相同,由于孩子所处的环境、抚养方式等不同,有的动作发育快些,有的则慢些。冬天出生的婴儿走路迟些,因为他们1周岁左右正值冬季,穿着臃肿的棉袄、棉裤,活动不方便。对于智力、骨骼和肌肉发育正常的婴儿,只要经常户外活动,到一定年龄自然会坐、会走,父母不必过于担心。
当然,如果动作发育与正常婴儿相差太多的话,例如1周岁半还不会走,要注意是否发育有问题,可去医院检查。
延伸阅读:
新生儿鼻塞怎么办
热敷鼻子
如果是新生儿只是因为受凉出现了流鼻水、鼻塞的情况,而身体没有其他不适的话,可以通过用拧干的热毛巾敷在宝宝的鼻子到口的部分,鼻粘膜湿润之后,新生儿就会觉得舒服,也可以喂宝宝喝点温开水,能够帮助缓解鼻塞。要注意热敷的温度稍微高于宝宝的低温即可,以免烫伤宝宝。
空气湿润
室内空气过于干燥会导致小宝宝的鼻粘膜变得干燥,流出的鼻涕容易结成鼻痂,加重鼻腔堵塞,导致宝宝呼吸不畅,影响宝宝吃奶、睡觉。所以室内空气较干燥的时候可以使用盆装水或者是加湿器来湿润空气。
去除鼻痂
新生儿的鼻腔较小,容易因为鼻痂堵塞鼻腔而引起鼻塞,所以爸妈们学会怎么帮助宝宝去除鼻痂也是帮助缓解鼻塞的必备技能。
1、不能用硬的或者是尖锐的物件直接挖宝宝的鼻孔,以免损伤鼻粘膜。
2、可以用棉签蘸少量的水或者是乳汁让鼻痂变软之后再用棉签帮助宝宝打喷嚏去除鼻痂。
3、用棉签在软化鼻痂之后用棉签在鼻腔内转圈以吸附鼻痂,用棉签将鼻痂带出鼻腔
新生儿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shengerdehul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