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多重曝光学习使用心得

happycxj948

happycxj948

2016-04-01 19:51

今天图老师小编要跟大家分享摄影中多重曝光学习使用心得,精心挑选的摄影教程简单易学,喜欢的朋友一起来学习吧!

摄影中多重曝光学习使用心得

   胶片机时代,常常听那些专业的和准专业单位宣传部门的摄影师们说到多重曝光这个术语。由于操作难度大,尤其成本太高,俺从没上心。自从近年玩上了数码单反,按俺的性格,碰到这类电子产品,必是要不厌其烦地对照说明书把它所有的功能都试个遍,然而就是这多重曝光俺始终也没整明白说明书说得太肤浅,让俺一直没吃透。

  今年的《大众摄影》第3期,把多重曝光做了个专辑讨论,多位大师和摄影爱好者从理论到实践,从文字到图片做了详细论述展示,让俺受益匪浅。为了加深印象,也为了好东西与朋友们分享,俺把读书心得特意作个整理归纳

  著名摄影家、国家一级摄影师石广智主持了第一篇专辑讨论,他说:传统相机时代,按住多重曝光按钮就可实现多重曝光拍摄,数码时代让这种看上去绚烂华丽的摄影技术变得更为方便,轻点鼠标,用叠加融合等程序,让我们非常轻松地得到多重曝光的照片。但是我Tulaoshi.com们是否清楚为什么要选择多重曝光这种技术?多重曝光虽然可以得到炫目而魔幻的效果,但并不意味着它就可以乱曝。它有作者对题材、内容的考虑、预想,它有作者对技术的把控等等。

  最关键的是,在拍摄之前要有对整个作品的构思。石广智的优势是他不光有高超的摄影技术功底,还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常常是他画出一个背景,然后拎着相机去找主题。他说,在拍之前脑子里已经有了这张相片的样子。这一点大约是俺最欠缺的!

  有人认为: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石广智认为 艺术无定律,绘画也好,摄影也罢,该加的必加,该减的一定要减。摄影技巧中的多重曝光属于加法。虽说是加法,但在每次物体叠加前,最好要做到胸有成竹,多曝而不乱曝。不能毫无想法和毫无章法的随意堆砌。画面内容要主题突出,有取有舍,力求简洁。简洁是一种美,影像在叠加的过程中不仅画面的内容要简洁,画面的色彩也要力求简洁、协调。色彩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养眼、越耐看

  多曝不是乱曝,一次曝光能完成就不用两次或多次曝光。因为并不是曝光的次数越多越好。在同一张底片或CCD上,曝光的次数越多越影响画质(层次、细节、锐度),所以,喜爱采用多重曝光技巧的摄影人不要刻意地追求多曝的次数,任何技巧都只是作为表现作品的一种手段,运用时要恰到好处。

  如果是在胶片机或带有多重曝光功能的数码相机上进行多重曝光操作,而不是用PS后期制作,在拍摄时要注意:二次曝光整体减1EV曝光量;三次曝光整体减1.5EV曝光量;四次曝光整体减2EV曝光量。以此类推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摄影的基本功要扎实。首先能够熟练掌握手中相机的各种测光模式,能够灵活运用光圈、速度、曝光补偿,以及用光、构图等等,这些是学习掌握多重曝光技巧的最基本的条件。就如同人学会了走步并且已经走得很稳时,才可以开始练习跑步、跳远、跳高等。而更重要也是最难的,就是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摄影中多重曝光学习使用心得   图老师

  暗香 石广智摄 华而有实的多重曝光(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天鹅湖 石广智摄 两次曝光完成(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白鹭 杨晓宁摄 尼康DX2相机 三次曝光(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三重奏 孙永摄 美能达X-700相机 三重曝光 闪光灯前加三种颜色的色片 人物背后布光,形成逆光效果。

  看得见的旋律 林慕洁摄 尼康F100相机 柯达胶片 六次曝光(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展望 余书宝摄 后期复制、叠加、减淡影调合成多重曝光效果(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石广智的《清风竹影》系列,有时利用在自然风动中竹子的摇曳,有时利用单腿脚架拍照时的自然晃动,多次曝光后对象在底片上形成虚实相间、亦真亦幻的影像,他同时还结合虚实焦点的变化,让影像在叠加、动静和虚实三重变化表现中展示。他的竹子,有的迷离,有的纷繁,有的优雅,有的华贵,有的辉煌,在变幻的自然光线下,很好地表现了竹子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技。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的生命状态,昂扬着蓬勃向上和跃动活泼的精神。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用这些手段所取得的效果都是纯摄影的,和以往画意式的竹子摄影有着根本的区别,具有摄影影像独特的美感。而且,他的这些摄影也是很难复制的,不可能出现时下某些风光摄影只要站准拍摄点,时间和曝光相似就可重复一样的尴尬现象。因为对影像的每一次叠加处理,都是一次想像力的突破和对技术掌握程度的考验。因而石广智的竹子摄影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摄影。(以下图片自网络)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1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2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3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4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5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6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7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8

  据我所知,尼康单反系列里D80、D90、D200、D300S、D2X、D3X等都有多重曝光的功能。使用这些相机的朋友可以在菜单里寻找多重曝光,并将多重曝光点到ON的位置,同时设置多重曝光的张数,俺的D80最多只能三次曝光。每一组多重曝光的拍摄过程结束,相机会自动回复到常规曝光状态。所以如果想继续多重曝光,需要重新设置。佳能无敌兔以下版的相机没有多重曝光功能,只能用PS等模拟合成。

  无论是在相机中多次曝光,还是后期PS中模拟多次曝光,都应该事先准确预见,成竹在胸后,再一步一步地实施。多次曝光的难点在于叠合的元素不应互相破坏、互相干扰,而应相辅相成、相互扩展,其效果不是多组元素之和,而是多组元素之积。通过多次曝光,可以超时空叠合任意对象,可以实现许多独特的、赏心悦目或寓意深远的艺术效果。说来容易,实际操作中叠什么,怎么叠?要想拍摄出至少自己满意的作品来,这个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要逐步学习探索的。让我们先通过一些摄影师们的作品,以及他们对于作品的创作过程的分析,来学习掌握这门技巧吧。

  瀑布与野花 毛森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冷叠暖毛森

  冷色与暖色对比是构成明显色彩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赋予色彩以表现力的重要方法。通过日常经验,人感觉色彩有了冷暖之别。而且,暖色有前进和扩张感,冷色有后退和收缩感。运用在风景摄影中,除了冷暖的温度反差之外,冷暖色的远近感也增强了作品的空间表现,提高了画面的深度感。层次感。多次曝光中,有意把冷色对象与暖色对象互相叠合,就是充分运用了冷暖对比。如这幅作品,中心意图是冷暖叠合,具体技法是四次曝光直接拍摄而成。第一次曝光拍摄瀑布局部,慢速1/8秒;第二次曝光移动位置拍摄野花和树枝的局部,正确对焦,速度1/125秒;第三次曝光稍微移动相机,故意虚焦,速度1/8秒;第四次曝光再次左右移动相机,故意虚焦,并等待小风吹动那一刻,速度1/8秒。连续在两个拍摄点不停蹲点走动,经过多次尝试拍摄,最终选择了比较满意的一幅,后期局部高速裁剪。

  大鹏展翅 王梅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虚叠实王梅

  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看到一棵梧桐树,发现其中某一段的树形有可塑性。我决定用多次曝光的手法来表现这棵大树的灵性。选用多区测光和手动对焦以及手动曝光模式,没带三脚架,我便在周边找到了一个可以支撑身体的地方以保持稳定,手持相机原位不动先用大光圈一挡曝光,虚焦拍摄树的轮廓,然后再缩小光圈正常曝光,实焦拍摄大鸟的雏形。尝试了几次才得到满意的效果。创作重点在于虚焦程度的把握,包括曝光量的增减要多次尝试后才能做到心里有数。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说:我不是去物色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让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拍摄熟悉的景物却给观者带来不熟悉的感受是我创作的主旨。

  徽州寻梦 赖钟鸣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大叠小赖钟鸣

  秋越浓,婺源石城的景色就越美。晨雾、炊烟、蓝天、青山、人家、粉墙、青砖、黛瓦天人合一的乡村美景在摄影家镜头中十分常见。怎样能拍得和别人不同,怎样表达我对这一风景的解读,我想到了以大叠小的多次曝光手法。徽州最有特点的就是粉墙黛瓦,我先用长焦镜头拍摄了墙面与瓦,抓住其精髓,再用广角镜头拍摄挺立于古村落前后高大的红枫和整齐的民居。后期在PS中,将两幅画面以两个图层叠加的形式混合。制造出虚实掩映、大小对比、如梦似幻的特殊效果。

  老枝残红唱秋风 王同领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动叠静A 方向性移动王同领

  拍摄动静结合的多次曝光,首先,选好画面内容,心中有数,再找好动感方向。以拍摄枝叶为例,有时真有风,只是没有多次曝光形成的效果大。仍需要自己营造动感。其次,用逆光可凸显枝叶的反差和移动时形成的风感。画面上的风沙颗粒是感光元件上的污点造成,故意没擦掉。该作品由三次曝光而成,第一次对焦清晰,光圈F8,速度1/200秒正常曝光;第二次手动对焦故意虚焦,光圈F8,速度1/200秒正常曝光;第三次清晰对焦,光圈F22,速度1/6秒,正常曝光,为了创造秋风的动感,由画面的左下方向画面的右上方晃动相机,形成了秋风劲吹的画面。三次曝光要在同一画面上,不可偏差太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sheying/)

  枫 梁春立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动叠静B后期动感梁春立

  我按照红叶点测光,以有些发白的天空为背景拍摄了一张相片,后期再利用PS适当调整反差,让天空纯白,红叶曝光准确。再进行枫叶色彩的调整,选择菜单调整可选颜色,选择红色界面,调整滑块,直至枫叶的色彩合适为止。一幅《枫》的作品就算完成一半儿了。但还缺乏深秋寒风的意境,又后期制作了动感效果。先复制图层,再在滤镜中选择模糊动感模糊进行调整,自左上向右下调整动感模糊的角度,约水平25度角。根据风力的大小感觉,调整滑块,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调整完成后,再将该图层的透明度高速到40%--60%之间。最后合并图层。

  随风摇曳 郭正翔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动叠静C无规则晃动郭正翔

  为了营造风中舞动的真实效果,我使用了一次慢快门速度、一次高快门速度。第一次慢门减少曝光4档,速度1/20秒,在按快门拍摄同时移动并无规则抖动、晃动相机。如果用正常曝光则会白成一片。无规则晃动相机是为了让风的效果更为真实。第二次用高速快门正常曝光,以凝固住清晰的影像。由于是叠加,其实把两个步骤反过来用效果也是一样的。

  雷峰日食 黎武扬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连续之叠黎武扬

  日全食百年难遇,我想到了数码后期叠加模仿多次曝光效果,分阶段地连续表现其变化过程。使用三脚架、300mm以上镜头、自制减光滤镜。首先了解整个日全食初亏至复圆准确时间,精确到分或秒,提前选好地方,建议找有地方标志性建筑物作前景,在傍晚拍一张素材,例如西湖雷峰塔。初亏至食既、生光至复圆必须用减光滤镜,以防灼伤眼睛。光圈宜F5.68,用点测光测太阳,每分钟拍几张。到了太阳成一条细缝时,钻石环马上会出现,这时拿走减光滤镜,将光圈调至F11以上,小光圈可以带出钻石环的星光,用点测光测亮位,建议用包围曝光,到了生光后套上减光滤镜再拍,直至复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sheying/)

  宛平风云录 郑庆祥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抒情之叠郑庆祥

  我想要把自己的意图,甚至遐想、情感等融入艺术摄影的拍摄之中。这幅作品则是我采取多次曝光技术,将雄伟壮观的宛平城楼与天空中的飞云融为一体,直接拍摄而成的。旨在进一步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通过创意形成了一幅乱云飞渡的单色调悲惨景象,而又以不失宛平城的真实建筑风貌。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七七事变是中国人民心中的痛,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正是我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构思 方展军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明暗之叠方展军

  本人在机械行业工作,对工业题材最有感情,为了展示现时代工人们的创新精神,我利用PS,仿相机多次曝光功能,应用经典的明暗叠加的方式,制作了这幅作品。共用了三张素材。素材1,一张具有现代气息的计算机图片;素材2,一张平时拍摄的剪影头像作品;素材3,一张有产品图纸和工具在一起的图片,制作过程如下:先创建所需尺寸画布,再把素材1调到画布上作背景,再把素材2抠出调到背景图层之上,再按照头像形状选用椭圆选框工具选取素材3的一部分,选取前,羽化半径设为50,使边缘叠合更加自然。选定后拖移到剪影头像上,合并图层,即创作完毕。明暗叠加清晰明了,是多次曝光的一种好办法。

  梦幻 郭朝晖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梦幻之叠郭朝晖

  摄影是拍出来的,也是玩出来的。《梦幻》这幅图片就是用电脑玩出来的多次曝光图片。黄色的树林其实是夏季拍摄的绿色树林,人像是在一次车展上偶然拍摄的。使用PS,把树林打开,在菜单中选择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进行调整,调成黄色。然后在应用滤镜模糊高斯模糊,调成模糊状态。再打开人像图片,在菜单中选择:图像调整去色,转换成黑白,再进行色阶调整,调成高调黑白人像,用套索工具选择背景,填充成白,再把人像的嘴唇用套索选取,调成红色。最后一步就是把人像图层拖到树林的图层上,用不透明度工具把人像的透明度降低,最后合并并调整色阶、对比度。

  绿韵 李卫侨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重复之叠李卫侨

  在一片树林中,我发现了这样一组形式感很强的枝叶(作品右下部分)。以天空为背景,逆光下,按照叶片曝光,不仅叶子的脉络清晰可见,而且叶片之间相互重合处也通透明快。尽管比较美,但是单纯拍摄枝干效果还是略显平淡。我想到了用重复的方法进行叠加。很简单,用PS打开后,复制图层并选择该层,在菜单中选编辑自由变换,按住Shift键拖动节点,等比例缩放该层。再将小图旋转方向、移动至左上方的空白处,形成了左面这幅形式有呼应,节奏有变化的作品。用好重复这一多次曝光技巧,在重复中注意变化是需要掌握的要点。

  《清风竹影》系列之一 石广智摄(自互联网)

  相关之叠石广智

  我是使用120胶片单反相机用反转片拍摄的,首先选取一处竹竿局部作为画面主体,以机内平均测光后,减一挡曝光量(光圈F16)进行第一次曝光。再将镜头对竹林高处一局部竹叶取景并对天空点测光减一挡曝光量(光圈F8)第二次曝光完成。通过两次曝光把竹竿与竹叶融合在一幅画面上。竹叶叠加时所处的画面位置是关键,画面的布局、结构要合理,可反复多拍几张,从中择优。

  剪影效果的竹叶与欠一挡曝光的竹竿既有着直接相关的联系,又因为不同的视觉效果与日常之所见拉开了距离,美便由此产生。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摄影中多重曝光学习使用心得

摄影 人像摄影 静物摄影
摄影中多重曝光学习使用心得

风光摄影中滤镜使用心得

摄影 人像摄影 静物摄影
风光摄影中滤镜使用心得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摄影教程:多重曝光效果怎么拍 多重曝光拍摄技巧介绍

摄影
摄影教程:多重曝光效果怎么拍 多重曝光拍摄技巧介绍

人像摄影多重曝光进阶教程

摄影 人像摄影 静物摄影
人像摄影多重曝光进阶教程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如何使用多重曝光打造创意肖像

摄影 人像摄影 静物摄影
如何使用多重曝光打造创意肖像

autocad使用心得

电脑应用
autocad使用心得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石榴石适合什么哪些人戴

石榴石适合什么哪些人戴

购买散装食品要“六注意”

购买散装食品要“六注意”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