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视频 孔庆乐演练传统吴式太极拳108式

秋高气爽2560

秋高气爽2560

2016-03-26 10:47

太极拳视频 孔庆乐演练传统吴式太极拳108式,太极拳中有很多即相互对立,又能够相互转化的矛盾,而掌握这些矛盾,对于我们学习太极拳有很好的帮助。开合收放就是这样的一个原则,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的学习一下吧,以便更好的通过太极拳视频教程进行太极拳的学习。

太极拳视频 孔庆乐演练传统吴式太极拳108式

  太极拳中有很多即相互对立,又能够相互转化的矛盾,而掌握这些矛盾,对于我们学习太极拳有很好的帮助。开合收放就是这样的一个原则,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的学习一下吧,以便更好的通过太极拳视频教程进行太极拳的学习。

  从哲学的角度而言,世间万物无不蕴含着开合,太极拳更是一门讲究开合的拳术。太极拳从外在的套路动作到内在的功力功法以及意气潜转等等,无不追求开合有致,虚实分明。历代名家大师在拳论中对开合多有论述,甚至将它与阴阳、虚实等概念相提并论。李亦畲在《虚实图解》和《五字诀》中说:虚实即是开合,能懂开合,便知阴阳;杨澄甫也曾明确地说: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武式太极拳在早期的名称就曾叫做开合太极拳。可见历代拳家、各门各派对开合的重视程度。因此,拳论中有关开合的论述也成为后代太极理论研究者和武术爱好者研读的重点。

  不过虽然有很多的太极拳大师对开合做过解释,但却并没有降低我们理解开合的难度。这是因为这些大师虽然对开合的基本定义保持一致,但却在对开合收放的关系的理解上出现了不同,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有的认为合为放,开为收,有的认为开为放,合为收。

  拳论中这些字面上的矛盾,往往使一些人陷入困惑之中。开、合的定义或内涵是什么?它和收、放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拳论中的这些观点到底孰是孰非?要想从根本上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全面地研究拳论,并结合实践悉心体会。

  何谓开?何谓合

  经典拳论中其实早有全面而深刻的精到论述。王宗岳曾高度概括地说: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李亦畲的说法则较为具体,他在《五字诀》中说: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问,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杨澄甫则将外在动作和内意潜转结合起来,进一步对开合进行阐释,他说: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从以上论点可以看出,他们开、合的基本涵义在理解」是大体一致的,在认识上也是一脉相承的,都赋予了开、合一个相对固定的涵义。

  对开、合、收、放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

  一、太极拳所讲的开、合,虽然在概念上具有相对固定的涵义,但在实际中的开、合却从来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存在的,而是相互融含、交替变化着的

  太极拳的要领都是需要我们灵活的进行理解的,对于开合的概念同样不会例外,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会以僵化的观点去了解。他们认为太极拳中的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就是说太极拳里只要动的就是开,而只要静就是合,这其实是错误的观念。

  太极拳意念体用上的开和合分别指的是由合向开和由开向合的动态转换过程。李亦畲在《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中说:收便是合,放即是开,合中寓开,开中寓合。他在(虚实图解)中又说:实非全然站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虚中有实、虚实即是开合。”武澄清在《太极拳论》中指出:进固是进进中有退。退仍是进,退中隐有进机。所有这些论断都深刻地说明了开、合互含,实虚相容的观点。

  二、太极拳架中所体现的开、合,不是单纯的外在肢体动作,而是内外一体的高度融合,特别是达到高深的境界时所体观的是内意的潜转与开合

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

  武禹襄《十三势说略》中说: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李亦畲也说:劲由内换。”杨澄甫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说: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可见外在动作上的开合”,全靠内意的开合”来支配,即心为令、气为旗”、意气君来骨肉臣”。而内意的开合、转换又是灵动多变、浑然无间的,所以开合互变、内外一体是太极拳开”、合”的内在特质。

  三、太极拳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太极拳的开合同样也是一处有一处开合,处处总此一开合。一个具体部位的微观动作要讲究开合并存,合中寓开,开中寓合,如按中带合、挤又从捋等;而在整个大架势中,同样也是开合互寓,往往是此处开,彼处合,此处合,彼处开。有时上开下合,有时下开上合,有时前开后合,有时后开前合,有时左开右合,有时右开左合,有时中开外合,有时外开中合。比如白鹤亮翅,在上下的方向上是伸、是动、是开,而在中间部位就是空、是吸、是收。所以说,太极拳的开、合要具体分析,不能笼统而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开合有致,虚实分明。

  四、太极拳的收、放,有时看来是具体而独立的招式和功法,但在整体上,收、放是互为条件、互为依托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同时又是任意转化的

  只有真正理解并做到此,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收”和放”的作用。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不少拳论曾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招式进行过精确的分析。如李亦畲在<十三势歌>和《八法打手歌解》中分别说:按中要带合,先下后回折,从上先沉下,平采身旁过,挤又从捋先引进,捋后无挤是空着。引不深,放不远,有捋无挤空白捋,无捋有挤枉小头。所有这些论断都说明捋和挤(即收和放)是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的。挤时可捋化,虚实随机变”,则是说挤和捋(即收和放)是自由转化的。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屈伸开合听自由”的境界。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

  五、太极拳中的开、合、收、放,在高境界时是浑然一体的

  杨澄甫在《太极圈》和《太极进退不已功》中说:掤进捋退自然理,阴阳水火相既济”,任君开展与收敛”,久而久之出天然”。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说:收即是放,连而不断。”李亦畲在《太极散手赞》中所说:练到虚无处,无攻亦无守”,处处有引进,满身都是手。攻守不分明,虚实无凭证。”王宗岳在论走和粘时曾说: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然后又说: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练太极拳如果只知道定义中的走和粘是不够的,这是低层次的,还称不上是太极中的走和粘,在实战中也是用不上的。只有站在太极的高度并在实际体会中领悟到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方不为谬矣。开合和走粘在道理上是相通的。所以说,正确的观点应是:开既能放,也能收,同样,合也是既能放,也能收。此时的开、合、收、放已无须有心之运用耳。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

  太极拳的相关拳理拳论都是经过太极拳的大师们结合理论与实践得出了精华,因而在进行理解时,既要认真的进行记忆与运用,还要能够结合自身的经验去灵活的进行思考,从而真正的体会其中的含义,抓住太极拳大师们想要表达的内容。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太极拳视频 孔庆乐演练传统吴式太极拳108式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孔庆乐演练传统吴式太极拳108式

太极拳视频 传统吴氏太极拳108式整体演练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传统吴氏太极拳108式整体演练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吴式太极拳 108式吴式太极拳视频练习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 108式吴式太极拳视频练习

太极拳视频 武式太极拳108式演练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武式太极拳108式演练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太极拳视频 吴延强演练武式太极拳108式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吴延强演练武式太极拳108式

太极拳视频 吴氏太极拳108式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吴氏太极拳108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太极拳视频 陈式太极拳基础18式教学

太极拳视频 陈式太极拳基础18式教学

女人必知 关于乳房健康的4个秘密

女人必知 关于乳房健康的4个秘密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