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极拳 从武式太极拳谈太极拳的刚柔

万大酵素1号店

万大酵素1号店

2016-03-26 02:36

武式太极拳 从武式太极拳谈太极拳的刚柔,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练习太极拳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太极拳的特点刚柔相济,小编今天带您学习一下武式太极拳,从武式太极拳谈太极拳的刚柔,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武式太极拳 从武式太极拳谈太极拳的刚柔

  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练习太极拳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太极拳的特点刚柔相济,图老师小编今天带您学习一下武式太极拳,从武式太极拳谈太极拳的刚柔,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从武式太极拳谈太极拳的刚柔

  太极门派众多,但是其特点都是相同的,太极的核心也是不变的,我们先从武式太极拳谈各门派的刚柔。

  许多太极拳著作中都有刚柔”之词句,并有着诸多的阐论,如人刚我柔为之走”、养气者纯刚”、柔中寓刚”、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刚柔相济”、柔过劲刚落点”等等,使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应接不暇、莫衷一是。

  笔者学习传统太极拳二十余年,蒙恩师乔先生和李先生口授体示,虽愚钝不敏,也略有所得,不敢自密,愿与太极拳爱好者共勉。现就自己多年习炼传统武式太极拳的体会浅谈一下太极拳的刚柔,仅作抛砖引玉之探,供有志于斯技者参考验证。

  武式太极拳已有多年的历史,练习武式太极拳要以刚柔为核心,为推手和技击打下基础。

  武式太极拳由清代武禹襄先生所创,传其甥李经伦(字亦畲)、李承伦(字启轩),李亦畲传子李宝廉(字石泉)、李宝让(字逊之)、郝为真等,李石泉和李逊之又各有传人槐荫、棠荫、池荫,续传锦藩、光藩、殷藩、旭藩等。

  武当太极拳学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武当太极拳学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拳架

  又可分为描架子、撑架子、松架子三个阶段。初学拳架时,恰如初学书法一样,一笔一画要规规矩矩。

  要着重把握动作姿势的端正、准确,掌握整套架子的动作姿势,运行路线、方位、角度等,如同临帖描红,在力求每一个动作姿势端正的基础上提高熟练程度,身体力求基本中正,将走架的基础打好。

  初学太极拳都是从架子学起,现代人学习很浮躁,只会摆架子而不知架子的内涵,习太极拳要内外兼修。

  基本架子练熟练后,就要体会拳学要领。次练撑”架子,一举一动均撑开贯劲,贯满后再走下一动。再练松架子,每一动均从头皮向下松到脚跟,中间如有阻塞,便调整阻塞处,使之通顺,工久自然能打通劲路。

  即从描架子体会一个囫囵劲,也可以说初步整劲,以意控制躯体,意到气到,然后节节松开,松透后再求身法。

  第二阶段:学习身法

  在练熟拳架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身法的练习。什么是武式太极拳的身法?用意去进行开合的训练即身法组合。躯体完全松开是练习身法的基础,节节松开,处处用意合住,即贯串。

  可以结合打手喂劲来强化身法的精确,然后拿住内形,练成习惯,逐条练习,拾阶而上,才能进步。

  在第一阶段完成的基础上,开始练习身法,应从求尾闾正中练起,将提顶、吊裆、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和虚实分清等法则,一个一个地逐渐掌握。

  身法掌握后,势势合乎太极拳规矩,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达于灵活协调,进而再求掌握行气运劲的本领。

  第三阶段:学习行气

  太极拳艺的精湛,全在于恰到好处地运用人体力学。学习掌握意气的变化和运用,实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用内形来指挥外形,使内外相互结合。

  参合快慢化劲运用功夫,柔绵而毫不着力,静中触动动犹静,产生相互导引作用,将浑身充沛精力,锻炼而化为气,混入血液之中,浑浑噩噩,通透整个躯体,使人只感觉一身是气,内体似乎融化,这种境界就是所谓无形无象,全体透空”的意思。

  一个打太极拳的人,炼到了这种境界,只觉浑身舒服,精神百倍,血液周身循环,精神松紧交变、张弛互用,这便是气遍全身不少滞,这种感觉只有过来人才会知道。

武式太极拳 从武式太极拳谈太极拳的刚柔(2)

  然後化气为神,练神还虚,进入虚无的神明”境界,很浅显地说一句,就是一身充满的精、气、神三件东西,已融合为一,也就是人体上的神经组织,筋肉组织,内脏不随意肌组织,血管,呼吸器官等各部,均到达最强健而不可思议的地步。

  这时一举手一投足,看似柔绵无力,实则无坚不摧,功劲似有若无,形影飘忽莫测。意气先要能分得开,然后才谈得到能以意行气。

  能以意行气,才能以气运劲而遍及周身,想开就开,想合就合,开后还可再开,开中有合,合后还可再合,合中有开。

  返观社会上众多的太极拳习练者多是从行书阶段”开始学习的,缺少了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体认功夫阶段的训练,故难以步履太极拳艺的巅峰!

  完成传统武式太极拳第一级阶段后身体内部会产生一些独特的感觉,例如灌水银”的感觉、中空感”、高大感”、阻力感”感觉等等;灌水银”的感觉就是整个身体好象一个胶皮袋,其中盛满了水银,备感沉重又忽悠忽悠地荡来荡去。

  其感觉遍及躯体及四肢;中空感”是身体像一个很轻很薄的气球,外皮极其敏感,内里空空如也,西山悬磬也;高大感” 就是整个身体好象是立于山顶的巨人,巍峨屹立,高大无比。

  阻力感”就是整个身体好象深入水中,微微移动,阻力备增,不仅仅四肢有,而且整个躯体均有此感,不仅身体与空气之间有此感,而且身体内部亦有沉重又粘稠之阻力。这时便有了初步的气。

  气是习炼太极拳达到一定水平时人体内部自我产生的一种感觉,似乎像气流或气团,古代养生家称之为浩然之气!拳论中的气沉丹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均是指的这种气”。

  它并非人口鼻呼吸之空气流体,万万不可将之混为一谈!以意行气”到一定程度,身体内部在统一的运动指挥下之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上下相隋、周身贯串,行拳中只是感觉到在涛涛江海中身体各部分有机地作弹性伸缩。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虚实开合尽在其中,好象身体内部的骨骼不复存在了,只是筋肉相连,动作柔顺自然,一举一动均流畅和顺,这时的拳便产生了柔”,继续用功,工久积柔多了就会产生刚,即一种富有弹性的松弹劲,从量变到质变。

  此时之刚是经过多年的传统武式太极拳的基础体认功夫阶段的训练而得来的,是在绕指柔”的规矩中炼出来的百炼钢”,也称弹性劲”或内劲”。

  这种劲极柔软又极坚实,在松和自然中体现出坚韧地曲折之力,又可在柔韧的弹性运动中体现松而不懈”、柔而不软”、紧而不僵”、坚而不硬”的特点。

  此刚柔并非有意做作出来的态势,而是功夫达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体现,既非外形姿势,又非惺惺作态,而是由大脑意识控制自内而发的气势,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即是指此也。

  练太极拳讲究静”有三种境界

练太极拳讲究静”有三种境界

  (一)身静

  呼吸平稳深长,即气沉丹田”。中国称丹田有三:脐下为下丹田;心窝为中丹田;两眉之间为上丹田(见《抱朴子·地真》)。气沉丹田是指精神含蓄。《黄庭经》:丹田之申精气微,玉房之中神门户。”其道理即在于此。

  (二)心静

  指动作轻灵贯串。中国古代以心”为精神上之主宰。动作轻灵贯串,即是表现精神上已能高度集中,无旁驽之弊。

  (三)意静

  指身舒展自然,即为无为之至高境界,不是简单能达到的。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锻炼,而且需要有极高的"悟性"。

  打太极拳的四个腿功

  1、桩功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腿屈蹲站立。头正身直,双目垂帘向前下方斜视,含胸拔背,敛臀收腹,气沉丹田,周身放松,呼吸均匀自然,舌抵上颚,双手合抱于腹前,指尖相对间距20厘米左右,初学者站桩3到8分钟,随着功力的增强,时间可逐渐延长。

武式太极拳 从武式太极拳谈太极拳的刚柔(3)

  2、压腿

  正压面向与腰同高的物体站立,一腿放在物体上,支撑腿与地面垂直脚尖向前,膝部挺直,被压腿脚尖上勾,双手攀脚,上身用力前倾,腹、胸、头逐渐向被压腿脚尖靠近,使被压腿成一直线。每条腿压5到8分钟后,再换另一条腿。随着功力的增强,时间可逐渐延长。

  3、控腿

  一条腿站立,另一条腿向身体侧前上方抬起,脚尖回勾,控制住,初学者一次最好坚持3秒以上。每天控腿时间要在15分钟以上。随着功力的增强,蹬腿的高度会不断提升。练控腿时,手可扶住一固定物体以防摔倒。

  4、踢腿、摆腿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

  用力向前后正踢腿、左右侧踢腿、左右摆腿,各20次以上。注意支撑腿的脚跟要踏实地面,不要随着踢腿而抬起脚跟。向后踢腿时手要扶住牢固物体,腰部下塌。年龄较大的学员踢腿要循序渐进,以免受伤。

  练习太极拳的十项要领

  1、虚领顶劲

  练拳时要心静体松,立身中正,下颌略收,舌舔上颚,呼吸沉细自然,颈直但不可牵强,用神贯顶。

  2、含胸拔背

  太极拳讲究的是身正中直,在练习的过程中背要打直,不能罗锅,身体也不能太过僵硬。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

  3、松腰松髋

腰为主宰,腰胯放松

  腰为主宰,腰胯放松。只有松才能气沉丹田,只有沉才能稳。演练太极拳不僵不硬,动作便灵活。

  4、分虚实

  在太极拳中,虚实”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单的理解,实”是稳定,虚”是变化。虚实是相互转换的,在虚实的变化中以求灵活与稳定。

  5、沉肩坠肘

  肩不上耸,肘不上悬。肩肘自然下垂,均追求一个松”字。做到了沉肩坠肘,动作才舒展、圆活,在技击中才能够攻中有防、防中带攻。

  6、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的演练过程均以意念领先,以意念为主导,以意领气,意到气到,气到力到,力由脚发,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不用拙力。

  7、上下相随

  演练太极拳要求手、眼、身、法、步周身协调,意领神随,动作上下相随,一动皆动。若有一处不动,则笨拙,则散乱。

  8、内外相合

  太极拳有内三合与外三合。外三合包括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包括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演练太极拳要求内外合为一体,形显神达、神形兼备。

  9、连绵不断

  连绵不断均匀柔缓、动作如抽丝,是杨式太极拳的一个特点。较高层次的太极拳演练中要求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连。在太极推手与太极对练中,要求做到沾、粘、连、随,连绵不断,如果有一处断了便不流畅,就会丢手给对方有可乘之机。

  10、动中求静

  太极拳要求动中求静静中动。在演练太极拳时要心静,全神贯注,以静御动,虽动犹静,在这种动中求静的状态下,才能够听到对方的劲力,将太极拳那种从容淡定、静如山岳、动如江河的风格展现出来。

  图老师小结:综上所述,武式太极拳的核心是刚柔,通过学习太极拳我们能体会到太极拳不仅是门武术,也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初学太极拳一定要慢练,只有慢才能领会到太极拳的精神要领。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武式太极拳 从武式太极拳谈太极拳的刚柔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 从武式太极拳谈太极拳的刚柔

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内功心法精要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内功心法精要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武式太极拳 108式太极拳练习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 108式太极拳练习

武式太极拳 如何学好武式太极拳的精髓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 如何学好武式太极拳的精髓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太极拳教程 武式太极拳论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武式太极拳论

武式太极拳 简述武式太极拳的招式特点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 简述武式太极拳的招式特点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练习的五项原则

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练习的五项原则

冬季养生小常识 男人保健必学5大方法

冬季养生小常识 男人保健必学5大方法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