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松”与“沉”怎么练

大屁股水哥

大屁股水哥

2016-03-26 02:05

太极拳教程 “松”与“沉”怎么练,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通过长期的练习才会用所体会,那么你知道太极拳的松沉”是什么吗?怎么样练出太极拳中的松”与沉”?不清楚的话就赶紧来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太极拳教程 “松”与“沉”怎么练

  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通过长期的练习才会用所体会,那么你知道太极拳的松沉”是什么吗?怎么样练出太极拳中的松”与沉”?不清楚的话就赶紧来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什么是松”

  首先,谈谈松”的问题。凡是练太极拳的人几乎都知道松。每一个初学者在开始学拳时,老师说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松”。为什么练太极拳要从松入手呢?这是由太极拳的本质决定的。我们知道,太极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武术、导引术、中医经络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的理论基础是太极阴阳理论。其练习方法别具一格,要求用意不用力。其外形动作是梢节引中节随根节催,螺旋缠绕,节节贯串。练习者从松静入手,先以外形动作引动内气,再逐步以内气来带动外形动作,最后达到内外相合,刚柔相济,阴阳交融。它是一种以柔克刚,外柔内刚,刚柔相济,至柔至刚的武功修炼。然而,一般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拙力僵劲,肌肉、韧带、关节等都很紧,经络不通,全身协调性差。如果不放松,不但无法做好太极拳的外形动作,而且无法培养丹田之气,更谈不上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可以说,练太极拳第一要领是松。如果不从松入手,就无法练习太极拳。更无法得到太极拳的精髓。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

松则灵,灵则虚,虚则静,虚则无所不容

  松则灵,灵则虚,虚则静,虚则无所不容,静则无所不应;松则通经活络,丹田之气能循经走脉,畅行无阻,入于骨髓,充于肌肤,贯于四梢,归于丹田;松则全身协调,才能做到 意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以腰为主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松则人体处于高度自然状态,意气神形合一,技击时才能实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称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沾黏连随,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后发先至;松则稳静心性,修养脑力,清醒智慧,培养丹田之气,是增长内劲最佳的手段。只有放松练习,才能获得入里透内、松活抖弹的内劲。

  何谓松?简而言之,即是意松体松,内外皆松。首先是意松。人生在世,难以摆脱世俗纷扰;凡夫俗子,无法保持内心清静。因此练拳时首先要洗心涤虑,平心静气,放下包袱,物我两忘,进入一种非常放松的精神状态。其次是体松,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肌肤骨节都要松开。松的关键在于全身筋络松开,筋络松开的关键在于节窍的放松。要用意念贯注于节窍,想着放松,以意想窍,循窍而行,日日贯注,功久,节窍自然松开。要虚领顶劲、含胸拔背、胸空腹实、气沉丹田、松腰落胯、圆裆扣膝、五趾抓地、涌泉穴要空;要沉肩坠肘、塌腕舒指、劳宫穴要空。其中最重要的是肩和腰胯的放松。两肩要松得手臂像是用绳子挂着一样,腰胯要松得身体像坐在板凳上一样。这些要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非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练习,难以达到。总之,松是在意念放松情况下实现的人体的自然状态。它是一种精神饱满状态下的意念和肢体放松。初学者不易把握,一提到放松,往往就是一副四肢无力、懒洋洋的样子。其实这并不是松而是懈,应注意二者的区别。

太极拳教程 “松”与“沉”怎么练(2)

  什么是沉”

  下面,再谈谈沉”的问题。所谓沉,即气沉丹田,松沉入地;经络全开,躯干所系,皆下沉也。练拳时,全身松净,即为沉也。沉即气不上浮,上浮为病。气,即内气,也有的书上叫中气。陈鑫云:不滞不息,不乖不离,不偏不倚,即是中气。”太极拳是内家拳,强调内功修炼。当代著名太极拳家冯志强先生说:练内功,首先是练内气。气为劲之体,劲为气之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气质量的高低,即反映出太极功夫的高低。练内气,就要意守丹田。俗话说:拿住丹田练内功”,这里所说的丹田”即中丹田。它位于肚脐深处的神阙穴内。中丹田为内气的发源地”、总仓库”、蓄水池”。

  心静体松,经常意守丹田,使小腹饱满,要注意心火下降,心肾交流,两肾抽换,这样才能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虚至虚灵的效果。培其根枝叶自茂,润其源流脉自长”。丹田气足,然后在意念的引导下,顺督脉而上经百会、神庭、人中,通过舌头搭桥而接于任脉,再顺任脉而下,经膻中、神阙、达于会阴。然后,松腰落胯,使内气经两腿内侧下沉,从涌泉穴入地。此为浊气,将其吐尽。然后,再将清气提起,顺两腿外侧而上至命门,沿督脉而上,往复循环。即所谓大周天循环。再练习开合,开时,丹田之气,贯于末梢,上达于手指,中指领劲,下贯于足趾,需把内气贯足;合时,末梢之气,收于丹田,需把内气收成一团。练拳时,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每一动作要求作到意到、气到、劲到。久而久之,丹田气足,通经活络,营卫全身,祛病强身,体魄健壮。陈鑫云:气不由中心丹田而发,则气无所本而失于狂妄;气不充至肌肤毫末,则功夫短少而气歉,则外强中干,必至失败。此内劲不可不研练也,果能研练至此,则神乎其技也。”

  以上所述是关于练气的方法,其关键是一个沉字。武禹襄云: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王宗岳云: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陈鑫云:胸要含蓄,气降丹田,无留横气于上。”这些太极前辈所言,都说明沉气的重要性。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气沉丹田,松沉入地等都好理解。开得时候,气贯末梢这与沉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很好理解的。因为气本是一种物质,且为流体,在心静体松的情况下,周流全身,本身就有沉坠之感。气贯末梢时要把内气贯足,要充至肌肤毫末。这就是太极高手为什么会两臂如棉裹铁异常沉重的原因。因此,沉乃太极拳之根基。能沉气,脚下即有根,不怕被人推倒;能沉气,就能做到劲起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能气沉,则神凝,周身极其虚灵,其用大矣。

  随着自己太极功夫的提高,对于松与沉的理解也会不断提高。这时才会逐步发现,原来松和沉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松才能沉,反之,只有沉,才能真正放松。松不离沉,沉不离松,气沉之松,才是真松。练太极拳要松,而且要大松,要松透;练太极拳要沉,而且要大沉,要沉透。所谓一松百松,松得周身毫无拘滞之力,软若无骨;同时要沉气,周身如皮囊,充满混元之气,松沉而富有弹性。两臂松得如挂在肩上,同时又极为沉重,如灌满铁砂,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全身上轻下重,两脚落地如大树之根深深扎入泥土之中,身体如枝干,虽经历狂风暴雨,能随风摇摆而不倒。这种松沉持以虚无的气势,是以神和意来统率的,感觉异常灵敏,在推手中能作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后发先至,意在人先,化敌于无形,攻敌于不备,劲起陡然,冷快绝伦,松活抖弹,入里透内,所谓撒去全身皆是手也。此时才真正体会到原来太极拳的松沉竟有如此神妙的威力。

  松沉无止境,奥妙无穷尽。练一层功夫,得一层奥妙。练太极拳要处处注意松沉,时时注意松沉。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但在练习中不要刻意追求丹田之气,更不要去关注气的走向。平时练拳要心静体松,虚领顶劲,提起精神,注意力放在拳的要领上。意守丹田,但不能死守,要若即若离,顺其自然。练理不练气,练气则滞,滞则不灵,练理,理直而气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习练太极拳一般有三阶段,即柔顺阶段、沉着阶段和虚灵阶段,以太极拳的刚柔来说,就是积柔、成刚、刚柔无迹、虚至虚灵。虽有三个阶段,而又密不可分,待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升华。而在柔顺阶段,首先要解决的矛盾就是在去掉拙力僵劲的同时培养和建立柔顺之劲。应从松沉”入手来解决这一矛盾。如果初学者一上来就求轻,则不仅不易去掉拙力僵劲,而且会更拘谨、更紧张。若专求轻,还容易导致神意涣散,气势散漫而偏软。而由松沉入手,不仅可以松化掉拙力僵劲,而且会松中有沉,益于柔顺的培养,又易渐入沉着。

太极拳教程 “松”与“沉”怎么练(3)

  所谓松沉,就是放松之中有沉坠的意思。首先是放松松开,使全身内外、四肢百骸、筋韧皮肉尽可能地放松松弛;松外就是身肢放长、伸筋拔骨、肌腱拉长、筋肉离骨、骨节开张,使经脉舒顺通畅,丝毫无滞。譬如地下之沟渠,不塞而水行;输送之管道,不堵而流通;人体之经络,不闭而气通。

  如何操作呢?操作在心,心想放松,则全身内外无不放松;心想松开,则筋肉竹节无不松开。操作的诀窍在意气贯注经穴。经络犹如山谷中之通道,山川间之河流;经穴则犹如城镇和村寨,依靠通道和河流相互通达,经穴是内气流行最活跃、最敏感之处。位于骨节之处的经穴谓节窍,是内气人于骨髓的窍门。意气贯注经穴 就是意想各节的节窍,如意想肩的节窍(肩井穴)放松松开,久之则肩关节自然放松松开;意想肘的节窍(曲池穴)放松松开,久之则肘关节自然放松松开;意想胯的节窍(环跳穴)放松松开,久之则胯关节自然放松松开;意想胸的节窍(膻中穴)放松松开,久之则胸自然放松松开,等等。以此类推,以意想窍,循窍而行,日日贯注,昼夜贯输,则筋肉自然离骨,骨节自然开张,达到放松松开的效果。又由于意为气头,气随意行”的作用,所以在意想节窍放松松开的同时,内气由节窍人于骨髓之中,节节贯注,而又出于骨缝,充于肌肤,通于经络,达于四梢,则放松之中有沉着,久之便能达到松沉的效果。另外,周身内外上下除顶劲虚领、舌舐上腭和会阴上提外,其余各部位都要有向下放松沉坠之意,如沉肩坠肘、胸空腹实、塌腰敛臀、坐胯屈膝、气沉丹田、上虚下实等等。不论是站桩、定式,还是在周身运动时,都要想着放松松开沉坠,例如两手领臂向上松虚棚领时,手臂各节既要放松松开,手臂之阴面又要在沉肩坠肘、腰劲下沉的同时而有向下沉坠的意思。如此功行日久,不仅拙力僵劲自去,柔顺之劲亦会油然而生。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jq/)

  所谓柔顺,即周身内外和顺柔韧的意思,非柔软之谓。和者,心内中和之气;

  顺者,流畅通贯无滞无背之意;柔者,相对刚而言,非软非硬,非轻非重,顺之劲即以心内中和之气,行如柔水,流畅通贯周身内外,盘绕回旋,缓缓流淌,无停无滞,无间无断,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而成太极柔韧之劲。柔中而有沉着,则外形似柔而内中有刚,功行日久,刚从柔中生出。

  所以,由松沉入手求柔顺是初习太极拳者去掉拙力僵劲,进入柔顺阶段,培养太极柔韧内劲的关键和方法。

  因此,从松沉入手是练好太极拳的不二法门。希望习太极拳者在练习的过程中,始终牢记松沉”二字。练拳需有恒心、耐心,不可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循序渐进,静心慢练,息心体悟,方有所得。人人各具一太极,但看用功不用功,只要日久能无懈,妙理循环自然通。”如方法不对,虽花费毕生之力,也难以进入太极殿堂。学者勉之。

  图老师小结:怎么样?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你对怎么练习太极拳的松沉劲应该很有把握了吧。练习太极拳贵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很难练出真功夫!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太极拳教程 “松”与“沉”怎么练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松”与“沉”怎么练

太极拳视频 如何练太极拳才能做到松沉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如何练太极拳才能做到松沉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中定与松沉教学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中定与松沉教学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中松沉与松活的内涵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中松沉与松活的内涵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太极拳视频教程 谈太极拳的松及与沉的关系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教程 谈太极拳的松及与沉的关系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步”与“身”怎么练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步”与“身”怎么练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减肥食谱 男人必吃10款中式减肥瘦身餐

减肥食谱 男人必吃10款中式减肥瘦身餐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大师告诉你什么是“松”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大师告诉你什么是“松”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