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浅谈技击在实战中如何灵活运用

高许平

高许平

2016-03-26 00:25

太极拳教程 浅谈技击在实战中如何灵活运用,技击是检验太极拳练习的一个提高,习拳者都知道技击在实战中的实用性很高。太极拳的特点就是除了健身的作用还能起到防身的作用,太极拳教学中对技击也有个很好的讲解,下面跟着太极拳教程一起学习一下。

太极拳教程 浅谈技击在实战中如何灵活运用

  技击是检验太极拳练习的一个提高,习拳者都知道技击在实战中的实用性很高。太极拳的特点就是除了健身的作用还能起到防身的作用,太极拳教学中对技击也有个很好的讲解,下面跟着太极拳教程一起学习一下。

  对技击的认识

  众所皆知,对真理的认识是个长久的辨证研究才能完成的,就是不断的认识,在认识中领悟出新的发现。太极拳技击也是这样一步步的被人们认识发现。

  对太极技击有个认识再认识、理解再理解的过程。在认识的过程中去学习、去练;在理解中去学习、去悟。运用这个公式,认识中学,认识中练,反复认识;理解中学,理解中悟,对待技击,理解再理解。

  反复理解;在认识理解中认识到太极技击是太极拳综合功力的大工程。太极技击有三条原则,第一、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也;第二、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第三、用意,不要用力,上下相随,其根在脚,形于手指。

  离开了以上三大原则,技击就失去了技击的意义,也不再具有太极拳的特色。

  拳论云:外面之形,秀若处女,不可带张狂气;一片幽闲之神,尽是大雅风规。”这是先贤在一二百年前,在实践中、在实战中体会出来的盘拳和修炼的风采。这个外形与上面我说的技击三原则是相吻合的。

  临场实战,用意不用力,方可秀若处女;动则阴阳变化,方可一片幽闲之神;周身轻灵,方显现大雅风规。

  空

  祝先生大师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受到京城太极拳界三位大师吴图南、杨禹廷、汪永泉的点拨。三位太极拳巨匠身上手上的共同点是空,透空。他们的身体状态符合《太极拳论》说的形于手指”,陈鑫论妙手空空”,《授秘歌》全体透空”。

  中空道通是太极功夫的最高境界,招式一点都不能加不能少,极静极空,什么都没有的境界。

  去拽大师的衣服时,将衣服拽起来,再也拽不动了,感觉衣服与人身一体,人与地是完整的一体。拽不动仅仅是拽的部位拽不动,而衣服松柔,如果身上有力,揪起衣服是直角,衣服也有力,那就是身上不松不空。

  劲

  有的老师有几十种劲,不知劲从何来?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空,妙手空空”全体透空”,练劲身上永远也不能练空,身上空无就什么都没有了,老子说:有生于无。”

  无即是有。学生、弟子向师扑来,劲没发出来,劲路被堵,脚下浮起被发出。弟子便传出,师拿劲好,堵劲好,其实师站立着一动不动。欲求太极真谛在技击场有所建树,练劲不会有太大的突破,练劲是练棍,越练越僵,关节僵而紧。练家不可不悟,拳家不可不察。

练家不可不悟,拳家不可不察

  说准确点,推手不是练的太极八法的八种劲,而是训练身上、手上皮肤的触觉神经的灵敏性。

  根

  拳论云:其根在脚。”太极拳真谛在脚,阴阳变化在脚,拳家没有一双太极脚莫谈拳。先贤在《授秘歌》,请注意是秘”歌中明示,无形无象”者为师,身体没有任何动作,手上没有任何动作,你便被击飞身而出。

  或脚下飘浮六神无主极想寻一根拐棍救驾,或头晕气截极有逃意但动之不得。所谓能达到无形无象,来自于空无,心脑有动意身上的空无也就不存在了。

  脚开得大不是真根,两脚一肩宽为好。京城杨式拳代表人物汪永泉大师,站立两脚一肩宽。两脚开大,脚下变动不灵活,易受人制。

  技击场上不是随便就上去的,技击是大工程,要潜心修炼,经过苦修酷练,习拳明理,将自己从里及表,练静练松练空。百人练拳不一定百人可以技击。由于性格、个人爱好、文化背景、道德修养不同,所以百人修炼,不可能百人都是技击高手。并非太极拳种不完善。

  太极技击是艺术,只谈技论打绝非全面的技击,因为没有韵味,唯有松空可称为艺术。一片幽闲之神,尽是大雅风规”,这是迷人的艺术,醉人的艺术。

  评估当前太极拳和太极技击的总体水平,不是看哪一家、哪一门派,或者哪一位专家、大师的作用。当代拳家对杨无敌”望尘莫及,自叹不如。以京城太极拳家而论,吴图南、杨禹廷、汪永泉、崔毅上等大师,我们只有仰望。

太极拳教程 浅谈技击在实战中如何灵活运用(2)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昌盛,政治稳定,有了一个安定的练功环境。至今已有三十个年头。当初的练武人已经五十岁左右。他们从少年到中年,以工资为生,始终没有一天苦练十几个小时的条件,基础功不扎实。

  而已故大师们,年轻时每天练功习武十二个小时以上。杨禹廷顶着星星爬城墙到郊外练功,搂膝拗步进,倒撵猴退,以公里计算。崔毅士在桌子底下盘拳,功夫可见一斑,那时的崔老师已近不惑之年。

  从教授学生静功推手到动功技击,要有一个相当层次的升越。突破静功层次有相当的难度。拳家运用太极拳的松柔、开合、虚实、轻灵的特性,对弟子拿、化、打、发,运用自如,身上放松,手上也有分寸。

  一旦遇生人较技,便浑身僵紧,手上有力,剩下的只有着法和本力。当代擂台上,对付武术高手、洋人搏击家的擂主,只有辛劳公安、武警的散手队,我们太极拳家是没有份儿的,似乎是个遗憾。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武术之一,具有很好的技击作用,太极拳技击原则有以下九种。

  (一)指掌捶手太极武装之本

  太极以发劲用着为阴阳之双环,闭着”在求伤而不仆、阳也;发劲在求仆而不伤、阴也;发劲属于四正(掤捋挤按),闭着”属于四隅(采挒肘靠 ),四隅应用时有二,(一)在求敌自动迎拒以生粘(二)至本人四正已出圈外闭着”以济其穷。

  此项指掌捶手乃补助四隅之用,均须专练以加强其硬度,乃成为武装之太极拳,否则乃系蜡枪头,敌尚不觉而己之指掌已感痛楚,自失去技击之功用。

  (二)各别击发加强弹出之本

  太极拳第二趟拳除破擒拿外,内中有各方面发劲之练习,乃用一手或双手向各方发出,系有习惯后才能渐次加强其弹出之劲。

  等于有弹第之武装,方有临阵之可能也。

  (三)紧敬径劲开门出手之本

紧敬径劲开门出手之本

  紧者姿势紧凑不漏隙。敬者提起精神不外散。径者取敌最近之身之一点(不可舍近求远之意),劲者张弓蓄劲以待敌,此四字乃开门出手时之精神姿势,劲别与求粘之点,必如斯;乃无空隙为敌所谓。

  (四)水磨比滴太极进圈之本

  圈者一人手足所及之范围,如欲进入敌圈、必须一手攻、 一手防之,两手抽丝旋转而入之。如水磨之、一手转磨, 一手加水之姿势,并以中正之身段而入之。 至身段之高下以己肩与敌之肩平为合度, 则此既攻既防,亦防亦攻进入敌圈为最安稳之进圈法。

  (五)采挒肘靠由击转粘之本

  进入敌圈以后,以采挒为先,采者制住敌之手,促显敌之劲。挒者击发敌之身,诱引敌之劲,采挒运用之后,倘本人身出圈外,则以肘济之,肘出圈外则以靠济之。以后既不欲求粘敌之身手,乃因采挒所及、敌不得不动,以生迎拒,有迎拒则两者自然粘住,粘则太极拳之处显矣。

  (六)沾粘连随缓急相应之本

  沾粘在手,连随在步,沾者制住敌之一点而不移,粘者贴后转换,粘点如先用掌粘、后转腕粘、再转臂粘、虽转换而不离开谓之粘;连者敌劲来袭过猛时,退后足转化而不离之谓;随者彼此应迈步前进而不脱之谓;统此四者谓之功。

  然此功之得必经丢匾顶抗四病而来;顶者沾之太过而生硬,匾者粘之不够失其粘,丢者随曲太过而脱离,抗者就伸太快成撞碰。能得久于推手、肘之调整,则四病去而四功生矣!

  (七)空洁挫揉调整粘走之本

  凡初次用劲者,均须经过顶匾丢抗”四病,而进于沾粘连随之四功。惟求四功有时不择手段,易犯俯仰断接”之四病,因求与敌沾粘不脱为主,则身体不免发生俯仰二病;与敌连随相应为主,则沾粘之劲不免断断接接。

  有俯仰、则一面缺陷易为敌所乘,而变化无从。有断接、则敌可乘隙变化,或脱开无法与之粘走,则敌不易制,而劲不易懂。因此必须求沾粘连随于不断不接不俯不仰之中,则须采用空洁挫揉四字以调整之。

太极拳教程 浅谈技击在实战中如何灵活运用(3)

  空者转换沾点以深其劲、则不致生仰病;洁者紧粘加强以补其劲、则不致声俯病;挫者弯后腿顿挫以化之、而不必退,则劲仍沾粘而不易生断病;揉者用微圈紧贴随之以走,随时可发劲、则经毋须用接而无病;是则有空洁挫揉之调整。

  则俯仰断接之四病、而丢匾顶抗亦不致有。于是沾粘连随之十足功用生,以此粘走阴阳相济谓之懂劲。

  (八)接骨逗榫指向发点之本

  凡发劲须发在敌之垂心中,而后敌可整个为之跌出。故向敌发之点,必须在敌为进攻力的中心焦点内。如能针对此中心以逗之蓄转而发之, 然后敌有整个跌出之所能,是谓之接骨逗榫。

  (九)如泉涌出发放用功之本

  向敌发出之点既能接骨逗榫于先,惟对敌发劲上下线路,必须成为抛物线,如泉涌出、针对敌之后足跟方向以发之,则敌所浮起而根断,本人所用之劲须如切菜之切,切菜者先以半园游荡而后以力根切之。

  则此劲发出所谓恰到好处,使敌跌出而不失太极拳之义,且无虑对方顶抵之相衡。

  37式技击教学

  一、中”。指伸曲开合之未发谓之中”。意思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要保持立身中正。

  其一,指尾闾中正神贯顶”,要使脊柱保持中正,不能偏倚。顶头悬”之意是将下颚略下倾,这样能使呼吸通畅,充分发挥腹式和胸式呼吸的功能,保持心气中和。

  其二,指中定”之意,意思是五行”保持平衡,无论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均能自由运行,无偏倚的弊病。

  二、正”。每一个姿势,务必力求端正,最忌偏斜。无论什么动作,均要使重心稳定,不能前倾后仰。重心稳定才能使开合灵活自如。否则易犯"虚实不清"的弊病。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

  三、定”。指寂然不动”的意思。要求保持神智稳定。《大学》:知止而后有定”,意为懂得至善则为定。定的表现为心气清和,精神贯顶”,为道家之本也。在练太极拳时,必须精神上保持清静无为,不受外界影响。《神会语录》:即定之时即是慧,即慧之时即是定。”

  四、安”。安然之意,切忌牵强。于自然中求动作均匀舒展,无呆滞之感。

  五、静”。静是要求精神上高度集中。关于静有诸多的解释。

  《大学》: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老子·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妙。”

  练太极拳讲究静”有三种境界

练太极拳讲究静”有三种境界

  (一)身静:呼吸平稳深长,即气沉丹田”。中国称丹田有三:脐下为下丹田;心窝为中丹田;两眉之间为上丹田(见《抱朴子·地真》)。气沉丹田是指精神含蓄。《黄庭经》:丹田之申精气微,……玉房之中神门户。”其道理即在于此。

  (二)心静:指动作轻灵贯串。中国古代以心”为精神上之主宰。动作轻灵贯串,即是表现精神上已能高度集中,无旁驽之弊。

  (三)意静:指身舒展自然,即为无为之至高境界,不是简单能达到的。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锻炼,而且需要有极高的"悟性"。

  六、轻灵”。轻”相对重而言,这是太极拳相对其他拳术最为主要的特征。轻也可作柔”的解释。

  《十三势行功心解》说:极柔软而后极坚刚。”灵”是指动作必须灵活,也含灵敏之意。由轻灵而能松沉,由松沉而能粘黏,由粘黏而能连随,继之不丢不顶。轻灵并不意味着松懈,也不能用爆发力,用爆发力则陷入双重。

  松懈和双重是练太极拳的两大弊病,必须十分注意。练太极拳讲究似松未松,将展未展”。任何一个动作,包括出拳、出掌、或是出腿,均不能伸直,也不能并紧。任何一个动作都要求协调,不能有缺陷。

  图老师小结:技击的练习需要扎实的太极拳的基本功,只有在基本功扎实后,才能在其上继续摆各种姿势。技击的练成对我们不仅具有健身作用,对我们自己也起到保护的作用。因此,练习太极拳的好处真的是数不胜数,这个就是希望我们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太极拳教程 浅谈技击在实战中如何灵活运用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浅谈技击在实战中如何灵活运用

太极拳视频 浅谈按劲在太极拳实战中的运用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浅谈按劲在太极拳实战中的运用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太极拳视频 浅谈掤劲在太极拳实战中的运用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浅谈掤劲在太极拳实战中的运用

太极拳视频 浅淡太极拳在实战中的具体运用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浅淡太极拳在实战中的具体运用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太极拳视频 掤劲在太极拳实战中的运用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掤劲在太极拳实战中的运用

太极拳视频 浅谈浑元力在实战中的几种运用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浅谈浑元力在实战中的几种运用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太极拳教程 想手脚更利索只需做三分钟运动

太极拳教程 想手脚更利索只需做三分钟运动

"三高"妈妈的孕检三步曲

"三高"妈妈的孕检三步曲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