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论太极拳和兵法之间的关系

Lydia安静

Lydia安静

2016-03-25 23:41

太极拳教程 论太极拳和兵法之间的关系,虽然已经进入和平年代,我们都不需要武术,但是我们不得不了解武术,太极拳教学被现代人用作养生,但是太极拳的本质是门武术。太极拳的特点刚柔相济、以柔克刚,这些都与兵法相符合,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太极拳教程 论太极拳和兵法之间的关系

  虽然已经进入和平年代,我们都不需要武术,但是我们不得不了解武术,太极拳教学被现代人用作养生,但是太极拳的本质是门武术。太极拳的特点刚柔相济、以柔克刚,这些都与兵法相符合,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太极拳是武术,亦是兵法

  太极散手是太极的最高境界,是众多习武者的梦想。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与兵法相符,把太极拳运用到兵法中是完美的结合。

  武学讲攻防,攻防讲兵法,如不研究兵法,就变成胡打乱冲了。如果一支军队在打仗前没有战前动员和准备,等来了敌人才现招兵马,能来得及吗?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和防身自卫,还能把自己培养成有指挥才能的军师。

  那么,我们指挥谁呢?是指挥千军万马。有人一听,这不是大白天说梦话吗,不就是太极拳吗,不过是一拳一脚,一招一式而已,哪有什么千军万马,又有什么兵法可言呢?此言差矣!你若真能把太极拳的内涵思想弄明白,你非一般战士。

  太极拳是种武术,练习太极拳能增长大智慧,现代很多商人都练习太极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太极拳让他们在商场上游刃有余。

  千军万马是什么?周身所有神经就是自己的千军万马,足够让你领导的,如果你的水平能力不够,它就不会听从你的调遣,你就调动不起它来,或者说是呼叫不灵。太极拳就太极拳从拳脚功夫而言,不也是要把它训练得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吗?

  太极拳学攻防不离兵法,而且隐含着极其深厚的阴阳哲理。万物离不开阴阳,有道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修炼太极功夫,主要是修松静安神阴阳互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

  我在太极诗歌中写道,有无无有阴阳走”,也就是重在阴阳的变化。这个拳无论怎么动,都是离不开阴阳的。太极拳的动静虚实松紧,讲的就是这个理。如不能理解这点,练的就只是操,只有理解太极拳内在的,练的才是拳。

  练习太极拳要去心静体松,对现代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每天面对着各种压力,导致我们神经衰弱,练习太极拳能缓解精神压力。

太极拳所要求的东西

  无论在拳经中所述,还是众多拳师所讲的,太极拳所要求的东西,好象就是松呀紧呀,虚呀实呀,看起来都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可现实中,并不是这样。

  在公园里许多打太极拳的人,有的甚至是国家颁发很高段位的人,不懂阴阳之理的大有人在,虽然他们能把拳经背得烂熟,却未能在拳上落实好。

  拳打不出名堂,究其根源,就是没有真正去重视拳劲所讲的阴阳、虚实、松紧”等,没有重视就更说不上懂了。如果太极拳爱好者能弄懂了这个道理,就能少费十年的力气。

  练拳就是在修炼自己,时时刻刻调整自身的阴阳虚实平衡能力,就是阴阳互换无端,处处都有一虚一实,虚实处处含阴阳而互换,无处不在。当然,修炼的程度、深度不同,就有不同层次的感悟。

  再说阴阳,王宗岳太极拳经中说,不偏不倚”,就是说阴阳平衡,阴阳不平衡就会偏,不平衡就要倚。如果练拳时出现这种拳病,就要多加注意了。但很多人忽略了这个环节,最终好高骛远白费力也。

  王宗岳拳经上还说,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这就是说如果你没在阴阳上琢磨悟道,那就只是比划拳的架式罢了。

  因此,不懂阴阳就会自然出现拳中偏滞两病,这就是拳经中所道,欲避此病,须知阴阳”。且不讲懂劲,就说身上各部听自己的使唤了没有,如自己身上还没听使唤,就想提前求懂劲,就是太着急了。

  要想把自己先弄明白,得需要多久呢?相信这才是太极拳爱好者真正关心的事,说句实在话,只要方向没错,个人肯练,时间不会很长,决非十年不出门,可以说三、五年定会大见成效。

  要想练好太极拳,就要有太极拳的思想,如果一边比划着太极拳的外架,心里却没有想着太极拳,那还怎么能练成太极拳呢?太极拳除了练一些功法之外,更重要的是练出自己的心性来,一旦能真正的理解,灵活运用并融进了兵法思想,才算懂了太极拳。

  太极拳可以用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前者具有绝对性,而后者则有相对性。太极拳无论内外家,各自都有它的攻防特点,高级拳家自古都把太极拳和兵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内家拳更为突出。

  内家拳特别强调心法,心法的训练包括战略战术,内心思想培养,强化随时带着侦查敌情的意识,去训练每个部分,学会调动兵力。说到用兵的战略战术,兵法是讲攻心为上,古人云,将不论勇在于谋,兵不论多在于精,所说的就是调兵遣将的重要性。

  太极拳人如果既能把自己的筋骨练得强悍有力,又能把自己所学的心法与兵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那就是文武双全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只张不弛则不能立足于世,这也就是文武之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道理。

太极拳教程 论太极拳和兵法之间的关系(2)

  纸上谈兵的兵法战略与实际打仗指挥是不同的,但其理相通。作为将帅是领导千军万马,有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包括每个兵卒;太极拳人也领导千军万马,是自己的肩肘腕胯膝顶颈胸腰背等全身各个部位。

  指挥官用兵的技巧与优劣是平时的培训问题,这也和太极拳人在使用功夫时调配自身四肢百骸一样,跟平时训练得是否得法、心法修养有多强大密切相关。

  优秀的太极拳人在意识上下的功夫较大,有很强的战略思想,因此,意也被称为主帅。古人传说岳飞习武讲,身为老营意是主帅,手脚为兵卒气是先锋”,用在太极拳上,就是意是主帅,身是老营,肩胯为军旅,肘膝为团营,手足为连排,神精是哨兵。

  在战争中,军事家讲究巧妙用兵,也就是说重视调兵遣将,绝不强击豪打蛮干,军事家和太极拳家同样是在攻心战略战术上下大功夫。打仗时是风云变换,瞬息万变,不可有丝毫马虎,稍有不慎,就有着全军覆没的危险。

  军事家要想打胜仗,就要有高超的指挥才能,能巧妙调配兵力,兵不厌诈,常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敌人。能在极其困难的恶劣环境出奇制胜,就要靠平时得法的修炼,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指挥家,太极拳家也是如此。

  太极拳家是以意识来指导周身的各部,让身体的内外处于一种随叫随到的状态,就是受到意识支配时,全身各部都能有灵敏反应的状态,达到周身内外步调一致,这就需要处处有着整体意识。

  比如与人交手时,首先,要利用好我们的眼睛,要瞬间看到对手的高矮胖瘦,并观其情,从对手的眼神里研判出他的喜恶;然后,在左顾右盼中迅速决定使用什么样的交手对策;最终出奇不意,攻其不备,轻松取胜。

  要想调动好自身所有兵力来发挥最大指挥能力,就要战胜自己,俗语说:最难战胜的是自己。这是说来容易,看来也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的事。

  指挥家也好,太极拳家也好,需要具备快速的反应,细致周密地分析问题,能果断决策不犹豫,要有发现破绽果断出手,信手而应,战场上杀敌瞬间定生死,太极拳家与人交手时也是不能有半点犹豫的。

  如何调动全身内外的兵力呢,这颇具技术性,需要用一个极科学的行功方法来培养全身神经的活跃性。神经在一个人的身上无所不在,没有一点缝隙,如水一样的密集。

  练习太极拳的十项要领

练习太极拳的十项要领

  1、虚领顶劲

  练拳时要心静体松,立身中正,下颌略收,舌舔上颚,呼吸沉细自然,颈直但不可牵强,用神贯顶。

  2、含胸拔背

  太极拳讲究的是身正中直,在练习的过程中背要打直,不能罗锅,身体也不能太过僵硬。

  3、松腰松髋

  腰为主宰,腰胯放松。只有松才能气沉丹田,只有沉才能稳。演练太极拳不僵不硬,动作便灵活。

  4、分虚实

  在太极拳中,虚实”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单的理解,实”是稳定,虚”是变化。虚实是相互转换的,在虚实的变化中以求灵活与稳定。

  5、沉肩坠肘

  肩不上耸,肘不上悬。肩肘自然下垂,均追求一个松”字。做到了沉肩坠肘,动作才舒展、圆活,在技击中才能够攻中有防、防中带攻。

  6、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的演练过程均以意念领先,以意念为主导,以意领气,意到气到,气到力到,力由脚发,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不用拙力。

太极拳教程 论太极拳和兵法之间的关系(3)

  7、上下相随

  演练太极拳要求手、眼、身、法、步周身协调,意领神随,动作上下相随,一动皆动。若有一处不动,则笨拙,则散乱。

  8、内外相合

  太极拳有内三合与外三合。外三合包括: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包括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演练太极拳要求内外合为一体,形显神达、神形兼备。

  9、连绵不断

  连绵不断均匀柔缓、动作如抽丝,是杨式太极拳的一个特点。较高层次的太极拳演练中要求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连。在太极推手与太极对练中,要求做到沾、粘、连、随,连绵不断,如果有一处断了便不流畅,就会丢手给对方有可乘之机。

  10、动中求静

  杨式太极拳要求动中求静静中动。在演练太极拳时要心静,全神贯注,以静御动,虽动犹静,在这种动中求静的状态下,才能够听到对方的劲力,将太极拳那种从容淡定、静如山岳、动如江河的风格展现出来。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

  太极拳训练方法

  虚领顶劲

  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

  指胸、背、肩、肘的姿势,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
指打拳时必须上下呼应

  指打拳时必须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随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

  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如果打拳时软绵绵的,打完一套拳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心率没有什么变化,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

  正确理解应该是用意念引出肢体动作来,随意用力,劲虽使得很大,外表却看不出来,即随着意而暗用劲的意思。

  意气相合,气沉丹田

  就是用意与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与动作一开一合相配。

  动中求静,动静结合

  即肢体动而脑子静,思想要集中于打拳,所谓形动于外,心静于内。

  图老师小结:综上所述,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与兵法相符合,练习太极拳能拥有大智慧。现在是和平时代,我们可以练太极拳强身健体,坚持练习太极拳还能延迟衰老,身体虚弱者可练习太极拳恢复元气。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太极拳教程 论太极拳和兵法之间的关系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论太极拳和兵法之间的关系

太极拳视频 论太极拳练拳和内劲的关系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论太极拳练拳和内劲的关系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太极拳教程 武式太极拳论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武式太极拳论

太极拳视频 谈太极拳腰胯肩之间的关系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谈太极拳腰胯肩之间的关系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太极拳视频 论太极拳呼吸与丹田的关系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论太极拳呼吸与丹田的关系

太极拳视频 谈太极拳与书法之间的关系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视频 谈太极拳与书法之间的关系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关节保健 老人动出好关节

关节保健 老人动出好关节

备孕须知 这些食物千万要远离

备孕须知 这些食物千万要远离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