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洗手的关键是什么

曲未终人将散_

曲未终人将散_

2015-12-14 23:36

给孩子洗手的关键是什么?父母如何教会孩子自己洗手?洗手可以预防孩子病菌感染吗?下面育儿小编来告诉你,赶快来看看那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

给孩子洗手9个关键

  接触事物最多的手,脏的干净的都是手在接触。所以,手是预防疾病的关键。那洗手也是关键中的关键。

  手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最多,也最容易沾上各种病原菌,尤其是手闲不住的孩子,哪儿都想摸一摸。如果再用这双小脏手抓食物、揉眼睛、摸鼻子,病菌就会趁机进入宝宝体内,引起各种疾病。而经常正确地洗净双手,可以显著减少手上所带的各种病原菌,有效预防感冒、腹泻、肺炎、脑膜炎、肝炎、细菌性痢疾等疾病。所以,洗手可以说是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有效的防病措施,是预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1、样洗手才有效?

  为了达到真正有效驱除病原菌的目的,洗手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下面是洗手六部曲:

  ● 用温水彻底打湿双手;

  ● 在手掌上涂上肥皂或倒入一定量的洗手液;

  ● 两手掌相对搓揉数秒钟,产生丰富的泡沫,然后彻底搓洗双手至少10 ~ 15 秒钟;

  ● 特别注意手背、手指间、指甲缝等部位,也别忘了手腕部;

  ● 在流动的水下冲洗双手,直到把所有的肥皂或洗手液残留物都彻底冲洗干净;

  ● 用纸巾或毛巾擦干双手,或者用热风机吹干双手。

  2、用肥皂还是洗手液?

  洗手是用肥皂好还是洗手液好?是否标有抗菌的肥皂和洗手液除菌更有效?其实在家里,只要按步骤充分洗净双手,肥皂还是洗手液,抗不抗菌都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在公共场所,洗手液比固体肥皂相对更合适,因为洗手液是每次按压后取得一定的量,较少有被污染的问题,而固体肥皂则因放置和被人们反复接触,容易被各种病原菌污染。如果与感染源接触过(如护理病人后),可以用含酒精的消毒洗手液,进一步消毒和清洗。

  3、怎样才算洗干净了?

  很多时候人们洗手只是蜻蜓点水,沾点水,涂上肥皂,马上就冲掉,整个过程3 ~ 5 秒钟就完事,甚至用手在水里蘸一下就算洗过了,这样洗手很不到位。要把手洗干净,除了要将肉眼可见的污渍洗掉外,每次洗手需要双手涂满肥皂反复搓揉10 秒钟以上,然后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如果怀疑接触了感染源,还需要反复按照以上步骤彻底清洗。

 

  4、在流动的水下洗手和在盆里洗手效果一样吗?

  在将肥皂和洗手液冲洗干净时,应该采用将双手下垂,让水从手腕、手背到指尖的顺序进行冲洗,这样就不会让脏水再次污染手腕和前臂。用脸盆盛水洗手,祛除病原菌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如果几个人在同一盆水中洗手,不仅起不到除菌的效果,甚至还可能带来交叉感染,染上更多的病原菌。

  5、洗完手后怎样关水龙头?

  在打开水龙头的时候,手上的脏东西已部分转移到水龙头开关上,洗完手如果直接用www.Tulaoshi.com手关水,会造成再次污染。因此,在公共场所最好使用感应式或脚踏式的水龙头;如果必须用手关,可以在洗完手后用干净的纸巾包裹在开关上关水,或者在洗手的同时用肥皂和水洗净水龙头开关。

  6、擦干双手是必须的吗?

  擦干双手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如果不彻底擦干双手,病原菌很容易在潮湿的表皮上残留并迅速繁殖,使用不清洁的擦手纸或擦手毛巾,双手也会再次被病原菌污染,前功尽弃。因此,在洗完手后一定要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包括指缝等处,也可以用热风机吹干。实在没有条件时,可以将双手自然晾干。在家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擦手毛巾,并经常清洗。

  7、什么时候需要给孩子洗手?

  一般来说,在下列情况下,一定要敦促和帮助孩子洗净双手:

  ● 每次吃饭前,或接触食物以前;

  ● 上卫生间前后;

  ● 与动物嬉戏后;

  ● 户外活动后或外出回家后;

  ● 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

  ● 双手有明显的污渍时;

  ● 与病人接触后。

 

  8、怎样在频繁洗手的同时保护好手部皮肤?

  经常洗手虽然有助于预防疾病,但也容易造成手部皮肤干燥、粗糙。所以,要在督促孩子洗手的同时,注意保护好他的手部皮肤:

  ● 用温度适合的水洗手,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 选用性质温和的肥皂或洗手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 用纸巾或毛巾吸干双手,而不是用力擦;

  ● 洗完手后抹上护手霜;

  ● 经常帮孩子剪去指甲,清除指甲边缘的肉刺。

  9、如果没有水,怎样保持双手干净?

  有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在旅途中,无法做到随时用干净的水洗手,这时可以使用湿纸巾、酒精擦手液等擦净双手。这些产品可以在商店买到,最好购买一些小包装的湿纸巾、擦手液,放在随身携带的小包里和私家车上,以备不时之需。

  让孩子爱上洗手的小窍门:

  ● 每天和孩子一起洗几次手,让孩子觉得洗手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 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肥皂和毛巾,激发他使用它们的好奇心。

  ● 洗手时与孩子一起哼唱一定长度的歌曲,如唱一遍生日快乐歌,大约就是10 ~ 15 秒钟,边唱歌边洗手,一举两得。

父母如何教会孩子自己洗手

孩子玩耍后双手总是脏兮兮的,总是要父母给孩子洗手。育儿专家建议,父母可以教孩子自己洗手,让孩子不在养成手一脏就让父母洗的依赖性。那么,父母如何教会孩子洗手呢?

首先,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洗手。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件一件的具体事情,告诉孩子讲卫生的道理。告诉他洗小手洗得多干净,脏东西洗掉了,就不会得病了,手脏就容易抓东西吃,就会得病等。让孩子知道讲卫生就可以不得病,讲卫生的孩子是爸爸妈妈喜欢的孩子。经常给孩子讲道理,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入手,逐渐培养他讲卫生的良好品德。

其次,给孩子正确的示范。教孩子挽起袖口,打开水龙头,双手淋湿并抹肥皂,左右手互相搓手心和手背,再将一个个的小手指头洗一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干净毛巾擦干手。

最后,让孩子养成习惯。孩子刚开始学着洗手,父母不要嫌他慢,嫌他弄湿了袖口,父母要鼓励他的每一次进步,通过督促孩子经常反复地练习,就能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在父母教孩子洗手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讲讲笑话或者故事,来激励孩子自己洗手。育儿专家表示,父母教会孩子自己洗手也是让孩子独立的表现,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做事,从中体现乐趣。关于父母如何教会孩子自己洗手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了解更多请继续关注。

让孩子爱上洗手的小妙招

孩子在婴幼儿期,一般父母都会教孩子摸摸这个写写那个的,即使每位父母育儿教育的方式不同,但是手所接触的东西都是差不多的,正因为手接触的东西比较多才容易被病菌感染,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的帮助孩子洗手,可是有的孩子对洗手很敏感,怎么办?我们该怎样让孩子爱上洗手?

1、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肥皂和毛巾,激发他使用它们的好奇心。

2、每天和孩子一起洗几次手,让孩子觉得洗手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3、洗手时与孩子一起哼唱一定长度的歌曲,如唱一遍生日快乐歌,大约就是10 ~ 15 秒钟,边唱歌边洗手,一举两得。

采用正确的洗手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手上的各种病菌,还能预防孩子感冒、腹泻、脑部炎、肺炎、肝炎等疾病,也正因为如此,洗手成了我们预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线,所以让宝宝爱上洗手并养成常洗手的良好习惯对宝宝的健康来说是有益的。

勤洗手可以预防孩子病菌感染

夏季是病菌活动的高发季节,到处都是病菌的陷阱,时时刻刻都想侵犯我们,尤其是母婴和孩子,因此我们在照顾母婴和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提前对母婴和孩子病菌感染做好预防措施,很多时候孩子的手都最容易被感染的对象,所以我们要格外的小心。那么怎样洗手才可以预防孩子病菌感染呢?

一、用肥皂还是洗手液?

洗手是用肥皂好还是洗手液好?是否标有抗菌的肥皂和洗手液除菌更有效?其实在家里,只要按步骤充分洗净双手,肥皂还是洗手液,抗不抗菌都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在公共场所,洗手液比固体肥皂相对更合适,因为洗手液是每次按压后取得一定的量,较少有被污染的问题,而固体肥皂则因放置和被人们反复接触,容易被各种病原菌污染。如果与感染源接触过(如护理病人后),可以用含酒精的消毒洗手液,进一步消毒和清洗。

二、在流动的水下洗手和在盆里洗手效果一样吗?

在将肥皂和洗手液冲洗干净时,应该采用将双手下垂,让水从手腕、手背到指尖的顺序进行冲洗,这样就不会让脏水再次污染手腕和前臂。用脸盆盛水洗手,祛除病原菌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如果几个人在同一盆水中洗手,不仅起不到除菌的效果,甚至还可能带来交叉感染,染上更多的病原菌。

孩子不洗手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在我们小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就一直教导我们饭前便后要洗手。现而今也是这样,可见洗手对于学龄期的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卫生习惯。为什么说对于学龄期的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卫生习惯呢?因为学龄期的孩子每天都要到学校去过集体生活,这个时候是没有家长在身边的,所以孩子的健康都要靠他自己,如果他总是不记得洗手,那么就会大大增加感染各种疾病的机会,特别是一些痢疾和甲型肝炎之类的严重疾病,一旦感染,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洗手健忘症

最糟糕的是:经常不洗手的孩子,会增加感染疾病的机会,如蛲虫病、痢疾和甲型肝炎等。

如何去制止:父母需要经常耐心地给孩子提个醒,告诉他饭前要洗手,户外活动后回家先洗手,最重要的是便后要洗手。口头提醒之外,还可以做一些有趣的图片,作为视觉提醒,比如让孩子把双手按在纸上,然后描出手的形状,周围再画一些小小的肥皂泡,然后把这幅画贴在洗手池周围最醒目的地方。

防患于未然:为了户外游玩的时候也能使孩子的双手保持清洁,父母需要随身带着消毒湿纸巾,用来给孩子擦手。

啃指甲和抠指甲

最糟糕的是:抠指甲很可能使孩子指尖或指甲两边的表皮流血,甚至引起感染。用嘴去啃那些脏指甲,更容易导致细菌感染。

如何去制止:多数孩子是在感觉无聊的时候才啃指甲玩,比如坐车长途旅行的时候。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让他听听音乐,做做游戏来打发时间。

防患于未然:频繁的提醒不可少。此外,如果妈妈不反对给自己的小女儿修指甲,那么就给她修饰得漂亮一点。当看见她啃指甲的时候,马上提醒她指甲看起来有多么漂亮,她肯定就不再啃了。

教会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从孩子懂事开始,家长就应该时时注意教导孩子这个问题,你千万不要不耐烦,也不要为了省事,总是直接帮助孩子去洗手。你应该不厌其烦的督促孩子,当孩子忘记洗手的时候就去给他提个醒,当然你一定要事先告诉孩子洗手的重要性,通常孩子都是相信家长的,让孩子明白洗手的重要性,孩子便能够自己重视 这个问题,当孩子自己养成了这种良好的卫生习惯之后,孩子的健康就多了一重保障。

教孩子正确洗手预防疾病传播

我们都知道病从口入,尤其是孩子,由于自己没有健康意识,玩起来双手总是脏兮兮的,而吃东西的时候也不知道要洗手。所以母婴专家指出,教孩子正确洗手预防疾病传播。孩子利用双手对周围环境的接触和探索,是孩子最基本也是最需要的成长方式。因为许多孩子没有养成卫生用手的习惯,常常使小手成为传播众多疾病的元凶。

毫无疑问,隔断疾病传播途径,保证孩子健康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孩子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科学家在巴基斯坦的一项研究发现,用肥皂洗手可以将五岁以下儿童与肺炎有关的感染数量至少降低50%。

2011年中国新闻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联合舒肤佳家庭卫生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洗手白皮书》数据显示,北京、辽宁、浙江、云南、陕西等五个省市正确的洗手率只有4%,男性正确洗手率更低到2.8%。这说明正确洗手的意识和方法还需要大力推广和普及。

卫生专家推荐了较为合理的五步洗手法,即湿、搓、冲、捧、擦。整个步骤大约30秒。

1.湿:打开水龙头冲洗双手,双手下垂,水由腕部向下冲洗,然后再涂上肥皂或洗手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2.搓: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图老师,交换进行;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3.冲: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仍然是双手下垂,水由腕部向下冲洗。

4.捧:对于非感应式水龙头,应该捧水冲洗水阀,然后关闭水阀。

5.擦:用干净毛巾、抹手纸或干手机,将双手彻底擦干或烘干。

孩子不光要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还要知道什么情况需要洗手。父母要提醒孩子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洗手: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 西之后;吃药之前;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户外运动、写作业、购物之后。父母要做孩子的好榜样,陪伴 孩子一起洗手,这也是帮助孩子养成正确洗手习惯的有效办法。

知道了教孩子正确洗手预防疾病传播,所以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同时孩子不光要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还要知道什么情况需要洗手。因为例如腹泻性疾病、肺炎、呼吸道疾病、眼部感染、皮肤感染等疾病都可以通过双手传染。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给孩子洗手的关键是什么

育儿百科
给孩子洗手的关键是什么

隆鼻的关键是什么

硅胶隆鼻的危害
隆鼻的关键是什么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父母要拍摄好孩子的成功关键是什么?

摄影 人像摄影 静物摄影
父母要拍摄好孩子的成功关键是什么?

如何让孩子长个 孩子长个的关键是什么

育儿 育儿知识
如何让孩子长个 孩子长个的关键是什么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培养天才宝宝的关键是什么

育儿百科
培养天才宝宝的关键是什么

宝宝学步期的关键是什么

育儿百科
宝宝学步期的关键是什么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孩子入园有恐惧怎么办

孩子入园有恐惧怎么办

如何帮助羞怯的孩子

如何帮助羞怯的孩子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