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宝宝的逆反心理

大金刚小耗子

大金刚小耗子

2015-12-14 20:29

小猪小猪,总觉得自己不幸福,一会儿装扮成长颈鹿,一会儿装扮成斑马,一会儿装扮成鹦鹉……但最后,还是想做一只快乐的小猪。小猪懂得了:做自己,最幸福。为什么,快去问小猪!——金波图为:《小猪变形记》封面书

孩子智商和情商应协调发展

孩子作为一个发展性的个体来到世界上,他所要求的发展应该是合理的、全方位的,而不是畸形的、单一的。在发展孩子智商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孩子情商的发展,这样才能塑造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现代社会型人才。

发展孩子的智力,不知喊了多长时间,家长们也都付诸行动。给孩子报一些特长班,每到周末,孩子们就忙得不亦乐乎,赶场似的接受者寄托了家长和社会厚望的所谓特长教育。的确,孩子们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有所增长,但是家长们却忽略了应该与孩子智商同时发展的情商。因此造成了与孩子年龄不相符地畸形能力发展。主要表现为孩子的智力水平偏高,而与孩子年龄相符合的自理能力、自立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等等水平较低的现象,因此而造成的孩子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家长及成人,任性、自私表现尤为突出,自我中心和自我优越感强,很难与他人相处,语言沟通能力差等等。

今年某电视台举行的一项宝宝智力赛事中,3-4岁的宝宝们对于主持口中连成人都应接不暇的一长串算术题对答如流。但到最后的颁奖过程中,出现了冠军(一名4岁的小女孩)哭闹不止,非要家长抱着才肯领奖的尴尬场面。这或者只是宝宝们智力和情商不协调发展的一个例子。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类似的现实,使家长们在感受孩子在智力方面取得成就的快感和欣慰的同时,默默地咀嚼着孩子情商畸形发展带来的无边苦恼。

发展孩子的智力无可厚非,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家长在发展孩子智力的同时,应该注意到孩子的智商应该与情商协调发展。为了孩子的Tulaoshi.Com未来,为了社会的需要,注意孩子的前面发展,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宝宝。

文/孙国臣

一岁以后要让孩子自己吃饭(1)

一岁以后,让孩子自己吃饭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长端着饭碗,追着孩子跑,而孩子一边玩耍嬉闹,一边偶尔吃上两口,喂上一顿饭要花两个多小时。本来,孩子吃饭是件很正常的事,然而,现在很多家长对此深感头痛。  

自己吃饭是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表现  

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的过程来看,孩子在一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萌动,会表现出较强的自我独立愿望,如爱说我,我来等字眼。他们渴望做一些事情,在学会走路的同时,他们开始想学着吃饭,而且要自己拿着汤匙吃,不愿得到大人的帮助。和走路、玩玩具一样,自己吃饭也是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表现。正是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扩展了孩子的认知范围,培养了他们的独立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通过自己的行为感到自己具备影响环境的力量,并初步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一般说来,发育正常的孩子都可以在两岁左右学会吃饭,这是他们应该具备的生存能力。别取而代之,要更有耐心  

为什么有些孩子没能在这个年龄学会自己吃饭呢?这和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关。一两岁的孩子由于动作协调性较差,刚开始学着吃饭时,常搞得汤汁四溅,饭粒满身。这时一些家长过于急躁,缺乏耐心,或对孩子大声训斥,或一把抢过孩子手中的汤匙。殊不知,这样束缚了孩子的探索精神,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受挫感,日后可能形成自卑心理。另外一些家长担心孩子自己吃不饱,便以喂的形式取而代之。长此以往,孩子往往形成依赖性人格。  

孩子学习吃饭的过程也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过程。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吃饱了,他会由此产生成就感,会帮助他长大后更自信。即使孩子暂时没有把饭吃下去,他有了失败的体验,也是好事,这样可以增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以,在孩子吃饭的问题上,家长应该更耐心,常常给孩子鼓励,让他们做好这件力所能及的事。孩子不吃饭,可以饿饿他。  

《小猪变形记》(组图)

小猪小猪,总觉得自己不幸福,

一会儿装扮成长颈鹿,一会儿装扮成斑马,

一会儿装扮成鹦鹉……

但最后,还是想做一只快乐的小猪。

小猪懂得了:做自己,最幸福。

为什么,快去问小猪!

—— 金波

图为:《小猪变形记》封面    书名: (聪明豆绘本系列)小猪变形记

定价: 14.9元

作者: 本·科特(英)文/图 金波审译

tuLaoShi.com

开本: 大16开

用纸:128克铜

印张:2

装帧形式:平装锁线胶订

书号:7-5600-6137-0

上架建议:少儿读物/图画故事

如何纠正孩子说话不礼貌的毛病

我的孩子(男孩,今年6岁)在各方面的表现都还可以,但就是不太懂礼貌,特别是经常用命令的口吻与父母甚至与客人说话。我们也每次都注意纠正,但效果并不明显。请问专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用什么方法纠正?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孩子不懂礼貌,说话语气粗鲁,完全是在日常生活中受周围人的影响所造成的。例如有的父母认为在家庭中不用客气,家庭成员之间常用命令的口气讲话,这会使孩子学会相似的说话语气。而孩子并不像成人一样会针对不同的对象改变说话语气,所以他面对客人也会如此。另外,一些不适合儿童看的影视节目中经常会有一些语气粗鲁的对白,如果孩子经常接受它们的影响,也会有意无意地模仿,出现不礼貌的语言。另外,年龄稍大的孩子也可能由同伴影响出现类似问题。

所以,要改变孩子不懂礼貌、说话粗鲁的不良习惯,最重要的是使他生活在一个人人讲礼貌、说话文明的环境中。父母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在家里创造出一种民主、礼貌、和谐的气氛。还要经常教育孩子礼貌的重要性,教给孩子礼貌用语,通过适当的奖惩使孩子形成好习惯等。

化解宝宝的逆反心理(图)

孩子长大了,可很多父母却发现孩子变得不再听话了,凡事偏要跟父母反着来,究竟是什么让原本乖巧的孩子发生了改变呢?

孩子3岁左右,心理发展处于自我中心时期,即开始明确地意识到“我”是一个与其他人相独立的人,“我”的愿望和要求可以经过自己的坚持而达到,而在这之前他还能把自己与周围的环境和他人完全分开,于是表现出要求独立的愿望,这是孩子独立性开始发展的一个标志。这时的孩子本领不大,却常要表现自己的独立性,这要自己来,那个不要做,显得不太听话了。

由于3岁左右的孩子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亲子间的沟通主动权在父母一边。如果孩子不听话,其主要原因在于父母不了解这个时期的孩子,不愿意主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而父母的错误认识和处理方法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

此年龄段孩子的父母要多和孩子交流和沟通,多看一些如何发现孩子的天性、如何了解孩子需要的书籍,必要时可求助于儿童心理咨询机构。

绝对不认错的奇奇

不到3岁的奇奇嘴特别硬,在他的字典里,似乎没有“我错了”这3个字。每次做了错事,比如上周六由于爸爸不小心将鞋子放到了他的小画片上,他一下子把爸爸的鞋子和鞋架全都推倒在地上,任爸爸和妈妈怎么讲道理,怎么吓唬他,他都不承认错误,而且绝没有一滴眼泪,直到整件事情都过去了,他都无动于衷,好像跟他没关系似的。有时候,气得爸爸说:“不想要你了”,或“你不是我家的孩子,你出去吧”,还把他往门外推,他的眼睛里分明也有恐惧,但却始终坚持“沉默是金”的原则,将不认错的行动贯彻到底。

奇奇认为:不认错有理

像奇奇这样不认错的孩子其实并不少,3岁左右的孩子还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事情的对错,他只会很自我中心地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即使当他认为自己犯了错误时,也不会轻易承认,因为他的自我接纳性还较差,如果他认了错,他将难以想象认错之后的结果,比如父母是不是就会不要他了,他是不是就不再是好孩子了。虽然爸爸妈妈会哄他,只要承认错误就是个乖孩子,但他仍然不相信他们说的是真的。3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虽然开始发展了,但并还没有达到自省后能接受自己的弱点的程度。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有些事情很难在短时间内解释清楚,有时明明是父母的错也很难说清。

在孩子犯错误之后,父母只要用言语和表情表示不赞成,并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以后遇到同样问题应当如何解决就可以了,不必非要让孩子在嘴上承认错误。如果孩子是因为怕失去父母的爱,或为避免惩罚而承认错误,孩子还是不知道错在哪里,下次还要犯的。尤其不要用惩罚的方式逼迫孩子承认错误,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喜欢反着说、反着做的涛涛

现在3岁多一点的涛涛,最近几个月总是跟妈妈对着干。一次早上起床,妈妈说,穿上裤子吧,否则就冻感冒了。涛涛一听,就是不肯穿衣裤,光着小屁股和小脚丫兴奋地在地板上走来走去,爸爸跟他说,他根本不听,还在那里嘻嘻地笑,气得爸爸把他抱起来使劲地打了他的屁股,他“哇”地大哭起来,好像很委屈的样子,如同他根本没有犯错,反而是大人错待了他。

涛涛认为:逆反可吸引更多的关注

此年龄段的宝宝人生经验不够丰富,身体能力却开始增强,这时他真想让大家知道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可是爸爸妈妈还有家里的其他人总是对他的能力不够重视,怎么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呢?小宝宝们通过多次试验发现,当他们反抗的时候,和爸爸妈妈对着干的时候,父母的目光和注意力将长时间的聚集在自己身上,于是,他终于总结出来,噢,原来反抗可以让爸爸妈妈觉得自己很不得了啊!他很喜欢这种因反抗而被关注的场面,就算是挨一顿揍也值得啊!因此宝宝通过成为一个问题儿童让大家注意自己,使大家承认了自己的力量。

因此,父母无论何时都不能忽略宝宝成长的需求,需要多跟宝宝交流,自然能减少他逆反的行为。

《母子健康》的话

实际上,当孩子不听话,不认错,反着来的时候,往往是父母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教育挑战的时候,绝不是孩子在逆反。如果这个时候仅靠武力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面对孩子,对孩子的发展将是极其不利的,对孩子来说也是极为不公平的。动手打人、或对孩子瞪眼睛都会使他丧失安全感,安全感欠缺的孩子将会缺乏自尊,不相信成人能管理好自己,也不愿意接受管理,不愿意学习和遵守社会规范,不能与人友好相处,他们会用自己所接受的对待来对待他人……如果用逆反的方式来对待逆反的孩子,恐怕逆反就真的会跟随孩子长大,挥之不去了。宝宝逆反时,我们应当这样应对

1、 细心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孩子逆反时,借助其感兴趣的东西来转移注意力。

2、 经常抚摸孩子,平常多和孩子一起游戏,多与孩子沟通能减少逆反的发生。

3、 明确要求,预防在先。父母平时对幼儿的行为要有明确的要求,如制定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这些规则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不能随心所欲,而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

4、 父母教育孩子的要求、观点应保持一致。尤其在孩子任性时,父母应统一要求。如果一个严,一个宠,那么孩子的任性会越演越烈,很难得到改正。

5、 反其道而行之。当孩子想扔东西时,把不会摔坏的软物给孩子让他扔,孩子自然就不再想扔了。

文/鲁杰 摄影/瞳颜摄影工作室 模特/丁丁

你的孩子可能是超常儿童(图)

超常儿童约占人口的3%。这个结论是多年来国内外很多专家调查研究的结果。这并不是个绝对的数据—不是说100个儿童中,就一定有3个超常儿童,3%的比例只是总体人群中的一个量。另外,不同专家采取的调查手段不同,得出的比例也不一样,不过一般都在1%至3%之间。如果按这个比例来计算,中国将有几千万的超常儿童—你的孩子可能就是超常儿童。

2000年6月7日,李超然出生于山东,52天时开始认识汉字,2个多月识字20多个,6个月零21天能准确识字143个。现在,3岁多的李超然已能识汉字2000余个,阅读了203本书。成为世界上识汉字最早的幼儿,从而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成功个案: 神童并非全靠天生

李超然出生52天时,妈妈抱着她在房间里散步,忽然发现她的头摇来扭去,总是盯着墙上的画,一看就是十几分钟。难道,孩子对这些字画感兴趣?超然妈妈带着好玩的心态,反复给她“讲解”这是什么字,那是什么景物,谁知,她的这些“教导”,竟然都被小超然记在了心里,每当有人提起,她都会用目光向别人示意。发现孩子具备这个优点后,超然爸妈对她加强了教育,特意在室内家具、墙壁上贴上汉字,一遍遍教她识别,不久她即能“识别”20多个汉字了。

孩子的天性爱动爱玩,为了吸引超然学习,超然爸妈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她边玩边学。

超然1岁7个月的时候,妈妈把买来的糖块藏在书下面,对她说:“超然,读完书上这些字,书下就会变出糖。”听了妈妈的话,超然很愉快地照做了。然后,妈妈把书一拿,露出底下的糖块,超然兴奋地叫起来:“哇!真变出来了。”她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再让它变吧!”妈妈只好告诉她:“没有了,变不出来了。”没想到小超然居然说:“你再去买一些放在下面嘛!”原来,小超然早已识破“机关”,只是她喜欢这种好玩的游戏,不愿道破而已。

超然在智力上飞快地发展着,但她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忽略她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

为了培养她的自控能力,超然妈妈故意把她喜欢吃的食物放在桌子上对她说:“你不许动这些东西。”超然似懂非懂地答应了。妈妈假装出去办事,关上门后,在门后悄悄地观察她。过了约几十分钟,超然终于忍不住,走到桌子旁,对那些食物左看看右看看,还用小指头触摸一下,但最终还是没拿。当妈妈推门进来时,她赶紧坐回原座位:“妈妈,我只是看看,没偷吃。”

生活自理能力、独立性、忍耐性……虽然超然智力超群,但像对平常孩子一样,超然的家长一方面抓紧对她智力的开发,另一方面,对她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也毫不放松。就像超然的爸爸李绪永所说的那样:“神童”没有天生的,无论孩子是否是超常儿童,都必须经过家长的早期发掘、教育和生活习惯的正确培养。

其实,超常儿童在出生后不久,或在幼儿阶段,就已表现出了超常的一面——

怎样的孩子才超常

通常情况下,确定超常儿童的主要办法是智力测试,智商在125以上就是超智商儿童了。有些孩子在智力测试中没有突出表现,但在其他方面具有特殊才能,如音乐、绘画、体育等,也属超常儿童。

超常儿童一般具备以下特点:

生理构造优异,说话,走路早、耐力及一般健康指数均超过常态标准。

注意范围较广,能察觉一般儿童所不能察觉的事情。

学习迅速,少重复,喜欢接受挑战。

能成熟地运用各种说话技巧,以表现自己的能力。

对事物能提出较多的问题,想探索深层次的因由,并以学习为享乐。

凡对有兴趣的事物,不管是否儿童学习的东西,都不惜耗时而求之。

适应能力强,能熟练地分析自己的能力、限度及问题。

具有高度的独创性,并能使用优良而不平常的方法与观念。

具有一种或更多的特殊才能。

不容易因失败而灰心丧志。

情绪较为稳定,并能判断别人的能力。

如果你的宝宝具备以上特点,可以确定他是个超常儿童,那么——

培养超常儿童,家庭教育怎么做

超常的耐心

超常儿童一般思维特别活跃,他们思考的问题千奇百怪,远远超出了平常孩子的思考范围。他们的提问量也许会比正常孩子多一倍甚至几倍,家长应该每问必答,自己不知道的答案,不妨教给他寻找答案的方法,让他自己去尝试。

宽松的环境

超常儿童精力旺盛,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家长要给他更大的空间,不要有过多的限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他尽情地探索。

积极地引导

超常儿童的突出特点是记忆力、想像力强,所以在孩子对家长已有固定认识的事物提出异议时,家长应多尊重孩子的意见,并以反问句的形式,引导他的想像力多角度、全方位地发展。

情感的支持

孩子难免会在生活或学习上有各种各样的错误或失误,在这种时候,家长一定要在情感上给以支持和鼓励。特别是超常儿童,他们大多十分敏感,所以在他们产生错误、失误时,家长更应注意自己情绪或情感的表达方式。

家教的合力

培养超常儿童,特别注重时机,同时也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中的合力。家长要及早商量确定对孩子的培养计划,互相支持,在孩子的教育方向、方式上,不要产生矛盾或者模棱两可的态度,以免孩子无所适从。

专家说话:

巴甫洛夫: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

蒙台梭利:人出生后前3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人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段……我们可以把这3年看作是人的一生。

格仑·多曼:正常的婴儿出生时都有莎士比亚、莫扎特、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人那样的天才潜能,聪明和愚蠢同是环境的产物。

有成功就有失败,有超常就有平常。并不是所有的超常儿童都顺风顺水地得到了成功——

失败个案:不能令人满意的张满意

1981年,张满意出生在黑龙江省宁安市卧龙乡共和一村。在哥哥张建铎的调教下,张满意两岁就开始了学习生涯。那时,张家的炕上、箱子上、桌子上都放了书,让他把书当玩具,以强化他对书的认知和兴趣。此外,张建铎还经常给满意讲寓言和童话故事,以撩拨他的求知欲望。小满意对书的兴趣被培养起来了,而且对知识接受得很快。

5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个卖鸡蛋的小贩,他和买方正为算不准账而头痛时,张满意却在一旁准确地算出了账目。这件事引起了村小学校长和教师的极大兴趣,经过一番考核,张满意直接进入小学二年级就读。

在学校里,张满意的年龄最小、个头最矮,可他的成绩总是排在第一。五年级,校方让他跳级进入初中学习。中考时,因数理化成绩突出,被重点中学宁安一中破格录取。

家里人都很兴奋,认为家里出了个神童,什么都不让他做:“你好好学习就行了,这些有我们呢。”张满意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了,加上他的聪明劲儿,更是远远地把同学们都抛到了身后。

高中期间,张满意先后参加了全国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奇迹般地为学校拿回了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1995年,张满意14岁,他被国家教委确立为发展基础数学理论国家理科基地的南开大学“数学基地班”免试录取。

然而,在人们还来不及羡慕时,张满意却因上大学后失去了家人的监督,非常贪玩,学习成绩不及格而被劝退,转年,他又以宁安市第一的成绩再次考回南开大学。然而,2002年10月23日,他再次让人们震惊,原因是他再次被南开劝退!

2002年末,张满意南下做了打工仔。一个对考入名牌大学轻而易举的“神童”,为什么难以完成学业呢?张建铎认为,张满意被劝退是因为他控制不住自己,总是由着自己的兴趣去玩,进而导致产生了厌学情绪。

总结张满意的成长经历和两次退学,我们不难发现,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误区。这些误区对于孩子成功与否是致命的,无论他是不是一个超常儿童——

培养超常儿童的家教误区

错过的时机

家长没有发现,或已经发现却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超常之处,错过了孩子学习、锻炼各方面能力的敏感时期,令孩子超乎于常人的能力被埋没,最终只能成为一个平常的人。

太大的压力

家长已经发现并意识到了孩子的超常之处,正因为如此,为孩子设立极高的目标,孩子做到了,就设立更高的目标,做不到,就认为他没有尽力,使孩子在这种压力下产生厌倦情绪,甚至就此自暴自弃。

单一的培养

家长确定了孩子的超常之处,同时设立www.Tulaoshi.com了培养计划,却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例如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制力、体育等素质的培养,认为天才什么都是完美的,犯了错也可以原谅,使发展无法均衡,最终造成孩子的失败。

无限的夸大

有些家长属情绪型家长,孩子取得了成绩,就认为孩子是天才,无所不能,有了错误或失误,就认为孩子永远无法成功。这种褒奖与贬低的夸大,将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稳定,也会导致其失败。

多情的“捧杀”

“伤仲永”的故事是较有特点的例子。孩子无论是否超常,都需要正常的、按部就班的引导、培养和教育,如果在这个时候让他进入成人社会,作为教育的模板,或者接受媒体的轮流轰炸,成人尚且会心浮气燥,难以静心学习,何况孩子?所以,培养超常儿童,应该小心多情的“捧杀”。

专家说话:

格赛尔:在婴幼儿阶段,大脑发育速度非常快,6岁前大脑的大部分几乎都成熟了,以后的脑力、性格和心灵将永远不会再像学前教育阶段那样迅速发展了,我们永远不会再有这样一种机会去奠定智力健康的基础了。

卡尔·威特: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决定于孩子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

爱尔维修:即使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凡的人。

孩子观点:也许,每个孩子都是超常儿童

曾经有篇报道采访过一位15岁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问他自己认为是否是个天才。他说:“也许有人认为15岁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了不起,可实际上我并不是天才,我所做到的许多人都有能力做到,如果他们能像我一样幸运,受到正确的教育的话。”

这句话说得非常中恳。换言之,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是超常儿童。关键是如何把孩子的超常部分发掘并发挥出来,而不至于孩子被埋没在云云平常众生之中。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很普通,做过智力测试,有科学的测试结果为证。那么,您也许应该先看看下面这个笑话。

笑话是这样说的:一个卖烤地瓜的和一个当总经理的是好朋友,偶然的机会,两人去测智商。当总经理的智商120,而卖烤地瓜的智商高达160。从此,卖烤地瓜的就和做总经理的朋友绝交了,因为,他认为自己不能和这种低智商的人做朋友。

这个笑话说明的是,智商只是判断孩子是否是超常儿童的一个标准,但并不是惟一标准,超常的表现是方方面面的,也许孩子智商并不高,但其他方面却是超常的。例如绘画、音乐、舞蹈、社交……无论孩子是否超常,最终是否能够成功,主要还取决于他成长道路上的各种因素。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有专家做过一项研究,收集大量数据来研究影响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重要因素。后来他发现,再多的数据也无法证明人的生长过程中究竟会受哪些因素影响,因为变数实在是太多了。现实的例子不胜枚举,若考察那些真正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如爱因斯坦、鲁迅等,他们幼年时并没有什么超常表现,成名也很晚。那么,是谁在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呢?早期教育是勿庸置疑的答案。

教育学者认为,儿童早期教育决定孩子今后的智能发展水平。所以,早期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中的重中之中,是他未来成长、成功的基础。孩子不是超常儿童,家长应该重视早期教育;孩子是超常儿童,那么,更应该注重适当、全面的早期教育。只有正确的早期教育,才会使儿童的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反之就会糟蹋其才能、破坏其种种能力之间的平衡,使孩子负担过重,有碍于他们的进步。 

看看您的孩子吧,再仔细观察、品味一下他们的一言一行,也许,您的孩子就是一个超常儿童。

女儿“走后门”的小红花

刚上幼儿小班的女儿不爱去幼儿园。周六傍晚,我实在忍不住,仔细问她原因。她垂头丧气地告诉我说“爸爸,我没有得小红花。别的小朋友都有。”

我一时语塞。不过很快我又有了话题:“不要紧,下周你起早一点,肯定能得小红花。”女儿点点头走开了。

新的一周开始了,女儿果然早早就起床了。想起我对女儿的话,为了不使她觉得我在说谎骗她而再次逃学,我为女儿走了回“后门”,把女儿的“红花梦”告诉了她的老师。

又一个周末傍晚,女儿终于举起小红花向我报喜:“爸爸,小红花!”

至此以后,女儿再也没有无故逃学。学期结束时,她还被评为小红花幼儿。

我很感激老师的那次“小红花”。也建议父母们:适当的时候,不妨也为你的孩子开开这样的“小后门”。更希望老师:不要吝惜手中的那朵纸折的小红花。家庭、幼儿园双方共同适可而止满足一下孩子的自尊心,有时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江苏 尤志龙)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化解宝宝的逆反心理

育儿百科
化解宝宝的逆反心理

宝宝逆反心理的年龄

育儿百科
宝宝逆反心理的年龄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父母必知 如何化解孩子逆反心理

育儿百科
父母必知 如何化解孩子逆反心理

如何应对宝宝逆反心理

亲子早教
如何应对宝宝逆反心理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儿童逆反心理

育儿百科
儿童逆反心理

积极探索宝宝的逆反心理

育儿知识
积极探索宝宝的逆反心理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夏天宝宝吃饭没有胃口怎么办

夏天宝宝吃饭没有胃口怎么办

什么情况下怀上的宝宝不能要

什么情况下怀上的宝宝不能要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