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宝贝 从出生做起

爱晴空万里159

爱晴空万里159

2015-12-13 10:40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经过280天的认真“备考”,宝宝即将迎来人生的第一次“大考”。宝宝是否能顺利地通过这次考试呢?考试的成绩又如何?一起来看看宝宝的第一张成绩单吧!“考试”科目——肤色、心率、对刺激的

检测婴儿反射反应的意义

正常的机体反射是新生儿身体健康的指标

儿科医生常常采用机体反射测验,来诊断婴儿、特别是对那些有产伤史的婴儿的发育是否正常。有脑损伤经历的婴儿,他们的机体反射可能会减弱或根本没有,有时,他们的一些机体反射又会比正常婴儿强得多。脑伤还会使一些反射在应该消失时不消失。当然,反射的发生和消失时间,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所以,儿科医生常常在测验婴儿的机体反射的同时,配合以其他的婴儿发育测验。

如何检视婴儿发展异常

理论上婴儿的反射反应应该出现与消失在适当地年龄,假如婴儿的反射反应的确有出现,但却是不对称的情形,如只出现单侧的反射反应,就表示可能是有问题存在。因为人两侧的大脑在早期尚未联系得很好时,两边的表现都会是对称的,且一岁半前的婴儿尚无明显地左、右大脑优势之分,故若反射反应只出现单侧的情况,就必须观察对侧大脑是否可能有病变。

婴儿若无反射反应,或是反射反应出现或消失的时间点不对,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形:

1 妈妈在孕前或孕期有服用不当药物、毒品

有可能会造成婴儿出生后会四肢瘫软、反射反应不明显等情况。如为一般药物,在代谢过后反射反应便会出现;若是因为妈妈服用毒品,使得婴儿在出生后无法得到药物来源,便会开始出现一些过渡反应。

2 脑性麻痹患者

如果在0~4个月时婴儿反射反应不见,或是婴儿不吃不喝且肌肉非常紧张,则要怀疑婴儿是否为脑性麻痹患者,需赶紧请专科医生帮婴儿诊断、治疗。

如果婴儿已过了反射反应应该出现的年龄,却又再次出现,则表Tulaoshi.Com示其抑制神经中枢可能遭到破坏。这些众多反射反应的目的皆不同,有些是观察脑干是否正常,有些则是观察肌肉张力与运动等等,还需综合参考婴儿的病史,才能真正判断婴儿的发展或是神经传导是否有异常的情形。

此外,检视婴儿是否有发展异常的情形,必须从多个层面去观察,除了反射反应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婴儿的病史(如早产或缺氧)外,婴儿足月出生体重过轻或是出生后有外伤、毒物影响或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情形,都有可能造成脑部损伤,进而影响婴儿脑部发展,甚至是染色体或基因异常,也都是发展迟缓的高危险群。

另外,除了观察婴儿发展里程碑外,追踪也是非常重要的,妈妈如果觉得婴儿可能有发展异常的情况,都应让专科医生确认、诊断、治疗,并且持续追踪。有些反射反应可能只是较晚出现,也有可能是操作过程不够正确,众多的原因都有可能影响婴儿反射反应的结果。因此,反射反应之结果可成为观察婴儿原始反应是否有正常显现,但并非如此绝对地便能够判断婴儿是否为发展异常。

8月20日 玉米妈和玉米出院啦

今天是我和小玉米出院的大日子,真是开心极了!

等不及妈妈和玉米爹来接我,我就自顾自在病房里收拾开了。脱下病号服,穿上早就准备好的出院的衣服,呵呵,还是孕妇装呢,虽然宝宝已经出生,但是肚子还没有完全收回去呢,只能穿这样的衣服,而且出门的时候还得把产妇帽戴上防风,算是武装到牙齿吧。

回到家里觉得真舒服呀,安静,温馨,还有妈妈好吃好喝的供应着,真幸福!

煞风景的记录还是要的,在医院的最后一夜里,凌晨时分小玉米又折腾了,怎么也不乐意睡自己的小床,非要跟我挤在一起。最恶劣的是他吃完一侧的奶后,我以为他吃饱了该睡觉了,可是——他居然推我,也不睡觉,我怎么也猜不懂他到底想干什么,自己又困的要命,只好按铃让护士来检查他是否尿了拉了;结果一切安然无恙,护士判断说可能是没吃饱,换一边吃奶试试看。没想到,这个小东西换了一边后,立刻张着他的小嘴,满意的吃起来!哼,这么小,就知道要两边找饭吃了!

本以为他吃饱了能好好睡睡,可是我刚刚想睡的时候,他又哭了。

怎么会这样呢,我可不想生出一个夜哭郎呀,既困又烦躁的我,只好再次按铃,愤愤的我对护士说,医院里就应该把这样晚上老爱哭的孩子都关起来,因为他们的妈妈要睡觉!

护士们都是些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有爱心,又很善解人意,她说,可能宝宝想出去玩玩,你睡一会,我带他出去走走。

就这样,玉米被竖着抱起来陪护士阿姨到各个房间发体温表了。

我仔细听了,居然没有听到玉米的哭声。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不一会,他们回来了,护士告诉我说,玉米刚才表现的可好了,人家病房的人都说,这是谁家的宝宝呀,这么乖。

是吗,这也叫乖,乖就不会被抱着了!

新生宝宝的满月考试成绩单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经过280天的认真“备考”,宝宝即将迎来人生的第一次“大考”。宝宝是否能顺利地通过这次考试呢?考试的成绩又如何?一起来看看宝宝的第一张成绩单吧!

“考试”科目——肤色、心率、对刺激的反应、肌张力、呼吸

宝宝一出生,医生就要给他打分了。在中国,绝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打分方式是“新生儿阿普加评分”。

考前答疑

问题1:什么是阿普加评分

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是一种经典易行的方法。其内容包括新生宝宝的肤色(appearance),心率(pulse),对刺激的反应(grimace),肌张力(activity),呼吸(respiration),阿普加(Apgar)tulaoshi.com为上述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

问题2:为什么要对宝宝进行阿普加评分

这种评分是对新生儿从母体内生活,到外环境中生活的生存能力和适应程度进行的判断,也为宝宝今后神经系统的发育提供了一定的预测性。可以说,宝宝人生的第一张成绩单对他的一生有着重大意义。

“考试”时间

对新生宝宝进行阿普加评分,一般是出生后立即(1分钟内)及5分钟进行两次测评,以了解宝宝有无窒息以及窒息的程度。必要的时候要延长“考试”时间,应进行10分钟甚至1小时重复评估。

评分标准

肤色、心率、对刺激的反应、肌张力、呼吸这五项的打分标准分别用0、1、2分来表示,五项总分最高为10分。

1.皮肤的颜色:宝宝全身皮肤粉红为2分;躯干粉红,四肢青紫为1分;全身青紫或苍白为0分。

2.心率:宝宝心跳频率大于每分钟100次为2分;小于每分钟100次为1分;没有心率为0分。

3.对刺激的反应:用手指弹婴儿足底或插鼻管后,宝宝出现啼哭、打喷嚏或咳嗽为2分,只有皱眉等轻微反应为1分;无任何反应为0分。

4.四肢肌张力:如果宝宝四肢动作活跃为2分;四肢略屈曲为1分;四肢松弛为0分。

5.呼吸:宝宝呼吸均匀、哭声响亮为2分;呼吸缓慢而不规则或者哭声微弱为1分;无呼吸为0分。

评分结果

一般根据1分钟内评分,可将新生儿分为无窒息的正常新生儿和有窒息的非正常新生儿两类。

优秀:如果宝宝在1分钟内阿普加评分为8分或8分以上,恭喜!说明宝宝的身体素质和神经系统发育基础不错,在第一次“大考”中成绩优秀,无需任何治疗;

考后分析:能顺利通过人生的第一次大考,妈妈的努力功不可没,为了肚子里的宝宝健康成长,妈妈作息规律,营养均衡,而且,爸爸也全力配合,戒烟戒酒,没事陪妈妈散步,还给准妈妈和胎宝宝讲笑话听,妈妈高兴,宝宝的心情也好得不得了,大家共同努力,当然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及格:如果宝宝1分钟内评分为4—7分,则表明宝宝有轻中度窒息,需要医生采取一些心肺功能复苏的措施,而且,宝宝刚来到人世的一段时间可能要在保温箱里度过了,不过妈妈不必着急和担心,这些必要的措施是有利于宝宝日后身体和神经系统发育的;

考后分析:造成宝宝窒息的原因比较复杂。羊水状况、脐带绕颈、出生时不可预知的意外情况等等,都有可能引起宝宝窒息。但现代的生产技术高明,急救措施及时得当,对于恢复宝宝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甚至挽救宝宝生命,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不及格:0—3分为重度窒息,需要立即组织抢救。第1分钟的评分可以全面判断窒息程度,第5分钟的评分可以反映抢救的效果以及帮助判断预后。

考后分析:新生宝宝每一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父母不仅要定期到医院随访,还要抓紧一切时间,对宝宝进行必要的早期干预。

漂亮宝贝 从出生做起

一个人的头型、五官、形体等外貌,大部分来自家族遗传,但并不绝对!

为此,本刊特别采访资深育儿专家李毓梅,她研究的“婴儿美育照顾法”能一定程度上纠正和弥补宝宝的某些先天不足,使先天条件优越的宝宝更加美丽可爱。

“婴儿美育照顾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宝宝的身体姿势和仪态的照顾,不仅关系到宝宝的漂亮外表,还可以强化孩子的肌肉,有助于智力的提高。

所以,李毓梅专家建议新手爸妈从宝宝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注意培养宝宝在饮食、睡眠、与人接触等方面的好习惯。

LESSONⅠ犕凡棵烙照顾技巧

新生儿的头在出生3个月内就会定型,有的宝宝因为睡姿不当导致头部变形,有的甚至变成了“招风耳”。如果能运用好“婴儿美育照顾法”的头面照顾技巧,大约1个月左右,您的宝宝就可拥有平整漂亮的头型。

以睡姿来分,头面照顾技巧可分为趴睡和侧睡两种方式。

1犈克方式

1个月内的新生儿头骨非常软,且生长速度特别快;到了3~6个月大时,宝宝的头就差不多定型了,这是影响宝宝头型和颜面是否漂亮的重要时期。

有的妈妈认为,脸型越长越漂亮,就让宝宝趴着睡;许多父母为了能让宝宝的后脑勺平平的,干脆让宝宝睡书本之类的硬东西……

实际上,父母应根据宝宝的长相来决定宝宝的睡姿,例如:有的宝宝颧骨较高,如果再让他趴着睡的话,以后颧骨会更高,脸型反而变得不好看了,这样的宝宝采取左右侧睡的方式比较合适。

如果宝宝的颧骨不太高,父母又属于东方人那种比较扁平的脸型,宝宝可采取趴睡方式。这样就会使颧骨凸出来变得好看许多,但不足之处是会让宝宝的脸型变窄。颧骨不高的圆脸宝宝更适合这种方式。

2牪嗨方式

让宝宝侧躺是个不错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睡着以后,妈妈要记着经常帮他左右变换睡姿,这样,才能睡出对称的头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另外,当宝宝躺下时,妈妈一定要先将宝宝的耳朵往后抚平。因为新生儿的耳朵非常软,就算压到也不会哭闹—要知道,有的“招风耳”是睡出来的!

LESSONⅡ犖骞俸托臣记

人的五官长相虽然是天生的,但幼时的悉心照料可以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让孩子少受些折磨。有些孩子对眼和不正常的流口水就和幼时不恰当的照料方式有关。

1牨苊獗涑啥匝

刚出生的婴儿,多数时间是躺着度过的,只能看到上方有限的空间,因此他很喜欢盯视眼睛上方的饰品和玩具,时间一长就容易变成对眼了。

*正确方式

不要在婴儿床或童车的上方固定悬挂任何物品。可以手拿玩具,来回晃动着逗宝宝,玩的同时还锻炼了宝宝眼睛的灵活性。

2牨苊馀龃チ臣

看到婴儿粉嫩光滑的脸蛋,谁都忍不住想亲一亲、摸一摸,殊不知这样会刺激孩子尚未发育成熟的腮腺神经,导致口水流不停(不同于长牙时的流口水)。如果擦洗、清洁不及时,口水流过的地方还会起湿疹,这会令宝宝很难受。

*正确方式

从家长自己做起,避免频繁触碰孩子的脸颊。可用轻点孩子下颌的方式来表达你的喜爱之情。

LESSONⅢ犙莱菅护技巧

经常发现有些人的上颌或下颌比较突出,这种现象被称为“齿列错合”,也就是所谓的“暴牙”或“地包天”。除了遗传因素外,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不恰当的喂养方式造成的。用奶瓶给婴儿喂奶时,应尽量用奶嘴去就新生儿的嘴巴,而不是让嘴巴去迁就奶瓶。否则,时间一长,下颌会习惯性前伸,造成上下腭齿列(颌骨)处产生移位。

*正确方式

当宝宝学着自己用奶瓶喝奶时,可试着让宝宝用“吸吸管”的方式来吮吸奶嘴,让孩子面部向下,而不是奶瓶向上需要孩子用牙齿顶着喝。

1犓暌院螅不要让宝宝养成用奶瓶躺着喝奶和含着奶嘴睡觉的习惯。最好是改用杯、碗喝奶。这样就不容易造成宝宝日后牙齿排列不理想的情况。

LESSONⅣ犘翁迕烙技巧

形体美育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宝宝在日后的仪态方面能达到理想状态。

新生儿的脊柱很柔软,每个脊柱弯曲形成的时期,都是宝宝成长发育的黄金期。“不要太早学走路”的说法是正确的,为宝宝选择合适的时间学走路非常重要。

脊柱弯曲形成期的照顾技巧

脊椎承受人全身的重量。在坐下和行走时,为保持身体平衡,脊柱会自然呈现3个弯曲。

第1个弯曲

1岁以前,是宝宝脊柱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新生儿的脊柱非常柔软,几乎完全是直的。从出生后第3个月起,宝宝开始出现抬头等动作,从而使肌肉得到强化,脊柱也开始形成第1个弯曲—颈椎前凸。

因此,抱3个月大宝宝的时候就不必紧紧护着他的头部了!但在弯曲尚未完全形成前,家长一定要为宝宝做好完整的支撑,以免发生意外。

第2个弯曲

宝宝6个月时,脊柱将形成第2个弯曲—胸椎后凸。此时,宝宝可以不用任何支撑就能单独坐着。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6个月以前的宝宝,如果没有良好的支撑,不要让他单独坐。因为这时宝宝的胸椎可能还没有完全强化,强迫宝宝提前形成弯曲,容易让宝宝养成前倾的习惯,日后还会造成驼背,影响宝宝的仪态。

第3个弯曲

1岁前后,宝宝学习走路时,脊柱形成第3个弯曲—腰椎前凸。

小儿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所谓“6个月会坐”、“9个月会爬”、“12个月会走”,是与小儿的骨骼、肌肉发育情况密切相关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这一阶段过早地让孩子学走路,由于其下肢、腰背部的骨骼、肌肉发育尚不完善,无法有效支撑其身体的重量,容易形成“X”型、或“O”型腿,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疲劳性骨折。

另外,虽然宝宝在1岁以内就会出现这3个弯曲,但一直要到六七岁时,孩子的脊柱弯曲才会彻底固定下来。所以,家长一定要结合身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为宝宝安排合适的运动,千万不能拔苗助长。

只要稍稍留心,宝宝就可拥有漂亮的容颜、健美的体形。“婴儿美育照顾法”让孩子在出生后的每个阶段都能得到精心照顾。家长们,开始行动吧!文/清馨特别感谢/李毓梅(准妈妈照料中心育儿专家)

新生宝宝的特殊生理现象

1 胎脂

新生儿初生时皮肤上覆盖有一层白色的胎脂,有保护作用,不必洗去,一般于生后数小时逐渐吸收。但如果耳后、头皮、腑下及其他皱褶处遗留的胎脂过厚或粘有血迹时,应于出生后用温湿毛巾轻轻除去,而后涂以少许消过毒的植物油。

2 胎粪

是由胎儿期的肠粘膜分泌物、胆汁及咽下的羊水组成,呈墨绿色。一般于出生后2-3天开始排泄,约2-3天内排完,新生儿粪便转为正常的淡黄色。由于胎粪对新生儿肛周皮肤有刺激性,故在每次排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臀部,擦干后敷以薄层植物油,以预防红臀(尿布皮炎)发生。

3 马牙

新生儿的上腭中线和齿龈切缘上常有黄白色小斑点,称为上皮珠,俗称“马牙”或“板牙”,系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堆积所致。于生后数周至数月自行消失,不可胡乱用针去挑或毛巾去擦,以防引起感染。

4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由于出生后最初几天进食较少,同时有不显性失水和大小便排出,故在生后的2-4天内体重有所下降,较刚出生时减轻体重约6%-9%,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随着奶量的增大,进食增加,约在生后10天左右恢复正常,进入快速生长阶段。遇此情况无需特殊处理,加强观察即可。

5 脱水热

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室温过高时通过皮肤散热增加,如果此时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易使新生儿发生脱水热。脱水热的热度一般不超过38℃,如能及时发现,补液后可很快降至正常。预防脱水热的护理:一是新生儿衣着宜松软,不可紧包;二是炎热季节要保持室内通风,同时需供给充足的水分。

6 生理性黄疸

主要是由于胎儿在宫内所处的低氧环境刺激红细胞生成过多,使新生儿早期胆红素的来源较成人多,加之新生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差,故可引起生理性黄疸现象。一般于生后2-3天出现,4-5天最明显,7-14天消退。一般情况良好,具有自限性,不需治疗,预后良好。

7 生理性乳腺肿大

男女新生儿均可发生,在生后3-5天出现,乳房肿大如蚕豆鸽蛋大小,甚至可挤出少量乳汁。这是因为孕妇的孕酮和催乳素经胎盘至胎儿,分娩后孕妇雌激素的影响中断,催乳素的作用增加,以致乳腺肿大及分泌乳汁。一般不必特殊处理,不可挤压以防继发感染,约在生后2-3周消退。

8 假月经

少数女婴生后5-7天可从阴道流出少量血液,似月经,持续1-3天自止。此乃因孕母后期雌激素进入胎儿体内造成的影响,于出生后突然中断所致,一般不需处理。如果出血增多或时间延长,则应按新生儿出血症处理,给予维生素K、维生素C、安络血,止血敏等治疗

文/韩咏霞

tuLaoShi.com

不同月份语言能力发展标准

不同月份语言能力发展标准

医生爸爸笔记:呀呀学语和不同月份的孩子语言能力的进展

(1)一个半月后,孩子开始进行发声练习

孩子出生后表现出对声音的敏感。突然有人开门的话,他们会竖起耳朵聆听,这是他们开始对声音有反应的一个例子。孩子发出声音,而不单单是哭闹,始自孩子出生后一个半月。从这时起,孩子经常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这样的声音衍变之后就是孩子的呀呀学语了。

(2)6~9个月时学语忙

出生6~9个月时,呀呀学语是孩子的头门功课。这时,孩子发出的声音也提升了孩子的信心,使得他们对此更是乐此不疲。而事实上这个时期的练习对于孩子语言能力的提高也至关重要。孩子通过发声练习慢慢熟悉面部,喉部的肌肉运动以及呼气吸气的方法。

(3)不同时期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能力的方法

使用多种词汇、话多的母亲教出的孩子比其他孩子能使用更多的词汇。不过,比多说话更重要的是怎样说话。

新生儿的时候,因为听力器官不成熟,听不到窃窃私语,所以提高一个声调对孩子说话比较好。

等孩子开始呀呀学语,开始模仿别人的声音的时候,无论什么方式对孩子讲话都可。学语时期(生后3个月)需要对他多讲话。也就是要和孩子对话一样,看着他的眼睛说话,并给孩子时间让他发出自己的声音。

6~8个月大的时候,孩子能积极地表明自己的意思。孩子发出的声音也是自己对自己心情或需求的一种表达。这个时期的孩子还只是模仿自己的声音,等9个月大的时候孩子开始模仿别人的声音说话。这才是学语言的开始。孩子开始呀呀学语的时候无论用怎样的方式都要看孩子的反应。一边微笑着一边重复孩子的声音比较好,反过来也可以教给孩子“妈妈”、“爸爸”之类的词让他跟着重复。即使开始孩子不会重复,也要回以赞赏和鼓励,不仅要让他学会孩子的用语,而且也要让他尽快接触到多种词汇。

17个月前后是孩子掌握50个左右的词汇、学会基本的意思表达的重要时期。这点和美国、欧洲相差不大。孩子的词汇量爆增的“词语风暴”时期大约出现在23~24月的时候,这时一天平均会学4个新单词。

(4)对词汇发展有益的妈妈的行动

孩子开始学说话的时候,经常对他的表达做出“说得真好”、“很对”等回应比较好。母亲的这种赞赏能传递“我的行动有意义”、“我的行动有效果”的信号。而且不仅要回答孩子的提问,对听不懂的话问一句“什么?”、“嗯?你说什么?”也很重要。问一句“这是什么?”也能让孩子积极地参与其中。这时如果孩子不会回答,妈妈就可以代替作答:“啊,这是苹果。”此外给孩子念书的时候不仅要教给孩子一些物品器具的名字,同时告诉他物品的形状、颜色功能也可以提高语言的能力。举个例子:“这是锤子,砸钉子时用的东西。”讲故事时说说主人公的感情、想法或者故事中主观的情感,这些对于孩子学习词汇都是有帮助的。母亲的行动对于孩子学习语言的帮助程度也随年龄不同有异,13~24个月大的孩子跟他说“看看这儿”、“来来来”、“咸了”或者用手指给他指指,吸引他的视线,就对孩子有很大帮助了。孩子看到虫子,妈妈说“啊,虫子”就对孩子有了帮助,25~36个月是词汇增长的时期,所以尽可能多和孩子交谈就非常重要。

Point

呀呀学语从出生后2~3个月开始,在6~9个月时达到鼎盛,说话的长度也在增加;

孩子学语时期开始的时候,要多和他交谈,看着他的眼睛说话,并给孩子时间让他发出声音;

习得必需的50个单词以能进行基本的意思表达在17个月大小的时候最合适。

你了解宝宝的小脚丫吗

只要看一眼新生宝宝胖乎乎的脚丫,新手妈妈们就恨不得疼爱地捏上一把。您知道吗,这扁平又圆润的小脚丫是由在韧带和神经末梢联结下的26根骨头组成的。1岁的时候宝宝的脚长得飞快:事实上,长到1岁的时候,他的脚差不多已有成人的一半大。 

宝宝脚丫的特点 

平足——孩子刚会走路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脚底没有像大人一样的足弓,像是平足,不要担心,婴儿平足是很常见的。首先,宝宝的骨头和关节仍然很有弹性,所以当他们站立时就会平足;同时,宝宝脚底堆积的脂肪也会使足弓变得不明显。孩子的这种“平”足会一直延续到6岁,直到他们的脚变得较硬,足弓才会显现。 

内八字——发现孩子有些内八字也不必大惊小怪,这种习惯主要是来源宝宝在妈妈子宫里的姿势。出于习惯,出生以后的宝宝仍然会保持着那种交叉腿的动作。并在几个月以后渐渐地自动纠正过来。 

找一双合适的小鞋子 

宝宝在家里最好是光着脚,因为这样可以锻炼脚上的肌肉,增加脚趾抓攀的能力,有助于学步。带着宝宝出门,就要给他穿上软底的鞋子。 

为宝宝选鞋时妈妈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 量好宝宝的脚长和脚宽,这样在买鞋时就可以“心中有数”。 

* 鞋的前面必须有空间让宝宝的脚趾自由扭动。要确保宝宝的脚尖和鞋头有一指的距离。 

* 要买底可以弯动的鞋子(妈妈用两个手指就可以弯动),但是鞋根周围的部分要不易弯曲。 

* 不要买塑料凉鞋,夏天,这种凉鞋容易变形、传热。可买柔软的皮革制鞋、棉布制鞋。 

* 凉鞋后面必须要有带子,这样宝宝走起路来鞋子才会跟脚。

小儿的正常视力标准(图)

小儿的正常视力标准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间,由于视觉剥夺和/或双眼异常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单侧或双侧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一般眼科检查未见黄斑中心凹异常。有些病例经过适当治疗是可以痊愈的。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弱视的患病率为2%-4%。

人类的视觉有一个逐渐形成、完善、巩固的过程,这个过程为视觉功能发育过程,同时也伴有某种程度的结构完善。出生后与全身其他系统及器官一样,视觉系统的功能也不健全,在由不健全到健全之间存在一个功能发育阶段。在这个发育过程中需要有正常的眼部结构为基础,也需要适宜的视觉刺激,需要视觉系统恰当地行使功能以获得充分的训练。

为确定一位儿童视力是否发育正常首先应当知道不同年龄阶段正常的视力范围。根据应用不同方法(OKN,VEP,PL)测定乳幼儿视力所发表的文献报告,大多数专家认为新生儿及生后一个月的幼儿视力为光觉~眼前手动,2个月的视力为眼前手动~0.01,3个月视力0.01~0.02,4个月视力为0.02~0.05,6个月视力为0.06~0.08,8个月为0.1,1岁为0.2~0.3,2岁为0.5~0.6,3岁时可能达到1.0左右。但同时也有研究指出视觉发育是有差异的,有人早些,有人晚些,但多数学者认为6岁以后(甚至10岁)方可发育成正常成人视觉。

幼儿视功能于6岁前尚未发育成熟,视功能尚不健全,尚不巩固,这是一个可塑易变的阶段,一切妨碍视觉刺激的因素都可以阻断视功能的发育,使视功能发育停止、发育延迟,发育不足或功能障碍,从而形成弱视。

弱视是一种可治疗的视觉缺陷疾病。幼儿时可通过视力检测发现,如发现早,治疗及时可以痊愈。弱视通常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性弱视和形觉剥夺性弱视。视觉检查是发现弱视和斜视的重要途径,一般可通过对光反射、红光反射、瞳孔检测、眼底检查、交替遮盖试验和优先观看法等来了解出生后数月至3岁的幼儿的视觉功能情况,而3岁后则可行视力检查。早期发现弱视和斜视是弱视治疗的关键,若能在5岁前开始治疗效果最好,但由于弱视常常被发现得太晚而影响疗效。

治疗方法:

1 对于伴有屈光不正的弱视患者,首先应配戴眼镜矫正。

2 对于双眼视力或双眼矫正视力存在差异的弱视患者应行遮盖治疗或压抑治疗。

3 对于弱视眼为中心注视的患者,遮盖或压抑健眼的同时弱视眼可行精细目力训练或视刺激疗法。

4 对于弱视眼为旁中心注视者可行红色滤光片疗法。

宝宝的体温调节

 小儿出生后必须靠自身的体温调节来适应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但是,这段时期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还不完善,通过中枢调节体温的功能较差而使体温不易稳定。此外,新生儿的皮下脂肪也较薄,体表面积按体重计算www.Tulaoshi.com相对也较大(约为成人的3倍),容易导致散热过多而发生体温过低。在寒冷的季节里,如不注意保暖,体温可不升,全身冰冷,可引起皮肤冻伤,甚至可出现皮下脂肪变硬而发生硬肿症。但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的汗腺发育不全,其排汗、散热的功能较差,肾脏对水和盐的调节功能也较差,如环境温度过高、过分保暖或水分摄入过少,体温可上升很高,甚至可达摄氏40度,可因高体温而引起抽风,甚至可导致突然死亡。因此,新生儿出生后,应注意保持周围环境空气温度的基本稳定,室温最好控制在摄氏16~22度,衣、被要适当,高温季节要注意水分的摄入(母乳喂养儿可多吃母乳、人工喂养儿则应适当多喝一些水),以维持新生儿体温的稳定。

需要提醒的是,一定不要给小儿打“蜡烛包”。因为打“蜡烛包”束缚了小儿的身体尤其是手和脚,使小儿在寒冷季节可因活动减少、产热减少而很容易导致硬肿症等寒冷损伤;另一方面,又可因“蜡烛包”过紧过厚,在环境温度偏高时,又可因散热不良而致体温过高,甚至导致小儿突然死亡。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漂亮宝贝 从出生做起

育儿百科
漂亮宝贝 从出生做起

呵护宝贝从什么做起

育儿百科
呵护宝贝从什么做起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预防不孕从出生开始做起

怀孕
预防不孕从出生开始做起

养胃从吃做起

育儿百科
养胃从吃做起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理财从儿童做起

眼睛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理财从儿童做起

防晒从婴儿做起

育儿百科
防晒从婴儿做起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宝宝要睡枕头吗?

宝宝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游泳的6大好处

新生儿游泳的6大好处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