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乐感

mojy3168

mojy3168

2015-12-12 14:07

对于我们来说,do re mi的顺序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要让4岁以下的宝宝弄清楚这些顺序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把音符和动物结合在一起,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怎样知道孩子有没有乐感

  日常生活中,孩子对某支歌或曲子没兴趣,有的父母就说孩子没有“乐感”。什么是“乐感”呢?严格地说是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一般的孩子多多少少都具有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如果他喜爱音乐,那么将渐渐具有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能进一步理解乐曲的内涵。

  衡量孩子音乐感受能力的大小,主要应从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是要看孩子歌唱时的音调,唱得准不准确。有音乐才能的孩子唱出来的歌,每个音的高度都是十分准确的,而且从头到尾都在一个调子里,不会跑调。

  二是要看音调的节奏掌握得准确不准确。音调的节奏就是每个音符的时间长短,这是衡量孩子基本音乐感受能力优劣的标准。此外,还可以从孩子对所唱歌曲的内容、情感表达的深浅和正确与否,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如果对愉快的、欢乐的、轻巧的、优美的、柔和的、雄壮的、悲哀的各种内容,都能正确而鲜明地表达出来,那就是具有较好的音乐感受能力。而在基本乐感方面,则是通过考察孩子对音高、节奏的模唱(即用钢琴弹出一个一个的音,或一组一组的音,让孩子模仿它的音高唱出来。用手打出一组一组的节奏型,让孩子也照样打出来)确定其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的高低。

  孩子具备基本的音乐感受能力,是学习音乐的条件,通过对孩子有计划的训练,孩子的音乐感受能力会有所提高。

钢琴启蒙从培养乐感开始

Tulaoshi.com

  不少父母希望孩子能学学乐器,却不知道孩子适不适合学琴,如何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呢?先给宝宝们一个适应的时间,让他们在和爸爸妈妈一起唱唱玩玩的过程中,懂得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并对钢琴这个“大玩具”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乐理知识小游戏

  ·音乐小火车

  要让小朋友学会打节奏,有没有什么好办法?用一个小游戏,宝宝们开开心心学会四四拍节奏。

  【练习方法】

  我们一家有奶奶、妈妈和宝宝,现在要搭乘音乐小火车去旅行。小火车有四节车厢,每节车厢有四个座位,代表一个四四拍的小节。

  每个小朋友扮演一个角色,开始按顺序坐上小火车。奶奶年纪大走得很慢,走一步左右晃四下,正好撑满一个四拍,所以她代表全音符;妈妈走得比奶奶快,走一步晃两下,代表二分音符;宝宝最灵活,一步一步直接向前走,代表四分音符。大家从火车头进去,找出正确的组合方式坐下。

  一节车厢可以有多少种坐法呢?可以坐下一个奶奶,或者两个妈妈,还可以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宝宝,要么四个宝宝自己一个人占一个位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音乐小电梯

  对于我们来说,do re mi的顺序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要让4岁以下的宝宝弄清楚这些顺序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把音符和动物结合在一起,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练习方法】

  把一个音名和一个动物结合在一起。比如do是一条狗,re就是只小老鼠,mi是会喵喵叫的小猫,fa则是憨态可掬的熊猫。在黑板上贴一个大键盘,把动物的画贴在属于它们的位子上。宝宝们通过动物的左右顺序来记住音名的顺序。

  ·音乐汉堡包

  在弹钢琴之前,最先要能够确定每个音所属的那个键,面对那么多黑黑白白的琴键,宝宝总是会一片茫然。有没有既简单又好记的方法让宝宝很快找出,do在哪里?mi又在哪里呢?

  【练习方法】

  钢琴键由黑键和白键组成,黑键又分两个一组和三个一组。两个一组的我们就可以叫它汉堡包。两个黑键是面包,中间的白键就是牛肉了。而在这个汉堡包的左边一个白键,就是do。三个黑键一组的我们可以叫它巨无霸,黑键是三片面包,中间的白键就是两片牛肉,巨无霸的左边一个白键,就是低音fa。

  练琴小贴士:

  1、固定每天练琴的时段,不要让宝宝随意地改变这种“规律”。

  2、一次练琴时间不宜过长,3至4岁的宝宝建议每次15~30分钟。

  3、要给宝宝创设一个安静愉快的练琴环境,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提高练琴效率。

培养孩子的乐感

我们常看到,当播放一曲美妙动听、活泼愉快的音乐时,孩子们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摇头晃脑。他们不仅能感受到音的高低、长短,还能体验到音乐所反映的情绪和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这些孩子对音乐有较强的感受力。有的孩子却反应比较迟钝,他们不能掌握乐曲的旋律与节奏,情绪上也没有什么变化。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而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则是孩子学习音乐、提高音乐修养的基础和前提。

怎样培养孩子的乐感呢?乐感的培养不是三天二日之功,需要长时期的积累,要靠平时的潜移默化。

1、发展孩子的听觉能力。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培养孩子的乐感,听觉是关键。家长应为孩子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音乐艺术环境,给孩子精心选择一段乐曲(不是流行曲),每天早、中、晚播放三次,而且至少应持续五个月欣赏同一乐曲,也就是说乐曲大约要被欣赏四百五十次,这样才能使孩子真正受到熏陶。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选择莫扎特、舒伯特等名作曲家的曲子。

2、培养孩子对节奏的感受力。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奏就在我们生活之中,这就要靠家长去引导孩子感受它。例如孩子们喜欢的一首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这里就有一定的节奏。

3、培养孩子对歌曲和乐曲的能力。孩子年龄小,对一些复杂的情感不能理解,但对他们能感受诸如欢快的情绪,安静的气氛等。他们学唱了这样的歌曲或听到这样的音乐,经过家中发,都能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感情。教孩子学唱和谐、明快,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歌,对孩子理解音乐情绪有一定的帮助。如《一分钱》、《学做解放军》、《爱护小树苗》等,随着那和谐、明快、动听的旋律直接渗入孩子的心扉,他们的情绪不知不觉地受到鼓舞。

孩子学琴先要培养乐感

芽芽3岁半开始接触奥尔夫的:这是由德国教育家卡尔·奥尔夫为儿童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它强调让每个儿童都能在美妙的音乐中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得到精神的享受。第一次上课时,芽芽和我都觉得音乐课很有意思,它与原来幼儿园上的音乐课大不一样——原来是唱得多,身体动作只是辅助的,现在是有唱、有跳,还有演奏;原来大部分都是欢快的儿童歌曲,现在却总听到悠扬、抒情的成年人的曲调,曲式也很丰富。于是,小小的芽芽竟然迅速爱上了新的音乐课。

4岁多的时候,芽芽的小伙伴们开始学钢琴了。我想起在之前曾听过有关育儿讲座说:“孩子不用太早学琴,培养乐感最重要”。因此虽然身边没有实证,但是我还是坚定了这个说法,于是只让芽芽坚持了幼儿园内的奥尔夫音乐课。芽芽仍旧像原来那样跑跑跳跳、敲敲打打,用土话和各种符号来做图形谱……总之,就是玩音乐,直到7岁才开始接触钢琴。

开始学琴时,老师对芽芽很肯定,说她乐感好、音准好,对音乐的理解力强等,按照老师的说法,芽芽的一次课程相当于四五岁孩子一个月的进程。这时,我对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欣慰,如果当时让孩子去学琴,既费时间又费精力,还会伤了我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而用这个时间去为孩子培养乐感,孩子的理解力和自制力都增强了,很快能从学琴中得到了乐趣。幼儿园的音乐课看上去好像都在(m.tulaoshi.com)玩,其实培养了孩子学琴的基本条件——音准和节奏感。难怪芽芽的成绩总是超过那些学过“视唱练耳”的孩子,只经过一年多的学琴时间,芽芽已经轻松过了钢琴四级。

音乐启蒙

zhangshen的原帖: ( 写于11/26/00 11:05:46 PM)

在家里,妈妈与孩子游戏时,可注意引发孩子对音乐的感觉和兴趣。下面介绍一些方法,简单易行,你不妨试一试。

一、节奏感的培养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节奏感的培养,要从与孩子的身体行为、感觉最接近的方面开始。

1、语言与节奏。
三四岁的幼儿对学说儿歌有较浓厚的兴趣。妈妈可以边拍手边教孩子说儿歌。用儿歌练习节奏时一般由疏到密,由缓到急,由二拍到三拍,由单层次到多层次。

例:2/4 两层次{妈妈:(疏) 〔好宝 |宝— |乖孩|子—|
孩子:(密) 我是妈妈|好宝宝|我是妈妈|乖孩子|
拍手:××|××|××|××|

2、声响与节奏。
幼儿最喜欢敲敲打打,妈妈可以借助身体动作按节奏拍打,让孩子模仿。如拍手、跺脚 、拍腿、打肩。先进行同一动作的练习,先拍手或跺脚,然后各种动作可交叉进行。

例:2/4 脚 手|腿腿肩||

模仿节奏的练习,随孩子的年龄和接受能力的增长越来越复杂,除身体动作外,桌椅、碗盆,孩子的小鼓、小铃等能发声的玩具,都可以利用。“噼噼、啪啪、叮叮、咚咚,”又热闹,又好玩,孩子兴致勃勃、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训练。

3、动作与节奏。
幼儿好动,喜欢蹦蹦跳跳。妈妈可带孩子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动作,孩子通过身体动作来感受节奏。如大步走,“嗵—”,一步两拍;小兔跳,一拍一跳;小鸟飞,三步一飞,等等。节奏性动作的练习,同时也锻炼了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

二、音乐感觉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音乐感觉,对其今后学习音乐、欣赏音乐有极大的好处。

1、对力度、速度的感觉。
音乐进行中,力度与tulaoShi.com速度的变化对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情绪有重要的作用。可同孩子一起做这样的游戏:妈妈敲击一样东西,孩子边听边跳。随敲击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孩子的动作也随之快慢,动作幅度也随之大小。妈妈可编一些动作、情绪变化比较明显的小故事,像划船、救火、节日喜庆、动物运动会等。妈妈边讲边敲,孩子蹦蹦跳跳做着各种动作。有趣的故事加上有趣的动作,孩子在体验中,锻炼了反应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2、对时间、空间的感觉。
音乐是时间艺术,音乐随时间的运动而消失。可做这样的游戏:把一个小凳比做是“家 ”,孩子坐在小凳上,妈妈唱一首孩子熟悉的歌,歌声起,孩子蹦蹦跳跳离开家;歌声落, 孩子正好又坐到小凳上,回到了家。这样,通过一定空间的运动,使孩子对音乐进行的时间长度有比较明显的印象。

3、对声音高、低的感觉。
旋律是由一些高低不同的音组成的。可帮助孩子利用身体动作(听见低的音蹲下,听见高的音站起)、手势(随声音的高低变换手的位置)、画画(用线条、图形表示)等方法把对声音高低的感觉表达出来。

生活中丰富的声响,如收音机报时、动物的鸣叫,孩子身边能发声的玩具及用品,随时都能让孩子听辨音的高与低。 当然,平时让孩子多听音乐,多学唱一些儿童歌曲极有必要。各位家长不妨从音乐方面对你的宝宝多加指导和培养,美妙的音乐会使你的孩子更聪明,更活泼。

网球运动的启蒙年龄是几岁

  目前国内正掀起了学习网球的热潮,但很多家长朋友们可能对网球运动不是很了解,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多大让孩子学习网球。当今网坛球王费德勒三岁就开始拿起球拍了,日前更有报道称,南京出现一例3岁半儿童报网球学习班的案例。更是引起了家长们的疑问,网球运动的启蒙年龄是几岁?其实这是一个概念上的混淆,网球学习与启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 网球运动能发展高超的神经肌肉技能及灵活性,使身体得到锻炼,无论在情感方面还是在体力方面都具有挑战性。同时这项运动也是极好的社交活动的载体,训练人的自律、毅力和自力更生的品质。儿童在身体没有发育完全之前不要标准(成人)网球。这对孩子的身体是一种保护。家长可以通过先让孩子观看比赛,接触了解这项运动开始,先将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来。等孩子的身体成长到完善一些后再投身到初期学习中。一般情况下,5至9岁的孩子开启接受启蒙训练比较合适。

  

  网球运动启蒙阶段早有几个好处,首先在孩子5到7岁的时候正是运动感觉形成的时候,像平衡感,协调性,节奏感等等,这些对她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网球运动对这些感觉的形成又有其他项目不能比的优点,它的趣味性比较强,滚来滚去,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自然的跟随球跑动;其次在这个阶段不是孩子学业的关键点,能有时间和精力去挖掘他们的运动才能,一旦发现他们有天赋,加以培养,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算不想向职业靠拢,也不耽误孩子学习教育;第三个方面,十二三岁是网球运动的一个重要的分界线,是否有天分,有没有可能出成绩,差不多就可以决定了,启蒙早的话,就更能明确知道,一旦不能走职业道路,接受正常的教育一点都不晚。

  当然孩子很小就接触网球要注意很多方面,比如球拍要选择儿童拍,球也要打专门的软网球,以防止器械太重造成损伤和动作变形,最好要有专业的网球教练指导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培养孩子的乐感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培养孩子的乐感

钢琴启蒙从培养乐感开始

益智游戏
钢琴启蒙从培养乐感开始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怎样培养宝宝的音乐感

宝宝
怎样培养宝宝的音乐感

孩子有没有乐感

育儿百科
孩子有没有乐感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如何判断孩子有没有乐感

育儿知识
如何判断孩子有没有乐感

怎样知道孩子有没有乐感

音乐 幼儿
怎样知道孩子有没有乐感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艺术与双语幼儿园的办园理念

艺术与双语幼儿园的办园理念

父母要拥有惩罚孩子的智慧

父母要拥有惩罚孩子的智慧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