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宝宝都这样自私吗(中)

奶奶深厚的思念

奶奶深厚的思念

2015-12-12 12:40

有的孩子非常大方,自己的吃的玩的也很乐意跟孩子一起分享。但是有的孩子就不行了,如果要孩子和别人一起玩玩具则会大声哭闹,非常的不乐意。就是父母也很难从他们的嘴里要一点好吃的。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自私了呢?孩

现在的宝宝都这样自私吗(上)

wangyu730205 原帖: (写于7/16/2001 11:21:18 AM)

这两天我带着儿子在楼下玩,我想让他多和人交往,因为他很认生。可是当我们玩人家孩子的玩具时,所有孩子的反应都是一样的不愿意让玩。有的说"我的,你玩我打你";有的说"别玩坏了";有的索性抱着玩具跑了。我担心现在的孩子怎么了?这就是我们的下一代吗?是我的偏见还是跟不上这个时代,请妈妈们帮我揭开迷团。

蛮蛮 的回复: (写于7/18/2001 9:26:29 AM)

宝宝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一刀切,说是现在的宝宝自私。发生这样的现象与众多的因素有关。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因素。

阶段性的因素。宝宝正处于第一逆反期,开始认知世界,开始有自我意识,过了这个阶段,宝宝学会与人相处,自然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还有一个环境的因素。现在一家一个孩子,家庭中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多好强,因为反正他最小,反正大家都让着他,这样我们就更要注重培养让孩子学会分享,让孩子学会交友,让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hanshome1999 的回复: (写于7/17/2001 2:45:28 PM)

我家晴晴27个月,她从来不会去抢人家的玩具,自己的玩具谁要就给谁,可利索了。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听一盘磁带,里面有一个小故事叫作“托儿所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不知道是不是这个起的作用。在夸他懂事的同时,她这样不经历大多数小朋友都经历的阶段,倒有点担心她是不是没有自我意识啊?包括吃的东西,谁向她要都给,如果她要给外婆吃,外婆说不吃还生气呢!

rainbowbaby2 的回复: (写于7/17/2001 4:26:18 PM)

我的宝宝1岁5个月,吃的东西她很愿意与别人分享,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的食品也应当与她分享,所以看见别人拿着的食品也想要。玩玩具的时候只要她不玩的玩具,谁玩她都不在乎,当然别人的玩具她想玩又弄不到手时,会牵着大人的手去帮忙,实在玩不成,可能会哭几声,但一会儿就好,我时常会教她,别人的东西要征求同意才行,包括妈妈的东西,不能玩的就是不能给,几次过后就理解了。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有这种经历。

happyspirit 的回复: (写于7/17/2001 11:40:39 AM)

小虫子一岁半,每天傍晚出门就是一个学习和其他宝贝共处的好机会,我总是抓紧时间教育她。

确实,大一些的孩子有强烈的自我财产意识,小虫子喜爱摸他们的小儿童车,有时就是被大孩子一把推开,不准小虫子动。要是大家同时玩别人的童车,大孩子也是同样霸道,不让小虫子一起玩。呵呵,这就不是财产问题了。

小虫子基本上能和别人共处,但有时也会推人家一把,不顾东西是不是自己的。
后来我买了一个童车给她,其他小朋友来玩,她居然没感觉似的,还教人家玩,我想这带有炫耀心理了。:)

小孩子们玩时,最忙的是大人了。高校里的父母应该说,都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不过孩子在某个阶段要表现出人的性格发展的本能出来,那时他们还不具备自我弱点克服的能力,所以我们不要过早下结论--关于小孩自私与否。

不过父母得长期注意以身作则才行。

父母一般是在小孩小时候关注过多,但当他们长大反而不注意性格的培养,一是教育热情已过,二是教育重心转移到应试教育。这是非常大的误区!

各位妈妈当心了。现在咱们比谁把宝贝养得壮,以后咱们得比谁把宝贝养得性格好。:)

现在的宝宝都这样自私吗(中)

孩子为什么会变自私呢?

  女儿5岁了,一直是小区里最受欢迎的小孩。女儿很听话,嘴巴甜,人活泼,而且为人很大方。在任何情况下,如果有别的小孩子喜欢她的玩具、食物或者别的什么,她都会大方地与别人分享,当然要在我的指导下。但即使这样,相比较别的小孩无论家长怎样威逼利诱都不肯拿出自己的东西,女儿的大方就显得格外珍贵了。这让我很有面子,很多妈妈询问过我怎么才能让孩子做到不自私。

  但是最近这段时间,女儿似乎不太听话了,有时候要我一再地说,她才会把东西和别人分享。

  那天,几个同事带孩子来家里玩,其中一个女孩子想要玩女儿的芭比娃娃,那是女儿最喜欢的,是她小姨从香港带回来的。无论我怎么做工作,女儿都不肯把娃娃给那个小女孩玩,最后我终于把娃娃从她手里拿过来递给小女孩,小客人很开心地玩起来,女儿在一旁看着,突然大滴大滴的眼泪夺眶而出,她气呼呼地从房间把自己的娃娃全推到那个孩子跟前,然后向大门走去。我知道楼下的电子锁她够不着,一会儿就会回来。

  可是等了很久,也不见女儿回来。我有点急了,下楼去找,门还是锁得好好的,女儿却不在。我赶紧一层层找上来,发现女儿就在我家楼上的楼梯口坐着,已经睡着了,脸上还有泪痕。我一阵心软,想把她抱回家睡。女儿却醒了,于是我在她旁边坐了下来。

  女儿问我:“妈妈,为什么瑶瑶的娃娃不给我玩,悦悦的狗狗也不给我玩,可我的娃娃、狗狗都要给她们玩?”我说:“因为好东西要和别人分享才快乐啊!”女儿马上说:“可是我一点也不快乐,瑶瑶把娃娃的脸弄脏了,悦悦把狗狗的耳朵拽掉了,它们都是我的宝贝。”我想了想问:“那每次妈妈让你给小朋友玩的时候,你为什么要给呢?”

  孩子不听话先反思教育方法

  专家点评

  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组组长、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教授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往往会以为一定是孩子出现问题了,急于想解决孩子的问题。其实,许多情况下是家长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针对文中孩子的问题,家长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及时了解孩子行为变化的原因

  5岁孩子对自己的关心要远重要于对他人的关心,有点小私心是该年龄段心理发育的正常表现。所以,5岁的孩子这么大方实在难能可贵。但是,突然间孩子的行为与以往不同,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孩子行为变化的原因。

  建议:可以这样问:“过去你总是把自己的玩具让小朋友玩,好吃的让小朋友吃,为什么现在不这样做了?”找到了原因,就知道下面该对孩子说什么话了。

  二、指导孩子掌握交往的方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从孩子倾诉中发现,小朋友的玩具不让她玩可能是孩子行为变化的主要原因。孩子模仿性强,易受周围小朋友的影响,小朋友的行为多次让孩子不高兴,孩子自然也拒绝他们玩自己的玩具。被拒绝后,孩子通常不知道如何应对,也就以牙还牙。

  建议:孩子出现交往中的烦恼,家长应该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这样说:“你的玩具让我玩玩好吗?”“咱们一起玩,好吗?”如果小朋友不同意,可以这样说:“我的玩具也让你玩。”

  三、讲究说话技巧

  每当孩子生气、不听家长话时,要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问题。孩子的新玩具舍不得让别人玩,是因为过去有小朋友弄脏、弄坏她玩具的经历,她担心这样的事发生,但是又不会表达,只有拒绝。

  建议:凡是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要想到孩子心里的想法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才会有效果。

  孩子拒绝让小朋友玩玩具,家长可以这样说:“芭比娃娃也喜欢有姐姐和妹妹,你们一起玩,谁当姐姐(妹妹)?准备给娃娃做点什么事情呢?”也可以私下教给小朋友这样说:“我们俩一起玩好吗?我给它讲一个小故事。”还可以在客人到来之tuLaoShi.com前和孩子说好,把问题在客人来之前解决好。

  四、把功劳让给孩子

  文中的母亲有这样一句话:“每次妈妈让你给小朋友玩的时候,你为什么要给呢?”什么事家长都替孩子做决定,会养成孩子依赖、能力弱的性格特点。年龄小的孩子需要家长的指导,但是,孩子表现好时要把功劳归功于孩子,孩子就学会了一种交往技巧,久之,会养成好性格。

  建议:家长可以这样说:“你知道小朋友为什么都喜欢和你玩吗?你最大方了,玩具让小朋友玩,好吃的让小朋友吃。”孩子受到表扬后,会做得更好。

  为了让孩子不再自私,家长应该及时表扬孩子和别人分享玩具的行为,并积极鼓励孩子这么做。

孩子自私怎么办

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个炎热的盛夏,孩子闹着要吃西瓜,妈妈在街上转了很长时间,终于买回一个大西瓜,切开西瓜,情不自禁地先尝了一口,立即听到一声严厉刺耳的童音:“谁让你吃,给我吐出来!”妈妈怔在那儿,两行热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随即又听到孩子说:“算了,算了,下次不许!”可能天良未泯,孩子总算“原谅”妈妈的“过失”了。

如此自私的孩子是谁造就的?是家长自己长期过分溺爱、娇纵的结果。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特别是祖辈和父母众星捧月的态度,孩子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助长了孩子的独占欲,强化了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孩子只知享受和索取,忘却付出和奉献,长期下去,逐渐发展成极端自私的情感和行为。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私的不良品行呢?

1、取消孩子在家中“特殊”地位。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尽量不给孩子特殊待遇,合理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2、引导孩子尊重和关心长辈。要让孩子学会享受时应首先考虑长辈,就餐时,好菜要先挟给长辈吃,舒服的位置让给长辈坐;别人为自己服务要表示感谢;别人不便时,应尽可能提供帮助,逐步体会到帮助、关心别人是愉快的。

3、让孩子学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家长应指导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穿衣、洗手帕、整理玩具等,给爸爸妈妈倒茶水等,让他体验父母劳动的艰辛,懂得要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以便将来为家庭和社会多作奉献。

4、为孩子创造经常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图书借给小朋友们玩和看,学会与小朋友团结友爱,养成互相谦让的好品德。

5、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对孩子提出的不切实际、无理的要求,父母必须坚决而明确地加以拒绝,并说明拒绝的理由。

怎样教育孩子不自私

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一般只会想到自己,不会想到别人。由于他们思维能力所限,难以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往往以我为中心去认识事物,这是幼儿的思维特征。

如果让孩子的这种思维方式发展Tulaoshi.com下去,孩子有可能变成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这种人在社会上是不受欢迎的,即使孩子的智商再高、能力再大,也是难以施展的。

那么,家长教育孩子不自私的最简单的办法是,使孩子知识世界上的一切事都要分担共享的道理,并使其懂得应该经常关心他人。首先,家长不能让孩子的以我为主的心理任其自流,不能对孩子采取“随他的便”的教养方式。其次,家长还应懂得自私自利的孩子,其性格是不稳定的,很难有较高的智商。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懂得共享为乐、独享为耻的道理,帮助孩子建立群体思想,鼓励孩子把自己心爱的玩具让小朋友玩,把自己爱吃的东西分给小朋友吃,使孩子自私的行为逐渐减少,树立一个为大众着想的整体观念。

宝宝怎么突然变“自私”?

  不记得何时起,你那个原本大方的宝宝突然变了,变得自私起来。他不再乐意与别的小朋友分享玩具,更不允许你把他的零食送到别的宝宝手中,甚至只是有人碰了一下他的东西,他就会大喊大叫、暴跳如雷,宝宝到底怎么了?宝宝变“自私”了,作为妈妈,有什么好建议?

  “自私”是成长必经之路

  yc_td:事情要一分为二,从大方变自私,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原来愿意分享说明孩子还没有自我意识,等大了一点,孩子有些许自私,是因为知道了自有财产和共有财产的区别,有了自我保护意识。从这点上来说,是孩子的进步。只要适当加以引导、说明道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个根本就不算什么问题!

  然然荃荃:孩子“小气”,不愿分享,爸妈不用急。小宝贝的“自私”是正常现象,是通向“分享”的必经之路。我们要耐心等待孩子逐渐成长,经由心智成长的历程,逐渐领悟和学会“分享”。让分享变成一件快乐的、宝贝心甘情愿的事。然然两三岁时也曾小气,升级当哥哥后和弟弟玩得可好了。

  斐斐妈:孩子的成长每个阶段都不一样,2-3岁的孩子,与外界交往了一段时间后,懂得了有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开始懂得保护自己的东西了,这就是人性中自私的首要来源,其实作为妈妈不必太过惊慌,只要在旁告知他与人分享,随着时间变化,孩子会懂得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分享的快乐。

  1069胡璟言:现在基本都是一家只有一个小孩子,东西滴归属感自然也很强。让孩子多接触别滴小朋友,学会大家一起分享一样玩具或者一份食物,从玩和吃中享受和别滴玩伴在一起滴快乐,互相交换也是一个不错滴方法。小孩子小,慢慢来。

  将“分享”潜移默化

  钱欣宝贝:可以经常喊小朋友来家里玩,把愿意分享的东西和小朋友分享,可以和宝宝说把你的东西给别人玩,别人才会把东西给你玩。也可以带宝宝多多出去玩,多接触接触人群,看看小动物,让宝宝变得有爱心,让宝宝的心理变得健康,不要强迫宝宝做不愿意做的事,要多沟通。

  张邹艺姝妈妈:可以这样和孩子说,太阳月亮愿意和全世界的大孩子小孩子分享它们的光亮和清辉,我们才能在白天欣赏到美丽的大自然,享受春夏秋冬的美景,在夜晚仰望美丽的星空!孩子你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青青:通常宝宝自私的时候我都会引导或者转移,当宝宝不愿意把心爱的玩具分给他人时,就不能强行抢走给其他小朋友。慢慢引导宝宝学会与他人分享,在分享食物时,不妨先从宝宝身边熟悉的亲人渐次开始练习,然后是平时熟悉的小伙伴,最后才是身边陌生的人。

  [专家支招]

  尊重宝宝的所有权 尊重宝宝的“物权”,无论是玩具、食物还是书籍,只要是许诺给宝宝的,就由宝宝来支配,让他相信自己真正拥有自己的东西,而拥有的表现是“自由支配”,可以决定是否分享。分享是以“拥有”为前提的,强制的“大方”会使宝宝难过、生气、产生危机感。

  分阶段进行分享训练 第一阶段,通过在家中和宝宝玩游戏,让宝宝相信玩具分享后能够重新回到自己手里。如:向他借走一样玩具答应他5分钟后还给他。第二阶段,引导宝宝尝试和小朋友们进行交换玩具的游戏。如大家交换玩具3分钟后归还,让宝宝感受自己既能享用别人的玩具,也不会因此失去自己的玩具。最后,组织宝宝们做集体活动,游戏最好选择需要团体协作的项目,如一起搭积木。  孟迁(教育专家)

老人养育的孩子易变自私吗?

  “幼儿园放寒假了,4岁的女儿交由外公外婆带,没几天就被惯得不像样……”昨日,家住海珠区金碧花园的梁女士提起孩子,满脸愁容。据了解,迫于激烈的生存竞争,许多年轻爸爸妈妈忙于工作,而将孩子全权交给老人。孩子在老人的溺爱下,变得自私、任性、承受不了一点点挫折……究竟“孩子自己带还是老人带”?家长们左右为难。

  孩子更愿与祖辈生活?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海珠区工业大道南的一所幼儿园门口,未到放学时间,铁门外已经围满了密密麻麻的家长。其中,大部分是老人。

  “爸爸妈妈工作忙,不能照顾我,我只好跟爷爷奶奶住。爷爷奶奶对我管得不太严,只要我把作业写完了,就可以看电视,或出去跟院子里的小朋友玩。但跟爸爸妈妈住,我就不能看电视了,也不能出去玩,除了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以外,还要完成妈妈布置的作业,一点意思都没有。”小宇今年5岁,明年才正式上小学。昨日一放学,小宇挽着前来接他的爷爷奶奶的手,很满足地说:“爷爷,奶奶是我最喜欢的人。”

  采访中,记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年轻家长愿意将孩子交予父辈抚养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其次,他们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第三,他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能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

  “我父母都在深圳上班,我从幼儿园开始就跟在广州的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岁数都大了,需要我照顾他们,我觉得这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小莉显得十分懂事:“我放学回家,先帮奶奶做饭,吃完饭后就开始学习。每个周末我都会做家务事。”

  老人带小孩问题多多?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不少家庭享受“隔代教育”的方便时,有相当一部分爸爸妈妈们却有苦说不清。

  “我儿子今年刚满3岁,还没有上幼儿园,由于我们夫妻两个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于是,我跟妻子商量后决定把孩子送到我父母家。可是,半年后我发现,小孩有了不少毛病:一看到零食便哭哭啼啼要买;饭桌上他自己喜欢吃的菜别人不能下筷子;鞋带松了,把脚一伸,旁边的爷爷奶奶赶快蹲下来给他系上……”昨日,记者和一位年轻爸爸聊起时,他说了一堆头痛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年轻父母最好是自己带小孩,千万不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做‘甩手掌柜’!”说起自家小孩,家住荔湾区的市民刘女士追悔不已。刘女士说,由于工作忙,孩子从小就交给爷爷、奶奶带,老人把孩子照顾得细致入微,当时周围的朋友都羡慕不已,自己也落得清闲。等接回身边时,她才发现,已经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吃饭基本上靠喂,尿尿还要人端,非常娇惯。

  采访中,不少父母向记者抱怨,爷爷奶奶们太过溺爱小孩,凡事都为小孩“撑腰”,使孩子在父母的面前有恃无恐,任性妄为。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有一次儿子不肯吃饭,他佯装要打他,没想到儿m.tulaoshi.com子两眼一瞪,说:“你敢打我,我叫爷爷打你!”

  “过来人”成功经验:

  充分尊重不断沟通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出现,年轻家长们开始担忧:大部分隔代教育下的孩子个人能力差、自我中心意识强,这些均不利于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的培养。但若自己亲手带孩子,年轻的父母又觉为难,“工作太忙碌,哪有更多时间照顾孩子呢”。

  于是,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不断想出方法“见招拆招”。家住天河区的黄女士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儿子今年三岁,两年前,黄女士发现孩子开始任性,只要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大声哭闹、扔东西,甚至在地上打滚,奶奶看到孩子哭就马上抱起孩子。不仅如此,儿子很喜欢吃糖,黄女士就把家里的糖都收了起来。孩子一想吃糖,就哭着喊着找爷爷拿。“孩子这样下去一定会被惯得不成样子的。”心急如焚的黄女士当时有了一个“与长辈们坐下来好好谈谈”的想法。

  “老人家经验毕竟比我们多很多,我们一定要充分尊重,有问题可以提出,但一定要心平气和,要肯定他们的功劳,也要适当地点明不足的地方……”两年过去了,黄女士家的小孩成了小区内出名的“乖孩子”,不仅与同伴玩耍中懂得谦让,大楼上下见了谁都会主动打招呼问好,特别招人喜欢。

  黄女士说:“爷爷奶奶对孙子十分喜爱,自然也就多了一些纵容,这种纵容让孩子养成了不少坏习惯,所以,我在不影响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地跟孩子在一起。年轻人接受能力强,思想开放,虽说育儿经验少,但现在科学育儿方面的书籍很多,可以边学边育儿,并对过去不科学的育儿方法加以改进。这样也能减轻老人的负担。”

  此外,黄女士还认为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因为我对老人比较关心、照顾,儿子也自然吸收到。比如吃东西他会想着我们,现在孩子3岁多吃饭时已经会给大人夹菜。”

  专家观点:

  祖辈教育孩子应当甘做“配角”

  有多年教育工作经验的广州市第一中学退休老教师潘老师认为,年轻父母和祖辈老人都要懂得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在抚养、照料和教育这些事上,父母对孩子的作用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祖父辈们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不全权代替,把握好‘配角’的角色。”

  潘老师已是6个孙子孙女的奶奶和外婆,作为“过来人”又是教育专家,她总结出一套教育心得:“当孩子的父母管教孩子的时候,孙辈常会向祖父辈寻求庇护,这个时候,祖父辈不应袒护孩子。”潘老师表示,有关孙辈生活大事的决定权都应该交给孩子的父母和孩子自己,祖父辈可以提出自己的经验帮助儿女共同教育孩子。

  此外,潘老师还特别提醒祖辈们要学会学习,和孙辈共同成长。“作为祖父辈,应虚心接受一些新知识。可以选择适宜的学习途径,如看电视、报纸等,在短时间内接受尽可能多的信息。不能忽略了孩子这个重要的学习对象,多和他们交流分享,能获得在其他人那里得不到的资料,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最后,虽然我们说老人带孩子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老人带孩子还是有很多优点值得年轻人学习的。

现在的宝宝都这样自私吗(中)

zhuna 的回复: (写于7/16/2001 9:14:42 PM)

看看毛毛的举动吧(这是我从毛毛的成长日记中摘录的),这种现象十分普遍。

象往常一样,回到家,吃完水果,我带着毛毛下楼玩一会。今天毛毛特意带了一个吹气塑料球出来。来到楼下,孩子们还没有出来,只有几个很小的小BB在学走路。毛毛抱着球,引起了这些孩子的注意,毛毛在楼梯的斜坡上面一边将塑料球沿斜坡扔下来,一边坐着滑下来追小球,伴随着她的欢笑声,很引人注目,这些BB也高兴地一窜一窜的。我借机问毛毛:“你同小BB一起玩球,好么?你来教他们吧!”毛毛问:“妈妈,为什么要我来教他们?”我说:“因为他们还小,不会玩球呀。”毛毛欣然应允。毛毛将小球滚到小BB面前,然后在由他的保姆轻轻踢回来,这样几个回合后,毛毛有点不耐烦,抱着球又到斜坡上自己“疯”去了。

这时,四岁的昆昆从楼上下来了。看到这只鲜艳的塑料球,他在斜坡的下面停住了,示意毛毛扔球下来,毛毛有点迟疑,昆昆上到斜坡上面,笑咪咪地同毛毛讲着什么,毛毛反而抱紧球,不肯松手。昆昆不是那种爱抢的男孩子,他只是在毛毛的四周转悠,找机会玩一玩塑料球。终于,毛毛放松了警惕,一不小心,球从毛毛的手上滚落到斜坡下面,昆昆可高兴了,笑着跑去追球,毛毛也立即滑下斜坡,上去追。我远远看见毛毛的小脸不太高兴,但是,昆昆抱着球后随手往天上一扔,毛毛又打着了,然后又是昆昆往天上扔球,几个来回,毛毛露出了笑脸。我趁机对毛毛喊:“毛毛,同昆昆一起玩吧!”这一喊,出问题了,毛毛好象突然想起了什么,得到机会又抱着球不放手,弄得昆昆有点糊涂。毛毛的脸色突变,连走路也有点加快了速度,一副我的玩具不给别人碰的架势,搞得昆昆手痒的不行。一会拿自己的小手枪同毛毛换,一会用自己的小卡片让毛毛拿着,可是毛毛始终无动于衷,抱着球,坐在斜坡的上面,一动不动,象个霸王。我后悔对毛毛讲的话了,真是瞎激动,弄得人家孩子这么尴尬,还得同人家保姆不停解释。

楼下空地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小兔子也来了,毛毛主动把球踢给了小兔子,并且同小兔子来回踢球。我明白了,毛毛不愿意同比自己大的孩子玩,可能是因为她觉得自己不占什么优势,遇到小点的,心里就放松了。

但是,情况并没有我想象的这么简单,没过多久,走来了对门的莹莹,毛毛一看是她,又来情绪了,球被莹莹不拉跑了,毛毛气的一下子跑出去把球追回来,小脸已经变了形状,嘴里还愤愤地嘟囔着:“我就要抢人家的东西!我一把把别人踢跑!!还使劲推别人!!!”我一听,立即质问她:“毛毛,玩具要大家一起玩才开心,你的玩具拿出来,只是自己抱着,有什么意思啊?你再这样,就没有人同你一起玩了。”毛毛不语,我知道她的心里还是不服气,只是以沉默对抗我的说教。

终于,其他孩子对这只塑料球失去了兴趣,各玩各的了,毛毛也没有了自己的优势,依偎在我的怀里,不吭声。

毛毛不只是一个胆小的孩子,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小气的孩子,生怕别人碰自己的东西,在没有自己的玩具的情况下,她可以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尝试性的玩,但是如果自己的玩具在手里的话,她就完全变了。我检讨了一下自己的行为,也没有这样小气啊,可为什么孩子这么过分呢?我同毛毛爸交流了一下,他倒是觉得毛毛还没有长大,嗨,我以后每次都要带玩具下来,非得让毛毛习惯不可。

ivyzhaoz 的回复: (写于7/16/2001 4:47:57 PM)

妈妈每天晚上吃完饭带我下楼玩,都让我带上玩具,好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这也给妈妈带来了烦恼。

比如今天,我拿着小吉普车下楼了。看见××拿着一个乒乓球,我伸手就要去抢,可她不肯给我,妈妈说:“拿你的小汽车和小朋友换。”我递过去小汽车,可她拿着我的车还是不肯给我乒乓球,还拿手推开我。我都有点着急了,急得直哼哼。可她自己又不玩乒乓球,总是扔在地上,她姥姥拣起来偷偷递给我,她就过来抢。妈妈总告诉我要让着小妹妹。可是为什么有比我大的孩子要我的东西时我也要让着他们呢?妈妈还告诉我,好东西要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才有乐趣,可是别人为什么总不愿意和我分享呢?我真有点摸不着头脑。

不过,看来妈妈也有点烦恼。比如××吧,上次他拿着我的吉普车不肯还给我,我让他玩了一天才还给我。可是后来有一次他拿着小铲子不肯给我还不算,连我摸摸他的小推车他都要推开我的手。每次我或主动或听妈妈话把自己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妈妈总要表扬我。可我知道妈妈也在想这样教育我对不对,比如今天妈妈回到家就跟爷爷说“如果别的孩子都这样自私,我们总是要求孩子把东西和别人分享是不是对孩子不公平,将来养成了懦弱的性格。”爸爸半夜回来,妈妈也赶紧跟爸爸汇报这一困惑,希望爸爸出出主意,可爸爸打个大哈欠说“这都是天生的。”就睡着了。

现在的宝宝都这样自私吗(下)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现在的宝宝都这样自私吗(中)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现在的宝宝都这样自私吗(中)

宝宝初上幼儿园都这样吗(中)

幼儿园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宝宝初上幼儿园都这样吗(中)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独生子女真的都自私吗

育儿百科
独生子女真的都自私吗

宝宝初上幼儿园都这样吗(下)

幼儿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宝宝初上幼儿园都这样吗(下)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宝宝初上幼儿园都这样吗(上)

幼儿园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宝宝初上幼儿园都这样吗(上)

宝宝自私怎么办?2~3岁宝宝比较“自私”

分娩
宝宝自私怎么办?2~3岁宝宝比较“自私”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哪些食物是婴儿不能吃的

哪些食物是婴儿不能吃的

遮住浴霸再给宝宝洗澡

遮住浴霸再给宝宝洗澡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