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会快乐的4妙招

蓝瑟酱

蓝瑟酱

2015-12-12 11:16

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有一个著名的金字塔结构,而荷兰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对于快乐也分为了三个层次,你家孩子属于这里边的哪一层呢?

教育孩子以快乐为原则

  1.遵守快乐原则

  让幼儿感受到生活是快乐的,学习是快乐的,不要人为地制造压力。

  *小提示

  如果你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赞美他,比如当他画了一幅不错的画时,你能及时表扬他,而且表现得很具体:“你画的恐龙尾巴真的很生动。”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棒的礼物,他的脸上一定会绽放动人的光彩,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能使他以乐观的态度来面对未来新的挑战。

  2.遵守兴趣原则

  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小孩,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只要他们的兴趣本身不坏,就要努力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让他们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小提示

  作为家长,当然不能对孩子不加管教、听之任之,但是控制过严又可能压制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

  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只有从小能享受选择权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自在。

  其实,一定要尊重孩子,让孩子身心快乐才能够学得更好,效果也更好。家长一定要注意啦。

你的孩子生活在哪一层快乐中?

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有一个著名的金字塔结构,而荷兰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对于快乐也分为了三个层次,你家孩子属于这里边的哪一层呢?

竞争式的快乐

我们社会的教育体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其实都停留在了竞争式的快乐这一层面。所谓竞争式的快乐,即,一定得我比你强,这样才快乐,否则就痛苦。比方说自己孩子考上中山大学,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很值得开心,但你一听说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学,你的快乐一下子消散了,转而恨自己的孩子为啥就不如人家孩子争气。我第一次深刻领会到竞争式的快乐,是因一个朋友。她对我说,她实在没法明白,人与人交往时,除了比较还能做什么。马丁纳引用了一个寓言故事来说明竞争式的快乐。两个商人紧挨着开了商店,经营范围类似,他们唯一的快乐就是比对方强一点。一天,一个天使来到一个商人面前说,对我许愿吧,你的任何愿望都可以实现。不过,你的对手会比你多一倍。这个商人最初很沮丧,但突然间开心起来,他对天使说,请弄瞎我一只眼睛吧。这个故事说明了竞争式快乐的可怕之处。陷在竞争式快乐中的人,势必会被这魔鬼的一面所折磨。

条件式的快乐

所谓条件式的快乐,马丁纳说,这里面去除掉了竞争的成分,这是很客观的快乐,你要一个条件,只要这个条件得以满足,你就会很快乐。譬如你的愿望是挣到多少钱以获得经济上的自由,当这个愿望实现后,你很快乐,而不会沉浸在比尔-盖茨比我有钱多了的痛苦中,这就是条件式的快乐。

无条件的快乐

第三个层面无条件的快乐,马丁纳称为"至乐",处于这一层面的人,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条件,就能感觉到快乐与祥和。这是很美的状态。第三个层面的快乐,并不容易活出。尽管有些父母能够给予孩子一些无条件的爱,但整体上,几乎没有谁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如此丰厚的馈赠,从小就彻底沉浸在无条件的至乐中。想获得这种快乐,我们都需要自己去学习。不过,至少我们可以意识到,快乐有这三个层次,比"别人家的孩子"强只是最低层次的快乐,而我们的应试教育的核心逻辑,就是在追求竞争式的快乐,不仅教育系统的官员和老师如此,家长们也如此,而这些大人们也试图让孩子相信,这就是一切。

孩子天生具有:简单的快乐

其实,我们反过来可以从孩子的身上学习到,快乐其实是很简单的。孩子想吃糖,吃到了就很快乐。他要玩游戏,玩时就很快乐。他们有竞争式的快乐,但这绝非就是一切,假若大人不强烈地参与其中,制造"别的孩子"比你更值得爱这种信息,那么孩子对竞争式的快乐不会太痴迷,他们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就很快乐了。可以说,孩子可以因为一切事情而快乐,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抱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如果没有受到干扰,孩子能够专注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种专注本身就是Tulaoshi.Com一种至乐。

长大的我们仅剩:人群中的快乐

但长大了,我们好像都忘记了那些简单的快乐,我们最后只剩下了一种快乐——人群中的快乐。尤其是,在人群中我要成为最被赞许的,否则我就不快乐。条件式的快乐和至乐能点燃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觉得不虚此生,但假若只剩下竞争式的快乐时,那么你会时时感觉身处地狱中。

孩子逐渐沦为:大人享受竞争式快乐的工具

更要命的是,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是大人们在享受竞争式的快乐,而孩子是他们实现自己这一最低层次快乐的工具,他们美好的生命,就消耗在如此没有意义的事情中。假若自己生命的意义就是给别人提供竞争式的快乐,那就会产生巨大的无意义感。我有一个可怕的预言——假若我们教育体系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是压力继续升级,那么被当作工具的孩子们会以他们的生命抗争。最后孩子们的自杀率会高到让整个社会恐惧,那时大人们才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逻辑。如果家长一开始就选择保护孩子,免于目前教育体系的伤害,那么他们最终会发现,他们收获的并非是平庸,而是孩子的才能得以巨大解放,并且孩子的生命一直处于快乐之中。

你的孩子快乐吗?

  你的孩子快乐吗?谈及该话题,不少家长坦言,当然是希望孩子快乐啊,但无奈生活中却常常事与愿违。大家抱怨着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言语中流露出焦躁和不耐烦,而这些不快发生时,相信孩子自身也没有快乐可言。

  哪些生活中的行为容易导致孩子不快乐?家长又如何针对性地加以改造?本期嘉宾对该话题继续深入指导。

  宝宝1岁后要定“规则”

  育儿专栏中,说到“宝宝打爷爷”的案例。祖辈及父母们为了显示自己对宝宝的慈爱,不仅不对宝宝的坏行为予以制止,反而乐呵呵地接受,这在很多家庭中都普遍存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智慧泉儿童教育发展中心课程总监苏玲指出,宝宝长到1岁多时,是培养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关键期”,有些行为需要被制止的。可分为:危险类,如爬高、玩电源插座、手指伸入电扇中等;破坏类,如重复玩开关或音响、敲打贵重家具等;攻击或伤害别人,如抓人头发、眼镜、打人等。

  “对于危险类行为,家长一般会严厉制止,但有些过于慈爱的家长,对宝宝的破坏行为,则是‘睁一眼闭一眼’。”

  如何判断孩子哪些行为可接受?苏玲建议家长,可以用“宝宝岁数+8”作为衡量标准,也就是设想一下:这个行为在8年后可以被允许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家长就应该制止宝宝这一行为,以免日后成坏习惯,宝宝一旦形成坏习惯,就会最终为环境所不容,纠正过程是很不快乐的艰难过程。

  纠错不当 孩子更不快乐

  有一个妈妈为了纠正宝宝每次到超市都要买QQ糖的任性行为,决定不再给宝宝买了。第一次,宝宝大哭,妈妈只好妥协;第二次,宝宝大哭也不给买,可没想到宝宝突然躺到了地上,妈妈觉得尴尬,不知如何应对,只好又给买了;第三次,第四次,宝宝行为愈演愈烈……

  苏玲告诉家长,如果没有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与技巧,就会导致自己和宝宝更大的不快乐。看来,爱需要方法,爱是需要学习的。

  “当1岁左右的宝宝,最初出现我们不期望出现的探索行为时,我们通常只需要抓住他的手,同时告诉他'不可以'就行了。这样简单的动作和语言才符合他的年龄与理解力。过于戏剧性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只会让宝宝好奇和惊喜,再次尝试的可能性增加。”

  但随着宝宝16个月左右开始进入“叛逆期”,这时候,单纯的制止是没有效果的,需要给宝宝建立一定的规则,同时家长应态度坚决,树立规则的权威,必要时可以用适度冷淡来惩罚孩子。

  日常生活中,家长常犯的错误是,一开始时未能及时制止宝宝行为,或未能树立自己的权威,到后来当宝宝行为变得无法忍受时,家长情绪激动地管教宝宝,又再带来新的问题,同时伴随更大的不快乐。

  孩子为啥不快乐?

  普遍有这三大硬伤

  培养一个“快乐宝宝”,咋就这么难?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讲师王志明指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但在实际教养过程中却存在三大硬伤。

  把孩子当成私家车

  多数家长在孩子出生后,满心欢喜的同时,渐渐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想怎么支配就怎么支配,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这好比他们拥有了一辆新的汽车,想往哪里开就往哪里开,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比孩子懂。

  特别在孩子0-3岁时,对大人的依赖特别强,孩子不得不在大人的各种手段下委曲求全,导致很多时候孩子都是在家长的压迫下成长,如此这般孩子当然不快乐。

  家长太急功近利

  孩子来到世界上,本来是无忧无虑的。但是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态,看见别人的孩子学会了某样东西,自己的孩子不会,就会开始着急,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孩子也去学,孩子学不来,再加上家长的攀比,往往喘不过气来,使得原本应该是快乐学习的状态,变成了学习是痛苦的过程。

  常听见家长这么问孩子:“今天在学校老师有没有提问你啊?”“今天老师有没有表扬啊?”“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啊?”不仅如此,孩子大一点,上小学后,家长的问题一般是:“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啊?”“考试考了多少分啊?”这也是导致孩子不快乐的又一大原因。

  家长要关心的应该是,孩子能否快乐过好每一天,因为一个人的一生最根本的责任就是快乐过好每一天,如果能快乐过好每一天,那他才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才能给家庭创造快乐,才能给这个社会带来和谐,所以家长应该多问的是这样的问题:“今天在幼儿园过得开心吗?”“今天在学校过得快乐吗?”

  不了解孩子认知规律

  多数家长不了解孩子的认知规律,人类一个特殊的本能就是学习的本能。孩子在0-6岁的这个时期,对周围的事物都有学习的冲动,都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实践,通过经历去积累经验,但是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这个规律,孩子在家里砸个鸡蛋也心疼半天,撒一把米也会指责,想自己去拿开水壶,碰都不让碰,导致了孩子学习认知的规律受到严重的限制,导致很多孩子在郁闷中成长。

  家长要做的是,协助孩子去经历,满足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在帮助孩子去形成经验的同时,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例如,一个3周岁的孩子想自己拿开水壶倒水,在父母的帮助下让孩子形成自己的经历,同时告诉孩子,拿开水壶倒开水要注意哪些事项等等。

如何让孩子更加快乐呢?

  建议1--家庭传统意味着快乐“长久”

  无论是每天共进晚餐,还是每年一起庆祝生日或节日,对一个家庭而言,没有什么比建立家庭传统更有价值的了。过春节时的饺子、鞭炮,或是过生日时的蛋糕、蜡烛,这些传统都十分重要,因为它们赋予孩子生活的意义,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教给孩子“长久”的含义。

  同样珍贵的是每个家庭独特的小传统,例如每个周末全家外出晚餐,每个月末全家一起看一场儿童电影等等,这些熟悉而亲密的传统习惯会带给孩子强烈的安全感。

  建议2--歌唱的鸟儿最快乐

  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一点儿也不错。在古代,西方人坚信音乐可以医治一个人肉体和心灵的创伤。而在现代,儿童医学研究发现,给患病的孩子听他们喜爱的歌曲,可以减轻他们的疼痛症状。成年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听一首好歌有时会让人精神振奋,身心舒展。而对孩子来说,每当全家一起唱一首他喜爱的儿童歌曲,他都会很快乐。

  建议3--快乐也可以放大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至少教给孩子两件事情。例如父母积极和孩子一起参加幼儿园的运动会,或者积极参与孩子的社区汇演,孩子会意识到父母对他的重视,这会大大增强他的自信心。同时,父母的参与也教给孩子“社会”的基本含义。它让孩子感到自己也是这个大社会的一部分,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它对别人作出贡献。专家研究还表明,奉献和快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让孩子参加社区大扫除,或是探视社区孤老,即使是幼儿也会从中发掘付出的快乐。

  建议4--再见吧!负面评论

  成人们时常对各种人与事进行评论,其中不乏负面的东西。例如,父母评论孩子幼儿园的园长很无能,或者儿童医院医生很马虎等等。父母也许不会意识到这些评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

  但事实上,它们会让孩子渐渐丧失对周围人和环境的信任,从而失去安全感,而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会快乐的。父母应该让孩子觉得世界是美好的,而人们本质上都是好人。

  建议5--兴趣爱好是永远的快乐

  专家研究发现,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中,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快乐。对于孩子而言,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例如集邮、绘画等,让他投入其中,会让他很快乐。但这里的投入并非指给孩子安排满满的绘画课程或者舞蹈练习等,因为那样只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失去从中得到的快乐。而兴趣爱好也不一定是指某种技能,例如集邮、拼图等,它们并不是某种竞技,却同样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更能让孩子学会投入的快乐。

  建议6--花开叶落是快乐

  生活在现今的高科技时代,成人们常常忘了亲近大自然。对孩子来说,大自然充满了神奇的力量,无论是雨雪、白云,还是花开、叶落,都可以从中发掘到很多快乐。亲近自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各项感官能力、观察能力、反应能力。

  建议7--小动物带来的

  父母经常犹豫是否该让孩子饲养小动物,例如兔子、金鱼、小猫或小狗,因为它们需要时间和精力。即使孩子保证自己会全力照料小动物,通常大部分工作还是要由父母来完成。不过,专家研究发现,花工夫饲养小动物是值得的。因为当孩子感到担忧或害怕时,小动物的陪伴会让他们更觉安心。孩子从饲养的小动物身上可以学到忠诚、共鸣、依恋等情感。专家还认为,通过饲养小动物,孩子学会体贴和照顾他人,感觉自己有价值,有成就感。

  建议8--温馨的家是快乐的田园

  建议把家变得更温馨,看来是个小问题,但对孩子而言,这却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里乱七八糟,孩子会不希望小朋友来家里玩。另外,井井有条的家会给孩子带来平和与满足。需要注意的是,温馨不代表干净过头,因为舒适才是快乐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干净过头只会给孩子带来束缚。

  建议9--吃得开心可以更健康

  作为成年人,父母会注意饮食健康和饮食习惯,但孩子通常没有这些概念。所以,父母要为孩子及早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包括全家坐下一起用餐,选择健康营养的食物等等。

  建议10--运动的感觉真棒

  无数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健康强壮、体力充沛会带给孩子良好的自我感觉,让孩子快乐。另外,对孩子来说,跑、跳、游泳、骑车等等体育运动本身就十分有趣,而这不恰恰就是快乐的源泉吗?成长的一个过程。(m.tulaoshi.com)妈妈们要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耐心!

  让孩子的成长更加快乐,让孩子的心更加快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吧!

让孩子快乐,还是成功?

成功派的观点是:人生就是要追求成功,没有成功谈不上快乐,为了成功,即使让孩子们先“痛苦”若干年也在所不惜。“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派乃“望子成龙”者。

快乐派的观点是:人生就理当活得快乐,没有快乐的成功毫无意义,只要快乐,孩子没出息也无所谓。“我平庸,我快乐!”快乐派似乎是“望子成虫”者。

双方观点尽管针锋相对,思维方式却是相同的:他们都把成功与快乐截然对立起来。其实快乐与成功的关系远没有这样简单。二者既是矛盾的双方,又是相容的双方,还是并列的双方。

有的孩子潜力本来很大,但浑浑噩噩过日子,这时候适当强化他的成功意识,或许能使他活得更充实,也更快乐。

有的孩子每天无忧无虑,学习也尽了力,但能力如此,这时父母若拼命逼他“成功”,则有可能使他既失去快乐,又失去他本来可能获得的那种成功,终成一个心灰意懒的失败者。

有的孩子能力有限,但心高气盛,拼命想争高分,精神表面亢奋,实际疲惫而焦虑,这种孩子万不可再强化成功意识,否则很危险。

父母无权包办孩子的未来生活方式。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父母,应该学会科技含量更高的教育方式——尊重,交流,引导,指导。这很难,需要动脑筋,需要学习,但是如果不走这条路,成功派和快乐派父母将发现,成功和快乐都在离他们而去,迎面而来的则多半是失望、焦虑和苦恼。头脑古板的父母,教育现代的孩子,结果大抵如此。

(来自:太平洋亲子)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会快乐的4妙招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面对孩子,我们必须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去塑造他们,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会快乐”,让他们的童年能充满快乐和欢笑。 

  NO.1、富有情趣的愉快教育法

  幼儿积极向上、快乐、好学的性格及性格的形成和稳定不是自发的,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和教育之结果,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富有趣味性,富有吸引力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使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幼儿乐于进行的趣事。

  NO.2、把握分寸的表扬鼓励法

  幼儿在表扬与鼓励中,能引起愉快的情绪。但一味的给予表扬,会引起幼儿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的不良情绪和情感。所以我们要针对每个幼儿的心理,将赏识教育切实地落实到每个教育细节,在表扬孩子时更要落实到具体事例,不能泛泛而谈——“恩、不错。”、“好棒哦!”等等。

  只有具体的表扬事例才是让孩子真正快乐的依据。要注意观察到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不吝啬表扬,因为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老师的表扬。

  NO.3、讲究技巧的批评疏导法

  批评是家长和教师教育幼儿的必要手段。批评得当,不仅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而且能稳定幼儿情绪,形成同情感和友谊感。反之,会给幼儿造成消极情绪和逆反心理。

  因此,教师在运用批评疏导方法时,要讲究技巧,善于运用表扬伴随批评的方法来避免幼儿产生消极情绪。

  如“你的本领真大,能拼搭出许多玩具,但是今天你没经过商量就把别人玩的玩具拿走,这很不礼貌,是不是?”这样,幼儿感到老师还是爱自己的,自尊心不受伤害,避免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MO.4、灵活运用的暗示提醒法

  教师在暗示幼儿时,态度要亲切、和蔼;在提醒幼儿时,尽量个别的谈,有时甚至讲悄悄话,这样幼儿会更容易接受,不至于引起情绪的波动。如轩轩是个聪明的孩子,但比较调皮捣蛋,上课坐tuLaoShi.com不住。

  这时老师可以在课前个别提醒他:“上课要专心,不随便讲话,那样不仅自己学不好,还影响别人,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今天你一定会学得很好的。”也可在同伴中暗示说:“昱昱最近上课比以前认真多了,本领也强了。”幼儿对于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是极其敏感的,老师的暗示稳定了他的情绪,使他知道老师是喜欢自己的,老师说自己好,就不能做不好,而且要越做越好。

如何还孩子一个快乐的心情

  “别说你的孩子!”这是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趴在我耳边轻轻告诉我的。

  女儿学习钢琴已经快一年了,每次我都跟着去上课。老师家的女儿叫点点,一个六岁的孩子,也在学弹琴。这个孩子非常懂事,每次她都像个小大人似的跟在我们旁边,一会儿递瓜子,一会儿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神情专注,如果哪里有错音,小女孩一下就能指出来。

  女儿接触“哈农钢琴指法练习”已经有半个月了,可是仍没有什么进度,我不免有些急躁。趁老师不在的时候,“啪”地上前使劲打了一下女儿的手,恼怒地训斥孩子为什么就不长记性,老在同一个地方弹错。女儿一下停住正在弹琴的手,愣愣地看着我,眼里的泪花闪闪地转啊转。忽然,我的手被一双柔柔小小的手拉住,我低头一看,点点正看着我,轻声说:“阿姨,你不能打你的孩子……”小手使劲地把我往一边拉着。

  看着这个比女儿只大一岁的孩子,我的心刹那间柔软了起来,被她拉着到了床前坐下,不由地说:“你怎么就这么乖呢?琴也弹得那么好。”点点说:“阿姨我给你说个悄悄话,你别说你的孩子!”“为什么?你看她不听话!”我纳闷地问。点点神情很严肃地说:“那你也别说,让老师说吧,你看孩子多可怜!”听这个孩子竟这么说,我不禁深思起来,是啊,我干吗要训斥女儿?不就学慢点吗。

  再看女儿仍坐在那里,眼含着委屈的泪花,不停地弹着。想着点点的话,我忽然感到对孩子有一丝歉疚,作为家长,是不是应该多点心平气和?现在的孩子真的很累,学不完的课本,补不完的课,还有没完没了的兴趣班。我们已经剥夺了孩子那么多快乐时间,为什么不能许给孩子一个快乐从容的心情呢?别训斥孩子了,我们该做的,也许只是在孩子累的时候,轻轻地拍拍她的头,告诉她:“孩子,加油,你肯定行!”

  “别说你的孩子!”这是个6岁的孩子对我说的,我想,也是对所有家长说的。


  来源:新浪网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会快乐的4妙招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会快乐的4妙招

学会让孩子感受阅读的快乐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学会让孩子感受阅读的快乐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让孩子快乐进食的妙招

育儿知识
让孩子快乐进食的妙招

让宝宝快乐洗澡的妙招

洗澡 宝宝洗澡 育儿知识
让宝宝快乐洗澡的妙招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

育儿百科
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

细节让孩子快乐成长

孩子 小孩
细节让孩子快乐成长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学龄前儿童的“婚姻”敏感期

学龄前儿童的“婚姻”敏感期

孕期准妈妈补钙有技巧

孕期准妈妈补钙有技巧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