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执也是一门功课

双子Years

双子Years

2015-12-04 17:18

小朋友之间交往,打打闹闹是常有的事情,冲突和矛盾说来就来。无论被打还是打人,妈妈都不必过于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宝宝培养正确的态度与处理方式,发展朋友间的关系。相

争执也是一门功课

小朋友之间交往,打打闹闹是常有的事情,冲突和矛盾说来就来。无论被打还是打人,妈妈都不必过于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宝宝培养正确的态度与处理方式,发展朋友间的关系。相信在经历了数不清的纠纷、争执的教训以后,宝宝会逐步适应纷争。让宝宝获得心理平衡宝宝受到欺负后心里会很不舒服,立即就想讨回损失,因此动手,这是一种自卫心理。爸爸妈妈要让宝宝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醒他不能动手打人,更不能主动去攻击别人。如果宝宝被别的孩子欺负,可以将他拉开,问问他的感受或替他说出感受,让他明白爸爸妈妈了解他的心情。接着爸爸妈妈就要做正确的引导,比如说:“他撞了你,你很疼,那你动手打了他,他不也同样会疼吗?”得到心理平衡,宝宝很快便会将一切抛之脑后。最好当个“小绅士” 面对争执,爸爸妈妈首先应正确评估事情性质,不要看不得宝宝受委屈、流泪。其实,争执只是宝宝成长中的一种游戏,无伤大雅,更不会造成伤害。何妨给宝宝来点“绅士教育”?让他学会处处谦让,不为小事斤斤计较Tulaoshi.Com,这样反而会让他在同伴中获取信任与好感,赢得更多的友谊。主动道歉是良好的品质一旦发生争执、纠纷,爸爸妈妈要及时帮助宝宝调整情绪,舒缓紧张、沮丧、愤怒的心情。待他平静下来,再与他进行谈话,让他认识到,不管对错,只要动手就不对。比如,妈妈可以对先动手的宝宝说:“我知道你有委屈,可的确是你先把人家推倒的,这就是你的不对。去跟小朋友道个歉,好吗?你们还是好朋友。”一般来说,宝宝会接受妈妈的建议。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使对方也勇于面对自己的过火行为,学会相互道歉;二是可以保护自己,从不愉快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坚决制止攻击行为常见两种情况,一是宝宝占了便宜,爸爸妈妈称赞道:“好样的”;二是吃亏了,爸爸妈妈暴跳如雷:“没用的东西,为什么不还手。”这种鼓励和诱导的做法,会把宝宝引向歧途。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打架斗殴犯罪的青少年中,其攻击行为可追溯到幼儿期。因此,对宝宝在争执中出现的攻击行为爸爸妈妈必须坚决制止。不能怂恿宝宝施以拳脚,更不能亲自出马为宝宝讨公道。宝宝在争执中成长爸爸妈妈既不要以“好孩子不哭”,来制止宝宝委屈流泪,也不要用“坚决站在宝宝一边”来强化他的痛苦与仇恨。压制和纵容都不可取。争执,是一门功课,是宝宝相互学习相互适应、提高交往能力而付出的代价。由此,宝宝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还锻炼了辩论才能。所以,爸爸妈妈完全可以用豁达的心态看待争执,理智地引导宝宝在争执中学会掌握一些交往技巧,比如宽容别人、谦让同伴、坚持自我、勇敢面对责任等等。让宝宝运用智慧自己解决问题,是合乎实际的,也是合乎心理健康的。江苏省常熟市辛庄中心幼儿园 钱雪娟本文由《亲子》杂志授权图老师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别怕孩子吃“亏”

婷婷现在九个多月,这个阶段她已经初步有了自我意识,像许多宝宝一样,她开始霸道起来,妈妈拿什么,她要什么,要不就又踢又打,家人对她的霸道行为还比较宽容,但出了门以后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邻居家有个小哥哥叫豆豆,比婷婷大一岁半,他们俩经常在一起玩。婷婷小的时候,豆豆常把好玩具自己玩,玩过的玩具给婷婷玩,婷婷也从无怨言,所以豆豆非常喜欢这个妹妹,经常把自己的玩具拿来给妹妹玩。但随着婷婷的长大,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两个孩子开始抢玩具,婷婷的占有欲更胜一筹,凡是豆豆手里拿的她都要玩,豆豆不给她,她就动手打,豆豆也不示弱,反手又打她一掌……两个宝贝的打闹让妈妈们看得很心疼,认为既然他们不能和平相处,就不要在一块玩了。可是孩子的心理真是变幻莫测,两个孩子玩不得也离不得,妈妈无论用什么方法哄她玩,都抵不了外面豆豆的一声叫喊,婷婷拧着身子就要出去。妈妈连哄带吓:你忘了豆豆怎么打你了吗?任妈妈怎么说,婷婷只是抱定一个信念:出去。于是一切又重演了……原本,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由于我们做父母的爱子心切,不能容忍孩子受半点儿委屈,而且习惯地用成人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认为这就是对孩子的爱。其实,我们忽略了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东西:快乐!在成人眼里,孩子吃亏了,但对于孩子,他(她)记得的只有快乐,这使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当时,院子里放着一口大缸,缸里有半缸水,我和一个小伙伴在缸边玩。他拿一个乒乓球拍子扔进去,我拿一根树枝捞上来。如此反复几次,意外发生了,我使劲探身捞时掉进了缸里,幸亏当时有人看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把我捞起来后,父母在安慰我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教训了我一顿:怎么那么傻?为什么他不捞你替他捞?我想分辨,但看到父母的脸色,便什么也不敢再说。父母想到的只是我吃亏了,他们忽略了孩子在这一扔一捞中得到的快乐。所以,孩子的快乐就在于游戏之中,奉劝天下年轻的父母:不要用成人的标准看待孩子的游戏,也别怕孩子吃亏!

如何指导城乡儿童交往

由于城市和农村在各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家长担心城乡孩子在相互交往中,会受到对方的欺负或吃亏,或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而加以阻止。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对的。家长自以为这样“保护”孩子最保险,最稳当,实际上却束缚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其实,家长应该看到,城乡儿童之间的交往是有很多好处的,在交往中城市儿童能学到农村儿童热爱大自然、勇敢、自理能力强、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等美德和淳朴、有创造性的良好个性品质;农村儿童能学到城市孩子自信、自主性强、知识面广、思维敏锐、热情大方的良好个性。那么,怎样指导城乡儿童之间的交往呢?1、应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社会交往,儿童之间的交往比他们与成人的交往更具有重要意义:孩子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学会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关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一切交往活动,支持孩子的交往活动,不要因为怕出问题而采取消极态度去横加阻止。2、在指导城乡儿童交往时,双方父母都要教育孩子尊重别人,取长补短。由于城市和农村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存在着较大差异,城市孩子往往因此看不起农村孩子,农村孩子也看不惯城市孩子。作为家长首先应教育孩子善于看到对方的优点和可取之处,懂得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另外,父母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 3、孩子缺乏判断是非好坏的能力,在城乡孩子的交往中,双方父母应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注意提高和培养孩子是非辨别能力,教育孩子学习对方的优点,相互帮助,改正对方的缺点。4、创造交往的良好条件,(m.tulaoshi.com)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家长要解除顾虑,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鼓励孩子更多地接触不同环境、不同习惯、性格脾气各异的各类伙伴,让孩子展示自己的能力和良好的行为品质,彼此吸引,增进好感和友谊,培养适应能力,使之充分地受到社会交往的训练。5、正确地对待孩子交往中的问题。孩子缺乏处理事情的经验,在与同伴交往中,难免吵吵闹闹,出现分歧。对此,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和担心,或者一味迁就自己的孩子,而应因势利导,巧妙地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使他们玩得更愉快。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争执也是一门功课

婴儿
争执也是一门功课

蒸馒头也是一门学问!

生活常识
蒸馒头也是一门学问!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给宝宝吃肉也是一门学问

孕妇食谱
给宝宝吃肉也是一门学问

孕期吃坚果也是一门学问

怀孕
孕期吃坚果也是一门学问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哄宝宝入睡也是一门学问

婴儿
哄宝宝入睡也是一门学问

带孩子逛街也是一门小学问

分娩
带孩子逛街也是一门小学问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两岁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怎么办

两岁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怎么办

给自立一个机会

给自立一个机会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