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催孩子 打乱谁的节奏

独毒读堵

独毒读堵

2015-12-03 21:55

最近一段时间,一则“新型病毒——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的信息近日在家长中间、微信朋友圈传播,引起很多担忧。所谓“新型病毒——诺如病毒”其实很普通,由其引发的病毒感染

如何预防小儿病毒性腹泻 小心病从口入

  南方的冬季易多发

  2014年11月,广东省疾控中心曾发出风险提示:病毒感染性腹泻季节性高峰杀到,并将持续至今年3月。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就属于其中的一种。

  病毒性腹泻又称病毒性胃肠炎,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大多起病急,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等症,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待症状,此类病毒虽然传播较快,但影响较低,病程短,病死率低。

  病毒性腹泻中,最常见的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易感人群主要是2岁以下的小小孩,发病高峰在秋冬季,最典型症状是先吐后拉,多数伴有发热,两三天后开始拉水样大便。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病程较短,一般3~5天。

  另一较常见的病毒为腺病毒,也以小小孩子多见。再来就是最近较多发的诺如病毒,又叫诺沃克病毒,1968年在美国被发现,1995年,中国报道了首例诺如病毒感染,算是个“老”病毒了。诺如病毒喜冷怕热,冬季正是诺如病毒等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由于抵抗力和免疫力尚低,2岁以上的儿童更容易感染。和腺病毒类似,诺如病毒感染也有恶心、呕吐、拉肚子、腹痛等症状。

  病毒感染性腹泻多为自限性疾病

  虽然轮状病毒、腺病毒、诺如病毒等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传染性较强,以群发为主,好发于幼儿园、学校等人群集中地,但本身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情况下并不需特殊治疗,主要通过补液和饮食调理来控制症状等治疗即可。家长不能轻视,要做好预防脱水工作,但也不必过于恐慌。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发生腹泻时,一些家长往往在尚未弄清病因的情况下,就盲目地给孩子吃抗生素类药物(即家长所说的“消炎药”),他们觉得“有感染就得用抗生素”,当吃了两三天仍是腹泻不止时才过来医院求治,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抗生素能够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但它却不是“万能药”,在没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就急着使用抗生素,等到孩tuLaoShi.com子真正发生细菌感染性疾病时,那些真正的致病菌反而有了耐药性,就会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了。而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抗生素对其不但没有效果,滥用的话反而还会加重肠道内菌群失调,使得受损的肠粘膜修复时间延长,致使腹泻时间延长,但是在临床上将抗生素用于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家长却是屡见不鲜。

  因此,当孩子发生腹泻时,家长切勿急着马上就使用抗生素,家长需要做的是留意孩子腹泻物的性状,并及时带孩子到医院,以便尽早通过病原学检查来确诊属于哪一种腹泻后,再制定对应的治疗方案,做到对症处理,才不会延误病情。

  做好卫生把好“入口关”

  病毒性腹泻以粪、口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接触感染者及吸入患者腹泻物或呕吐物溅起的飞沫传播。因此应对病毒性腹泻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预防,把好“入口关”。

  广东省卫计委建议民众,首先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其次就是要严防病从口入。诺如病毒常见于贝类、蔬果等食物,例如生鲜蔬菜、瓜果被受诺如病毒污染的水灌溉、清洗,可使病毒附着于表面;贝类在受污染的水中养殖,也可通过滤食方式逐渐蓄积诺如病毒。因此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贝类海产品则一定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另外,目前常见的病毒性腹泻中,只有轮状病毒有对应疫苗。谢丹宇说,对于一些体弱儿或是肠胃不好的婴幼儿,尤其是体弱的早产儿,或者是合并有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们来说,也可以在流行季节先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以降低发病的概率。

  如果小孩有呕吐、腹泻症状,建议家长不要强行送到学校,以免传播更多孩子,引起集体发病,应及时就医。染诺如病毒的症状主要是腹痛、腹泻、呕吐,但通常只会持续两三天,在配合医生治疗同时,保持清淡饮食,但不要禁食,“多喝水多休息,病情就会有明显好转”,何婉儿特别强调多喝水,无论是患病前的预防还是患病后康复,喝水都有帮助。多喝水能促进体内毒素排出,有益胃肠道运转。还有天冷避免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经常催孩子 打乱谁的节奏

  别对孩子说“快点”

  “起床!起床!快去洗脸,快去刷牙……”前不久,一段名为《妈妈之歌》的视频在国外网站被疯狂点播。整首歌只听到一位母亲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声:“快点啊,快点啊,不然就来不及了!”中国人听了忍俊不禁——原来普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妈妈之歌》描述了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孩子与大人一样,每日生活在催促之中,快速、高效、忙碌、省事,成为最基本和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曾经,父母叮嘱孩子的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着”,现在孩子听到最多的是“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弹琴”、“快点睡觉”,甚至“快点玩”。

  谁的节奏被打乱?

  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于是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

  少儿科技馆里,4岁的梦梦在运动传送装置边,不厌其烦地跑来跑去,转动把手,看小球前进、落下、再前进……在一旁的妈妈烦躁地走来走去:“老玩一个有什么意思?再玩这个就没时间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说,她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则不停地挣扎回头……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尽管女儿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节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饭往女儿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态。”32岁的何女士说,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不对,“但只有看到饭菜被女儿吃进肚子里,我才能安心。”

  这样催促乃至代劳的场景,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并不陌生吧?大人总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其实,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

  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一般都会有早熟、易烦躁、耐性差的特征,或截然相反,表现为反应迟缓、自我压抑、对某些事物过分依赖。

  第一类孩子学会了取悦他人并优先满足他人的愿望,第二类孩子却因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坏孩子”,从而失去自信。这两种情况都容易让孩子丧失自我。

  停不下来的父母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功论导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标准……都促使父母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催促孩子,就像妈妈带着孩子匆忙地走在学琴的路上,打仗一般紧张。这其中,孩子的节奏问题普遍被忽视了。

  周末、节假日,父母让孩子赶紧吃饭,吃完饭赶紧做作业、画画、弹琴……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承受着各种快节奏的压力,出了校门依然不得清闲。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周末不仅应该是放松的日子,也是用来深切了解孩子各种需求的时机。

  42岁的李女士在儿子8岁生日那天大受打击:孩子想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个什么都不用干的周末”。她说:“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孩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1970年,于贝尔·蒙达涅教授带领科研团队,以儿童的生物心理节律为课题,根据不同儿童的年龄、发展及生活环境展开了完整的研究。基于此,西方发达国家把学龄前儿童每天有效的学习时间定为3个半小时。这个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延长至4个半小时。一般情况下,小学生每天上课的时间为上午9∶00到11∶00、11∶30或12∶00,对于年龄较长、级别稍高,或对信息接受、消化更快的孩子,则在下午适当添加几小时,一般从14∶30到15∶00、16∶00或16∶30。

  尊重孩子的磨蹭

  催促孩子,在生活中是一种正常现象,它能教育孩子,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但是,当催促过多地表现在与孩子的关系上时,通常是因为父母自身的焦虑。当父母无法克服这些焦虑,将这些焦虑转嫁给孩子时,伤害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当然,一味地指责家长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家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社会现状已经不存在有利于人体自身发展的节奏,找到一个适合照顾孩子和指导孩子的方式更是越来越困难。从深层意义上研究,热衷快节奏,与时间赛跑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如果时常感到被迫加快生活节奏,很累却不能停下来,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需要战胜某种恐惧:幼年对长辈和老师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消极状态的恐惧,以及对抑郁、空虚与迷茫感的恐惧。

  作为家长,当务之急是尝试和孩子一起放慢节奏去生活。这样做不仅事关家庭生活品质,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只教会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体和头脑,却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产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岂不是一种失败?而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放慢速度绝不仅仅是为了停下来喘口气,而是为了感知和感受周围,去想象,去思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从而让他了解自己是谁,会做些什么。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耍,以促进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这一切能够使他发现自己并了解他人,最终形成对自我以及世界的认知。

  一行禅师说:“从容地让自己生活得更深刻一些。”对家长来说,让禅宗哲学在忙乱的早晨给自己带来一丝恬静的气息,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课。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口臭

常见症状:热痰口臭 胃火口臭

并发症状:查看更多>>

相关检查:口腔内窥镜

推荐用药:丁硼乳膏

有消炎止痛作用。用于急,慢性牙...[详细]

¥32.8购药

推荐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

推荐医生:张嵘 路瑾萍 吴司勤

张泽斌胃不适,经常口臭,伴有吐的感觉口臭很黄睡觉起来有口水TuLaoShi.com每天早上起来,口臭,舌苔发黄,到中午缓解向我提问

别让你的承诺害了孩子

  有tulaoshi.com时候,家长为了激励孩子达到某个目标就会向孩子做出某些承诺。专家解释,轻易向孩子承诺其实对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

  孩子幼小的心理是很脆弱的,请家长不要用盲目的承诺让孩子的心理给上枷锁。

  言传身教,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影响深刻。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越来越叛逆,殊不知这正是平时对孩子言而无信的后果。

  很多父母因为宝宝表现好,一时高兴,或者为了激励宝宝达到某项目标,而许下物质奖励,但是最后却因为忘了或者其它种种原因,而无法兑现。这是很多家长的一个通病,却也是为人父母的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的。

  现实案例一:为了爸爸的承诺,一直等待

  有个小女孩的爸爸一时高兴,答应给她买蛋糕,但是之后突然出差。小女孩就一直在等爸爸的蛋糕。到了晚上睡前她问妈妈:“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要等他,等他把蛋糕带回来。”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

  小女孩的妈妈就说:“爸爸要明天才回来,你就安心睡吧!”“不,我明天不去幼儿园了,我要在家里等爸爸。”女孩说。后来,女孩半夜里又醒了,对妈妈说:“妈妈,我梦见爸爸了。”

  第二天,直到他的爸爸出现,手里拿着承诺的蛋糕,小女孩才又变得开心起来。

  现实案例二:奖励没兑现,孩子表现变异常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许多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往往会许以丰厚的奖励。有一个孩子奥数非常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年都参加竞赛。但是他也很痴迷玩游戏,经常会偷偷跑到同学家或是网吧,玩起来就收不住手。

  孩子的父母给他许下过一个承诺,如果能得到奥数一等奖,就给他买一个手提电脑。奖品很诱人,孩子也没令人失望,今年他上六年级,果真得奖了。梦寐以求的手提电脑就要到手了,该是多么兴奋。但是,父母却反悔了。他们想,孩子有点沉迷游戏,买了手提电脑危害不小,而且这才上小学,手提电脑也没什么用。最后,父母买了一个MP4给孩子,想就此敷衍过去。

  承诺的奖励没有兑现,孩子自然很懊恼,于是经常听MP4里的流行歌曲,甚至上课时都会跟着哼唱,表现得很“堕落”。

  温馨提醒:

  无法做到言行合一的父母永远无法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威信,甚至父母子女间最基本的信任也会因此受影响。

  古代“曾子杀猪”的故事

  故事大意如下:

  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儿子哭着闹着一定要跟着,她就哄儿子说:“如果你听话不去,等我回来就杀猪给你吃。”一般过年才会杀猪,儿子当然很开心地同意了。

  妻子回来,看到曾子真的准备杀猪,慌了:“我那是哄小孩玩呢,你怎么当真了?”曾子不理会,还教育起她来:“有样学样,孩子可都是学父母的。今天你骗他,就是教他骗人!他也不会再相信你,以后就很难教育他了。”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夫妻双双努力,一起兑现承诺,让孩子美餐了一顿,也让他从此记住了,言出必行,做人要言而有信。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父母,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作表率,去影响、教育孩子。

  温馨提醒:

  在孩子最初的心目中,父母的承诺有如铜墙铁壁般坚不可摧,但是父母若是连续多次都未能遵守约定,自那一刻开始,孩子便不会再相信父母。

  即便日后父母多真诚地再许下承诺,但因为此前的种种表现,孩子势必会认为父母又是在敷衍自己。甚至,严重时他们还会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或是因此变得自暴自弃。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经常催孩子 打乱谁的节奏

育儿百科
经常催孩子 打乱谁的节奏

孩子摔倒谁的责任?

育儿百科
孩子摔倒谁的责任?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孩子遗传父母谁的基因多 孩子遗传谁的基因多

育儿百科
孩子遗传父母谁的基因多 孩子遗传谁的基因多

孩子长的会像谁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孩子长的会像谁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孩子的遗传基因来自谁?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孩子的遗传基因来自谁?

夫妻谁的基因决定孩子更多

怀孕
夫妻谁的基因决定孩子更多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专家介绍妇科体检内容

专家介绍妇科体检内容

孩子爱啃指甲小心啃出肠炎

孩子爱啃指甲小心啃出肠炎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