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2岁”背后的真相

bookg1966

bookg1966

2015-10-13 21:47

天才宝宝的由来也是从小教育得好,因此父母们要重视早教这个话题。今天图老师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麻烦2岁”背后的真相,累积更多的早教小知识尽在图老师育儿百科。

  明目张胆的小气鬼

  “宝宝,让小朋友玩玩小火车好吗?”

  “不,这是我的小火车!”宝宝非但不肯借,还一把推开小朋友,结果小朋友大哭。

  2岁孩子的确“小气又自私”。但不能怪他。他刚刚学会了区别他人和自己,他以为,自己的东西就像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一个整体,他才不肯把自己的东西放到别人的手上。

  对他而言,自己拥有的东西是延伸自我意识的一种方法。“这是我的”提供的是心理的稳定性而非单纯的财物,因此他们有很强的占有欲,而且是理直气壮的。他根本搞不清“借”和“给”的区别,除了亲爱的妈妈,任何人想得到他的东西,都会遭到“断然拒绝”。所以,2岁孩子是一个明目张胆的小气鬼。

  要避免孩子养成独享独占的习惯,只有让他经常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让他们在磕磕碰碰、打打闹闹中学习相互协调、相互谦让。

  粗暴的家伙

  很多妈妈叹气,自家那个2岁的小家伙为什么不能跟小朋友友好相处,像个小恶霸?

  1岁的时候,他跟小朋友的社交活动倒还太平,他们玩的是“平行游戏”——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专注各自的玩具,对别人漠不关心。当然,不排除他们相互默默模仿。

  2岁以后,孩子跟其他孩子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了。但是,他通常缺乏技巧和方法,不知道怎样接近别人。他接触小朋友的方式,可能是热情无比地拥抱别人,以至于把对方推倒,或者撞倒。给大人的感觉却是“这孩子老打架,动作粗暴”。

  2岁孩子多半还停留在“自我中心”的心理状态,万物皆备于我。我的玩具是我的,你的玩具我也能玩一下。于是,争抢玩具成了“2岁孩子世界大战”的永恒主题。

  语言的发展能帮助2岁孩子更好地与人沟通。但是,目前这个时候他们通常说话口气霸道,出言不逊。他的同伴自然也不买账,争吵不可避免。

  要学会跟同伴“好好玩”,2岁孩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多数孩子都需要经过这样的阶段,他很需要大人的教导。友善又会玩的哥哥姐姐是他最好的社交老师,爸爸妈妈应该鼓励孩子跟比他大的哥哥姐姐一起玩。

  玩生殖器

  2岁的孩子正处在“发现和探视”阶段。在他发现的种种新奇的东西中,有一样好玩的东西——就是他的身体。他学会说出或指出自己的膝盖、鼻子和脚趾头。褪去尿布和裤子,他就发现了自己的生殖器。他对自己生殖器的好奇就跟他认识其他器官一样。

  对此,大人最好见怪不怪,这不过是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兴趣。花一点时间摆弄它、认识它也是正常的。

  你不妨坦然地教他认识一下自己的生殖器,教他说正确的名字。当然,你得告诉他,大人和大孩子通常是不会把自己的生殖器裸露在外面的,更不会公开玩弄自己的生殖器。

  孩子很快知道,男孩和男人都有这样的生殖器,但是,这属于人的私密。你大惊小怪,过度反应,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个隐秘的事情,他的好奇心会被大大激发。你把这当作下流反常的举动,责骂他,会使孩子认为触碰生殖器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这可能会使他对性产生错误的想法。

  床上的王舵,以一个极端样本的方式,呈现了网络成瘾带来的戕害。然而,每一个类似的悲剧,原因并不仅仅只存在于那一二十英寸的电脑显示屏里。

  翻开王舵23岁的人生轨迹,父母离异、个人放任、网游本身的吸引,都在其命运图谱中刻下或深或浅的痕迹——在一个功能几近失效的生态系统里,王舵式的沦落似不可避免。

  王舵的报道,同时在引发蝴蝶效应。连日来,众多家长忧心忡忡打来电话说,他们的家庭里也存在这样的孩子。家长的焦虑,也正是全社会都应关注和反思所在。

  网瘾少年背后的问题家庭

  在医院治疗数日后,王舵昨日第一次哭了。这一哭,缘于纽特思特家庭教育支持机构校长江普,鞭辟入里的一番追问。“你怎样评价父母对你的教育方式?”当时,江普问。回忆慢慢打开后,王舵告诉江普,初二的一个晚上,自己正在上自习,父亲骑摩托车到学校让他收拾书包回家。到家后父亲问他:“你想继续读书就跟你妈,不想读书就跟我。”他这才知道,几天前父母已于法院离婚。当时,王舵心里十分痛苦。

  王舵回忆,还在自己读小学时,父母因忙于生计,很少与他沟通。有一次晚上他做作业到很晚,父亲拿过作业本看后发现有错误,当即用竹条抽过来,导致他三天不敢在教室里坐椅子,“被打多了后,我变得敏感,易反抗。”

  江普分析,父母离婚时,王舵刚好14岁。那正是青少年的叛逆期,在最需要人引导的时候反而没有家人管束,与父母缺少交流,因此在青春期留下很大的创伤。“从我们接触的800名案例来看,每一个网络上瘾的青少年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和问题家庭教育。”江普认为,造成网瘾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家庭教育是核心,作为父母,要重视孩子的心理教育。

  现实中找到成就感来戒网瘾

  王舵在网吧通宵玩游戏,但白天还要回美发店上班,并且还曾尝试过自立门户,筹钱开店。江普认为,这说明王舵的社会功能尚未完全丧失,但成年后他还沉迷于网络,说明他自控能力缺失。家庭的变故对王舵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变得自我,逆反心理强。选择网络,一方面是他在寻求精神上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叛逆的行为希望得到家人的关注与关爱。

  江普介绍,父亲的教育代表着规则、权威和意志力。6岁之前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父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王舵从小在家庭教育上对其自控的训练是缺失的。江普认为,王舵在心中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很大,所以才会陷入网络去追求理想。要让王舵摆脱网瘾,就要培养其能力,让他在现实中找到成就感。戒除网瘾不是不上网,而是要帮助青少年对自己有新的认识,增强其面对挫折处理事情的能力等。

  家长应学会打开孩子心结

  王舵自己认为,网游本身的吸引力并非导致其悲剧的主要原因,“孩子并非是第一天就去网吧的,而是因为有了机会才去接触。”“网络是青少年的精神避难所。”江普认为,对青少年来说,网游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在网游中,他们能呼风唤雨形成强大的自己,获得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成就感。“当一个孩子沉迷网络,家长不应该首先去指责网络,而应该先去反省自己的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江普分析说。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江普认为,家长应该深入研究自己孩子的心理,“该批评时批评,该鼓励时鼓励,该给予规则教育时给予规则教育,通过制定家庭内的奖励机制,改善家庭关系,打开孩子的心结。”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真相1:家庭决定是否成瘾

  孩子对网络的过度沉迷其实仅仅是一个表象,背后的主要因素是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由主要来自家庭的伤害。通过对接受治疗的孩子的分析发现:排名第一的伤害是父爱的缺失;排名第二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兼有溺爱和控制。

  可以说,如果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比较融洽,孩子就能健康成长,这样的孩子是不太容易出现网瘾问题的。夫妻关系不和睦,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良好的相处模式,往往促成孩子成瘾性人格的形成。

  真相2:网瘾孩子是痛苦的

  成因是解决痛苦的一种方式。所有的成瘾都是人感到痛苦后,想要找个东西依附,或者是依附人,或者依附物。所以有的孩子选择烟酒,有的孩子选择早恋,还有的孩子就选择了网络。

  表面上看,有网瘾的孩子是主动上网去找快乐,实际上却是被动的在逃避,逃避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压力和痛苦,通过这种依附来麻醉自己。

  其实整天什么都不做就上网,孩子也知道是不正常的,是落后于同龄人的,所以迷恋网络对孩子来说也有一定的压力和痛苦。

  真相3:父母患有拖累症

  一个家庭有一个成瘾的人,其他家庭成员也会受到影响,患上拖累症。最为明显的是,孩子的母亲都很焦虑。

  正因为孩子的网瘾和父母的拖累症相对应,所以如果只矫治孩子的网瘾,而不一并治疗父母的拖累症,即使把孩子治疗好,让他重新回到父母的身边,也会很容易复发网瘾。因为孩子在试图摆脱网瘾时,已经病态的父母无法积极地帮助孩子,反而会继续采取不当的管教方法。

  也就是说,先是父母影响了孩子,孩子成瘾后又拖累了父母,换上拖累症的父母又会给孩子摆脱网瘾造成障碍。所以,治疗网瘾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一起。

  真相4:透支快乐后行为极端

  兴奋时,大脑会大量分泌一种让人快乐的物质,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奖赏系统:你兴奋,就给你快乐做奖赏。但这种让人快乐的物质不能源源不断的分泌,上网时长时间的兴奋会把它消耗掉,所以下网后,就更不容易感觉到快乐,总是心烦意乱,就还是想上网去得到快乐。也就是说,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是同时存在的,上网让快乐更快乐,让痛苦更痛苦。

  网络成瘾后,每天的上网时间都很长,这种让人快乐的物质就会透支,感觉也从兴奋渐渐变得麻木。透支到最后,无论上网与否都不快乐。孩子的生活态度会渐渐变得悲观、黑暗,甚至出现暴力倾向,心理变态。这就是为什么网瘾孩子容易走向犯罪。

  真相5:网瘾体现了孩子的需求

  沉溺于网瘾的孩子,不是喜欢上网聊天,就是喜欢玩网络游戏。

  网瘾能反映出孩子早年的欲望,童年时没有得到什么,大了就会下意识地去弥补。比如小的时候没有伙伴,就倾向于在网上聊天交友;小时候有许多没有实现的幻想,就倾向于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在游戏里成为魔术师、战士。

  网上聊天能满足孩子并未得到满足的情感交流需求,在游戏里能找到现实中没有的成就感、满足感、归属感、操纵感。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不能给予孩子这种感觉,他才会特别依赖网络。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真相6:初一、高一和大一使网瘾高危期

  在初一、高一和大一这三个阶段,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容易出现不适应,容易以逃避现实的方式去面对。家长往往不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很多孩子都是初一、高一和大一开始网络成瘾,等到初二、高二和大二成绩下降了,家长才意识到孩子的网络成瘾问题。

  当然,网络成瘾不是某个年龄阶段的问题。即使安然度过这三个阶段,网络成瘾的可能性也不会自然下降。只要逃避和寻求依附形成一种习惯,就会出现成瘾性人格


  不少人在睡觉中,突然感到仿佛有千斤重物压身,朦朦胧胧的喘不过气来,想喊喊不出,想动动不了,人们感到不解和恐怖,也有人迷信地叫它“鬼压身”。其实,这在医学上叫“梦魇”,属于一种睡眠瘫痪(麻痹)的症状。绝大多数是因为睡姿不正确,尤其是枕头过高等引起的。另外,趴着睡、蒙头睡、盖的被子过厚或手放在胸口上、日间精神过度紧张、晚饭过饱等,也可引起“鬼压身”。

  长期高枕,头部血管长时间处于供血供氧不足状态,会使人心烦意乱,夜难成寐,一旦入睡很容易出现梦魇现象;头部长期供血供氧不足还会诱发痴呆、脑萎缩、脑梗塞等疾病。建议睡觉时枕头以8~12厘米高为宜,尽量右侧卧,并避免上述诱因,这样就不会发生梦魇了。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延伸阅读:

早教小常识:父母情绪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1.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的吵架动粗,或者家长与他人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让孩子精神高度不安, 心理会滋生不安全的感觉。因而,家长们必须谨记不要或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2.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最大靠山,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 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因而,特别需 要提醒家长朋友们,无论你暂时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请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3.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有些家长经常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这些家长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非 常不好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不良教育方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对于家长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让孩子因此也学会这种不良的处世方式, 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4.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一些家长朋友性格比较极端,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会在孩子无所避讳地发表过激的语言。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 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麻烦2岁”背后的真相

分娩
“麻烦2岁”背后的真相

减肥失败背后的真相

减肥秘籍 减肥小妙招
减肥失败背后的真相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奶水不足背后的那些真相

育儿知识
奶水不足背后的那些真相

孩子15种表情背后的真相

育儿 育儿知识 妈妈 儿歌 取名 婴儿 喂养 孕期 营养 怀孕 分娩 孕妇 教育 胎教 亲子游戏 奶粉 幼儿 宝宝 早教
孩子15种表情背后的真相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5种神秘怪物背后的真相

心理健康 婚姻保鲜
5种神秘怪物背后的真相

以貌娶妻 女人脸的背后真相

女人 女人养生
以貌娶妻 女人脸的背后真相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穷养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穷养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宝宝为何不喜欢安静地坐着

宝宝为何不喜欢安静地坐着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