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适当示弱会让孩子更强大

卖手机黑幕

卖手机黑幕

2015-10-13 21:45

天才宝宝的由来也是从小教育得好,因此父母们要重视早教这个话题。今天图老师小编为大家介绍下父母的适当示弱会让孩子更强大,累积更多的早教小知识尽在图老师育儿百科。

  我们一直都把小孩当作是弱小的,需要我们保护的个体,需要我们大人的照顾和疼爱。但随着孩子长大,一直以这种保护照顾的心态培育孩子,往往适得其反。相反,有时候,我们把自己当作小孩,然后与孩子沟通,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案例一:

  妈妈带着儿子逛商场,在儿童玩具专卖柜前,他坐在地上,尖叫:“我要电话机,我要那个电话机。”他这么撒泼地一嚷,周围人的目光都聚了过来。只见他的妈妈平静地说:“贝基,你最好给我起来,我数一……二……三。”他才不怕,继续嚷着。

  这时,妈妈一屁股坐到他旁边。像他那样踢着脚:“我要一部车,我要房子,还要珠宝。我还要……”他吓得立刻站起来,他眼泪汪汪请求:“妈妈,妈妈你起来啊!”周围愣住的人,开始噼里啪啦地鼓掌并小声地夸赞,“这真是个聪明的妈妈”。

  分析:

  依我看,这真是个懂得示弱的妈妈。是的,孩子以为,他们要什么,我们就能弄出什么来。他要电话机玩具,就得给他买下来。他要真的电话机,就得递给他样式新颖、功能强大的名牌手机。哪天,他们想要水里的月亮,天上的星星,我们也得学那一帮猴子,费劲劳神倒挂身子,伸井里捞去。可是我们能捞起的,不过是一手冷肌凉肤的井水罢了。总有一天,他们要的,我们给不了。不妨从现在开始让他们知道我们并没有那么强大。偶尔示示我们的弱。也许,这也是很管用的教育方法呢。

  性格品质决定人的命运,而人的优良性格是早期奠定的。在早期教育中,性格的培养应该放在首位,属重中之重。人的性格品质是多方面的,以下6个方面是良好性格的基础,如果从小具有这6种性格品质,长大了其他优良品质都会自然派生出来。

  快乐活泼

  快乐的孩子爱笑不爱哭,无忧无虑。而活泼并不只是好动,更不等同于吵闹。活泼的孩子有6个表现:

  表情活泼:脸部表情丰富生动,看得出微笑、高兴、着急等情绪,可跟大人开玩笑;

  嘴巴活泼:表达、吐词清晰,喜欢讲故事见闻、猜谜语、说绕口令等;

  感知活泼:见过的、听过的、做过的记得快,认颜色、形状、方向都很清楚;

  双手活泼:会劳动,会做手工,饲养小动物、种花种草等,手很灵巧;

  身体活泼:表现在能歌善舞,爱做游戏、爱运动等;

  思想活泼:喜欢提问、讨论、争论、识字和读书等。

  安静专注

  不能安静专注的人难以成就大事,活泼的内在表现就是安静。而专注的孩子,即使是玩也能玩得专心,全身心地投入在玩耍中,得到最大的快乐和收获。而不能专注的孩子,该静静不下来,注意分散,“玩野”之后到小学再去纠正就很困难了,智力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勇敢自信

  婴幼儿的勇敢自信主要表现在不怕黑暗、鬼怪、孤独、小动物、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等。如果孩子感觉到自己很可爱,即使只是潜意识的感觉,也会有自信情感的流露,这与骄傲、没礼貌、不友好的性格完全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

  勤劳善良

  从小会劳动的人以劳动为乐,也会关心人。大人回到家,孩子帮你拿拖鞋,你的鼓励“孩子真乖、真能干”是对他最好的肯定。从小关心家人和周围的人,这样的孩子一定是个道德高尚的人。我建议4~5岁的孩子要学会做饭,5~6岁的孩子要学会做菜。

  独立精神

  孩子的独立性格应该表现在从小自己会睡、会坐、会玩;1岁以后可自己吃饭,吃得好、吃得快;会走之后,能够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父母的字典里没有“催”字。如果一个连吃饭都要家长七八遍催促、没有责任感的人,以后上学、找工作等都会依赖人,何谈成材?

  创造精神

  表现在对新奇的事情爱看、爱听、爱摸、爱做、爱问、爱记;喜欢自己动手,想办法玩耍,搞小发明等;家长特别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求异、逆向和发散思维。

  性格的培养是有规律的,不靠督促、说教和打骂,而是靠不露痕迹的“潜教育”,包括环境育人、行为育人、爱的教育和积极暗示等。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美法儿童差异大

  几年前,德鲁克曼和丈夫带着一岁半的女儿比恩去离巴黎不远的一个海滨城市度假。

  夫妇俩带着孩子下馆子吃海鲜,可是没等菜上桌,比恩就开始“造反”。先弄翻小盐瓶,接着撕开砂糖包,把糖撒得到处都是,随后挣脱出婴儿椅,一心要在餐馆里走,一不留神,她又跌跌撞撞地奔向餐馆门外的码头。

  德鲁克曼注意到带孩子就餐的法国人大多能悠闲自得地享用美味,他们的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椅子里,等着上菜或者吃给他们的那份食物。

  美国孩子和法国孩子的区别不仅在饭桌上。在游乐园里,法国孩子不像比恩那样爱乱发脾气,德鲁克曼的法国朋友很少因为孩子要什么东西而匆匆挂断电话。

  美国人带孩子拜访德鲁克曼家时,往往不时停下谈话,去管孩子争吵这类事,或者扶着蹒跚学步的孩子走圈,或者坐在地上陪孩子一起搭积木。而法国人来串门时,大人尽可以边喝咖啡边聊天,法国孩子高高兴兴地自己在一边玩。

  并不围着孩子转

  德鲁克曼的女儿现年6岁,一对双胞胎儿子3岁。这些年她一直留意美国人和法国人教育孩子的区别,把心得写成一本书《养育宝贝》,今年2月出版。

  她在书中写道,法国人与美国人在养育孩子方面的理念有些不同。法国人认为,大人不能总是围着孩子转,应该引导孩子学会自得其乐。一名巴黎妈妈对德鲁克曼说:“晚上的时间属于父母。我女儿愿意的话可以和我们在一起,但那仍是大人的时间。”

  德鲁克曼的法国朋友、美女律师德尔芬·波尔谢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玩时也开心。”

  孩子行为有“框架”

  一个星期六,德鲁克曼去位于巴黎东郊的波尔谢家串门。进门时,波尔谢的丈夫正在看电脑,1岁的孩子奥邦在一边睡觉,3岁的保兰在厨房帮妈妈做茶杯蛋糕。

  当保兰试图插进德鲁克曼与波尔谢的谈话,波尔谢就说:“再等2分钟,宝贝,我们正在说话呢。”口气亲切,却极其坚定。

  波尔谢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培养孩子耐心,比如他们会给孩子买糖果,但是要求到下午4时加餐时间才能吃。

  法国人在孩子很小时就规范他们的行为。两三个月大的孩子就能睡整晚,因为父母不会一听见他们醒来哭就去抱,而是尽量让孩子学会醒来后接着睡。

  美国人倾向认为孩子有没有耐心是天性,全看父母运气。

  德鲁克曼认识的一对法国夫妇多年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居住,与一个美国家庭交情不错。两家人约好一个周末聚会。这对法国夫妇至今忘不了美国朋友的孩子“为所欲为”的样子:不停打断大人说话、吃饭不定时、什么时候想吃就打开冰箱。

  “让我们吃惊和看不惯的是,他们的家长根本不拦着。”他们说。

  法国人谈到教育子女时爱说“框架”一词。他们给孩子制定严格的“框架”,但在“框架”内给予孩子充分自由。

  认真严肃树权威

  邻居弗雷德丽克给德鲁克曼上了一课。

  一个星期天,德鲁克曼带着2岁的儿子莱奥去儿童游乐园。他让莱奥在沙坑里玩,自己和弗雷德丽克聊天。莱奥非常好动,老想往沙坑外面走,每次往外走,德鲁克曼都要追上去把他拽回来,与弗雷德丽克的谈话屡次中断。

  弗雷德丽克告诉德鲁克曼,对孩子说“不”要坚决,于是等莱奥再要“逃跑”时,德鲁克曼把“不”的声调提高了许多,可惜没起作用。“看见了吧,办不到,”德鲁克曼沮丧地对弗雷德丽克说。

  弗雷德丽克解释,用坚决的口气说话不等于大嗓门,而是说话时,家长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权威,认真地发出指令。

  德鲁克曼细细体会弗雷德丽克说话的意思后,等莱奥再去试图离开沙坑时,她用平静但是相当严肃的口气制止他。莱奥小心翼翼地看了妈妈一眼,似乎终于明白了妈妈的意思,继续在沙坑里跟其他小朋友玩。

  “那一刻,或许是头一回,他变得像个法国孩子。”德鲁克曼感叹道。

推荐阅读:8类孕妈注定不能顺产

  从事教育工作的我,常听到一些爸爸、妈妈对自己孩子说:“你看看人家XXX,怎么人家能得高分,你就考这么点儿分!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学的!”“你看XXX,人家多听话,你要多向人家学学!”

  还有的家长,当她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请了家教,她就赶紧给孩子约了补习的老师;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学绘画,她也让孩子学起了画画;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能背不少英语单词,她赶紧又让孩子补起了英语。“砝码”就是这样给孩子逐渐加上的,而且越加越重。自从小孩上学后,隔三差五的就会拿回一张检测小卷来,不是今天没写声调,就是明天漏道小题,很少有全对的时候。再看看老师每次在网上发布的检测小结,这次10个全对的,上次12个全对的,心里就会暗暗惋惜:唉,就差一点点儿,回头看看那张天真的小脸儿,摇摇头,把心底的那份惋惜甩掉,用笑脸和称赞的语气对他:“宝宝真棒!这么难的音节你都写对了,真是太了不起了!要是能把声调再写上,就更好了,是吧!”得到的是那样开心的笑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教育”是什么?作为老师、作为妈妈,我认为“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现在就感到快乐的人。

  这里的“快乐”不是指吃得好穿得好,甚至也不仅仅是成才以后将来谋得一份好职业以便过上好日子,而是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充分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充分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温暖集体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少年天性被纵情释放、青春的激情被随意挥洒的快乐……

推荐阅读:孩子的逆向思维从游戏开

  我坚守这样一个信念,无论如何,我一定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身为家长的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这就是发现自己孩子所独一无二的优势,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亲子教育我始终认为,每一个家长都要欣赏自己的孩子,这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前提。不要为了个人的攀比心理就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要看到孩子自身的优点和特点,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成长为华罗庚或贝多芬。要让孩子独立思考,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同时要教导他们该做什么。

  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诫教育者:“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也让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

  做为一名合格的父母,应该充分的了解孩子的心理,常言道“母子连心”,父母应该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孩子想要的,什么是孩子不想要的,与其将孩子与别人的做比较不如善于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长处,开发孩子自身的潜能!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父母的适当示弱会让孩子更强大

分娩
父母的适当示弱会让孩子更强大

父母适当示弱 宝宝才会更强大

营养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父母适当示弱 宝宝才会更强大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父母要学会适当夸奖孩子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父母要学会适当夸奖孩子

父母攀比会让孩子失去幸福感

分娩
父母攀比会让孩子失去幸福感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父母会遗传给孩子什么 孩子会继承父母什么东西

宝宝
父母会遗传给孩子什么 孩子会继承父母什么东西

使空间更强大搁架设计

生活常识
使空间更强大搁架设计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一定得做智力测查吗?

宝宝一定得做智力测查吗?

“玩手”游戏有助开发宝宝智力

“玩手”游戏有助开发宝宝智力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