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不再“独”学会共享

小小已然

小小已然

2015-10-13 21:41

很多父母们不重视早教这个问题简直可以说是一场灾难啊~社会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要从小抓起的,图老师小编下面分享让孩子不再“独”学会共享,赶紧了解了解吧!

  

孩子太“独”怎么办?

  有的孩子在与同龄孩子相处时,不肯把自己的玩具给其他的孩子玩。有时甚至与别的孩子争抢游乐设施,家长在旁边怎样劝说都无济于事,该怎样做?

  孩子不肯把自己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甚至争抢游乐设施,是很常见的。从他来讲,我的玩具我要玩、滑梯我要玩,秋千我要玩,为什么要给“你”呢?

  共享玩具、同玩游乐设施是文明社会的行为准则,在儿童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中经过教育、学习,才能做到。

  这里有几个方法供你参考:

  1.在家里应该让他把玩具拿来和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一起玩,让他感受到和他人(哪怕是年龄相差很大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享玩具的乐趣。

  2.假日里带孩子到有小孩的朋友家作客,带几件玩具去,由你组织他们一起玩。一开始一定不习惯,但次数多了会有改变。独生子家庭本来只有一个孩子,什么都是他的,他已经习惯了,现在要改变这个习惯,是会感到不适应的。从不适应到适应要有一个过程,经常提供机会,会缩短这个过程。

  3.有时也要带他到公共场所玩游乐设施。开始一定会争抢,因为在家里什么都是他的,现在怎么有人要玩我玩的滑梯、秋千……?不行,就抢,这时要冷静地和他讲道理,一次不行,多次会有效。也要和小朋友讲道理。

  4.平时和他讲共享的故事,对他也有用。

  5.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两岁半了,我建议送他上幼儿园,这对培养他良好的礼貌行为有很大好处。家里的环境是“独”,容易养成孩子自顾自,不尊重其他儿童的毛病,而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容易养成谦让、共享、关心他人的好品德。

  

  现在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比较多,宝宝都是生活在小家庭,宝宝的社会交往减少了很多,宝宝们怕生人,适应能力差,再加上长辈对宝宝的溺爱,孩子的占有欲特别强,不愿与他人分享,上了幼儿园以后在和小朋友的交往当中显得尤其明显,不愿与其他的小朋友分享玩具,使得其他的小朋友渐渐疏远了宝宝,还会越来越孤僻,这些都影响了宝宝的成长,所以,我们家长要尽力给宝宝创造一个与他人沟通和分享的环境,帮助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朋友,并且学会一些与人交往的技能。

  妞妞是个内向文静的小女孩儿,话语不多,喜欢一个人玩。上了幼儿园以后,刚开始几天她经常会同时拿很多玩具,或用裙子兜着,或放在自己的周围,她常常大声“警告”企图拿她玩具的小孩,“这些都是我的,你不能拿走!”。如果其他小朋友拿走了她的玩具,她就会追在后面,直到把玩具抢回来,时间长了,小朋友都不喜欢和妞妞玩了。

  “这些都是我的”,“你们不准碰”,“你不能和别人玩,只能陪我一个人玩”……孩子总是喜欢“独霸”他所喜欢的东西。当孩子开始认识到“我”、“我的东西”“我要”的时候,你会发现很难从他手中骗取东西,他会把食物或者玩具紧紧地攥在自己的小手里,眼睛则非常警惕地盯着你,如果你试图忽视他的独占欲,他会嚎啕大哭以示抗议,弄得你不知所措。

  那么怎样才能改掉孩子的这种“独占欲”,让他们学会和别人分享呢?就让我们从根源出发,对症下药,让孩子懂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吧!

  根源一:过分溺爱孩子

  “佳佳快来,看,你昨天说要买的加菲猫,外婆给你买来了,这三只都给你,让你一个人玩”。现在家庭结构简单,独生子女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着、疼着他们,爸爸妈妈也都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让孩子往往只考虑到自己,一个人将好吃的、好玩的独占了,不会想到要孝敬长辈。只要稍不称心,他们就横地打滚哭闹。在家里称王称霸惯了,和伙伴交往的时候,也都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把最好的留给自己,把自己喜欢的先抢到手,拿到后就贴上自己专属的标签,不愿再拿出来分享。

  对症下药:去娇去溺,全家共享

  不要娇惯和溺爱孩子,家长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严是爱,惯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不要过分地溺爱孩子,无限制、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给予他特殊的地位。应该适当地让孩子明白他所得的不是理所应当的,而是大家因为爱他而给予他的。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和感谢,学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出来跟家人共享。当孩子学会了在他人给予他东西时表示感谢,那么独占心理和行为也就不会在孩子身上滋长。

  根源二:缺少同伴交往,不会分享

  “我整天都待在家里,周围都没有小伙伴跟我玩,只有这些玩具陪我。”四岁的君君抱着一堆玩具,眼睛盯着电视。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也失去了街坊邻居的玩伴,孩子变得越来越孤独。父母又常常喜欢将竞争压力衍射到幼儿的发展上,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由爸爸妈妈陪着参加五花八门的兴趣班或者在家庭中接受早期教育。这都让孩子缺乏同伴交往,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很少关心他人的需求,不能与同伴和睦相处,不会分享。

  对症下药:同伴交往,学会分享

  扩大孩子的同伴交往范围,确保幼儿有较多的玩伴。同伴交往对孩子的社会发展和个性成长至关重要。同伴范围有限,幼儿就很难学会与人分享,也体验不到合作和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成长。因此,爸爸妈妈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减少孩子在交往中的不安全感。可以让幼儿邀请小伙伴到家里一起玩,让孩子在同伴游戏交往中,变得大方得体,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养成孩子关爱他人、谦让友好的行为习惯。

  根源三:孩子缺乏安全感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都不跟我玩,爸爸妈妈也不在我身边,我一个人很害怕,只有这些玩具能陪我。”在幼儿园里,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幼儿紧紧抓住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不放,不愿与别人分享。这是因为幼儿离开父母,或者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周围都是陌生人)时,或者他受到同伴的欺负时,他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害怕或者没有安全感,而熟悉的东西可以给他心理上的支持和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让他把自己赖以依靠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分享,是任何一个孩子都无法接受的。

  对症下药:关爱幼儿,鼓励分享

  当孩子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喜欢独占玩具时,父母应该鼓励幼儿与同伴积极交往。让孩子知道,能给他安全感的不仅只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那些一起玩耍的小朋友们。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得熟络起来以后,他那些不安全感也会渐渐消失,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在愿意与其他孩子游戏的同时也喜欢和别的孩子一起分享了。当孩子表现出与他人分享的行为时,家长就应该及时鼓励表扬,让孩子感受分享的快乐,让孩子看到你们的肯定。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说到分享,我想起小时候一首儿歌:李小东那个李小东,分果果,分果果,一个大,一个小,大的送给张小弟,小的留给他自己,小的留给他自己。

这大概就是我们七零后最初接受到的关于分享的教育和倡导:大家都认同应该把最好的留给身边那些让人尊敬、需要爱护的他人,不赞成“大的给自己,小的给他人”的做法。

现在的幼儿园同样继续着各种方式的分享教育,但时下还是有不少孩子“唯我独尊”。

我在小区里带女儿玩耍时曾遇上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小女孩和女儿一般大,自己的玩具车绝对不允许其他小朋友碰一下,不仅如此,小女孩见到其他小朋友手上的玩具就去抢,为此小女孩的爸爸很头疼,问我怎么办?相信有不少同样困扰的家长。

孩子在外表现攻击性,家庭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现在很多家庭中孩子是中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大家人围着孩子转:家长们倾心倾力、无微不至,吃的喝的用的玩的都尽量满足孩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一种“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自我中心意识,以至于延续到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去“抢”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带着女儿在朋友家就遇上这么一个爱“抢”东西的女孩子。那个女孩子大概四岁,女儿十岁,女儿在那个女孩面前诚然是个大姐姐了。之前就听朋友提起她的女儿在家里不让其他人碰她的玩具,连爸爸妈妈都不让碰。我和女儿刚到朋友家的时候,女孩子对我很戒备,我试着拿起她的一个小玩具,她飞快地跑过来夺了过去。女儿挺懂事,在朋友家带着小女孩玩,给她讲故事,推她坐小车,那个小女孩对我女儿很大方,主动拿出她的玩具和女儿一起玩,朋友看到这个场景非常诧异。由于女儿的影响,那个小女孩对我的戒备渐渐解除。我和她慢慢接触,和她一起讲故事、做游戏,夸奖她的舞蹈。看到小女孩的玩具慢慢转到我的手上,朋友更惊讶了,说从来没见过女儿这么大方过。我呢,趁机好好夸奖了那个小女孩“好大方”。我想,如果能继续让小女孩从分享玩具中能找到乐趣,那么她的戒备和占有心理会渐渐淡化,“抢”的意识就不再那么明显了。

其实,孩子大方也好、小气也好,是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就看这个过程中家长能不能明眼观察和正确引导。不是一天到晚妈妈给孩子说这样、要那样孩子就能接受和理解的,说教的方式方法非常重要。

我婆婆笑话:家里有一个“小姑娘”,还一个“大姑娘”。“小姑娘”当然指的是女儿,“大姑娘”嘛,说的就是我。不仅是因为我个子小,更因为我还经常和女儿“抢”东西、在家撒“娇气”:遇上女儿和我都爱吃的东西,有时候我还要追着女儿“让”我,每次看到这样场景,婆婆总是一边偷偷乐,不明白我这个妈妈怎么这么个当法,怎么就不知道让着女儿?好像还没长大似的?

道理自然是有的,那可是我的“小九九”:适当地和女儿“抢”东西,是因为不想让她养成凡事独霸的习惯;适当地让女儿“让”着我,是想让女儿有种主动关爱别人后的幸福和满足感。

很多时候父母特别是祖辈对孩子非常疼爱,我的公公婆婆也不例外。在女儿5、6岁的时候,我经常买些女儿喜爱的肯德基烧烤小鸡翅、油炸虾仁带回家,小食品一份有4块,让女儿依次分发给爷爷、奶奶、我和她自己。其实我每次买小食品,更多的是想让女儿学着和家人一起分享。爷爷疼爱孙女,总是留着自己的那份给孙女吃。老公悄悄“警告”公公,告诉公公我们是在锻炼她不吃独食懂得分享,希望公公配合。所以每次女儿给我们分派好吃的时候,我们都夸她懂事了,女儿听着挺高兴的。习惯了,女儿对家里的食品都分配到位,没有说一个人霸着不放手。

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是全家的焦点,很多家长就怕孩子营养不够,总是在饭桌上想把最有营养的食品送到孩子碗里,孩子呢,也早已习惯这种待遇。

女儿三年级的时候我父母、姐姐和外甥女一行旅游到我家小住。饭桌上有我最爱吃的鱼头,也是女儿和外甥女的最爱。说实在,自从发现女儿爱吃鱼头后我基本上没有吃过完整的鱼头,基本上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想把好东西留给女儿。那天做了4个鱼头,外甥女看见可高兴了,对女儿说:“今天咱俩一人两个大鱼头!”女儿欣然同意。我听了不乐意了,反驳她俩:“为什么是你们一人两个?一共四个嘛,我们怎么就没有了?”我母亲听了劝我:“她们爱吃,就让她们吃嘛。”我不服气,和女儿、外甥女讨让,最后达成协议:她俩一人一个大鱼头,另外两个我们吃。呵呵,我就是这么“讨价还价”的,当然饭桌上不忘把她俩再好好夸一下。

有一次我买了两个杯子,一个粉色、一个紫色。女儿看见了问我用哪个颜色杯子。我知道女儿一向喜爱粉色,我故意说我想用粉色的,没想到女儿很痛快地答应用紫色杯子,我很开心地亲亲女儿小脸蛋,谢谢女儿。在后来和朋友聊天时,女儿竟然还记得,说起她把粉色杯子让给我的这件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和女儿打牌、下棋,最开始我故意让给女儿。等到女儿水平逐渐提高,遇到我总输的时候,女儿就经常提醒我、让着我。最后我们打牌下棋不再谦让,正常水平发挥,谁赢谁输都没有不开心的时候,女儿也说了:“打牌嘛,就是个娱乐,输了赢了都不要紧。”

再往后,我已记不起还有什么刻意的事情了,好像都已自然习惯了,女儿吃瓜子的时候经常会剥一堆瓜子仁给我们,女儿会切橙子给我们吃,遇到好吃的,女儿会顺手塞进我们的嘴里,有时间时女儿还会给我剥鸡蛋吃,等等等等。

前一阵子,朋友跟我说到她五岁儿子舟舟的委屈:舟舟在家里看见姥姥先给爸爸盛饭,没有第一个给自己盛饭就跑一边去哭了。我想孩子心里有委屈,是因为他的概念里“第一位”是属于他的,把他放在第一位,就是大人对的关爱,不把他放第一位,就是不爱他了。

恰巧过两天女儿生日,朋友带着舟舟一起到我家,在分蛋糕的时候,我征求舟舟的意见,第一块蛋糕分给今天的小寿星——我的女儿,看见舟舟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特意建议最后把蛋糕分给舟舟,因为舟舟是我们当中的小男子汉,舟舟还是很痛快地答应了,紧接着我和舟舟妈妈表扬舟舟,舟舟对我们的鼓励和表扬表现得很开心,还以大孩子的语气劝说另一个小弟弟好好吃饭、听妈妈的话。

——后记

对那些在家里爱抢东西、独霸一家的小孩子,家长要在家里营造一个良好的分享氛围,正面引导为主,适当穿插情景场景,打打牌、做做游戏什么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亲历与人分享的快乐,慢慢改变独断专行的不良习惯,这将是一个长期引导的过程,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家长可以找到许多孩子可以接受的理由学着主动去关心、关爱他人,学会分享。

  水是人体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年龄越小,体液占人体体重的比例越大。下面,凯灵家庭教育专家将告诉我们:如何引导小孩科学饮水?

  1、与孩子达成共识:“小朋友要茁壮成长,也要及时的喝水哦。”

  孩子之所以不爱喝水,是因为不知道喝水的重要性。妈妈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讲解,让孩子明白:小朋友为什么要喝水。例如与孩子一起观察家里的植物,告诉孩子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做养料,我们要每天坚持给这些植物浇适量的水,它们才能健康生存下来。告诉孩子:如果我们不及时给小花儿浇水,它们就会因为缺水而凋谢了。小朋友也是一样,要想茁壮成长,也要及时喝水!

  2、与孩子走进商场:爱杯具更爱喝水

  妈妈跟孩子一起到商场,让孩子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杯子,他们会因为喜欢杯子的颜色或杯子带有有趣的吸管而更愿意随身带上这些杯具,大人就可以定时提醒孩子利用这些他们喜欢的杯具装水喝。

  3、与孩子分享:喝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不难发现,大人总板着脸要求孩子喝水,孩子为了避免挨骂而应付式地拿起水喝下去。孩子通常看见大人的严肃表情,心理都容易产生抗拒,所以妈妈要注意激起孩子主动饮水的兴趣。大人在早晚饮水时都要和孩子一起,做好榜样。同时,大人在每次引导孩子喝完水后,注意说“宝贝真棒!”“喝水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这类积极的话来激励孩子,从而巩固孩子的饮水行为。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四)

10.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有些父母总是在教育宝宝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有分歧。总是出现妈妈惩罚孩子,爸爸替他说情;或者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为孩子辩护。有的父母因为教育宝宝的问题,还会互相指责,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不尊重,并且孩子产生投机心理,谁护着他就找谁。

正确做法:作为夫妻双方,在教育宝宝上要一致,私下多沟通,不要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当一个人教育宝宝时,即使说的不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宝宝的面指责。

11.父母的冲突不会影响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正确做法:当在宝宝面前时,父母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克制不住,索性走出家门,当情绪平静了再回来。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大吵大闹。

12.物质奖励

奖励孩子本质上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去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物质刺激的确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家长只考虑物质刺激给幼儿带来的短期效应,而未考虑给幼儿造成的危害。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多次物质刺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

正确做法:当宝宝能按时起床,自己穿衣服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夸他:“你真棒!”或是亲一亲他。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让孩子不再“独”学会共享

分娩
让孩子不再“独”学会共享

四招让孩子学会“独睡”

婴儿
四招让孩子学会“独睡”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让宝宝独睡不再难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让宝宝独睡不再难

让孩子学会阅读

亲子阅读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让孩子学会阅读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学会这些让脚气不再骚扰你

生活百科
学会这些让脚气不再骚扰你

怎样让孩子不再恐惧

生活百科
怎样让孩子不再恐惧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吃手是正常现象吗?

宝宝吃手是正常现象吗?

孩子说话晚先和智力发育有关?

孩子说话晚先和智力发育有关?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