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用音乐铸就高智能宝宝的秘诀

Martin小六

Martin小六

2015-10-13 21:37

家庭教育关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家长们要将早教列为重中之重。图老师小编下面给大家分享专家解读 用音乐铸就高智能宝宝的秘诀,一起了解下吧!

  从胎儿时期开始,宝宝就在妈妈肚子里默默感受着这世界,等他们出生后开始真正接触世界时,他们会用多重感官来学习、认识世界。对宝宝而言,音律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对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也最有帮助。因此,许多给婴幼儿设计的玩具,都有叮叮咚咚高低起伏的旋律,这种美妙的声音让幼儿不会轻易厌倦这个玩具,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宝宝会开始哼着不成调的旋律了,这表明他们源源不绝的学习能力已经被激活了。

  依成长发育选择音乐类型

  不同类型的音乐,宝宝听了会有不同的反应,清脆或活泼的音乐格外能吸引他的注意,而轻柔的音乐可让宝宝安然入睡。在宝宝出生5~6个月时,如果给他听音乐,他已经会试着去寻找音源了。

  那么如何选择乐曲作为启发孩子的工具?怎样依照宝宝成长发育的阶段,选择不同的音乐类型来提升宝宝的音乐智能呢?

  0~1岁

  1个月大 有分辨不同频率的能力。

  3~4个月大 开始会发出咕咕声与有目地的声音。

  5个月大 对旋律、内容不同的节奏,能显示其敏锐度。

  6个月大 能成功配对出特殊的音调。

  半岁前

  声音:“声音传感”时期。

  动作:重复性动作。

  表情: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反应,比模仿更容易出现。

  宝宝的感官尚未完全启发,因此音乐教育活动主要以“听”为主,这时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或用哪种方式给孩子听音乐,家长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曲风对比较明确 选择音乐时,音乐元素的“高低”、“强弱”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以婴儿的喜好程度为先 家长并非一定要为了培养宝宝的气质而选择古典音乐或者高雅音乐,其实,具有文化性或乡土性的音乐,也是不错的选择,英文歌、儿歌,或是特殊乐器所弹奏的音乐(如陶笛、二胡),这些对培养宝宝的音乐智能也有相当大的帮助。你甚至可依照婴儿的喜好,选择一些流行歌曲播放。

  音质和音量 音响要清晰、纯净、好听,音量要适中、稍弱。

  听音乐的时长 每次听音乐时间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

  配合孩子的生活放音乐 可以分为起床、洗漱、吃饭、游戏、睡眠,依不同场合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当宝宝情绪烦躁不安时,可以放一些亲切、活泼、有趣的音乐,帮助他稳定、调剂情绪;当宝宝玩得很兴奋,但已经到了睡觉时间时,可以让宝宝听安静、柔和的摇蓝曲。

  变换音乐的频率不要太快 配合孩子生活的音乐曲目,在1~2个月内最好相对稳定,让宝宝听同一组音乐,让孩子有一个感受、记忆音乐的过程。

  1~2岁

  声音:能听到不同的声音,并能利用拿到的东西制造声音。

  动作:对节奏性或旋律性强的音乐有明显的反应。

  此时幼儿开始学习说话、走路,因此参与音乐活动的方式可以拓宽一些。

  选择节奏鲜明、短小活泼的乐曲 带着孩子随音乐节奏做拍手、招手、摆手、点头等动作,接着逐步增加踏脚、走路等动作。宝宝手部动作发展比脚部要早、快且灵活。因此,先让孩子随音乐节奏练习手的动作,然后再练习踏脚、走步等脚的动作。练习手、脚动作的合拍、协调,可以感知音乐节奏的快乐,发展孩子手脚动作的灵活、协调、优美。

  教孩子唱儿歌 也可以拍着节奏念歌词,在宝宝已经会说歌词的基础上,让宝宝随家长学唱适合孩子能力的歌曲。要注意的是,家长的歌声和伴随孩子歌唱的乐器一定要音调准确,否则不准确的歌声和乐声可能造成孩子将来“五音不全”。

  2~3岁

  2岁

  语言:只能用单个词表达意思。

  动作:经常通过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意识和听觉,且能用所触及到的物体制造各种声音。

  协调性:注意力简单、有限,通常不能与其他孩子一同玩耍。

  情感:在身体和感情上依赖成年人。

  歌唱:喜欢唱歌,常常对一些歌唱的片段有较强的“复制”能力。

  节奏:积极地去反应节奏明显的音乐。

  听觉:鲜明生动,有特点的音色容易被孩子理解和记忆。

  3岁

  语言:词语较之前有大幅且快速的发展。

  歌唱:能完整准确地唱一首歌。

  节奏:能理解音乐拍子和动作之间的关系。

  动作:越来越协调,也不断增加控制节奏的反应能力。

  此时幼儿有自己的理解能力,选择的歌曲应容易让孩子理解、感受,并易演唱。

  1 可反映孩子生活的歌谣为佳。

  2 歌词以孩子能理解的事物、能感受的情感为宜。

  3 歌曲篇幅短、节奏简单、易唱、音域在6度以内最好。

  4 歌词简练、上口、易懂、有趣味,旋律优美、动听、能表达孩子的情趣。

  歌曲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歌唱能力和兴趣发展,对于好歌,孩子会曲不离口。对幼儿来说,音域广、定调过高或过低、节奏复杂、内容情绪难以理解的歌曲,对孩子的歌唱并没有帮助。难唱的歌曲会使孩子的嗓子疲劳,并会损伤孩子的嗓音。让孩子唱他们难以理解的歌曲,会破坏孩子的歌唱心理,误认为唱歌可以有声无情,可以不知道唱的是什么。

  点评:胎儿的发育很多时候是准爸妈的辛劳成果,如何孕育高智能宝宝是我们都关注的话题。专家表示,胎宝宝会用多重感官来学习、认识世界。所以对宝宝而言,音律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对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也最有帮助。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推荐阅读: 孕妇秋季饮食注意事项

  一谈到宝宝是否能够学音乐,妈咪们总是感到很神秘。其实,任何人都是有“音乐细胞”的,任何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才能,只不过是多与少而已。

  除非先天有听觉缺陷的宝宝外,从普及音乐教育的角度来看,每一个宝宝都可以接受音乐教育。然而,这里所提出的“判断”一说,无非是想知道自己的宝宝是否具有特殊的音乐天赋,即使不是人们常常称为的音乐“天才”。有这种“天才”的宝宝,如果能够被及早地发现,那么,将会使特殊才能不误时机地得到充分挖掘。这样,便可把握住宝宝音乐才能发展的种种机遇。可是,怎样才能做识别宝宝是个音乐小“天使”的“伯乐”妈咪呢?

  做“伯乐”妈咪必修的第一课——生活中慧眼观察宝宝的音乐天分

  观察法1 宝宝自幼就喜爱唱歌吗?

  宝宝是否从很小的时候,便十分喜欢唱歌。尽管宝宝太小,还不能很清晰地哼出歌曲的调子,然而,经常能听到小嘴里发出哼哼呀呀的唱歌声。稍大一些时,不仅会唱别人教给的歌曲,而且,还能哼唱出没有人教唱的歌曲。

  观察法2 宝宝唱歌时非常有音乐感觉吗?

  宝宝唱歌时,虽然对歌曲的表现内容并不一定理解和了解,但是,却能用与歌曲所表达的音乐内容相吻合的表情歌唱。而且,音调唱得准确,不走调。善于领会不同节奏音乐的不同趣味,仿佛本能般地受到节奏的感染。

  观察法3 宝宝平时很喜欢接近各种乐器吗?

  无论在家里还是家外,宝宝每逢看到乐器(不管什么乐器),是否都自发地表示出亲近,并且很愿意摆弄它们。有时,甚至自己竟能摆弄出准确的曲调来。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推荐阅读:揭密:小宝宝哭声传达的信息

  观察法4 宝宝听到音乐时特别专注吗?

  对音乐的美特别敏感,总是被音乐强烈地吸引着。不管是在何种场合,只要听到音乐,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也无论是哪一派的作品,宝宝都会安安静静并且全神贯注地倾听,一副专心致志的样子,特别是喜欢听古典音乐。

  即使时间久,宝宝也不会吵闹或困倦。

  观察法5 宝宝具有出色的音乐记忆力吗?

  生活中,宝宝是否对于只听过一次或是很少几次的音乐,就能够很快清楚而又准确地记住不忘。

  观察法6 宝宝对各种声音有特殊的兴趣吗?

  宝宝对于生活中及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音,是否有着特殊的兴趣,并且很敏感。例如,对各种各样的刮风声、水流声、波浪声、悉悉索索的树叶声、雨滴声及虫鸣鸟叫声等,都表现出专注倾听的情趣。并且,仅仅从几步脚步声、一声敲门声及电话中的一声招呼,便能听出哪一个人来。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推荐阅读: 父母不要和逆反期孩子较劲

  做“伯乐”妈咪必修的第二课——请教专业老师考察宝宝的音乐能力

  考察法1 宝宝能够准确模仿唱出乐句吗?

  老师或妈咪在钢琴上奏出音乐的一个乐句或小小的一个乐段,宝宝能否在听过一遍或两遍之后,就能够准确地模仿唱出来。大一点的宝宝(对钢琴键盘较为熟悉者),甚至能够弹奏出来。

  考察法2 宝宝能够准确模仿唱出不同的乐音吗?

  宝宝是否能够唱出老师或妈咪在钢琴上弹出的各种单音、双音及和弦(多个合在一起弹奏出的声音)。并且,在宝宝模仿唱双音及和弦时,可以从低音到高音,依次唱出同时发出的每一个音。对键盘较熟悉的宝宝,有可能在键盘上直接找出这些音。

  考察法3 宝宝能够模仿打出不同节奏的拍子吗?

  老师或妈咪用手打拍子,打出从简单到复杂的节奏点,宝宝是否能够准确地重复、模仿打出。

  爱心提示:

  如果初次进行考察,宝宝表现得并不够理想,并不意味着宝宝音乐才能不高。因为,有些音乐天赋很高的宝宝,会由于对考察的方式及内容全然陌生而不能将自己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应该给宝宝一个熟悉考察内容的时间,然后再进行考察和判断。然而,最终考察结果不理想也不能表明宝宝就一定不可以学音乐。因为,宝宝的内在潜能一旦开发出来,前景将可能是人们事先无法预测的。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从胎儿时期开始,宝宝就在妈妈肚子里默默感受着这世界,等他们出生后开始真正接触世界时,他们会用多重感官来学习、认识世界。对宝宝而言,音律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对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也最有帮助。因此,许多给婴幼儿设计的玩具,都有叮叮咚咚高低起伏的旋律,这种美妙的声音让幼儿不会轻易厌倦这个玩具,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宝宝会开始哼着不成调的旋律了,这表明他们源源不绝的学习能力已经被激活了。

  依成长发育选择音乐类型

  不同类型的音乐,宝宝听了会有不同的反应,清脆或活泼的音乐格外能吸引他的注意,而轻柔的音乐可让宝宝安然入睡。在宝宝出生5~6个月时,如果给他听音乐,他已经会试着去寻找音源了。

  那么如何选择乐曲作为启发孩子的工具?怎样依照宝宝成长发育的阶段,选择不同的音乐类型来提升宝宝的音乐智能呢?

  0~1岁

  1个月大 有分辨不同频率的能力。

  3~4个月大 开始会发出咕咕声与有目地的声音。

  5个月大 对旋律、内容不同的节奏,能显示其敏锐度。

  6个月大 能成功配对出特殊的音调。

  半岁前

  声音:“声音传感”时期。

  动作:重复性动作。

  表情: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反应,比模仿更容易出现。

  宝宝的感官尚未完全启发,因此音乐教育活动主要以“听”为主,这时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或用哪种方式给孩子听音乐,家长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曲风对比较明确 选择音乐时,音乐元素的“高低”、“强弱”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以婴儿的喜好程度为先 家长并非一定要为了培养宝宝的气质而选择古典音乐或者高雅音乐,其实,具有文化性或乡土性的音乐,也是不错的选择,英文歌、儿歌,或是特殊乐器所弹奏的音乐(如陶笛、二胡),这些对培养宝宝的音乐智能也有相当大的帮助。你甚至可依照婴儿的喜好,选择一些流行歌曲播放。

  音质和音量 音响要清晰、纯净、好听,音量要适中、稍弱。

  听音乐的时长 每次听音乐时间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

  配合孩子的生活放音乐 可以分为起床、洗漱、吃饭、游戏、睡眠,依不同场合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当宝宝情绪烦躁不安时,可以放一些亲切、活泼、有趣的音乐,帮助他稳定、调剂情绪;当宝宝玩得很兴奋,但已经到了睡觉时间时,可以让宝宝听安静、柔和的摇蓝曲。

  变换音乐的频率不要太快 配合孩子生活的音乐曲目,在1~2个月内最好相对稳定,让宝宝听同一组音乐,让孩子有一个感受、记忆音乐的过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1~2岁

  声音:能听到不同的声音,并能利用拿到的东西制造声音。

  动作:对节奏性或旋律性强的音乐有明显的反应。

  此时幼儿开始学习说话、走路,因此参与音乐活动的方式可以拓宽一些。

  选择节奏鲜明、短小活泼的乐曲 带着孩子随音乐节奏做拍手、招手、摆手、点头等动作,接着逐步增加踏脚、走路等动作。宝宝手部动作发展比脚部要早、快且灵活。因此,先让孩子随音乐节奏练习手的动作,然后再练习踏脚、走步等脚的动作。练习手、脚动作的合拍、协调,可以感知音乐节奏的快乐,发展孩子手脚动作的灵活、协调、优美。

  教孩子唱儿歌 也可以拍着节奏念歌词,在宝宝已经会说歌词的基础上,让宝宝随家长学唱适合孩子能力的歌曲。要注意的是,家长的歌声和伴随孩子歌唱的乐器一定要音调准确,否则不准确的歌声和乐声可能造成孩子将来“五音不全”。

  2~3岁

  2岁

  语言:只能用单个词表达意思。

  动作:经常通过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意识和听觉,且能用所触及到的物体制造各种声音。

  协调性:注意力简单、有限,通常不能与其他孩子一同玩耍。

  情感:在身体和感情上依赖成年人。

  歌唱:喜欢唱歌,常常对一些歌唱的片段有较强的“复制”能力。

  节奏:积极地去反应节奏明显的音乐。

  听觉:鲜明生动,有特点的音色容易被孩子理解和记忆。

  3岁

  语言:词语较之前有大幅且快速的发展。

  歌唱:能完整准确地唱一首歌。

  节奏:能理解音乐拍子和动作之间的关系。

  动作:越来越协调,也不断增加控制节奏的反应能力。

  此时幼儿有自己的理解能力,选择的歌曲应容易让孩子理解、感受,并易演唱。

  1 可反映孩子生活的歌谣为佳。

  2 歌词以孩子能理解的事物、能感受的情感为宜。

  3 歌曲篇幅短、节奏简单、易唱、音域在6度以内最好。

  4 歌词简练、上口、易懂、有趣味,旋律优美、动听、能表达孩子的情趣。

  歌曲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歌唱能力和兴趣发展,对于好歌,孩子会曲不离口。对幼儿来说,音域广、定调过高或过低、节奏复杂、内容情绪难以理解的歌曲,对孩子的歌唱并没有帮助。难唱的歌曲会使孩子的嗓子疲劳,并会损伤孩子的嗓音。让孩子唱他们难以理解的歌曲,会破坏孩子的歌唱心理,误认为唱歌可以有声无情,可以不知道唱的是什么。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数理逻辑智能

  1、宝宝 的压岁钱账本(适合5-6岁宝宝 )

  一般家庭都会把宝宝收到的压岁钱存起来,或者给宝宝 买保险。其实,这些操作可以向宝宝 公开。为宝宝建一个压岁钱账本,记载宝宝 的每笔压岁钱的来路和去处。当然,也可以让宝宝自己弄一个,不会写可以用画、符号来表达,只要宝宝自己看的懂就行。从小让宝宝 有理财的概念和意识。 爸妈可以和宝宝一起来做具体的帐目计算。宝宝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锻炼自己的数学能力。

  还按同理建立宝宝的零花钱账本,经常让宝宝算算为了买他喜欢的某样东西,他还需要存多少钱,要存多久。这样既可以锻炼宝宝的推理和分析能力,还能够使他懂得金钱来之不易。

  2、培养守时的好习惯(适合3-6岁宝宝 )

  守时观念中包涵的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准则,还有数理逻辑中的因果关系。因为不能迟到,所以要提前做准备。守时的宝宝可不是瞬间养成。好习惯总是要在平时点滴培养。春节是做客的多发时节。 爸妈应该提前一天就跟宝宝 讲清,第二天约定的时间是几点,要在几点准备出门,要在几点之前到达。在提前准备和出门的时候告诉宝宝,迟到是对人家的不尊重,而且如果是被邀请去吃饭,那么最好不要在临近吃饭时才到。到主人家门前的时候,妈妈可告诉宝宝当时是几点,距离约好的时间还有多久,三岁以上的宝宝可指给他看,借以强化孩子守时的概念。

  人际智能

  自制礼物表心意(适合3-6岁的宝宝)

  过年的时候,宝宝 都会收到压岁钱。但长辈的好意,古老的习俗有可能被宝宝 当成是理所当然。如何抵消压岁钱带给宝宝的虚荣心呢?过年前, 爸 妈可以让宝宝为亲戚朋友准备一点“小礼物”——可以是送给大人的,也可以是送给小孩子的,告诉宝宝 礼物不必很贵重。让宝宝自己决定送什么,可以是宝宝自己做的贺卡或卡通书、小玩具。这样宝宝 收压岁钱的时候,就能接受明白这是“礼尚往来”了。

  如果宝宝 比较害羞,对新年里的拜年活动 有些抵触, 爸 妈不妨通过让宝宝 自己准备礼物,激发起宝宝 对拜年的兴趣。带宝宝 拜年,总要给宝宝 表现的机会。宝宝 也是你们全家拜年行动的一份子,可不是你们的小玩偶、小摆设。千万不要在拜年的时候,把宝宝 晾在一边。宝宝 只有在参与中才能体会到乐趣。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专家解读 用音乐铸就高智能宝宝的秘诀

分娩
专家解读 用音乐铸就高智能宝宝的秘诀

培养宝宝音乐智能——表达音乐

生活百科
培养宝宝音乐智能——表达音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如何开发宝宝音乐智能

音乐
如何开发宝宝音乐智能

怎么训练宝宝的音乐智能

音乐 宝宝
怎么训练宝宝的音乐智能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培养宝宝音乐智能——感知音乐

生活百科
培养宝宝音乐智能——感知音乐

培养宝宝音乐智能的游戏

生活百科
培养宝宝音乐智能的游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体育胎教不可忽视

体育胎教不可忽视

妈妈必学的宝宝手指语言

妈妈必学的宝宝手指语言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