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过时的老者

过时的老者

2015-10-13 21:35

天才宝宝的由来也是从小教育得好,因此父母们要重视早教这个话题。今天图老师小编为大家介绍下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累积更多的早教小知识尽在图老师育儿百科。

  填空题:雪化了是_____

  小朋友回答:蒸汽、泥土、生命、春天、细雨、希望、绿色、新的一年

  老师说:正确答案是“水”

  

  曾经有个调查称,在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虽然这个调查的权威性在当时引起过一些争议,但这个调查结果还是让许多人愕然,也足够引起人们对孩子想象力的聚焦。孩子的想象心理在2岁左右开始萌芽,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想象力经常遭到残酷的扼杀。

  你的孩子缺乏想象力吗

  哪些行为会暗示孩子的想象力已经成为性格中的短板了呢?从美术角度来看,缺乏想象力的孩子,一般比较难把自己心中的景象画出来,嘴巴会说,但在纸上表达不出来。

  对小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做一些测试,比如说,看到一幅画上趴着的猫,家长可以问孩子猫在做什么,如果孩子缺乏想象力,可能只能说出睡觉一个答案,但如果是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可能有很多新奇的答案。

  带孩子去逛超市,看孩子是否喜欢符合他年龄段的益智游戏,如果他只对低于他年龄段的游戏有兴趣,或者对哪一类游戏都没兴趣,说明他不能面对新挑战、克服新困难,这就是想象力缺乏的表现。

  除了玩游戏,孩子是否缺乏想象力还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上。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善于思考,爱问“为什么”。

  父母应少替孩子做事

  中国孩子缺乏想象力,这与整个教育方向和教育内容有关。幼儿园小朋友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进入小学中学后,随着条条框框的增多,孩子的想象力也受到限制。很多家长也觉得想象力对孩子的学习没有直接的帮助,反过来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语文、数学等学习技巧的培养。

  专家强调说,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并不比外国孩子差,家长们不培养也没关系,但一定不要扼杀。中国的家长很喜欢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系鞋带,让孩子丧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

  孩子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到处摸摸,很多家长怕孩子弄坏东西或出现差错,就制止孩子,孩子在家长的限制中慢慢变得循规蹈矩。

  专家建议家长,除了不要对孩子的错误、好奇心进行指责之外,也不要盲目把老师树立成权威。在国外,家长们是这样教导孩子的:到学校后,你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的新朋友。鼓励孩子把老师当朋友,这样才能让孩子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是创造美好卓越人生的原动力。缺乏想象力,人的一生将被桎梏在现实与功利的狭小空间内。尤其孩子,想象力与生俱来,如果父母常在有意无意中向孩子传达成人式思维,用抽象概念和程式化思维扼杀孩子的想象力,那他们将失去很多创造神话的机会。

1、替孩子做事。

想象力不是“想入非非”,而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创造。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做事慢就一味代劳,会让他们失去许多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知道,孩子在做事过程中,会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反复实践,这些经验会为发挥想象力和创意提供不竭的源泉。

2、阻止孩子探索。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宝贵,可出于各种原因,父母常常不能接受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的种种要求:用水果刀自己削苹果、把整卷纸都泡在水盆里、用床单在客厅搭个帐篷……如果孩子要求的每件事都被父母拒绝,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那些新奇的想法和对事物的好奇。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3、纠正孩子的离奇想法。

孩子早期的想象具有夸大性,因为他们还不能分清想象的事物与现实之中事物的界限。比如,孩子有可能想买一个比房子还大的汽车,想登着梯子爬到月亮上,面对这些离奇想法,有的父母会纠正甚至喝止。其实这时候,父母不妨跟孩子一起想象,来个“头脑风暴”,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

4、给孩子提供标准答案。

孩子到了提问的敏感期,总把“为什么”挂在嘴边。父母为了正确回答孩子的提问,恨不得翻遍所有的百科全书。其实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都可以有很多种答案,父母可以试着问问孩子的想法,或者跟他一起去找找答案。现成的答案会束缚孩子的头脑,让他失去思考的动力。

5、制止孩子特立独行。

非要戴着小仙子的翅膀去幼儿园,每时每刻甚至睡觉都要戴着超人眼罩……孩子怪异的装饰和举动,常常招来父母的反对。其实,这并不代表孩子沉溺于虚幻的世界无法自拔,只是他们还没玩够。父母以自己的行为准则要求孩子,可能会压抑他们,影响个性的释放和发展。

6、害怕孩子受挫。

当孩子想把想象付诸实践时,还要有自我激励、走出困境的抗挫力。挫败体验对孩子非常有益。孩子有好的想法,就要鼓励他试试,如果因为怕孩子失败而阻止,那纵然他有奇思妙想,也只是纸上谈兵。如此下去,他的想法只会越来越偏离实际。

7、过早智力开发。

丰富的表象是想象发展的基础。父母应尽可能让孩子接受丰富、生动、形象的刺激,并为其创造一个开放和多元的活动和感知空间,让他们尽量多地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形成丰富的表象。而许多早期智力开发活动,如背诗、认字、画简笔画等模仿形式,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严重阻碍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采访支持:

  郑州大学教育系副教授 许慧

  智灵童国际幼儿园总园长 荣合灵

  想象力关乎未来的工作业绩

  想象力丰富能考高分吗?能考上好中学好大学吗?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否有想象力并不重要,他们并不清楚,想象力对一个孩子的前途有什么用。

  “想象力很重要,对所有的工作都有影响。”许慧说,比如卖东西,如果你的吆喝很独特,那你就能卖得比别人好。如果孩子缺乏想象力,就会影响他成年后的工作发展,他在工作中就会表现得墨守成规、没有主见,工作不会出错,但也不出成绩,而且这些已经固定在他的人格中,再想突破和跨越很难。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对游戏没兴趣表示缺乏想象力

  想象力的高低并不能通过学校的试卷分数来判断,那么,哪些行为会暗示孩子的想象力已经成为性格中的短板了呢?

  对小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做一些测试,比如说,看到一幅画上卧着的猫,家长可以问孩子猫在做什么,如果孩子缺乏想象力,可能只能说出睡觉一个答案,但如果是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可能有很多新奇的答案。

  带孩子去逛超市,看孩子是否喜欢符合他年龄段的益智游戏,如果他只对低于他年龄段的游戏有兴趣,或者对哪一类游戏都没兴趣,说明他不能面对新挑战、克服新困难,这就是想象力缺乏的表现。

  除了玩游戏,孩子是否缺乏想象力还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上。语言方面并不是体现在背诵上,不是会背几首诗就有想象力,主要是指思维跳跃,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善于思考,爱问“为什么”。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鼓励孩子“不按理出牌”

  对于想象力的缺失,很多人只把责任推在教育制度上,殊不知孩子想象力的培养和锻炼是从小就要开始的,而且,家长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学校和老师的作用。这里,许慧给了家长几个建议:

  1.常给孩子做一些想象力方面的训练。比如给出一些简单的符号:一条线,一个半圆,一个圆圈,让孩子根据这些来组合故事,鼓励孩子尽可能多地组合一些更复杂、完全不同的故事出来。

  2.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废旧的钟表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甚至家里的电脑等器物,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维修。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3.多让孩子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练习,鼓励孩子思考时多转几个弯。许慧说,如果给出“树上有十只鸟,用枪打下一只还剩几只”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园的孩子的问题就比较多,比如有孩子问,这只鸟有没有怀孕?这十只鸟里面有没有聋子等。这些在成年人眼里不按理出牌的行为其实是非常可贵的,值得鼓励和提倡。

  家长对待孩子的“为什么”应该认真而不是敷衍。荣合灵说,孩子3岁以后,右脑开始快速发育,左脑主思维,右脑就是主想象力的。这个时候孩子会问家长看起来十分奇怪的各种问题。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会不耐烦,甚至会责怪孩子脑子有问题。对于孩子的问题,如果是不复杂能解释的,家长应该认真回答。如果自己搞不懂,可以反问孩子为什么,鼓励孩子去思考,去想,对于孩子的问题,答案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启发他的想象力。当然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查图书资料或上网找答案。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家长太亲 阻碍孩子发展创造力

  这次调查还显示,中国的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对于这一点,许慧认为,孩子自我评价没有想象力,比调查认为他们没有想象力更可怕。“小一点的孩子自我评价能力还不完善,而大一点的孩子会从媒体报道上了解到这个信息,如果他真的也认为自己在这方面不行,那么,这个自我暗示会给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荣合灵强调说,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并不比外国孩子差,家长们不培养也没关系,但一定不要扼杀。中国的家长很喜欢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书包、系鞋带,让孩子丧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从而遏制了想象力的发展。

  孩子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摸摸这儿,摸摸那儿,很多家长怕孩子弄坏东西,或者出现差错,就制止孩子,孩子在家长的限制中慢慢就变得循规蹈矩了。而家长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他自己的成长过程就是保守的,是处处被不允许的,所以他们把这个保守延续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荣合灵还建议家长,除了不要对孩子的错误、好奇心进行指责之外,也不要盲目把老师树立成权威。有这样一个故事,当老师按课本教孩子某一种动物的皮毛多珍贵、肉多美味,全身都是宝时一个孩子就站起来问老师,现在不是说要保护自然、保护珍稀动物吗,为什么还要这样讲呢?

  对老师有异议不是坏孩子的表现,家长不应该给孩子一个这样的概念:老师是管孩子的,学生就得听老师的话。在国外,家长们是这样教导孩子的:到学校后,你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的新朋友。鼓励孩子把老师当朋友,而不是一个管理者,这样才能让孩子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推荐阅读: 宝宝睡觉打鼾是亚健康信号

越想象就越丰富吗?这不一定。如果宝宝从小不把知识学活,不会联想,

  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他只能再现过去曾感知过的形象。

  要激发儿童的好奇心,鼓励他们问几个为什么,引起他们思维活动的兴趣。实践证明以下五种方法,可为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1、续故事  家长在给给孩子讲故事时,也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首先,按照故事的开头、过程一一讲述,但是最后的结局先不不要讲,然后中途停下来,让孩子去想象故事的结尾。当然在这个过程,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想,让孩子觉得很有趣。

  2、补画面和画意愿画

  补画面是画一幅未完成的画,让孩子去补画其余的内容;意愿画是让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不要硬行规定画的主题和内容。这两种方式都能够很好地启发孩子的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3、听音乐

  放一段孩子较易听懂的乐曲,让孩子想象乐曲表达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说出来。如果孩子比较难完成,家长可自身做个示范,听音乐的过程或听完音乐时,说出想象到的场景或事物。这样,孩子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到音乐里,同样也激发了他的想象能力。

  4、由说到想

  向孩子提供一些特定情景,让孩子去想它的具体情况,如问孩子“天下大雪了,外面是什么样啦?”等等。还可以让孩子回忆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一件事情,重点引导他描绘当时的情景。

  5、“你将怎么办”

  向孩子提供一个问题情景,让孩子想出各种解决办法,如“走路遇到一片水洼,你将怎么办?”。这类问题是非常开放性的,除了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还能够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分娩
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谁扼杀了中国孩子的创造力?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谁扼杀了中国孩子的创造力?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是谁遏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是谁遏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想象力的开发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孩子想象力的开发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生活百科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如何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
如何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不肯学说话 4个方法让孩子开口

孩子不肯学说话 4个方法让孩子开口

孩子爱玩电脑?控制不了就陪他一起玩

孩子爱玩电脑?控制不了就陪他一起玩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