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太多影响宝宝神经系统发育

男孩的黑猫

男孩的黑猫

2015-10-13 21:15

近些年,形形色色的早教组织悄然兴起,父母们也非常乐意的相信。其实早教可以从点滴小事在家学习好的,图老师小编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分享玩具太多影响宝宝神经系统发育。

  

  很多年轻的父母认为,给予宝宝越多刺激,大脑就会越发达。所以,爸爸妈妈们都愿意给宝宝买各式各样的玩具,恨不得宝宝一玩玩具就瞬间变聪明。其实玩具太多不利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

  由于小宝宝的脑部神经尚未发育健全,选择能力和控制能力不够成熟,如果刺激过度,信息过杂,很容易使大脑形成的各种兴奋灶之间互相影响、干扰和制约,反而阻碍神经系统的发育。

  适宜适量选玩具

  1.适合宝宝

  买玩具之前要了解宝宝最近的兴趣点是什么,他的需求是什么,参与到宝宝的游戏中,你就会得到答案。也不要以你的期望和兴趣来替宝宝选择,更不要有任何功利性。

  2.添加玩具不要太频繁

  宝宝对一种玩具的感知和探索是专注的、持续的、有所创新的,如果玩具添加过于频繁,会对宝宝的探究形成干扰,兴趣不断转移时无法得到深刻体验。

  当你发现宝宝对一个玩具的兴趣很强烈时,就不要急于添加同类新玩具,而是充分把这个玩具玩好。等宝宝的兴趣开始减弱时,依然不要急于添加其他新玩具,要再观察是否还可以继续深入地玩。

  3.玩具放置有层次

  玩具放置要分层,为宝宝提供一个有序的玩具环境,利于宝宝秩序感的形成,也利于他选择、取放的自主能力和好习惯的养成。

  已经被淘汰的玩具,要挑拣出来处理掉;常玩的玩具,按照宝宝的兴趣程度放在最方便他取放的位置,并分门别类放在固定的位置,如分为过家家类、搭建类、涂鸦类、打击乐器类等。

  玩透玩具才有益

  孩子年龄越小,心智发展越不成熟,感知经验积累也不丰富,需要大人陪同玩。多观察、多鼓励宝宝,适当的时候给他提供点帮助,不要把玩具送给宝宝就不闻不问。

  同时,耐心地陪着宝宝一起寻求玩具的奥秘,而不是心急地要求宝宝很快就达到某种水平。切记,包办代替或者嘲笑指责都会给宝宝带来压力,降低对玩具的兴趣。

  每一个玩具都有各种不同的玩法,玩透、玩转一个玩具,宝宝才能真正获益。当你以平和童真的心态参与到亲子游戏中,你就会理解宝宝的心,会根据宝宝玩耍的状态和需要,最大限度地发现和利用好玩具的功能,真正促进宝宝的发展。

  材料:洋葱150克,香肠50克,鸡蛋2个。

  调料:盐、植物油各适量。

  洋葱香肠炒蛋的做法:

  1、洋葱洗净,切碎。

  2、香肠切圆形片,备用。

  3、鸡蛋磕入碗中打散,搅拌均匀。

  4、锅内倒油烧热,倒入蛋液炒至嫩黄色,将其盛出备用。

  5、锅置火上,放油烧热,放入洋葱碎、香肠一起煸炒。

  6、待洋葱炒至变软时,放入炒过的鸡蛋,加盐调味,再炒几下即可。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贴心小提示:

  香肠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钠,因此儿童、孕妇、老年人、高血脂症者应少食或不食,肝肾功能不全者不适合食用。吃香肠时,需要搭配一些新鲜蔬菜,这样可以消除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害。

  营养解说:

  洋葱含有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烟酸、钙、磷、铁、硒、多种维生素等,有平肝、润肠的功能,还能增进食欲,改善消化。香肠可开胃助食,也可增进食欲。其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质。鸡蛋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比例与人体很接近,容易消化和吸收。鸡蛋中铁的含量也很丰富,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酸酯、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因此这三者结合,营养特别齐备哦。

  适用宝宝年龄:

  2岁以上的宝宝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在大人们巴不得“关掉手机”甚至“扔掉手机”时候,越来越多的学生乃至幼儿园的小朋友,却捧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近日,一项来自美国的调查显示,75%的美国青少年拥有手机,这一数字较2004年上升30%。加拿大的统计则显示,在12—19岁之间的加拿大少年中,61%都拥有手机,不少孩子甚至用它“煲电话粥”。手机的普及的确给孩子提供了交流的便利,但其无线通信产生的辐射也无声地吞噬着孩子的健康。为此,很多国家发出呼吁:让手机远离孩子。

  用手机的孩子越来越多

  在美国的青少年手机用户中,31%每天发送至少100条短信,15%每天发送200条以上短信。每人每天平均发送50条短信。英国的一项调查发现,8岁以下孩子中,每4人就有1人有手机。目前,英国拥有手机的孩子有450万人,其中,9-10岁的孩子里有58%的人有手机,11-12岁中89%的人有手机,13-14岁中约93%的人有手机,15-16岁有手机的人高达95%.

  中国的情况同样值得关注。本报近日联合进行了一项题为“你会给孩子买手机吗”的调查,参与的3500位家长中,88%的人给孩子买了手机。同时,本报进行的校园调查显示,学生中的手机拥有率为:小学1—3年级10%,4—6年级30%;初中生70%;高中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我们班一多半学生都有手机,上课时经常被手机铃声打断。13岁左右的孩子上课本来就容易开小差,有了手机就更容易走神了,低头发短信的、玩手机游戏的大有人在。”北京市崇文区一所重点中学初三年级班主任刘老师直言不讳地说。北京市东城区某中学初一年级赵老师对记者说,学生们曾跟她说过,用手机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与家长和朋友联系,二是上网或打游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林丹华教授的团队成立了‘青少年手机依赖’课题组,他们在广西进行的调查显示,初二、初三学生中手机依赖率高达近20%.

  手机危害不可忽视

  本报调查中在回答“手机对孩子的危害,你最担心哪几点?”这个问题时,30%的家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辐射影响健康”。另有24%的家长选择了“沉迷游戏或上网”,14%的家长认为会“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科学研究也显示,孩子过早使用手机、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会产生手机依赖,对身心带来多方面的损害。

  破坏神经系统。英国《微波理论与技术》期刊研究显示,儿童颅骨厚度显著低于成人,对辐射的吸收率明显高于成人。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赵玉峰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受到的潜在威胁更大。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一项测试表明,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近期,英国《每日邮报》更撰文指出,儿童用手机会造成记忆力衰退、睡眠紊乱等健康问题。英国华威大学的杰勒德?凯都博士警告说,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影响生长发育。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杜军保指出,大剂量的电磁不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还会带来诸如哮喘、白血病之类的疾病。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专业专家任仪逊介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组织中的含水量比成人丰富,而手机微波具有对水分越多的器官伤害越大的特点,因而,微波对人体眼睛的伤害最大。此外,长期发短信还可能导致孩子手指发育畸形;低头玩游戏等,会对孩子的颈椎带来很大伤害。

  影响思维模式。电话和短信剥夺了孩子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容易让孩子变得怯懦、孤独、偏执。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流行病学家艾布?拉姆森教授的一项研究表明,爱发短信的青少年,思考问题难以深入,凡事急于求结果,性格比同龄人更冲动。常用手机上的联想输入功能发短信,会使孩子们做其他事时只追求速度,而忽略准确性,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思考方式。

  沉迷游戏,加深隔阂。林丹华指出,频繁给同学、朋友发短信,有可能让孩子们更不会对父母讲真心话,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亲子之间的隔阂。另一方面,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同样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这就使得下载游戏更为便利。有的孩子可能会过度沉迷于游戏中,影响其成长。

  容易受骗,盲目攀比。手机行骗屡禁不止,让没有判断力的孩子接触过多信息,容易给他们带来危险。手机更新换代速度飞快,则容易让孩子贪慕虚荣、盲目攀比。

  和孩子签个“手机协议”

  “保持联系”、“担心孩子遇到危险”、“别人孩子都有手机、自己的孩子也得有”,是很多家长给孩子买手机的主要原因。“现如今,不让孩子用手机不太现实。”林丹华表示,关键是如何正确使用它。

  由于孩子本身自制力差,容易沉迷于手机短信,各国也想出很多办法,为孩子用手机“限量”。在日本石川县2009年通过的《石川儿童综合条例》修正案中,就增加了“家长应尽量不让处于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年龄段的子女持有手机”。石川县知事谷本正宪说,“重要的是,家长能否下定决心,即使孩子一个劲央求也不给买(手机).”在美国,有电信运营商为父母们提供儿童手机监管程序,父母可以限制孩子手机的通话时长、短信流量,而父母和子女通电话或打紧急电话的次数,则不受限制。而在韩国,已立法规定孩子使用手机必须签订专门的协议,话费不得超过规定上限,以防止孩子过多用手机下载游戏。在以色列,父母可以限制孩子手机拨打设置好的号码,防止孩子拨打声讯服务或和陌生人聊天。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建议,12岁以下的孩子最好少用或不用手机。林丹华说,给12岁以上孩子配备手机,家长要格外注意两点。第一,手机功能不要太炫太花哨,能保证基本通话、发短信即可。手机功能太多,孩子一方面容易形成攀比心理,另一方面容易沉湎于复杂的功能当中,过度玩游戏和听音乐等。第二,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应该得到限制。

  在孩子使用手机时,父母可以与孩子签订一份“协议”。“协议”中规定,手机要在什么时间使用;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不要超过多久;一个月发出短信的条数有所限制;发短信的主要对象是谁等。此外,家长最好给孩子定个规矩,如果没接着父母的电话,应该在多久之内必须回电话。在这些行动上,父母和孩子达成共识后,孩子就不会总觉得爸爸妈妈反对自己用手机,而且会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过量吸食大麻会使人大脑的一些主要组织萎缩,损伤神经系统。

  据德新社3日报道,墨尔本大学的科研人员为15名平均年龄39岁、20年里每天吸食至少5支大麻烟的男性做了脑扫描,发现他们大脑中的海马区和杏仁核组织分别比不吸大麻的男性小12%和7%。他们在记忆测试中的表现也欠佳。

  大脑海马区的主要功能是调整人的记忆和情感,而附着在其末端的杏仁核组织则对控制人的情绪,特别是对控制恐惧情绪具有重要作用。

  一名研究人员说:“研究结果改变了先前普遍认为大麻对人大脑无害或伤害有限的看法。虽然少量吸食大麻可能不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但研究表明,每天大量吸食确实会损伤人的大脑组织。”

  此项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美国《普通精神病学文献》月刊上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延伸阅读:

早教必备小知识

1、早教需要适龄化

早教最忌讳的就是急于求成,每个月龄的宝宝都有不同的早教计划,这需要家长和早教中心都能够注意到,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早教班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把孩子年龄阶段细分,跨度不大的早教机构,比如悦宝园早教中心,他们的教育课程设计很完善科学,年龄阶段划分很科学,每个课程的递进关系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2、早教目的不是培养天才宝宝

这是很多年轻家长的误区,诚然早教有着开发智商的作用,但是这只是一个旁支,早教过程就像是一颗大树,我们要做的是给宝宝提供丰富有益的教育营养,帮助他们打好根基,这样才能让孩子的成长之路走得更好,更稳。若是一些教育机构打出“培养神童宝宝”的口号,它本身就已经违背了幼儿的成长规律,其教学品质如何更是值得商榷了。

3、早教不是书面教育

寓教于乐是正确的早教理念,悦宝园早教中心也是秉承着这个教育理念,不剥夺孩子玩耍的乐趣,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早教应当以“情”为先,以养为主,重在品质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像是语言能力,乐观的情绪等而不是单纯知识的累积,如果早教都是书面教育,那就违背了早教的初衷。重视游戏与体验的结合,可能更容易达到学习的目的。

4、早教中心的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永远是孩子主要教育体系,因为孩子跟父母有着天性的吸引和依赖情绪,父母的行为处事对于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且孩子个性的养成与父母有着紧密的联系,现代父母工作压力大我们能够理解,但是再忙碌也不能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多给孩子一点关注和信任,家长期许的目光正是他们进步的动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玩具太多影响宝宝神经系统发育

分娩
玩具太多影响宝宝神经系统发育

玩具太多不利宝宝神经系统发育

新生儿 发育
玩具太多不利宝宝神经系统发育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刺激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外界环境

孕期
刺激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外界环境

出生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

新生儿 孕前
出生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胎宝宝听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怀孕
胎宝宝听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满月内宝宝神经系统检查

生活百科
满月内宝宝神经系统检查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每次运动胎教不宜超十分钟

每次运动胎教不宜超十分钟

决定孩子命运的八个关键问题

决定孩子命运的八个关键问题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