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培养孩子的无意想象

LY韩国代购现货

LY韩国代购现货

2015-10-13 21:07

近些年,形形色色的早教组织悄然兴起,父母们也非常乐意的相信。其实早教可以从点滴小事在家学习好的,图老师小编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分享注意培养孩子的无意想象。

  

  孩子在1岁前还没有想象,1-2岁时只有想象的萌芽。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随着语言的发展和经验的丰富,2-3岁时最初阶段的想象力逐渐发展起来,孩子常把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迁移到游戏中去,表现出想象的心理活动。例如孩子把纸盒当摇篮给娃娃睡。这表明孩子在进行最简单的游戏中,能回忆过去所感知某些事物的表象,并将它附在某些玩具或实物上,想象成他所想的东西。这时期的想象没有预先确定的目的,只是由玩具和实物引起的,想象的内容简单,创造性的成分很少。这与孩子的认识能力的局限,语言和经验的贫乏有关。这种想象是在具体实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的形象,称之为“无意想象”。

  3岁前孩子是以无意想象为主,3岁后在成人的教育影响下开始有有意想象(即在孩子活动前有预定目的或主题,根据目的或主题进行来构思想象)。

  父母应善于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孩子的无意想象,为以后孩子发展有意想象打下基础。这将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智力活动。

家长要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呢?小儿的想象力应要从小开始就注重培养,这样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在这里,小编介绍几种小游戏来开发宝宝的“异想天开”,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想象力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宝宝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父母讲的故事特别能激发宝宝想象力的发展,而丰富的想象力往往来自于联想,许多宝宝可以在你讲到一个事物时联象到多个与此有关的事物,这就是想象力的开端。从小培养宝宝的想象力,对宝宝以后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能都会听到自己的宝宝经常说出一些搞笑的话语,也会觉得宝宝的话有点荒谬,可是这个也恰好是我们宝宝的联想所在,创意所在。为什么专家们现在如此强调宝宝前三年的重要性:你跟宝宝做的每一件事,从读书、唱歌、玩耍到吃饭、走路,都有助于开发他的大脑。随着你让宝宝接触新的景象、声音和感觉,你也在为他的头脑打开一个更大、更令人兴奋的世界。而且当你运用你的想象力并鼓励他也用他的想象力的时候,比如说“看,我是丛林里的一只老虎!”“咱们假装正在去好远的地方”时,你就是在激发宝宝的大脑去建立他自己的“想象力路径”。

那么,哪些小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呢?

培养宝宝想象力的游戏

买上五六种水果,让宝宝自己做水果拼盘,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说不定能得最佳创意奖呢!

今天让宝宝做世界的主人(当然是他自己的小世界),由宝宝设计自己房间的布置,爸爸妈妈必须听宝宝指挥,看看宝宝是否有设计方面的天分。换一种家具的摆法,换一种思维,或许能触动你的灵感。

买一块价廉的布料,由宝宝自己动手裁剪,世界超模穿上会不会得奖?

少买电动玩具,多买一些手动玩具,并且最好母子一起动脑自己设计玩具。给宝宝一个可乐瓶和三小时,看看能变出什么诱人的新型超级玩具。

给宝宝讲一个故事,让他动动小脑筋,设计两个不同的结局。

星期天,妈妈做一次懒人,宝宝安排吃什么菜,喝什么汤(必须是家里从来没有这么搭配过的),想象一下是不是很美味?

问问宝宝,如果从今以后全是白天或全是黑夜,你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生活?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试试以上方法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哦。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采访支持:

  郑州大学教育系副教授 许慧

  智灵童国际幼儿园总园长 荣合灵

  想象力关乎未来的工作业绩

  想象力丰富能考高分吗?能考上好中学好大学吗?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否有想象力并不重要,他们并不清楚,想象力对一个孩子的前途有什么用。

  “想象力很重要,对所有的工作都有影响。”许慧说,比如卖东西,如果你的吆喝很独特,那你就能卖得比别人好。如果孩子缺乏想象力,就会影响他成年后的工作发展,他在工作中就会表现得墨守成规、没有主见,工作不会出错,但也不出成绩,而且这些已经固定在他的人格中,再想突破和跨越很难。

  对游戏没兴趣表示缺乏想象力

  想象力的高低并不能通过学校的试卷分数来判断,那么,哪些行为会暗示孩子的想象力已经成为性格中的短板了呢?

  对小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做一些测试,比如说,看到一幅画上卧着的猫,家长可以问孩子猫在做什么,如果孩子缺乏想象力,可能只能说出睡觉一个答案,但如果是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可能有很多新奇的答案。

  带孩子去逛超市,看孩子是否喜欢符合他年龄段的益智游戏,如果他只对低于他年龄段的游戏有兴趣,或者对哪一类游戏都没兴趣,说明他不能面对新挑战、克服新困难,这就是想象力缺乏的表现。

  除了玩游戏,孩子是否缺乏想象力还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上。语言方面并不是体现在背诵上,不是会背几首诗就有想象力,主要是指思维跳跃,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善于思考,爱问“为什么”。

  鼓励孩子“不按理出牌”

  对于想象力的缺失,很多人只把责任推在教育制度上,殊不知孩子想象力的培养和锻炼是从小就要开始的,而且,家长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学校和老师的作用。这里,许慧给了家长几个建议:

  1.常给孩子做一些想象力方面的训练。比如给出一些简单的符号:一条线,一个半圆,一个圆圈,让孩子根据这些来组合故事,鼓励孩子尽可能多地组合一些更复杂、完全不同的故事出来。

  2.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废旧的钟表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甚至家里的电脑等器物,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维修。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3.多让孩子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练习,鼓励孩子思考时多转几个弯。许慧说,如果给出“树上有十只鸟,用枪打下一只还剩几只”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园的孩子的问题就比较多,比如有孩子问,这只鸟有没有怀孕?这十只鸟里面有没有聋子等。这些在成年人眼里不按理出牌的行为其实是非常可贵的,值得鼓励和提倡。

  家长对待孩子的“为什么”应该认真而不是敷衍。荣合灵说,孩子3岁以后,右脑开始快速发育,左脑主思维,右脑就是主想象力的。这个时候孩子会问家长看起来十分奇怪的各种问题。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会不耐烦,甚至会责怪孩子脑子有问题。对于孩子的问题,如果是不复杂能解释的,家长应该认真回答。如果自己搞不懂,可以反问孩子为什么,鼓励孩子去思考,去想,对于孩子的问题,答案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启发他的想象力。当然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查图书资料或上网找答案。

  家长太亲 阻碍孩子发展创造力

  这次调查还显示,中国的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对于这一点,许慧认为,孩子自我评价没有想象力,比调查认为他们没有想象力更可怕。“小一点的孩子自我评价能力还不完善,而大一点的孩子会从媒体报道上了解到这个信息,如果他真的也认为自己在这方面不行,那么,这个自我暗示会给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荣合灵强调说,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并不比外国孩子差,家长们不培养也没关系,但一定不要扼杀。中国的家长很喜欢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书包、系鞋带,让孩子丧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从而遏制了想象力的发展。

  孩子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摸摸这儿,摸摸那儿,很多家长怕孩子弄坏东西,或者出现差错,就制止孩子,孩子在家长的限制中慢慢就变得循规蹈矩了。而家长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他自己的成长过程就是保守的,是处处被不允许的,所以他们把这个保守延续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荣合灵还建议家长,除了不要对孩子的错误、好奇心进行指责之外,也不要盲目把老师树立成权威。有这样一个故事,当老师按课本教孩子某一种动物的皮毛多珍贵、肉多美味,全身都是宝时一个孩子就站起来问老师,现在不是说要保护自然、保护珍稀动物吗,为什么还要这样讲呢?

  对老师有异议不是坏孩子的表现,家长不应该给孩子一个这样的概念:老师是管孩子的,学生就得听老师的话。在国外,家长们是这样教导孩子的:到学校后,你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的新朋友。鼓励孩子把老师当朋友,而不是一个管理者,这样才能让孩子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幼儿期是想像力开始发展的时期,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少,认识水平不高,思维、想像的方式不同于成人。其想像具有夸张性且容易与现实相混淆,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突出特点。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爱说大话的孩子。他们当中,有的自尊心强,好胜心切,把话说得大大的,以压倒对方来维护自己的自尊;有的虚荣心强,不甘人下,以说大话来平衡自己的心理,有的富于幻想,以致说出一些异想天开的大话。如何正确对待这些爱讲大话的孩子呢?

  1、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提高孩子的认识水平。有个孩子,看到小伙伴在玩玩具飞机,说:“我家也有,比你的大多了,我都能坐上去。”孩子的想像与现实混淆,这与认识水平不高有关。如果父母带孩子去飞机场看过,介绍过飞机的性能、功能,有了对飞机的最基本的认识,弄清了玩具飞机和真的飞机的区别之后,他就不会说这样的大话了。因此,父母要经常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了解一些事物的本质特点,为他们的想像提供材料,那么,孩子的想像与现实不符的大话就会大大减少。

  2、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正确引导孩子的好胜心。孩子和大人一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你说你能拍10个球,他说我比你能干,我能拍20(其实他只能拍四五个);你说你有3辆玩具小汽车,他说我比你多,我有5辆(也许他只有1辆)。作为孩子,争强好胜,不甘落后,无可厚非,但如果引导不好,好胜心很可能转化为虚荣心,刚刚萌发的自尊也可能转化为自卑或自负。作为父母,不仅要言传身教,不张狂、不浮夸、不图慕虚荣,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正确引导孩子的好胜心。如“你现在还拍不到20个球,这没关系,我帮你练,相信你一定能拍到20个。”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尊、自信和好胜心就会成为成功的因素。

  3、捕捉孩子大话中的闪光点,诱发孩子智慧的火花。幼儿后期的想像已带有一定的创造性成份了,不仅能想像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对遥远的将来也非常感兴趣。在成人看来,纯属吹牛,但它恰恰是孩子的一种潜在理想的反映,父母要及时发现孩子大话中的闪光点,备加珍惜、爱护,辅以正确的引导:“你的想法很好,但现在你还小,要好好学本领,长大了才能去做那些事。”

  总之,对爱讲大话的孩子,一要理解,二要引导。如果一味制止、斥责,就会折断孩子想像的翅膀,影响孩子创造性的发展。如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又容易使孩子养成说话不负责任的习惯,成为真正爱吹牛的孩子。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延伸阅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注意培养孩子的无意想象

分娩
注意培养孩子的无意想象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生活百科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生活百科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方法

分娩
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方法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涂鸦--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绘画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涂鸦--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生活百科
怎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小宝贝要入园 妈妈需做好心理准备

小宝贝要入园 妈妈需做好心理准备

儿童精神营养不良父母要当心

儿童精神营养不良父母要当心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