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让独生子女学会互相帮助

超级刘蕊

超级刘蕊

2015-10-13 20:56

很多父母们不重视早教这个问题简直可以说是一场灾难啊~社会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要从小抓起的,图老师小编下面分享家长应让独生子女学会互相帮助,赶紧了解了解吧!

  独生子女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照顾他们的成人变了,环境也变了,生活内容与方式也变了。其中,对幼儿影响最大的,则是开始了集体生活。

  在集体生活中,幼儿与他人(主要是众多的同龄人)之间有着频繁的接触,就需要他们建立互爱互助的关系。但大多数幼儿开初对此很不适应。因此,老师要运用形象的教育手段,如通过讲故事、念儿歌、演木偶戏及情景表演等方式,不断增强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思想意识,从而达到你帮我来我帮你,团结友爱真欢喜。

  随后,要及时地教会幼儿互相帮助的行为方式。教会幼儿互相帮助的行为方式,就是教给幼儿怎样去帮助别人,遇到情况该怎样办,否则,即使幼儿有了好的动机,也较难收到相应的效果。

  例如,一次小班的小松去帮英英穿衣服,由于事先没有说明,而很冒失地去帮助,并且动作也不够协调,引起英英的误会,以为小松故意捣乱,结果,两人打了起来。像这种弄巧成拙的事例,在幼儿中是很常见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另有一次,孩子的互相帮助行为就大不相同了,而且效果也十分好。

  有一天,在午睡时,老师正在为孩子们脱衣服,看见两位小朋友在互相帮助脱衣服,老师连忙有意发问:“小康和小英,他们在什么?”

  “他们在互相帮助。”几个孩子脱口而出。

  当时,刚学过故事《小公鸡和小鸭子》,他们知道要互相帮助,但不知道该做哪些事,而这正好是一个绝好的榜样。

  于是老师说:“大家来学小康和小英的样子,互相帮助脱衣服,好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老师把孩子们分成一对一对,一个小朋友伸出手,另一个小朋友帮他脱衣服。孩子们做得很认真。

  等孩子全部睡下后,老师表扬了他们:“今天,大家互相帮助,都是好孩子。”

  从此,睡觉脱衣服时,一不再有“老师、老师”的叫喊声;平时孩子玩得很热了要脱衣服时,也总有别的孩子抢着帮忙了。

  

  为了克服和消除独生子女出现的种种通病,我们提出在教育独生子女时候的四个对策:

  对策一:要惩诫和鼓励并行。没有惩诫的教育,只有溺爱。没有鼓励的教育,只有暴力。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劳动,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极强的专业技术工作。单打一地进行蛮干硬拚,其结果都只能是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当然,这里所指的惩诫,也不是封建时候的棍棒教育,而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比如做了错事的孩子,我们要抓住机遇,做好现场教育。如果有机会的话,还要让他们再做一遍这件事,看能否再犯错误。然后再根据孩子犯错误的性质和类别,进行有的放矢的纠正。如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要让孩子将东西交还给别人,并向别人陪礼道歉。写错了一个字,不是罚抄上百遍或者上千遍,而是指出后,在无意识中,再让孩子写,看看他(或她)有没有改正,不改正的话再用他(或她)自认为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纠正,才能达到效果。

  当然鼓励是必要的,但也不能滥用。要在适当的时候,相机而用。同时还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来采取是倾向于惩诫还是倾向于鼓励的教育方式。有人认为学校教育总有一天会被网络化所替代,如果这只是针对知识传递而言的话,那这种理想和愿望,有可能实现。但针对人的思想品德教育而言的话,网络是无法替代人来进行动态的思想教育的。事实上,对人的教育是其它任何进步的科学手段都无法替代教师的。

  对策二:不论国家或者企业,都要留给有孩子的父母亲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承担起教育孩子这项光荣而神圣的任务。同时国家应该开办一大批短期家长学校,让家长脱离只要供给孩子吃、穿就行,而其它就无所作为的思想意识,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养”,而忽略了“育”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其它教育方面的就属于学校的事了,或者把孩子交给老人,自己就好像无所作为了一样,这是不行的。常言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对孩子的方方面面负责,真正要让孩子全面发展。这样只有不断探索教育孩子的方法,甚至要读一些教育孩子的各种书籍,学会掌握教育孩子的度,以及根据孩子的个性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才能使教育孩子的方法行之有效。

  对策三:学校教育不能再采用分数论英雄的简单粗野的方法了,用分数定英雄,这和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学校教育要充满温情,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努力将各类学校建设成荡涤人类灵魂的圣地,起到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

  对策四:要坚决清除社会上那些不仅危害青少年成长,而且败坏整个社会道德的不良行为和现象,使整个社会形成廉洁向上,充满活力,不断探索的和谐环境。这样既提供给孩子们一个健康成长的天地,也促进了社会的向前发展。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父母过多地参与和指导孩子之间的交往,往往使孩子们不知所措,使他们对这类正常交往存恐惧小理。

  有个九岁的孩子新结识了一个小朋友,父母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学校老是惹麻烦,认为会对自己的孩子有不良影响,千方百计想把自己的孩子与他的朋友分开。他们训斥孩子,强迫孩子做出保证。孩子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非常愤怒,背后依然同那个朋友来往。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免受“坏孩子。的影响,竟然让孩子转学。父母阻碍孩子交朋友的方式还有如下几种:

  ——沉默。孩子对朋友缺乏判断,试着去交往时,父母沉默不语,孩子以为父母不欢迎他的朋友。

  ——评论别的孩子。父母看见孩子与别的孩子交往,随便用不恭敬的词汇评论别的孩子。

  ——代替孩子选择。这个孩子可以交往,那个孩子则不行。

  ——判断。跟父母一样可以玩,何必跟那些孩子在一起。

  ——限定。只准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环境交朋友。

  孩子拙于交往的状况令父母担忧,孩子在幼儿园或小学总和别的孩子相处不愉快,他们一回家便向父母告状有人欺负他,有人对他不礼貌等。父母不知如何解决这类没头没尾的事,除了安慰孩子,别无他法,结果孩子在学校依然不愉快。

  父母对孩子的交往应该持鼓励态度,而不是横加干涉、阻拦或妄加评论。至于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让孩子自己判断处理。父母们可能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受坏孩子的影响,恨不能来个“孟母三迁”。三迁办不到,严格限制孩子跟“坏孩子”来往却办得到,孩子却因此而丧失交往能力和判断能力。

  那么,父母如何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呢?

  改变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孩子在家里总处于优越的地位,成人们都围绕他转,为他服务。父母对孩子持宽容的态度,孩子便形成“我是中心”的心理。但孩子在外面交往情景并不如此,所以难以与伙伴相处,自己往往感到不愉快。父母要设法改变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局面,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让孩子摆脱居高临下的心理。

  培养外向性格

  听话温顺的孩子被父母夸赞为“好孩子”。但这种好孩子也有不利的一面:他们性格内向,害怕主动与人交往,寡于言谈,内心封闭,生活能力差。父母须有意识地改变孩子的内向性格,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敢于与人交往,不要以为“内向”是好性格。

  让孩子学会交往

  孩子在交往方面没有成人那些相互提防、相互怀疑的障碍。胆怯、不适应、方式不妥是孩子交友遇到的常见困难。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帮助,给他们提供一些交朋友方面的经验,帮助孩子分析在交朋友上遇到的困难,并教导孩子交友的一些重要原则。

  对朋友不能低三下四,也不能高傲怠慢。

  答应了朋友的事一定要做到。

  对有弱点的朋友,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讽刺挖苦。

  对朋友谦虚,不要自以为是。

  朋友有困难,要尽力帮助。

  努力结交比自己强的朋友,以提高自己。

  对朋友要有责任感、信任心。

  父母在忙碌中时常会感到孩子心情孤寂,孩子生活在成人中间一日比一日老成、一日比一日沉默少言。许多不该是孩子说的话,他们脱口而出;许多不该是孩子的举止,他们却做得异常老练。他们在成人中间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巧于应付。家长总想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一方面自己可以轻松些;另一方面,幼儿园的环境能够恢复孩子正在失去的幼儿之乐。

  在独生子女社会,孩子在幼儿园能够获得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孩子的心理能得到正常发展;但是上幼儿园对孩子来说,并非是一件快乐的事。最初,他每次都用哭闹的方式来抗议,弄得父母时常经历这种“生离死别”。孩子对执意要把他们送到幼儿园的父母心怀怨恨。这磨炼不论对孩子还是对父母,都是痛苦的。如果父母在孩子上幼儿园前改进一下说话方式,情况就会好得多。父母不要用这种方式说话:

  快把这口饭吃了,要不然把你送到幼儿园去。

  孩子想:幼儿园是地狱。

  你看那个孩子不听话,他妈妈就把他送到幼儿园去了。

  孩子想:幼儿园是坏孩子待的地方。

  你要调皮,我就让你去幼儿园。

  孩子想:幼儿园里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不想要的孩子。

  孩子在父母的威胁下,开始懂得幼儿园不是一个好地方,心生反感。所以一旦面临必须去幼儿园的现实,孩子便感觉恐惧、委屈,有被遗弃感。.他们大哭大闹,拼命反抗.一些孩子还会患上“恐幼症”一上幼儿园便发烧、拉肚子或情绪低沉、胆怯、烦躁不安。

  父母不要给孩子上幼儿园制造心理障碍,要把幼儿园描绘得好一些、美一些,这样孩子会觉得幼儿园好玩、有趣,巴不得能早日去。这时,父母也不要误以为孩子真的就愿意去了,你送去试试,没准照样大哭大闹一场。因为我们只告诉他令他向往的一面,他对自己的孤立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在面对陌生的环境时,孩子依赖父母的一面就显示出来了。孩子在情感上不能适应与父母暂时分离,即便幼儿园是天堂,孩子也会胆怯,这时孩子会提出要求:“我要回家。”

  父母千万不要用太依恋的情感来解决这个难题。有一对父母送孩子上幼儿园,孩子一离开父母就哇哇大哭,老师来把孩子领走,父母听见孩子在院内哭闹不止,便在门外落泪,简直像是在探监!孩子知道父母老待在外面,哭闹声更大。孩子哭的目的,不就是赚点父母的同情么?父母对孩子的依恋在表面上稍加克制,便能鼓励孩子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孩子能否适应新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决心。

  孩子会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但对幼儿园的老师,孩子难以产生像对母亲那样的亲切感。孩子可以对母亲提出要求,但对幼儿园的老师却不能。父母应努力协调孩子同幼儿园老师的关系,把孩子在家里养成的一些特殊习惯告诉老师,让老师更细致地照顾孩子。

  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家庭生活对他们反而陌生了,一天不见面的父母也有些生疏了。他们回到家沉默寡言,父母不必过多焦虑,孩子这是在适应生活。

  孩子从幼儿园回家了,父母应该这么做:

  跟孩子聊聊幼儿园的生活,问问他的老师、他的同伴、他的游戏,这会让孩子感觉幼儿园的好时光在家里也存在。

  耐心听孩子讲他的打算,父母一定要尽力帮助完成,孩子就再也不会对家有陌生感,对幼儿园也不再恐惧。

  别跟孩子说“你在幼儿园学坏了”之类的话。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妈妈不是说幼儿园好吗?

  当心孩子在幼儿园生病,孩子最容易在幼儿园传染上呼吸道和肠胃系统传染病,如手足口病。



延伸阅读: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四)

10、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11、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儘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著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12、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著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回答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家长应让独生子女学会互相帮助

分娩
家长应让独生子女学会互相帮助

怎样让独生子女学会孝顺

育儿知识
怎样让独生子女学会孝顺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独生子女如何养育

生活百科
独生子女如何养育

独生子女怎么养

教育
独生子女怎么养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怎么培养独生子女

教育
怎么培养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的优势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独生子女的优势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培养孩子收拾好物品的好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收拾好物品的好习惯

开发思维能力与孩子智力的关系

开发思维能力与孩子智力的关系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