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咬指甲怎么办?纠正孩子咬指甲要转移其注意力

路过花开岁月

路过花开岁月

2015-10-13 20:55

早教如今非常受青睐,是的,孩子的早期教育要从小抓起,这不可忽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向各父母分享些早教小知识,详解孩子总是咬指甲怎么办?纠正孩子咬指甲要转移其注意力。

  我的女儿妞妞今年五岁,最近,我发现她多了一个坏习惯,喜欢咬指甲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再不肯让大人帮她修剪指甲,而是喜欢自己用牙齿去啃,每每指甲才长出来一点点,就迫不及待用牙齿一丝一丝地啃掉。开始我以为这是小事,加上工作忙,也没怎么认真对待,只是告诉她,指甲长了就要让妈妈来剪,别自己用牙啃,那样不但不卫生,还会把指甲啃坏。妞妞当时是点头答应的,可没过多久就忘了,还是啃。后来不管我怎么好言哄劝或疾言厉色,她就是改不掉这个坏毛病,而且情况似乎越来越严重了。

  以前她只有在独自一人或晚上睡觉前才会去啃指甲,可前几天去幼儿园接她,班主任老师说妞妞在上课时也总喜欢把手放近嘴边去啃。老师都“投诉”了,这就不是小事了。我急了,吓唬她说再这么啃的话,以后指甲坏了就不能像大姐姐们一样涂漂亮的指甲油了。想不到一向爱漂亮的她竟小嘴一撅,说:“那我就不涂指甲油了。”我只好换一个方式,妞妞一直很想学乐器,我跟她交换条件,如果她不再啃指甲,暑假就带她去少年宫学古筝。妞妞一听,小脸先是露出一片欣喜之色,可不一会就黯淡下来,摇摇头,一副难过的样子。我问她,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她说:“人家忍不住嘛。”这是什么理由啊,我既生气又不解,但仍然耐着性子和她好好商量。我许诺,只要她答应不再啃指甲,我就给她买她一直想要的红色泳衣,还会在暑假时带她去姑姑家找和她非常要好的表姐,这都是妞妞期待已久的事。女儿想想,终于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几天过去,妞妞似乎不再啃指甲了,虽然有几次她仍然会无意识地把手放近嘴边,但还是忍住没再去啃。又过了一周,几乎不再见妞妞啃指甲了,我心里正暗自高兴。不料前天晚上,在帮她洗澡时,我惊讶地发现,她不知几时开始又偷偷地啃开了,而且变本加厉,把每只手指甲都啃得只剩正常指甲的三分之一,左手小指甲片还深深地凹进了肉里,指头的肉都有点翻起来了。我气极了,忍不住在她手心上狠狠打了几下。妞妞哭了,边哭边委屈地说:“人家就是忍不住嘛。”问她还敢不敢,她却只一个劲地哭。

  为这件事,我很烦恼也很忧虑。不明白孩子为何会有如此古怪癖好,这是不是一种病?不知如何才能帮她戒掉这个坏习惯?我实在很担心,这样下去妞妞会不会把自己的指甲啃光了?

  专家点评:咬指甲的刻板行为是指儿童反复出现自主或不自主地啃咬手指甲,常见于幼儿,多从4~5岁开始,及至6岁明显增多,11岁以后逐渐减少,但约23%的儿童到了18岁仍会保留啃咬指甲的习惯。据报道,约50%儿童有过程度不一的啃咬指甲的行为,尽管大多数情况并不算严重,但有的也会将甲缘咬得凹凸不平,不能覆盖指尖,少数严重者会将指甲或指甲周围皮肤咬出血,乃至出现甲床炎、甲沟炎、寄生虫病,甚至使整个指甲脱落或变形。因此,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许多家长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其实儿童咬指甲多是由于他们紧张、郁闷、沮丧或胆怯,且多出现在父母或老师过于严厉、批评较多或态度粗暴,使他们感觉缺乏关爱、寂寞无聊、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由于幼儿调节情绪的能力有限,当其内心紧张无法缓解时,就可能“忍不住”啃咬指甲了。所以,此时,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加以责骂、惩罚和威逼利诱,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效果适得其反。像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啃咬指甲,就马上提醒,甚至强制他不要去咬,结果恰恰迎合了孩子寻求他人关注的心理,反而不自觉地强化了这种行为,使咬指甲的习惯继续下去,并且可能越来越严重。

  切实有效的对策是,以耐心的说服和鼓励为主。适度地关爱孩子,态度温和,引导孩子多与小朋友做游戏,培养其独立处事的能力。同时,积极寻找孩子情绪紧张的原因,及时缓解其情绪上的不安,使孩子获得安全感。也可通过其他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以缓解其反复咬指甲的行为。对于咬指甲较严重者,可尝试厌恶疗法,如在其手指上涂黄连水或奎宁水等苦味剂,或给他们戴上指套。也可采用行为疗法,在儿童努力克服咬指甲行为时,及时给予奖励,不断强化其良好行为。

  编辑推荐:

幼儿经常咬指甲如何纠正

宝宝咬指甲 妈妈别大意

儿童爱咬指甲的原因和纠正方法

宝宝咬指甲怎么办?学龄前儿童咬指甲一般情况下是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因此,家长不能责骂或强行孩子改掉咬指甲的坏习惯。正确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如何纠正宝宝咬指甲的坏习惯吧。

宝宝咬指甲怎么办

转移注意力。多带孩子到儿童乐园和小朋友一起参加活动,减少孤独感。在孩子想咬指甲时,通过一个玩具、一个故事,分散他的注意力。

正面赞美。当孩子咬指甲时,要耐心地教他把手指慢慢地从嘴里移开,并用微笑、点头或夸奖的口吻表示赞允,让孩子慢慢了解,他不咬指甲时能得到更多的爱和赞美。

并肩作战。和孩子签订一份“合约”,一天之内不咬指甲奖励看一次动画片,一周不咬指甲奖励去一次游乐园等,并和孩子一起写“矫正日记”,一同分享改掉坏习惯的进程和喜悦。

厌恶疗法。让孩子坐在镜子前,观察自己咬指甲时的样子。有些孩子内心会因此受到强烈触动,从而改掉坏习惯。

对抗疗法。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对抗反应疗法较有效。当发现孩子咬指甲时,让其握紧铅笔1~3分钟,或握紧拳头1~3分钟。让孩子形成这样的习惯,一旦自己察觉到要咬指甲,就应立即停止并紧握铅笔、拳头,直到慢慢改掉。

宝宝咬指甲怎么办?宝宝咬指甲的原因是什么呢?

宝宝咬指甲的原因

咬指甲也称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复咬指甲的行为。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多见于3~6岁儿童,男女均可发病。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咬指甲行为可自行消失,少数顽固者可持续到成人。

出现这种现象常与精神紧张有关,在生活节奏改变比如孩子入托、入学时孩子特别容易出现紧张,在生病时也容易诱发此症,部分小儿由于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内向、敏感、焦虑素质等性格特点的小儿容易患此症。部分患儿诱因不明。

孩子表现为反复咬指甲。轻者仅啃咬指甲,严重者可将每个指甲咬坏,甚至咬坏指甲周围的皮肤,少数小儿还咬脚趾甲。部分儿童常伴有其他行为问题,如睡眠障碍、多动、焦虑、紧张不安、抽动障碍、吸吮手指、挖鼻孔等。症状顽固者夜间也出现咬指甲行为。

宝宝咬指甲怎么办?纠正孩子咬指甲的坏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强求哦。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咬指甲也称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复咬指甲的行为。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多见于3~6岁儿童,男女均可发病。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咬指甲行为可自行消失,少数顽固者可持续到成人。那么,咬指甲症状有哪些?

造成咬指甲的原因

出现这种现象常与精神紧张有关,在生活节奏改变比如孩子入托、入学时孩子特别容易出现紧张,在生病时也容易诱发此症,部分小儿由于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内向、敏感、焦虑素质等性格特点的小儿容易患此症。部分患儿诱因不明。

孩子表现为反复咬指甲。轻者仅啃咬指甲,严重者可将每个指甲咬坏,甚至咬坏指甲周围的皮肤,少数小儿还咬脚趾甲。部分儿童常伴有其他行为问题,如睡眠障碍、多动、焦虑、紧张不安、抽动障碍、吸吮手指、挖鼻孔等。症状顽固者夜间也出现咬指甲行为。

  咬指甲的习惯经常出现在儿童期,如果在儿童期不矫正的话,等孩子长大不仅影响孩子的形象,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一、儿童喜欢咬指甲的原因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人的手接触外界最多,特别是孩子,出于好奇,总喜欢这儿摸摸,那儿抓抓,甚至在地上爬,在指甲缝中和指尖上会沾有大量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指甲缝是利于细菌滋生的场所,虫卵在指甲缝中可存活多天。孩子在咬指甲时,无疑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大量病菌带入口腔和体内,导致口腔或牙齿感染,严重的还会引发消化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或者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等。

  经常咬指甲还会对儿童的牙齿造成伤害,造成牙齿排列不整齐,如牙齿外暴,门牙缺角,影响孩子的容貌。咬指甲还可能造成指甲畸形,破坏甲床,引发出血或感染,损伤甲板,使甲板缩短,周边不整齐,甲板板面粗糙,失去原来光泽,如侵及甲沟,造成甲沟炎。

  孩子爱咬指甲,有时反映一种心理情绪,如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状态,其根源可能是受关注不够或缺乏安全感。而有些孩子,由于咬手指甲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训斥,反过来又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成为继发性精神刺激因素。

  那么,要如何纠正儿童喜欢咬指甲的习惯呢?

  二、纠正儿童咬指甲的方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fm/)

  1、一般疗法

  家长首先应认识到这是一种病症,单纯地采取打骂或惩罚非但无益,反而会使病情加重。其次,要积极寻找引起紧张和忧虑的因素,并及时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此外,应给孩子定期修剪指甲,防止指甲感染和表皮损伤。

  2、心理疗法

  主要采用行为限制和正面引导。所谓行为限制,即当幼儿咬指甲时,父母应耐心地教他把手指慢慢地从嘴里移开,并用微笑、点头或夸奖的口吻表示赞允,通过一件有意义的事或玩具,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正面引导,则是对合作的年长儿讲清道理,使其意识到咬指甲是一种行为偏离和咬指甲的危害性,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纠正的。同时鼓励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和户外锻炼,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身心健康发育。

  咬指甲癖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矫治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故家长不但自己要有信心,而且还要增强患儿的信心。采取父母监督和孩子自我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戒除咬指甲癖这一行为偏离。



延伸阅读: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二)

4、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5、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鍊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6、笑口常开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孩子总是咬指甲怎么办?纠正孩子咬指甲要转移其注意力

分娩
孩子总是咬指甲怎么办?纠正孩子咬指甲要转移其注意力

孩子爱咬指甲应该怎么纠正?

生活百科
孩子爱咬指甲应该怎么纠正?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孩子咬指甲会刺激指甲皮肤

儿童
孩子咬指甲会刺激指甲皮肤

孩子咬指甲 家长不容忽视!

生活百科
孩子咬指甲 家长不容忽视!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幼儿经常咬指甲如何纠正

分娩
幼儿经常咬指甲如何纠正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怎么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育儿知识 育儿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怎么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右脑发育大检测 测测你的宝宝聪明吗?

宝宝右脑发育大检测 测测你的宝宝聪明吗?

家长培养孩子需有计划

家长培养孩子需有计划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