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心理学家:情绪低落时穿衣4“不”

已死五百年

已死五百年

2015-07-07 19:22

中国人口大健康数据表明,中青年70%以上有过劳死危险,白领健康更是占到76%,面对这样严峻的问题,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起来,因此图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心理健康:心理学家:情绪低落时穿衣4“不”的生活常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克·布朗称:适当地选择衣服,有改善情绪的功效。心理专家们根据有关“试验”和跟踪调查的结果,证实了其理论是正确的。他们认为,称心的衣着可松弛神经,给人一种舒适的感受。所以在情绪不佳时,穿衣应该注意四“不”:

不穿易皱的麻质衣服 专家认为,在情绪欠佳的日子里,不要穿容易起皱的麻质衣服。因为易皱的衣服使人看起来一团糟,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不穿硬质衣料衣服  硬质衣料衣服会让人感到僵硬和不快。心情不好时,最好是穿质地柔软的衣服,如针织、棉布、羊毛等衣料做的服装。

不要穿过分紧身而狭窄的衣服 在衣服的款式方面,不要穿过分紧身而狭窄的衣服。如果衣服太狭窄了,会造成压迫感。对于女性来说,一定要避免穿窄裙、连裤袜和束腰的服装,尤其不要穿紧身牛仔装,否则会加重情绪上的压抑感。而穿宽松的服装会令人呼吸轻松,血液循环畅通,并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不系领带 不系领带能减轻束缚的感觉。


延伸阅读:

怎样游泳减肥?

怎样游泳减肥?

1.最好40分钟以上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

有的人游泳后减肥效果不佳,可能是因为运动量不足。游泳在开始时,处于无氧运动阶段。能量消耗主要靠糖的无氧酵解,这一阶段的运动很激烈,人呼吸短促,供氧不足,根本不会动用到脂肪。在随后的一个小时里,中等强度的运动状态下,能量供应由糖的有氧代谢提供能量。如果要减肥,每次游泳时间应在40分钟以上,才开始消耗脂肪。

2、游泳后容易饿,饮食要控制

至于游泳会导致脂肪层加厚,只有长期在水中进行训练的专业游泳运动员,才会适应性地增加皮下脂肪厚度,用以阻止热量的丢失。作为普通的游泳爱好者,游泳不会长脂肪,游泳后饮食不节制,才会瘦不下来。人在运动后都有一个“超量恢复”的现象。肥胖的人游泳之后常常会比以前更容易饿,摄入的能量也更多,得不偿失。

3、姿势正确效果才好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

游泳时技术动作很重要。如果技术动作不规范,不但锻炼目的达不到,该练的肌肉也得不到锻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练“偏”了。例如,游泳时主要靠腿部的力量。腿部力量的增强对成绩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很多人游泳时只重视上肢动作,腿部基本不动。这样,游起来不仅很吃力,本可以提供动力的腿部反而成了累赘。

游泳减肥多久见效

专家认为,每周3-4次的游泳频率,每次1小时的游泳时间是最利于减肥的。

在游泳减肥过程中,每一种不同的动作都有不同的妙处--蛙泳可以锻炼胸腔,自由泳针对你的肩部,仰泳则可以锻炼你的背部。无论你以何种方式游泳,你的腿部和臀部都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锻炼效果。如果你踩水的时候足够用力,如果你游到一定的速度,你还可以在一小时内消耗掉1932卡路里的热量,当然,坚持以较慢的速度游泳同时还可以锻炼耐力。

实验证明:人在标准游泳池中跑步20分钟所消耗的热量,相当于同样速度在陆地上的1小时,在14度的水中停留1分钟所消耗的热量高达100千卡,相当于在同温度空气中1小时所散发的热量。由此可见,在水中运动,会使许多想减肥的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游泳是保持身材最有效的运动之一。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学家:情绪低落时穿衣4“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心理学家:情绪低落时穿衣4“不”

心理健康:心理学家要知道这些事情?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心理学家要知道这些事情?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豆腐乳 腐乳 美白 豆腐
吃豆腐可以美白吗 豆腐乳有营养吗

心理健康:意大利心理学家称理发有助缓解不良情绪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意大利心理学家称理发有助缓解不良情绪

心理健康:心理学家教你幽默式生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心理学家教你幽默式生活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豆腐怎么做 豆腐
豆腐怎么做才入味 豆腐的品种有哪些

【应用】心理学家推出的游戏

手机软件 应用软件
【应用】心理学家推出的游戏

心理健康:心理学家推荐3分钟息怒法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心理学家推荐3分钟息怒法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月经周期 月经
来月经胸部胀痛是怎么回事 月经周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心理健康:我们的心理也需要保健

心理健康:我们的心理也需要保健

心理健康:调节心理 远离“世界杯综合征”

心理健康:调节心理 远离“世界杯综合征”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