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否正确认识、评价和接受自己,是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前提。但是一般的情况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人都没有真正的做到所有的事情都很自知的。所以一定要有很清楚的自我失知的调节能力。需要很全面的去认识自己,很清楚的了解自己的长短处,这样才可以对自己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恰当的评价,可以防止因为自我评价太高而导致自己变得更加自负,也不要将自己的自我评价做的太低,这样难免自己会陷入自卑的陷阱。一定要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告诉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然后一直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的一切。
挫折历练
适量的挫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即使遭受较大的挫折(如痛失亲人、高考失利等),也能避免自身行为失常经受得 住打击并更好的适应环境。而耐挫能力差的人一遇到刺激和打击,就很容易形成心理困扰,觉得无法接受和摆脱,出现逃避(逃学)、抗拒等行为。所以,现代人应 有意识的去经历风雨、见世面,主动向自我挑战,有意给自已出些难题(如内向的人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脾气急躁的人去参加美术班的学习等),在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维护心理健康。
很多人太追求完美了。追求完美的人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有些可以说是比较苛刻的,而且他们很容易患得患失。特别的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最会让自己迷失自我。因此,不要太在意被人对自己的赞同或者是肯定,不要迷失掉自我。所以还是要慢慢的接受自己现在的状况,不要太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要知道,越在意越会出错,越出错就会更加的感觉到手足无措。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人处于很紧张的时候,身体上是会与相对应的反应的。当一个人处于很紧张的状况的时候,是会通过他们的一些身体的反应传达出来的,这样就让自己变得更加的紧张。反而使得紧张的情绪一步一步的加重。相反,要是我们不去注意自己那些紧张的反应,慢慢的忽视掉,那么紧张的感觉就不会被自己慢慢的强化,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紧张的感觉自然是会慢慢的消失的。
有些人会下意识的去逃避这些需要社交的场合,一般出现逃避现象的人,都是害怕自己在这些这叫场合出错。但是,逃避并不是很好的拌饭,而且逃避也不能消除再去接触社交场合的紧张感。相反,你需要去不断的接触,在不断的接触中慢慢的放松自己,需要在这些场合中慢慢的去消除自己的紧张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不可避免的,迟早有一天,需要我们自己的面对的。
若是一直独来独往,那么就会意味着生活太过单调,所以还是要适当的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的。在集体活动中,可以让平常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多姿多彩。最重要的是,在集体活动中,可以更好的和朋友或者是同学之间相处,还可以缓解因为被人关注的一些紧张感和焦虑的感觉,慢慢的这些焦虑感就会消失的。那么在集体活动中,可以更加自然的去和朋友或者是同学相处,这样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会更加的轻松的。。
1、对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2、必须处于社交场合或必须与人接触时会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如紧张、面红耳赤、出汗、口干、心跳加速、头晕、恶心、震颤、全身甚至是两腿无力感等。
3、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患者会有意或极力回避社交场合,避免去公共场所及需要与人接触的场合,以至于长期将自己封闭在家里,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
4、患者知道这种恐惧是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的,但就是无法控制,所以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