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牡丹繁殖较简单,播种,扦插和嫁接都可以,嫁接需要选择合适的砧木。
岩牡丹的病虫害防治主要体现在预防上,在浇水的时候,在水中放入自吸式杀虫剂,一年可以进行两次防治,如果发生病虫害,可以立即使用酒精灯溶液进行防治。
岩牡丹并不喜欢腐殖质一类,可以选择石砾和中颗粒蛭石再加少许稻壳灰和底肥按比例混合配制。基质要进行严格的高温消毒。最好在铺基质时先在底部放一些大颗粒以利于透气和排水,基质厚度约6,7厘米。基质要进行严格的高温消毒。最好在铺基质时先在底部放一些大颗粒以利于透气和排水,基质厚度约6,7厘米。
播种要有一定的株距和行距,一般每粒之间1厘米左右。种子直接放在基质上面浸水浸透,再加盖保温。
在岩牡丹出苗至两年期这一阶段,白天适宜温度约为35℃,晚上则为20℃左右,一般可以用大塑料袋将小苗罩起来进行闷养以有效控制温度和湿度,将其放于阳台等地方以散射光为佳,以袋内能形成一层水珠为好。并不需要施肥,保持盆土湿润,可以采取浸盆法,注意必须使用经过放置的干净井水或自来水,水深为盆土深的一半左右,待盆土表层开始湿时就可取出。必须注意在这一阶段,最好不要轻易移苗。
在岩牡丹的两年至四年期。在两周年左右的5、6月间移盆,出盆后适当修根,除去须根和不健康的根,并且撒上一些生根粉。凉苗3天左右。往基质中加多点底肥,然后依旧是潮土上盆,控制好苗间距。散射光一周后浸盆,无需闷养。正常浇水3、4次后就可以施入肥水。可根据具体情况适量施肥,坚持薄肥勤施的原则。 图老师
为岩牡丹的大型变种,是岩牡丹的2-3倍大,疣状突起呈现比较阔的三角形状。
龙角牡丹为单生植株,其株幅约在3-7厘米之间,疣状突TUlaoshi起为暗灰绿色且呈现三角形状,端钝,长约5厘米,没有龟裂和刺座。花为堇粉颜色,其直径约为3,4厘米。
有很多疣状突起,长约3-5厘米,宽则为2-2.5厘米左右,近直立,外缘有尖锐的角质龙骨状脊棱,无龟裂。花黄色,从植株中部绵毛丛中抽出,直径5厘米。
疣状突起呈三角形状,颜色则为淡灰绿色,新长出的疣状突起的颜色则为深绿色,上面还有少量白色或锈色鳞片。花呈现白色或淡粉红颜色,直径4-5厘米。
春季应将岩牡丹放于光照充足处。气温升高后,岩牡丹开始恢复生长,此时需要逐步增加浇水量。当室外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可以将其放置在阳台外进行养护,此时也是适宜换盆时间。在岩牡丹的生长旺季应间干间湿地浇水,切忌土壤过湿,以盆土干透后浇水为宜。春末气温较高时,中午需要适当遮阴。TuLaoShi.com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duorouzhiwu/)夏季光照过强,很容易令球体起皱,因而夏季切忌强光长期直射。可以将岩牡丹放于有早晚光照的地方。此时岩牡丹生长缓慢,需控制浇水,使盆土偏干,防止高温多湿烂球。夏末气温凉爽后恢复间干间湿地浇水。
秋季应将岩牡丹放置于光照充足的地方,土干后浇水。随着气温开始下降可慢慢减少浇水量,以保持盆土干而不燥为佳。下霜前应及时将其移入有光照的封闭阳台内。
冬季要保证充足的光照。温度最好保持在10℃以上,不过也不需要过高。冬季岩牡丹进入休眠期一般无需浇水,保持土壤干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