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会妨碍孩子自我意识的正常发展!所谓自我意识对自己认识和评价的能力。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个性形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人的兴趣、能力、性格和道德行为,无不受它的制约和影响。而体罚则是家长和教师的唯我独尊,说一不二,不讲道理,单靠拳头和武力的简单粗暴的评价。这势必防碍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及自我观察。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jiaoyu/)体罚会扼杀孩子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由于体罚强制、迫使学生和孩子服从,使他们处于一种压抑、恐惧、担惊受怕的不正常的心境之中。在一个经常体罚孩子的班级,由于老师声色俱厉的粗暴态度,讽刺挖苦,尖酸刻薄的语言和吓人的体罚手段,竟使得一些优秀生听到老师的提问就胆战心惊,吓得直打哆嗦。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jiaoyu/)体罚会使孩子产生恐惧感,神经过度紧张,形成一种保护性的反射状态,导致情志异常,甚至会造成“恐怖症”。这种反常状态的畸形心理,轻则胆小怕事、唯唯诺诺、失去主见、一切“听喝儿”;重则丧失信心、自尊心,变得性格懦弱,形成奴性。
体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儿童心理学指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发育,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来越强。自尊心是对自己个性品质的确良肯定的评价,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推动学生积极上进的一种动力。他们一旦有了错误和过失,就会感到内疚,受到良心责备,下决心改正。
体罚使教师和家长威信扫地。教师或家长的威信,是实施教育影响的必要条件。而这种威信是建立中人格力量的基础上它来自学生和子女发自内心的尊敬、热爱和信任,有了威信,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力就会倍增。而体罚只会使教师和家长建立一种虚假的威信。
体罚难以转变学生不正确的态度。虽然体罚可能达到在特定情境中制止某种行为的目的,却很难转变学生不正确的态度。体罚与变相体罚只能使学生学会逃避体罚,而不是诚心转变态度,改正错误。这种体罚与变相体罚显得相对无效。
体罚难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杀鸡儆候”式的体罚使学生在行为上谨小慎微,时时、事事消极防卫,害怕教师。这就不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思想品质,也不利于班集体形成文明、和谐、轻松的氛围。
体罚会助长班级的歪风邪气。经常体罚孩子的老师以势压人,以强欺弱的歪风。爱动武的老师,十之八九爱依靠动武的学生干部去“管理”其他学生。这几乎成了爱搞体罚教师的通病。
体罚与变相体罚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焦虑。这就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反而会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经常体罚会提高学生对体罚的极度反感,学生对体罚反应迟钝,逐渐失去对体罚的敏感。为了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往往又要加重体罚,这样就导致体罚的恶性循环,带来不堪设想的教育后果。
体罚还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使师生产生冲突乃至对抗。这既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人格魅力,也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
1.让孩子习惯谈论学校事情
由于孩子一般视老师为权威,即使老师对他们不好,他们也往往不愿和父母说,那些不注意和孩子交流的家长就很容易忽略掉问题的存在。因此,家长应细心留意孩子的行为变化,并注重孩子言语里流露的一些细节,如“XXX不喜欢我”等。
2.与老师沟通先别带敌意
如果家长怀疑老师对待孩子的方式有问题,他们应该先尝试放下敌意与老师沟通,避免抱怨、争执甚至直接威胁要举报老师。此外,家长不要先入为主,毕竟孩子有可能曲解了老师的做法。
3.向学校高层反映情况
家长与老师好好沟通,常常能解决很多问题,但也有例外。如果情况一直未能改善,家长可向学校更高层,如主任、甚至校长反映情况。
4.让孩子安心
孩子受到不公正对待,家长必须要设法安慰孩子,表达支持,令孩子安心。让孩子知道你在乎他,会帮助他解决问题,虽然这需要时间,但你要一直努力。更多推荐:孩子遭老师体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