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椎穴的出处及来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angsheng/)中医学称第一胸椎为一椎,第五腰椎为十七椎,此穴位在其棘突下,故名十七椎。
十七椎穴首见于唐代《千金翼方》,十七椎穴,属于中医腧穴,类别于经外奇穴。明代《类经图翼》始用此穴名。
十七椎穴的功效与作用
对腰腿痛、痛经、月经不调,以及遗尿和胎位不正等病症,十七椎穴都有很好的缓治作用与功效。
十七椎穴的主治病症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angsheng/)腰骶痛,腰腿痛,下肢瘫痪,崩漏,痛经,月经不调,遗尿,转胞,胎位不正。
十七椎穴的配伍功效
十七椎穴配秩边、关元俞:主治腰骶痛;
十七椎穴配中极穴、关元穴、三阴交穴、中髎穴、天枢穴、归来穴:治产后腹痛。
十七椎穴配关元穴、中极穴、气冲穴、太冲穴、地机穴、血海穴、次髎穴:治痛经。
十七椎穴缓解痛经的按摩手法
痛经是女性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在中医临床中,通过穴位按摩的方法能对痛经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月经周期较准时的女性,可以事先“防患于未然”。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位置。在经前一周左右时间,按摩“三阴交”,对缓解痛经有很好疗效。如果月经已至,则可在经期按摩“十七椎”穴。
寻找此穴时,可以用手压一压,如果有明显的痛感,就是找对了位置。操作时,用拇指指关节加点力度,按揉该穴3—5分钟,感觉有轻微的痛感为度,不能只按,一定还要揉,才能让血脉畅通,疼痛才能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