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左边图片强调的重点是花的轮廓,右边图片强调的则是形状和结构。
我们可以用侧顺光将轮廓完美地勾勒出来。这时最好将一盏聚光灯放在物体的后面。如果景象太小,不能遮住光线,可以将物体放到黑色背景前,并用两盏聚光灯从后面斜着打光。这样一来,聚光灯从侧面打过来,会刚好打到被摄对象的外部边缘。这种照明方式被称作暗视野照明。在这里一个小的手电筒便能够解决问题,因为它的光束可发散。
形状
轮廓之后要考虑的是形状,这里指的是物体的可塑性特点。这就需要垂直的灯光和清晰的阴影,因此我们选择侧面光。物体通过自身形成的阴影就可以表现出形状和立体感。我们将明亮与黑暗的对比用作测量被摄体三维体积的信息。对比度越大,物体的体积也就越大。由于我们可以有目的地控制对比度,因此我们可以随意控制空间感觉。
面部自身的阴影产生了三维立体效果。通过明暗对比我们可以了解物体的形状。
如果想要判断物体的形状,我们还可以依据从明亮到阴影的过渡区域的形状。平稳、柔和的过渡来源于圆形物体,清晰的阴影则出自拐角和边缘。需要注意的是,景象要在有灯光的一边从背景中被清楚地衬托出来,同时还要保持形状不走样。如果前景和背景重合在一起,可增加一个低功率的背景灯。这种背景灯能保证持续性的光阶梯度,不会强调某一处的强度。另外,迷你摄影棚柔软的材质对突出物体外形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这就需要从一侧打出强烈的光,同时在对面尽可能远的位置采取遮挡的方法,吸收漫射光。
表面
表面结构可以通过强烈的侧面光来塑造。30°~90°之间的角度都可能是正确的,这取决于表面的特性。对于粗糙的表面,一个相对较平的角度便很适合,因为这样可以减少阴影在画面中的损失。如果平面只是略微粗糙,则需要灯光以90°角从侧面打进,这样可以使阴影变得清晰。对于结构丰富的表面,对画面加亮可以使表面的细节清晰可见。通常表面结构不是那么重要,不一定要将其列入总曝光内,只需感觉得到即可,不需要更多。
以上是在表面粗糙或无光泽的情况下,如果表面是能够强反射或发亮的物体,情况则完全不一样。表面光滑发亮的物体会强烈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不能第一时间注意到一件物品的轮廓或外形。陶瓷、金属和玻璃就属于这一类很难掌握的拍摄对象。
不少以玻璃制品为拍摄对象的作品都属于杰作,因为透光性和反射性的结合给摄影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反射其实并非一直不受欢迎。利用反射光线为物体造型,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了解了大量物体的形状。我们可以利用反射将本身在图像之外的物体带入到图像中去。当然这也是光源的形式,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漫射的形式。它同样也可用于塑形。比如射灯影棚摄tuLaoShi.com影中最受欢迎的平面灯,其在矩形反射中容易辨认。自己制作漫射体,同时也就决定了它的形状。我们可以将反射用到图像塑造中,甚至可以模仿一面窗户:将不透光的纸板剪成窗户上的十字框架,然后将其定位在光源的前方,使其成为可视的反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玻璃和金属
金属物体的表面各不相同。在结构明显的、平滑的和进行过高亮度抛光处理等形式中存在很多中间形式。反光物体尤其棘手,因为通过反光物体不仅能反射光线,还能反射部分空间,甚至包括摄影师在内。这些反射光在之后的照片加工程序中很难被去除,反而会被细致地表现出来。
反射遵循简单的物理原理: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在平面上出现的干扰性反射光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避免,通过改变光源或相机的位置,就可使反射光消失。但如果是圆形物体,则将使问题复杂化。因为通过光源的改变,反射光只能改变它们的位置,并不能真正从图像上消失。要想使反射光消失,光源应离光轴越远越好,这在平面中也同样适用。在直射光线下将黑色背景板放置于接近光源的地方,光线的传输方向会随之发生改变。
玻璃是所有产品摄影中最需要技巧的,因为它同时具有透明和反射两种特性。对于玻璃制品来说,不止前面会进行反射,物体的后面和里面也同样都会发生反射。对于磨光的玻璃制品,每一个单独的研磨面都会发生我们并不希望的反射现象。这种材料虽然不是透明的,但却是透光的,它很容易能够分辨出轮廓。此外,我们也不需要十分细致地去关注背景。
完美的影棚摄影:简约到极致的造型使观者对香槟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