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 石广智摄 华而有实的多重曝光(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天鹅湖 石广智摄 两次曝光完成(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白鹭 杨晓宁摄 尼康DX2相机 三次曝光(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三重奏 孙永摄 美能达X-700相机 三重曝光 闪光灯前加三种颜色的色片 人物背后布光,形成逆光效果。
看得见的旋律 林慕洁摄 尼康F100相机 柯达胶片 六次曝光(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展望 余书宝摄 后期复制、叠加、减淡影调合成多重曝光效果(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石广智的《清风竹影》系列,有时利用在自然风动中竹子的摇曳,有时利用单腿脚架拍照时的自然晃动,多次曝光后对象在底片上形成虚实相间、亦真亦幻的影像,他同时还结合虚实焦点的变化,让影像在叠加、动静和虚实三重变化表现中展示。他的竹子,有的迷离,有的纷繁,有的优雅,有的华贵,有的辉煌,在变幻的自然光线下,很好地表现了竹子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技。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的生命状态,昂扬着蓬勃向上和跃动活泼的精神。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用这些手段所取得的效果都是纯摄影的,和以往画意式的竹子摄影有着根本的区别,具有摄影影像独特的美感。而且,他的这些摄影也是很难复制的,不可能出现时下某些风光摄影只要站准拍摄点,时间和曝光相似就可重复一样的尴尬现象。因为对影像的每一次叠加处理,都是一次想像力的突破和对技术掌握程度的考验。因而石广智的竹子摄影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摄影。(以下图片自网络)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1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2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3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4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5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6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7
石广智摄 清风竹影8
据我所知,尼康单反系列里D80、D90、D200、D300S、D2X、D3X等都有多重曝光的功能。使用这些相机的朋友可以在菜单里寻找多重曝光,并将多重曝光点到ON的位置,同时设置多重曝光的张数,俺的D80最多只能三次曝光。每一组多重曝光的拍摄过程结束,相机会自动回复到常规曝光状态。所以如果想继续多重曝光,需要重新设置。佳能无敌兔以下版的相机没有多重曝光功能,只能用PS等模拟合成。
无论是在相机中多次曝光,还是后期PS中模拟多次曝光,都应该事先准确预见,成竹在胸后,再一步一步地实施。多次曝光的难点在于叠合的元素不应互相破坏、互相干扰,而应相辅相成、相互扩展,其效果不是多组元素之和,而是多组元素之积。通过多次曝光,可以超时空叠合任意对象,可以实现许多独特的、赏心悦目或寓意深远的艺术效果。说来容易,实际操作中叠什么,怎么叠?要想拍摄出至少自己满意的作品来,这个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要逐步学习探索的。让我们先通过一些摄影师们的作品,以及他们对于作品的创作过程的分析,来学习掌握这门技巧吧。
瀑布与野花 毛森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冷叠暖毛森
冷色与暖色对比是构成明显色彩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赋予色彩以表现力的重要方法。通过日常经验,人感觉色彩有了冷暖之别。而且,暖色有前进和扩张感,冷色有后退和收缩感。运用在风景摄影中,除了冷暖的温度反差之外,冷暖色的远近感也增强了作品的空间表现,提高了画面的深度感。层次感。多次曝光中,有意把冷色对象与暖色对象互相叠合,就是充分运用了冷暖对比。如这幅作品,中心意图是冷暖叠合,具体技法是四次曝光直接拍摄而成。第一次曝光拍摄瀑布局部,慢速1/8秒;第二次曝光移动位置拍摄野花和树枝的局部,正确对焦,速度1/125秒;第三次曝光稍微移动相机,故意虚焦,速度1/8秒;第四次曝光再次左右移动相机,故意虚焦,并等待小风吹动那一刻,速度1/8秒。连续在两个拍摄点不停蹲点走动,经过多次尝试拍摄,最终选择了比较满意的一幅,后期局部高速裁剪。
大鹏展翅 王梅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虚叠实王梅
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看到一棵梧桐树,发现其中某一段的树形有可塑性。我决定用多次曝光的手法来表现这棵大树的灵性。选用多区测光和手动对焦以及手动曝光模式,没带三脚架,我便在周边找到了一个可以支撑身体的地方以保持稳定,手持相机原位不动先用大光圈一挡曝光,虚焦拍摄树的轮廓,然后再缩小光圈正常曝光,实焦拍摄大鸟的雏形。尝试了几次才得到满意的效果。创作重点在于虚焦程度的把握,包括曝光量的增减要多次尝试后才能做到心里有数。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说:我不是去物色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让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拍摄熟悉的景物却给观者带来不熟悉的感受是我创作的主旨。
徽州寻梦 赖钟鸣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大叠小赖钟鸣
秋越浓,婺源石城的景色就越美。晨雾、炊烟、蓝天、青山、人家、粉墙、青砖、黛瓦天人合一的乡村美景在摄影家镜头中十分常见。怎样能拍得和别人不同,怎样表达我对这一风景的解读,我想到了以大叠小的多次曝光手法。徽州最有特点的就是粉墙黛瓦,我先用长焦镜头拍摄了墙面与瓦,抓住其精髓,再用广角镜头拍摄挺立于古村落前后高大的红枫和整齐的民居。后期在PS中,将两幅画面以两个图层叠加的形式混合。制造出虚实掩映、大小对比、如梦似幻的特殊效果。
老枝残红唱秋风 王同领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动叠静A 方向性移动王同领
拍摄动静结合的多次曝光,首先,选好画面内容,心中有数,再找好动感方向。以拍摄枝叶为例,有时真有风,只是没有多次曝光形成的效果大。仍需要自己营造动感。其次,用逆光可凸显枝叶的反差和移动时形成的风感。画面上的风沙颗粒是感光元件上的污点造成,故意没擦掉。该作品由三次曝光而成,第一次对焦清晰,光圈F8,速度1/200秒正常曝光;第二次手动对焦故意虚焦,光圈F8,速度1/200秒正常曝光;第三次清晰对焦,光圈F22,速度1/6秒,正常曝光,为了创造秋风的动感,由画面的左下方向画面的右上方晃动相机,形成了秋风劲吹的画面。三次曝光要在同一画面上,不可偏差太大。
枫 梁春立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动叠静B后期动感梁春立
我按照红叶点测光,以有些发白的天空为背景拍摄了一张相片,后期再利用PS适当调整反差,让天空纯白,红叶曝光准确。再进行枫叶色彩的调整,选择菜单调整可选颜色,选择红色界面,调整滑块,直至枫叶的色彩合适为止。一幅《枫》的作品就算完成一半儿了。但还缺乏深秋寒风的意境,又后期制作了动感效果。先复制图层,再在滤镜中选择模糊动感模糊进行调整,自左上向右下调整动感模糊的角度,约水平25度角。根据风力的大小感觉,调整滑块,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调整完成后,再将该图层的透明度高速到40%--60%之间。最后合并图层。
随风摇曳 郭正翔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动叠静C无规则晃动郭正翔
为了营造风中舞动的真实效果,我使用了一次慢快门速度、一次高快门速度。第一次慢门减少曝光4档,速度1/20秒,在按快门拍摄同时移动并无规则抖动、晃动相机。如果用正常曝光则会白成一片。无规则晃动相机是为了让风的效果更为真实。第二次用高速快门正常曝光,以凝固住清晰的影像。由于是叠加,其实把两个步骤反过来用效果也是一样的。
雷峰日食 黎武扬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连续之叠黎武扬
日全食百年难遇,我想到了数码后期叠加模仿多次曝光效果,分阶段地连续表现其变化过程。使用三脚架、300mm以上镜头、自制减光滤镜。首先了解整个日全食初亏至复圆准确时间,精确到分或秒,提前选好地方,建议找有地方标志性建筑物作前景,在傍晚拍一张素材,例如西湖雷峰塔。初亏至食既、生光至复圆必须用减光滤镜,以防灼伤眼睛。光圈宜F5.68,用点测光测太阳,每分钟拍几张。到了太阳成一条细缝时,钻石环马上会出现,这时拿走减光滤镜,将光圈调至F11以上,小光圈可以带出钻石环的星光,用点测光测亮位,建议用包围曝光,到了生光后套上减光滤镜再拍,直至复圆。
宛平风云录 郑庆祥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抒情之叠郑庆祥
我想要把自己的意图,甚至遐想、情感等融入艺术摄影的拍摄之中。这幅作品则是我采取多次曝光技术,将雄伟壮观的宛平城楼与天空中的飞云融为一体,直接拍摄而成的。旨在进一步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通过创意形成了一幅乱云飞渡的单色调悲惨景象,而又以不失宛平城的真实建筑风貌。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七七事变是中国人民心中的痛,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正是我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构思 方展军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明暗之叠方展军
本人在机械行业工作,对工业题材最有感情,为了展示现时代工人们的创新精神,我利用PS,仿相机多次曝光功能,应用经典的明暗叠加的方式,制作了这幅作品。共用了三张素材。素材1,一张具有现代气息的计算机图片;素材2,一张平时拍摄的剪影头像作品;素材3,一张有产品图纸和工具在一起的图片,制作过程如下:先创建所需尺寸画布,再把素材1调到画布上作背景,再把素材2抠出调到背景图层之上,再按照头像形状选用椭圆选框工具选取素材3的一部分,选取前,羽化半径设为50,使边缘叠合更加自然。选定后拖移到剪影头像上,合并图层,即创作完毕。明暗叠加清晰明了,是多次曝光的一种好办法。
梦幻 郭朝晖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梦幻之叠郭朝晖
摄影是拍出来的,也是玩出来的。《梦幻》这幅图片就是用电脑玩出来的多次曝光图片。黄色的树林其实是夏季拍摄的绿色树林,人像是在一次车展上偶然拍摄的。使用PS,把树林打开,在菜单中选择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进行调整,调成黄色。然后在应用滤镜模糊高斯模糊,调成模糊状态。再打开人像图片,在菜单中选择:图像调整去色,转换成黑白,再进行色阶调整,调成高调黑白人像,用套索工具选择背景,填充成白,再把人像的嘴唇用套索选取,调成红色。最后一步就是把人像图层拖到树林的图层上,用不透明度工具把人像的透明度降低,最后合并并调整色阶、对比度。
绿韵 李卫侨摄(转拍自《大众摄影》2011.3)
重复之叠李卫侨
在一片树林中,我发现了这样一组形式感很强的枝叶(作品右下部分)。以天空为背景,逆光下,按照叶片曝光,不仅叶子的脉络清晰可见,而且叶片之间相互重合处也通透明快。尽管比较美,但是单纯拍摄枝干效果还是略显平淡。我想到了用重复的方法进行叠加。很简单,用PS打开后,复制图层并选择该层,在菜单中选编辑自由变换,按住Shift键拖动节点,等比例缩放该层。再将小图旋转方向、移动至左上方的空白处,形成了左面这幅形式有呼应,节奏有变化的作品。用好重复这一多次曝光技巧,在重复中注意变化是需要掌握的要点。
《清风竹影》系列之一 石广智摄(自互联网)
相关之叠石广智
我是使用120胶片单反相机用反转片拍摄的,首先选取一处竹竿局部作为画面主体,以机内平均测光后,减一挡曝光量(光圈F16)进行第一次曝光。再将镜头对竹林高处一局部竹叶取景并对天空点测光减一挡曝光量(光圈F8)第二次曝光完成。通过两次曝光把竹竿与竹叶融合在一幅画面上。竹叶叠加时所处的画面位置是关键,画面的布局、结构要合理,可反复多拍几张,从中择优。
剪影效果的竹叶与欠一挡曝光的竹竿既有着直接相关的联系,又因为不同的视觉效果与日常之所见拉开了距离,美便由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