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山日记 作者:秋山叶红
EXIF 型号:Canon EOS 5D Mark III 镜头:Canon EF 50mm f/1.2L 光圈:F1.8 快门:1/6400秒 焦距:50.0 mm ISO:160
一、拍摄构思
www.Tulaoshi.com 之前去过安徽的很多地方,可我并不喜欢去人潮过多的景点,所以经常会寻找一些未被开发出来的但又比较有自已历史特点和山村特色的地方。在一次偶然的机来到安徽黔县的坡山村,在这里停留小住了几天。
可能是平时在城市里的工作过于紧张,节奏过于快速的原因吧,我尤爱坡山村里的那种悠闲的生活,偶尔也会幻想一下抛弃所有的城市烦恼和名利追求,隐住在这里过着一种平凡又普通的人生,未尝不是一件乐事。而住在一位村民老人的家里更感觉到如家一般地照顾和安排,也给这次到村里拜访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坡山村距离著名的石潭景点只有十多公里,同样地拥有像石潭一样的雾绕山村和油菜花开的景象,但有所不同的是,这里完全看不到人山人海的情景。在如此美景里没有外来游客打扰是十分难得的事情。同时我也羡慕这里村民的宁静休闲生活,于是就有了拍一组能反映村民生活样貌片子的想法。
在构思上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拍一些有意思的坡山村里平凡而朴实的生活片段画面,它应该是有别于快节奏而又充满紧张感的城市生活,也应该是有别于功名利禄充斥城市社会的画面,更应该是一种以平常心来看待生活的态度。它可以朴实无华,也可以没有过多的视觉冲击和亮点,但必须是真实的,贴近心里的画面,让人能够感受到那种融融的向往。
二、拍摄过程
由于打算在这里小住几日,所以就住在村口的村民方雪梅的家里。那是一位非常热情和好客的村民,不仅仅帮忙安排了所有的行程并指点一些村里特别值得去访问的地方。
在村里的行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天上午和下午都在村里转圈各走两圈,共走了两天,因为每次进去都会碰上不同的生活情景,甚至同一个地方发生不同的事情,从村里村民的平常生活情况,孩子的玩乐情景,以前明清时代的古建筑里发生的事情,都是记录的对象。
在镜头上没有带变焦镜头,在现场抓拍记录上稍有些弱势,好在在村里转悠的时间较长,而且每转完一圈就换个镜头重走原来的路,往往在合适的时候甚至相同的地方能抓拍到不同的情景。这完全是以勤走来补焦段的笨拙方法,两天里倒也拍到了不少喜欢的画面。
村里的人们都很友善,见到我的时候都会报以微笑来打声招呼,我也会蹲下来和他们作些交流,也会给他们拍一些特写的表情画面。拍摄过程很顺利的,只要用心去与他人沟通交流,大多数被拍摄的人都能配合着完成拍摄过程。
村里也有很多明清时期的老屋,不过因年代久远而失修,很多都弃置着不用,其实这也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是这些很好的古老建筑景点虽然很值得我们去了解和认识它,但却因这里并没有被商业开发,所以也很难促使村民有修缮的动机。而一旦一个景点过于商业化改变这种窘境,又会让这里失去它应有的味道,这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当然出于保护目的,我更希望这些建筑能保持一个原样。这一部分的片子实际上我并没有放进这组片子,因为我觉得加入这些内容会干扰这组片子所要表达的休闲和朴实的主题,所以关于到村民对旅游开发和如何保持旧建筑的原来风貌的问题,我会放到另一组作品里去介绍。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三、后期处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eying/)不巧的是在这里呆了几天都是阴天,光线不是太好,拍出的片都有一种雾的感觉,所以在后期对曲线作了调整,适当地提高一些对比度,让片子看起来更清晰透彻一些。
拍片的时候相机一律采用RAW+JPG的格式来拍摄,毕竟抓拍的过程有时很难有时间去思考一些曝光的问题,再加上数码片本身对明暗的表现稍欠缺些,RAW格式有助于后期对片子的调整,帮助减少废片,提高拍摄后期修正的成功率。对拍出来的片子有些色调过暗的部分配合蒙板在PS里作了提亮,让整体色阶看起来比较舒服,符合人眼的观察习惯。
最后对画面里需要表达主体人物的片子,作了主体增亮和周边加暗角处理,以突出人的主体。在色调上没有作太大的调整,我个人更喜欢保留一些色彩的原始味道。
适当的裁剪当然也是后期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