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礼本为“采礼”,即古代男女结婚程序之一、纳采环节要准备的一份大礼。因为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民间干脆俗称之为“财礼”。据《晋书·礼志下》记载,西汉初年的刘姓皇家有这么一个规矩:“聘后黄金二百金斤,马十二匹;夫人金五十斤,马四匹。”汉代200斤黄金(有学者认为是铜),相当于现代49600克,以目前每克330元的国际交易价格来算,这笔聘礼近16368000元人民币。
这已很多了,但实际开支多大大超过此标准。如汉惠帝刘盈娶鲁元公主时,“黄金两万斤,马十二匹”。
黄金白银,是古代皇帝时代必备的娶老婆财礼之一,到清代也这样。《大清会典》记载,满清的标准是:黄金二百两、白银万两,另有金茶筒一、银茶筒二、银盆二、缎千匹、文马二十匹、闲马四十匹、驮甲二十副等。皇帝还会给老丈人、丈母娘一笔丰厚的赏赐:黄金百两、银五千两、金茶筒一具、银茶筒一具、银盆一具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皇帝的老婆,即皇后,古代阴阳平衡,皇帝是阳极,为天;皇后是阴极,为地。皇帝皇后才是真正的“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虽然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老婆只能有一个——中国封建时代也实施一夫一妻,不过的是,还可以“多妾”,允许娶小包二奶罢儿。皇帝的老婆是礼仪天下的“国母”,皇帝财礼惊人,皇后的嫁妆也非同一般地多。
皇帝娶老婆有财礼,那女子嫁给皇帝当老婆要陪嫁妆吗?这是肯定的,当皇后也会要置办一套嫁妆。但皇帝老公家什么没有啊,随便陪来的嫁妆可能不适合摆进皇宫,为此皇家会参与嫁妆的置办,花费全由皇帝家来“埋单”。
如清朝同治皇帝载淳,娶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阿鲁忒氏时,阿鲁忒氏的嫁妆便是宫里置办的,当时由慈安、慈禧这两宫皇太后主持,安排内务府、礼部大臣集体具体商议拟定。
这套嫁妆多达572项,各项都是复数,如冠帽多达28顶,其中朝冠8顶、其他冠12顶、帽8顶,每顶冠帽上都镶嵌了宝石。这在《清同治大婚红档》中,均有详细的记载。
光绪皇帝载湉与慈禧太后侄女静芬结婚时,静芬的嫁妆也是宫里花钱置办的,多达六七百抬,仅抬嫁妆进皇宫便花了六七天时间。光绪大婚共花了黄金6900余两、白银550万两,其中用于给皇后办嫁妆占了很大比重,如黄金的花费中有3800余两是用来办嫁妆的。
至于皇家女儿的嫁妆,同样不会少。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为什么?除了有权势地位外,仅其嫁妆之丰已足令帅哥动心了。
据《晋书·礼志下》记载,三国曹魏皇室嫁公主,“用绢百九十匹”,晋司马皇室则依旧例定陪三百匹绢。就此,晋武帝司马炎时于太康八年(公元287年)下诏,“公主嫁由夫氏,不宜皆为备物,赐钱使足而已。”可能嫁妆全是物品不太灵活,司马炎干脆改变旧例,决定以后公主出嫁不必准备物品,给她准备足够的钱就行了。这样的嫁妆真的成了嫁妆的早期常使用的名词——“嫁资”了,公主开心死了。
与皇家相比,古代民间男女婚娶似乎更看重钱财,并形成了一种“财婚”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嫁娶虽重钱财,但还会考虑对方的门第,讲究“门当户对”,到了五代及两宋时期,则完全以财礼的多少来考虑婚事。
司马光《书仪·婚仪》中称,“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先问聘礼之多少。”
有时两家还会把聘礼、嫁妆的数量、品类写进“婚姻合同”(婚契)里,以防止蒙骗。这样的婚姻太物质,已无爱情可言了,已背离婚姻物质基础的原本意义。
古代出嫁规矩
中国古代其实是一个“早婚国家”,按照《礼记》所规定的男女成年标准来理解,古代嫁娶年龄一般是男20岁、女15岁。
但各朝代略有不同,比如唐代,男15岁、女13岁以上;明代,男16岁、女14岁以上。据《梁书·张缅传》和《周书·城冀传》记载,梁高祖的四女儿富阳公主和北周高祖女儿平原公主都是在11岁就出嫁了;汉昭帝8岁继位,娶了刚满6岁的上官安女为皇后。
媒人牵线派对相亲
实际上,古代男女之间的交往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封闭。先秦时,官府每年为单身男女提供一次交往机会。春秋时期的“仲春会”就是一个典型的男女交友的大派对,其主题是“奔”,意思是与所爱的人一起出走。
《周礼》中的《地官·媒民》说,“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从周代这一规定来看,这项活动是由官方推动的,强制执行,如果到时有人不“奔”,不参加聚会,还会受到处罚。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古代人认为“男有室女有家”后,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在周代,已到适婚年龄的男女的终身大事还被列入了官方议程,专门设置了管理男婚女嫁的政府官员。
而在晋代,如果女子到了一定年龄还没有嫁人,官府就要强行给她找对象。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晋书·武帝纪》记载,司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诏令,“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意思是说,女子到17岁,如果父母不将闺女嫁出去,地方官府就要找个“剩男”逼其出嫁。
上有规定下有处罚
古代对于适龄男女婚嫁问题,亦制定了相关法令:越王勾践规定男子20岁而娶,女子15岁而嫁;宋仁宗时期规定男子15岁而娶,女子13岁而嫁;明太祖规定男子16岁而娶,女子14岁而嫁。
到了法定年龄不嫁人的女子,是要被处罚的。譬如南北朝时,如果女孩适龄仍未出嫁即为犯法,家里人都是要跟着坐牢,这也就是《宋书·周朗传》中说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
而汉朝孝惠皇帝时,谁家要是有女儿15岁至30岁还没有嫁人,就要罚款600钱。唐朝对于男子20岁以上,女子15岁以上还没有结婚的也要处罚。
这种强迫女子出嫁的初衷,虽然可能首先是出于增加社会人口的考虑,但在客观上确实解决了不少光棍娶不到老婆的问题。
图老师说:女子出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她们出嫁是有很多讲究的,那么古代出嫁规矩有哪些?大家看了图老师小编的介绍都有所了解了吧!大家有没有很震惊呢!反正图老师小编是震惊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