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
建筑一般都是座北朝南,有利于依靠日照取暖。而且,无论正房、偏房都有厚厚的墙壁和屋顶,以利保暖。
火塘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从半坡、姜寨等遗址发掘来看,其原始房屋中设于门口附近的灶炕,是一种炊事与取暖相结合的设施。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气以助燃烧,又能阻挡冬季自门口吹入的寒风。
火炕
南方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是依靠尽量厚的棉被来抵御寒冷的,而北方的民居一般都设有火炕,内有孔道,在冬季通过燃烧产生的热量进入炕内通道来加温。这种取暖方式,直到现在北方农村依然在使用着。
地炕
条件好一些的百姓和贵族,有更高级的采暖设备——地炕,其构造是在房屋的一侧或两侧的廊下、或檐下挖一数尺深的烧火坑,坑内砌灶,灶的烟道在室内地面下往复盘旋,这样,灼热的烟气把大型方砖铺砌的地面烘热,供室内采暖。它既无烟气污染,又可免去煤气中毒之虞,而热气流自地面上升,使室内供热十分均匀,在没有现代化的暖气和空调设备时,地炕是很高级的采暖设备了。
壁炉
据《秦宫廷文化》介绍,考古工作者们在咸阳宫殿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有三座壁炉,似为供取暖用的设备。炉口前有灰坑,炉的左侧有一个存放木炭的炭槽,由此可知该壁炉使用的燃料是木炭。木炭没有较大的火焰,燃烧的时间比较长,可以使室内温度长时间保持稳定。反映了我国古代先进的建筑采暖技术。
火墙
火墙构造图
秦长乐宫遗址也曾发现火墙做法,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用来取暖。
明清时间火墙的具体做法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
保温材料
煤炭
清代炉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煤炭,并利用煤炭生火做饭、取暖的国家。古人称煤炭为“燃石”,传上古炎帝时已使用燃石。
木炭
古代有条件人家多使用人工烧成的木炭取暖,贵族之家用木炭取暖时,还会有许多讲究。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宠妃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家,冬天取暖用的炭便非同一般,系用蜂蜜将炭屑捏塑成双凤形,烧炉时用精贵的白檀木铺在炉底,一尘不染。
进口炭(瑞碳)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数则帝王、贵宦冬日的取暖方式:“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
有趣的是,谁也没有见过这样的炭,因而叫不岀它的名字,就称为“瑞炭”。为什么称为瑞炭呢?瑞是祥瑞、吉祥之意。在古代常把一些奇异稀少的现象称为瑞。如把罕见的老寿星称为人瑞;一茎双穗的禾谷称为禾瑞。因此也就把这批特殊的炭称为瑞炭。
花椒
花椒和泥是很好的保温材料
《汉宫仪》上称,“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由此可知当时已将花椒视为一种特殊防寒保暖材料,捣碎和泥,制成墙壁保温层。
椒房殿的墙壁还挂有锦绣壁毯,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进贡毛毯,“翡翠火齐,络以美玉”,设火齐屏风,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在这样的房间里生活,冬天自然不会感觉寒冷。
取暖设备
熏笼
室内设有火炉,又叫火盆,或叫熏笼。熏笼的制作十分精美,分为盆和笼两部分。大的熏笼重达数百斤,通高一米多,或三足,或四足,有的是青铜鎏金的,有的是掐丝珐琅的,十分华贵。
如今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处,都陈列有熏笼。小的火炉,随手可以提动,像西瓜那么大小,放在脚下暖脚的叫脚炉,用来暖手的叫手炉,制作更加精美讲究。
古代热水袋
民间还有叫“汤婆子”的金属圆壶,冬天装上热水,可置于被窝内,其使用方法与现代热水袋是一样。
香炉
镂空三兽足熏炉
而最另类、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当是一种叫“卧褥香垆(炉)”的取暖器,它是一种圆形装置,炭火置于里面就行,“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安全方便。还可放进被窝里,故又称“被中香垆”。如果放入香料,则是一种很好的薰被工具。
另类取暖
美女人体取暖
古人取暖最另类的当属采美女身体热源。
与诗人杜甫生于同时代的岐王李范(《江南逢李龟年》中“岐王宅里寻常见”的岐王),每到冬天冻手时他不去烤火,而是叫来年轻美貌的妓女,把手伸进她的怀里贴身取暖,美其名曰“香肌暖手”。申王李撝则发明“妓围取暖”法:“每至冬月有风雪苦寒之际,使宫妓密围于坐侧以御寒气。”
岐王、申王都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兄弟,他们这种把女人当取暖器的行为,或许是受到当朝皇帝行为的影响。有一年冬天正是大寒时节,李隆基找李白到其便殿撰诏诰,但笔冻起来写不了,李隆基一下子喊来自己后宫十个嫔妃侍候李白左右,叫每人用香嘴呼热气将毛笔解冻,称为“美人呵笔”。
古人靠啥保暖
随着气温的降低,秋裤、毛衣、大衣、羽绒服、冲锋抓绒、雪地靴、帽子、耳套都有了用武之地,当女孩子们一边淘大衣、一边淘打底裤,追求“美丽不冻人”时,是不是想过,古代的人是穿什么御寒的呢?
当然,古代的服饰形制并非一成不变,各朝各代都有自己流行或者规定的款式、颜色,周代以后,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舆服制”“车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带帽。
御寒衣料 有丝有麻有毛料
先说古代冬装用的衣料。我们如今惯常使用的棉织品,其实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是明朝的事情,在那时以前,贫民主要使用的衣料,是麻布,或者其他植物纤维织成的面料。丝织品是属于上层人士或有钱人家的。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古代,丝织品有绫、纱、罗、绢、缎、锦等不同品类,厚薄也各有不同。在明清时期,缎、锦是大富大贵人家制作秋冬外套外面料的主要衣料,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这种面料很贵,所以战国时期,很多只是用来做衣服边缘的装饰。
做秋冬天的外套,一般不止一层,一层面子,一层绢做的里子。如果只有这两层,就叫“裌衣”,苏轼在《初秋寄子由》中写道“子起寻裌衣,感叹执我手”,说明在初秋时节,裌衣的外袍就是御寒的一大利器,类似现在的风衣。
再冷一些,会在衣服里面垫上絮类。垫棉絮做棉袄是棉花普及以后的事情,以前垫的,叫“丝绵”。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提到,从江陵马山楚墓一号墓出土的衣服实物中,就有内絮丝绵的绵衣,为冬天御寒所用,而这絮的丝绵,据丝绸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多是缫丝的下脚料,用作充绒,轻薄而保暖。
除开垫有丝绵的绵衣,还有毛纺织品类和各类皮料。根据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的说法,毛纺织品用作衣料是东晋以后的事情,随着民族融合,衣物起居服用等等也在相互截长补短,汉、魏时期,毛纺织品还是主要用作毡褥,两晋时期已经取代了一部分锦绣的地位,“《晋书·五行志》称两晋时,袴褶服更多用毛织物作成。”
另一种保暖的材料,则是动物的皮毛了,灰鼠皮、狐狸皮拿来做大氅、披风、帽子,厚实又保暖。
服饰样式 并非一成不变
中国传统服饰的样式并非一成不变,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也有详细说明。
丝绸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说,若无出土文物作对比,单从古文记载很难推测衣服原貌,所以这里只对明清世俗小说中的冬季服饰做一个说明。
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说,万历年间的通俗小说《金瓶梅》对晚明社会风俗人情、衣着首饰反映相当真实具体,不仅对绸缎名目、衣着名目、首饰名目记载详细,还可以让研究者据此了解当时社会中层妇女的衣服搭配,对后来的《红楼梦》也有一定影响。
《金瓶梅》写冬装:“大红缎子袄,青素绫披袄,纱绿绸裙,头上戴着鬏髻,貂鼠卧兔儿”,或“上穿了沉香色潞绸雁衔芦花样对襟袄儿,白绫竖领,妆花眉子,溜金蜂赶菊纽扣儿,下着一尺宽海马潮云羊皮金沿边挑线裙子,大红缎子白绫高底鞋,妆花膝裤,青宝石坠子,珠子箍”。
御寒装饰 手套帽子样式多
在保暖方面,我们都知道,只是衣服穿厚是没有用的,露在外面的手、头如果没做好保暖作用,也会冷。在马王堆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露指短手套,或用信期绣,或用朱绫纹罗,古朴而美貌。至于北朝和明代,也都有手套出土,且为全部包住的样式,刺绣的花纹让人觉得,放到现在用,也很时尚。
至于头部保暖,花样更多。民间女性在明代以前多在头上戴帕头保暖,有学者研究,汉代时期,士庶男子在冬天用裁成长条,内絮丝绵的帛巾扎在额间,用作保暖。元代,上层妇女戴抹额,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抹额又被成为勒子,成为民间妇女最爱的御寒物品,普通贫民和士庶阶层相比,只在材质、珠宝使用上有不同。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xinlijiankang/)除开抹额,贵族妇女还有“卧兔儿”或“昭君套”,“卧兔儿”是一种用动物皮毛做成的女式饰品,冬天戴在头上,在头顶像卧着小兔子。
在《中华文化习俗辞典》中,“昭君套”是古代一种无顶的女式皮帽,后来也成为一种富家女在冬天的首饰。
至于男子,冬天也不是光着头出门的。五代至宋朝,骑马出门的男子会头戴风帽,御寒且挡风沙。元朝,忽必烈有不少皮暖帽,银鼠暖帽。至于明代,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赐暖耳”,沈从文在书中介绍,暖耳多用狐皮类制成,和今人所用耳套相似。清朝,官员冬季戴暖帽,多为皮制。
图老师说: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古人到底是靠啥保暖了吧。我们都知道,古代社会的清苦,并没有空调什么的,所以古人的智慧也是被发掘的淋漓尽致。希望图老师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