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和乳酸的生成,会使肉类的酸性不断加深。酸性介质又为酵母和霉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它们会迅速增殖,同时产生大量蛋白酶,分解肉类中的蛋白质,为自己的代谢提供原料和能量。
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肉类中的蛋白被逐渐分解为氨基酸,随后继续分解,生成无机氨类物质、有机酸、含氮有机碱以及其它有机分解物。在这些物质中,含氮有机碱包括甲胺、尸胺;其它有机分解物则包括甲烷、甲基吲哚、粪臭素等。它们都具有刺激性气味,会使肉散发出难闻的腐败臭味。
除了蛋白质,肉中的脂肪同样会被微生物分解。在微生物分泌的脂肪分解酶的作用下,肉中的脂肪酸、类脂和脂蛋白被逐渐分解,生成脂肪酸、甘油、磷酸和胆碱。胆碱进一步转化为三甲胺、二甲胺和神经碱等物质。三甲胺接着氧化后,又会生成三甲胺氧化物,后者带有明显的鱼腥味。
随着蛋白质和脂肪的不断分解,肉会被逐渐分解为甲胺、尸胺、甲烷、甲基吲哚、粪臭素、甲胺和三甲胺氧化物等物质,同时散发出强烈的腐败臭味。黄色杆菌、深蓝色假单孢菌以及霉菌的大量繁殖,又会使肉的表面出现黄色或绿色的斑块。
食用僵尸肉对人体的危害
明白了肉类的腐败过程,再去了解食用僵尸肉对人体的危害就容易多了。
甲胺、尸胺等都具有刺激性性和腐蚀性,口鼻吸入或经过皮肤吸收后,会刺激人体的眼睛、粘膜、皮肤和呼吸道,引起烧灼伤;经口摄入后破坏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引起恶心、呕吐、晕眩等临床反应。尸胺还具有毒性,小鼠的临床试验证明,尸胺经口服用的最低致死量为270mg/kg。
至于微生物大量繁殖后的代谢物,比如外毒素和肉毒毒素,则会破坏人体的神经中枢,抑制神经递质释放,导致肌肉僵硬麻痹。其它代谢物还会引起急性中毒,食用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晕眩等症状,严重的还会昏迷,甚至会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如果腐败肉中含有的有毒物质较少,它可能不会引起急性中毒。但如果是长期食用,有毒物质会逐渐积累,从而造成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对人体的危害比急性中毒更严重。有毒物质的长期积累容易诱使基因错误表达,造成癌症、组织畸变和突变。相比之下,急性中毒引起的呕吐和腹泻容易治愈,且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慢性中毒引起的癌症和畸变通常很难治愈,并且很容易传递给下一代。
如何识别僵尸肉
根据前面的描述,肉类腐败时一般会出现发粘、表面色斑以及散发恶臭等现象。因此在购买商品时,用户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判断肉类是否变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inshijinji/)类似汉堡等加工食物比较难识别,但仔细比较后还是能够根据气味来判断。有些不良商户会在加工时使用大量香料来掩盖肉类腐败后散发的臭味,对于这类食品,用户在选择时应慎重购买。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用户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另外,平时消费时也应注意提高食品安全的防范意识,主动索取、保管购物凭据,方便在出现问题后进行投诉和维权。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inshijin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