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1.周围性眩晕
由内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经颅外段(在内听道内)病变引起的眩晕为周围性眩晕,包括急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等。其特点为: ①眩晕为剧烈旋转性,持续时间短,头位或体位改变可使眩晕加重明显。②眼球震颤:眼震与眩晕发作同时存在,多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转性眼震。通常无垂直性眼震,振幅可以改变,数小时或数日后眼震可减退或消失,向健侧注视时眼震更明显。头位诱发眼震多为疲劳性,温度诱发眼震多见于半规管麻痹。③平衡障碍:多为旋转性或上下左右摇摆性运动感,站立不稳,自发倾倒,静态直立试验多向眼震慢相方向倾倒。④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等。⑤常伴耳鸣、听觉障碍,而无脑功能损害。
2.中枢性眩晕
是指前庭神经核、脑干、小脑和大脑颞叶病变引起的眩晕。特点:①眩晕程度相对地轻些,持续时间长,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闭目后可减轻,与头部或体位改变无关。②眼球震颤粗大,可以为单一的垂直眼震和(或)水平、旋转型,可以长期存在而强度不变。眼震方向和病灶侧别不一致,自发倾倒和静态直立试验倾倒方向不一致。③平衡障碍:表现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站立不稳,多数眩晕和平衡障碍程度不一致。④自主神经症状不如周围性明显。⑤无半规管麻痹、听觉障碍等。⑥可伴脑功能损害,如脑神经损害、眼外肌麻痹、面舌瘫、球麻痹、肢体瘫痪、高颅压等。
常见的眩晕症
1.耳石症
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多就诊于耳鼻咽喉科。表现眩晕与头位有关,起病突然,开始为持续性眩晕,数天后缓解,转为发作性眩晕。但当头处于某一位置时即出现眩晕,可持续数十秒,转向或反向头位时眩晕可减轻或消失。可见显著眼震,其眩晕持续时间差别很大,发病后多数在几小时或数日内自行缓解或消失。
2.梅尼埃病
临床表现是眩晕呈间歇性反复发作,间歇数天、数月、数年不等。常突然发生,开始时眩晕即达到最严重程度,头部活动及睁眼时加剧,多伴有倾倒,因剧烈旋转感、运动感而呈惊恐状态,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搏缓慢、血压下降和眼球震颤。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至几小时不等,个别呈持续状态,连续数日。每次发作过后疲乏、思睡。间歇期平衡与听力恢复正常。多次发作后眩晕随患侧耳聋的加重反而减轻,发展到完全耳聋时眩晕也消失。
3.椎基底动脉VBA系统缺血性病变
有眼球震颤而不伴神经系统其他症状和体征。按临床表现分为:
①短暂缺血发作型
发作无定时,可一日内数次或数日1次,一般数分钟至半小时缓解或消失。轻者仅有眩晕、不稳,重者频繁发作进展为完全性迷路卒中。
②进展性卒中型
发病后眩晕、耳鸣、耳聋持续进展加重,数日后达高峰。
③完全性卒中型
发病后数小时眩晕、不稳、耳鸣、耳聋达高峰,明显眼震。数周后症状可逐渐减轻。常遗有听力障碍头晕。
还有其他病变也可导致眩晕,都属于眩晕症的范畴,如:小脑出血、颈部病变、颅内肿瘤、颅脑外伤、药物或毒物中毒、炎性脱髓鞘疾病等。
检查
1.耳科检查
外耳道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眼震电图、听力检查VEP/BAEP等。
2.神经系统检查
检查与前庭系统相关的部分、星迹试验、偏指试验、视力和眼底检查。
3.内科其他疾患引起的眩晕检查
更应尽可能做全面体检,如血压、脉搏的测试等。
4.影像与电生理相关检查
头颅CT、CTA,脑MRI、DSA、TCD,心电图,EEG等。
5.血液化验检查
血常规、生化检查。
治疗
眩晕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综合症状。引起眩晕的疾病涉及许多临床科室,包括耳鼻咽喉科、眼科、骨科及内科。主要治疗有以下方面。
1.病因治疗
(1)前庭功能尚属可逆损害性眩晕
这一类预后较好,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浆液性迷路炎等。治疗应针对病因,一旦病因解除,眩晕消失,前庭功能可恢复。
(2)前庭功能一次性损害不可逆转的眩晕征
如化脓性迷路炎、突聋、前庭神经元炎等,病因虽除,迷路或前庭功能完全破坏,前庭功能不能恢复,需依靠前庭中枢代偿消除眩晕。
(3)病因难治的前庭功能波动性损害或不可逆性损害
如动脉硬化或高血压、颈椎病导致的眩晕等,治疗效果差。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外科治疗。
2.对症治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1)眩晕发作时保守治疗
选择最舒适体位,避免声光刺激,解除思想顾虑。
(2)前庭神经镇静药
异丙嗪(非那根)、地西泮(安定)等。
(3)防止呕吐制剂
阿托品、山莨菪碱。
(4)利尿及脱水药
速尿、甘露醇等。
(5)血管扩张药
银杏叶提取物、丹参、川芎嗪等。
(6)激素类
泼尼松、地塞米松。
(7)维生素类
维生素C、维生素E。
(8)吸氧
一般用高压氧或5%二氧化碳混合氧吸入治疗。
3.其他治疗
眩晕症病因复杂,牵涉学科广泛,但有些眩晕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通过复位治疗,达到痊愈,治疗效果好。手术治疗眩晕类疾病必须有明确定位诊断和适应证。
预防
由于眩晕症状涉及多个学科、多种疾病,所以在疾病预防方面较为困难。往往眩晕的发作并无先兆,有些诱因尚不确切,如周围性眩晕前庭神经炎,30%有前期感冒病史,推测病毒性感染是其发病因素。但大多数感冒不一定引起前庭神经炎,所以发病前期并无良好的干预手段。中枢性眩晕应早期检查MRI、DSA,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治。
眩晕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眩晕是一种临床症状,生活中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除耳鼻咽喉科疾病外,还涉及到内科、神经内科及骨科的疾病。因此发生眩晕之后,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才能找出病因并且对症治疗。那么眩晕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对于眩晕病人,应详细了解病史和作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时应做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并适当选做脑脊液检查、头颅或颈椎X射性摄影、心电图、脑电图及颅脑CT扫描、脑血流图检查等以查出病因。
一、听力学检查
1、纯音测听
可了解听力是否下降,听力下降的程度和性质。早期多为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曲线呈轻度上升型。多次发作后,高频听力下降,听力曲线可呈平坦型或下降型。纯音测听还可以动态观察患者听力连续改变的情况。
2、耳蜗电图
该检查可客观了解膜迷路中是否存在积水。-SP/AP振幅比值>0、37具有诊断意义,可间接表明有膜迷路积水存在。
3、耳声发射
可首先反映早期梅尼埃病患者的耳蜗功能状况,当本病早期纯音测听未发现异常时,可减弱或引不出。
二、眼震电图
眩晕发作高潮期,可见自发性眼震,可观察到或用眼震电图记录到节律整齐、强度不同、初向患侧继而转向健侧的水平性自发眼震和位置性眼震,在恢复期眼震转向健侧。间歇期自发性眼震及各种诱发实验结果可能正常。
三、甘油实验
主要用于判断是否有膜迷路积水。因甘油渗透压高,且分子直径小于细胞质浆膜小孔直径,可弥散到内耳边缘细胞,增加了细胞内渗透压,使内淋巴液中的水分经细胞通路进入血管纹的血管中,达到减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