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面、听神经损伤
常有颞骨岩部及孔突部骨折,伤后不同时间出现面部瘫痪、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角膜炎、耳鸣、眩晕、神经性耳聋等表现。
(5)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损伤
极少出现。常有枕骨骨折。表现吞咽困难、咽反射消失、舌后1/3味觉丧失、声音嘶哑、肩下垂、伤侧舌肌萎缩、伸舌偏患侧。
一、进行性脊肌萎缩症(下运动神经元型)
多于30岁左右发病。通常以手部小肌肉无力和肌肉逐渐萎缩起病,可波及一侧或双侧,或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因大小鱼际肌萎缩而手掌平坦,骨间肌等萎缩而呈爪状手。
肌肉萎缩扩大,逐渐侵犯前臂、上臂和肩膀。震颤常见可能局限于特定的肌肉或广泛用手拍打,容易诱现。从胫骨前肌和腓骨肌开始或者从颈部伸肌下肢少数肌萎缩,少数肌肉的上肢和下肢开始。
肌萎缩向上扩延,逐渐侵犯前臂、上臂及肩带。肌束颤动常见,可局限于某些肌群或广泛存在,用手拍打,较易诱现。少数肌萎缩从下肢的胫前肌和腓骨肌或从颈部的伸肌开始,个别也可从上下肢的近端肌肉开始。
颅神经损害常以舌肌最早受侵,出现舌肌萎缩,伴有颤动,以后腭、咽、喉肌,咀嚼肌等亦逐渐萎缩无力,以致病人构音不清,吞咽困难,咀嚼无力等。球麻痹可为首发症状或继肢体萎缩之后出现。
晚期全身肌肉均可萎缩,以致卧床不起,并因呼吸肌麻痹而引起呼吸功能不全。
如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前角者,称为进行性脊骨萎缩症,又因其起病于成年,又称成年型脊肌萎缩症,以有别于婴儿期或少年期发病的婴儿型和少年型脊肌萎缩症,后两者多有家族遗传因素,临床表现与病程也有所不同,此外不予详述。
二、原发性侧索硬化(上运动神经元型)
表现为肢体无力、发紧、动作不灵。症状先从双下肢开始,以后波及双上肢,且以下肢为重。肢体力弱,肌张力增高,步履困难,呈痉挛性剪刀步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若病变累及双侧皮质脑干,则出现假性球麻痹症状,表现发音清、吞咽障碍,下颌反射亢进等。本症临床上较少见,多在成年后起病,一般进展甚为缓慢。
三、肌萎缩侧索硬化(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型)
通常以手肌无力、萎缩为首发症状,一般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随病程发展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损害症状。病程晚期,全身肌肉消瘦萎缩,以致抬头不能,呼吸困难,卧床不起。
本病多在40~60岁间发病,约5~10%有家族遗传史,病程进展快慢不一。
四、进行性延髓麻痹
多发病于40岁以后,病变早期出现延髓损害的症状,病人可有舌肌萎缩纤颤、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和语言含糊等。后期因损害桥脑和皮质脑干束,可以合并假性延髓麻痹的表现,如侵犯皮质脊髓束侧有肢体腱反射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
疾病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
(1) 脱水药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缓解颅内压及神经水肿。常用20%甘露醇150~20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
(2) 糖皮质激素治疗
保护神经,常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日1~2次。
(3) 扩血管
改善微循环药物常用尼膜同10mg静脉滴注,每日1~2次。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
(4) 神经营养及代谢药
常用有能量合剂、脑活素、GM1、神经生长因子及弥
神经损伤可保。弥可保静脉滴注500μg,每日1~2次,10天后改口服,0.5mg每日3次。
手术治疗
(1) 手术指征
①骨折片压迫脑神经。
②颅内压持续增高,脑神经受挤压。
③非手术治疗无效。
④引发后期严重神经刺激症状如眩晕、神经痛。
(2) 术前准备
通过影像学、电生理及临床表现判明神经损伤部位;选择供移植用神经肌肉。
(3) 手术方式
①神经减压术
经颅内或颅外入路,以磨钻磨除压迫神经之骨片,清除神经周围血肿,显微镜下切开神经外膜,如视神经管及面神经管减压术;
②神经重建术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包括直接重建,如神经断端直接吻合、神经移植吻合术;间接重建,如面神经-副神经吻合术;成形手术,如面瘫病人行口角悬吊术或颞肌和咬肌转移术等;脑神经毁损术,如三叉神经感觉根选择性切断治疗三叉神经痛。
(4)术后处理
结合药物、理疗、针灸行综合性恢复马尾神经损伤马尾神经综合症是世界疑难课题。临床多见脊柱暴力骨折、腰椎退行性病变、马尾部位胆脂瘤、神经鞘瘤、脊髓脊膜瘤、脂肪瘤或转移瘤刺激损伤马尾神经所。
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突出椎管内被压缩骨折的椎体骨片、脱出的椎间盘以及刺激马尾神经的肿瘤为主,辅以脱水剂、皮质激素、营养剂或自由基清除剂等,疗效不很理想并且有一定的局限性。
历经临床近20年探索,采用中医逐瘀通络、补脾益肾、通调水道”疗法和中药消瘤”法,配合中药筋膜冲击”治疗马尾损伤二便、性功能障碍取得了更好的疗效,使马尾神经综合症的临床治愈率进一步提高。
图老师小结:看完上面的文章,大家对神经元损伤有没有一定的了解呢?我们对待疾病的态度不应只是治疗,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预防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将疾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